㼂

㼂,異體字:璺,拼音é wèn yuǎn ,注音ㄜˊ ㄨㄣˋ ㄩㄢˇ ,簡體部首王部,部外筆畫13畫,總筆畫17畫,繁體部首玉部,部外筆畫13畫,總筆畫18畫,五筆86WFGY,五筆98EGNY,倉頡HBMGI,鄭碼NBIC,四角77103,結構左右,統一碼3F02,筆順ノ丨一一一フ丨フ一一丶フ一一丨一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㼂
  • 拼音:é、wèn、yuǎn
  • 部首:王部
  • 五筆:WFGY
  • 倉頡:HBMGI
  • 鄭碼:NBIC
  • 筆順:ノ丨一一一フ丨フ一一丶フ一一丨一丶
基本解釋,古籍解釋,

基本解釋

UNICODE
㼂字UNICODE編碼U+3F02,10進制: 16130,UTF-32: 00003F02,UTF-8: E3 BC 82。
㼂字位於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擴充A區(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A)。
English
(same as 璺) a crack in jade (or porcelain)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璺【午集上】【玉部】康熙筆畫:19畫部外筆畫:14畫
康熙字典 㼂
《廣韻》亡運切《集韻》《韻會》《正韻》文運切,𠀤音問。《集韻》玉破也。《正韻》璺罅。《揚子·方言》秦晉器破而未離謂之璺。《廣韻》裂也。《書·洪範·用靜吉用作凶疏》灼龜為兆,其璺拆形狀有五種。
又《集韻》許愼切,音釁。義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