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劇情簡介,演職員表,角色介紹,電視劇表現,線上視頻,分集劇情,音樂原聲,幕後花絮,幕後製作,播出信息,劇集評價,
角色演員介紹
- 趙包子演員:邢佳棟一個質樸的小老百姓,生活於社會底層,因為包子包的好才得以在監獄謀得一職。無意結實地下黨葛紅菱,在她的影響下逐漸進步,多次與葛紅菱策劃營救監獄中地下黨員的同時,在生活中擦出了愛的火花,卻因出身不同、不敢對其輕易表達愛意。
- 葛紅菱演員:蔣欣江南女子,畢業於南開大學,知性大方,優雅成熟,溫柔中透著堅毅,是典型的“白富美”。因蒲劍在執行營救被困的中共地下黨員任務時,不幸被國民黨逮捕,身為其戀人的葛紅菱接替執行任務。無疑結實在國民黨監獄工作的小市民趙包子,並一同設計營救獄中地下黨員、進步人士。
- 麥大年演員:馮恩鶴軍統站長,喜怒無常,不善言笑,自詡霸王項羽,非常自負。為了掩人耳目方便私會,不惜將情婦嫁給自己的下屬。在自家別墅中,暗藏秘密監獄“雀籠”,用來關押地下黨員、進步人士。
- 蒲劍演員:黃河文質彬彬的知識型地下黨員,與葛紅菱為同學,兩人有著共同的理想、人生目標,一起參加中國共產黨,參加抗日,屢立戰功,身居要職。一心為革命事業奮鬥的蒲劍,與葛紅菱約定抗日勝利後再談兒女私情,沒想到抗日雖然勝利了,但內戰硝煙四起,執行大營救任務的蒲劍,為掩護葛紅菱和其他同志撤離而被捕,並被關押到秘密監獄“雀籠”。
- 毛壽良演員:邢瀚卿自小與趙包子是一起長大的玩伴,因性格和喜歡同一個女孩的緣由,讓兩人常常針鋒相對、矛盾不斷,原本年輕人的打打鬧鬧,卻不曾想被捲入國共的爭鬥之中,而毛壽良亦走上混子的反派生涯。投靠國軍的毛壽良,在關押眾多地下黨的監獄中任職,與同在監獄臥底的趙包子水火不容,自己深愛的女孩方梳子被自己誤殺後,更是性情大變,成為監獄中人見人懼的劊子手。
- 方梳子演員:熊梓菱單純善良、明辨是非,對青梅竹馬的趙包子情有獨鐘、不離不棄,甚至為了幫助趙包子救“情敵”葛紅菱的命,不惜冒著生命危險將自己置入險境。而與葛紅菱一起相處的日子,讓兩個女孩子惺惺相惜成為好姐妹,葛紅菱常常給梳子講革命、講信仰,而梳子卻直言自己的信仰就是包子哥的幸福,為愛執著義無反顧。
- 孔美娟演員:孔瑩虹國軍特務孔美娟,受命監視第一監獄獄長毛壽良,並變換身份潛伏在其身邊發展為戀人。
角色演員介紹來源
第1集
1948年津城解放前夕,受部隊領導指派,共產黨員葛紅菱進入津城,晚上八點城防專家胡光晨被被帶到保密局三號審訊室,那是關押重要犯人的審訊室,胡光晨手上有一張城防圖,他已棄暗投明,組織上命葛紅菱等人營救,他們要在舞會上拿到兩把鑰匙,鑰匙分別在站長麥大年和他最信任的手下馮正寬手上。葛紅菱帶人來到舞會按制訂的方案行動,麥大年陪同參謀長周正來到舞會。葛紅菱在舞會上主動邀麥大年跳舞,她趁機拿到鑰匙,馮正寬被打暈在包間,從他的鞋中也找到另外一把,馮正寬故意讓他們得手,麥大年也清楚葛紅菱的目的,等他們行動時被全部抓獲。葛紅菱亮出保密局的證件,其他人也都掏出表明身份,麥大年確認證件是真的,葛紅菱答出暗號,但麥大年仍懷疑他們,葛紅菱謊稱剛才的舉動只是試探,在周正的證明下才落實了葛紅菱的身份。葛紅菱順利把胡光晨帶出保密局,麥大年發現槍里的子彈不對,那不是保密局配備的。