䅓,多音字,讀音為jǔ、qù,偏旁部首為“禾”,全字總計十二畫,左右結構。䅩䅓也。從坌從又句聲。又者,從醜省。一曰木名。俱羽切〖注〗徐鍇曰:“醜者,束縛也。䅩䅓,不伸之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䅓
- 拼音:jǔ、qù
- 部首:禾
- 注音:ㄐㄩˇ、ㄑㄩˋ
- 筆畫:12
- 字形:左右
䅓
拼音:jǔ、qù
䅓

注音:ㄐㄩˇ、ㄑㄩˋ
部首:禾
字形:左右結構
筆畫:12
筆順:ノ一丨ノ丶ノフ丨フ一フ丶
五筆:TQKC
鄭碼:MFJX
倉頡:HDPRE
四角號碼:27940
䅓

UniCode:U+4153
說文解字:(䅓)䅩䅓也。上篆下釋䅩䅓之義。此只雲䅩䅓也。全書之例如此。從𥝌。從又。句聲。俱羽切。古音在四部。讀如苟、亦如勾。又者從醜省。說從又之意。醜、紐也。紐者不伸之意。一曰木名。一說䅓是木名也。木名但謂單字。
康熙字典解釋:【集韻】果羽切,音矩。木曲枝。 又䅩䅓,不伸之意。 一曰果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