葛紅菱在車裡對胡光晨亮明身份,她取得了他的信任,麥大年命人發出通緝令,胡光晨被安置到秘密聯絡點,葛紅菱詢問城防圖的下落,胡光晨吃包子時把圖藏在椅子下的洞口裡,後來受傷被逮捕。趙包子大名趙山河,他在店門口看到保密局貼出的通緝令,他和梳子青梅竹馬,百年的包子鋪要關門了,趙包子不甘心,梳子哥被召到監獄當廚師。葛紅菱隻身去取城防圖,麥大年被上峰訓斥,他和馮正寬親自帶隊四處搜查。趙包子放生麻雀,葛紅菱看在眼裡,麥大年等人的到來引起了趙包子的注意,他們被請入包子鋪,葛紅菱在遠處看到城防圖就在椅子腿的縫隙中。趙包子端出最後一籠包子,麥大年帶人離開,葛紅菱也無功而返。趙包子的包子鋪關門了,他一直牢記家訓,多年來賣包子從未偷奸耍滑,梳子願意陪伴他一生。趙包子掛出店鋪轉讓的牌子,葛紅菱到時發現屋裡的桌椅已經賣出,老孫頭拉走桌椅,趙包子帶她去找,等他們到時才知道老孫頭把東西賣給了黑子。葛紅菱從舊椅子中順利拿到城防圖,趙包子扛出椅子,葛紅菱改變主意不買了,趙包子拉住她要個說法,他感覺被戲弄了,葛紅菱表示歉意,她無法說明真實原因,梳子哥從一旁看到他們的議論,等葛紅菱離開時他悄悄跟了過去,看過通緝令後慌忙奔向保密局。葛紅菱等人開車要出城時看到保密局的人衝過來,車倒入巷子後被堵住。
第2集
雙方交火,葛紅菱帶胡光晨撤出,文勝和雷波在小李的掩護下撤退,小李中槍身亡。梳子哥方貴找馮正寬要賞金時險些沒了性命,方貴失落而回,在街上遇到趙包子訴苦,趙包子勸他踏實幹活,方貴讓趙包子以後少和葛紅菱接觸。文勝和雷波藏在倉庫中,他們躲過國民黨的搜查,葛紅菱在街上行走也是小心翼翼。趙包子回店鋪查看,胳膊受傷的胡光晨躲在裡面,方梳子的到來讓趙包子改變想法,她相信早晚會盤迴店鋪,方梳子提出和他結婚,趙包子想找個正經的營生後再娶她。趙包子看出毛壽良找過她,方梳子勸他不要和行壽良一般見識。毛壽良一心想娶方梳子,但她喜歡的人是趙包子。毛壽良在街上看到葛紅菱後跟蹤過去,跟至胡同後上前調戲,趙包子看到後一磚拍在他的耳朵上,見到葛紅菱讓趙包子意外。毛壽良躺在地上哭鬧,趙包子和方梳子拉他去找醫生。葛紅菱在聯絡處放了小紙條,組織上已拿到津城布防圖,蒲劍奉命營救被國民黨關押的同志們,還要幫葛紅菱和胡光晨脫險。蒲劍在天津城中見到葛紅菱等人的通緝令,大夫給毛壽良診斷傷情,毛壽良一隻耳朵聽不見,他拿起磚頭時被方梳子阻攔,毛壽良提出要十根金條做補償。趙包子為籌錢而發愁,他打算找葛紅菱幫忙,見到方貴後沒有多說。馮正寬質問趙包子,趙包子顯示很緊張,他向馮正寬打聽弄傷別人耳朵的罪過。方貴找毛壽良說情,毛壽良提出的條件是讓方梳子嫁給他,這才能放過趙包子。趙包子一直等到夜裡,他看到蒲劍進入那間房,還聽到蒲劍和葛紅菱的對話。蒲劍和葛紅菱掩護胡光晨轉移,藏起來時看到趙包子的跟蹤,馮正寬正在街上巡邏,趙包子的喊聲引出葛紅菱,他和她商量金條之事。趙包子和葛紅菱理論,葛紅菱看到馮正寬後馬上離開,馮正寬頻人追趕,幸好他們走的快。蒲劍和胡光晨換了衣服,他讓葛紅菱掩護胡光晨離開,之後扎傷自己的胳膊並藉機引開路口盤查的國民黨。蒲劍邊打邊撤,子彈打光後只好束手就擒,沈正寬到時發現他不是胡光晨,蒲劍被帶走,葛紅菱和胡光晨上車後順利出城,葛紅菱擔心蒲劍安危。
第3集
蒲劍早已做好面對國民黨的刑訊準備,只擔心葛紅菱是否安全出城。馮正寬審問蒲劍,麥大年在另一間房中耳機監聽,蒲劍的回答滴水不漏,麥大年沒打算審出乾什麼,他推斷蒲劍來頭不小。蒲劍堅持稱自己只是做生意的老百姓,馮正寬在蒲劍的傷口上用力擰,蒲劍沒有改口,他因疼痛而暈過去,麥大年進入審訊室指責馮正寬的審訊方式,他猜想蒲劍的價值比胡光晨還大。蒲劍被押入雀籠,麥大年已猜出胡光晨成功出城,他對監獄長常寶龍十分信任,麥大年提醒馮正寬不要相信趙包子,他不想冤枉老百姓。葛紅菱回到部隊,她向組織要求去營救蒲劍,文勝把之前交待的任務拿給葛紅菱,蒲劍有還有任務未完成,葛紅菱奉命趕往京城協助蒲劍完成任務,他們是戀人。葛紅菱給蒲劍寫信,兩人相愛十年,心中都有對方,雖然聚少離多。方梳子誤會了趙包子,趙包子急忙解釋原因,方梳子勸他不要多想,她給趙包子帶來米和面,趙包子一直在吃鹹菜和窩頭,方梳子也沒找到工作,那米和面是方貴偷偷從監獄中帶出來的,方梳子希望趙包子能去監獄工作,那樣還能解決毛壽良的問題。趙包子在方梳子的提醒下想找麥大年幫忙,他做了一屜包子來到保密局門口等待,結果被衛兵把包子打翻,所幸還留下一個,趙包子說明想進監獄廚房工作的想法,麥大年答應幫忙,趙包子這才知道被抓的蒲劍是共產黨。常寶龍帶著老婆曼秀向麥大年匯報工作,馮正寬擔心泄密,麥大年心裡有數。常寶龍匯報工作後去找馮正寬,曼秀回屋和麥大年聊天,她是麥大年安排的棋子,麥大年擔心常寶龍被策反才重點安排,曼秀並不喜歡常寶龍,麥大年讓她繼續回去堅守使命,還提醒曼秀應該如何去做。葛紅菱在聯絡點沒發現情報,她判斷蒲劍可能被捕,從同志上拿到第一監獄的犯人名單中沒有蒲劍。蒲劍從暈迷中醒來,他觀察著周圍的動靜。葛紅菱對蒲劍的下落一無所獲,她相信他還活著,只是蒲劍像是人間蒸發了一樣消失在津城。毛壽良找趙包子要錢,趙包子身上沒搜到,毛壽良一再欺負他。趙包子來到方梳子家裡,方貴急忙把菜端回屋裡,當他聽到趙包子的話之後又把菜端回,趙包子知道魚和肉都是從監獄裡順出來的,他拿出麥大年推薦自己去監獄工作的信件,方貴對他刮目相看。葛紅菱的到來讓趙包子並不意外,她求他幫忙尋找蒲劍。
第4集
趙包子找常寶龍報到,常寶龍讓隊長魏坤帶他去熟悉監獄,趙包子被安排成小灶廚師,看到毛壽良有些意外,毛壽良是替父親的職位才進入監獄工作。葛紅菱回去後找文勝匯報趙包子的情況,文勝擔心趙包子會舉報她,葛紅菱相信趙包子有基本的是非觀。趙包子來到廚房,方貴給他介紹監獄的規矩。趙包子想寫辭職信時被方貴攔住,他不想和毛壽良共事,勸說之下還是決定留下來。常寶龍對蒲劍沒辦法,找麥大年匯報工作時見他正在逗鳥,麥大年重申守城的重要性,從蒲劍身上得到情報是他期待的。毛壽良聽到趙包子和方貴在談論共產黨,他想告發時得到方貴的袒護。常寶龍審訊蒲劍,蒲劍讓他很難辦,魏坤想拿蒲劍的照片找關押的共產黨試一下,常寶龍不贊成。毛壽良在監獄裡欺負趙包子,趙包子沒錢還他。常寶龍從蒲劍身上搜到證件照,他安排魏坤尋找線索。趙包子試著打探共產黨的訊息,方貴沒多說。常寶龍把審訊蒲劍的記錄交給麥大年,麥大年沒看,麥大年畫出蒲劍和葛紅菱的照片,常寶龍讓他失望,他沒想到常寶龍會腐化的那么快。麥大年親自審問蒲劍,蒲劍始終堅持稱自己在銀行任職,麥大年無可奈何,他不會翻譯蒲劍。麥大年不得不承認談話失敗,趙包子回家時見葛紅菱已在那裡,她想他成為朋友,兩人正談話時方梳子敲門,趙包子不敢應聲,等方梳子走後趙包子說出在監獄裡的擔憂,葛紅菱給他出主意。
第5集
葛紅菱建議趙包子給毛壽良來一場包子宴,方梳子生氣回家,方貴詢問原因。毛壽良請人吃飯,他想讓趙包子買單。趙包子做包子的時候心裡最快樂,方貴擔心毛壽良會在中午找麻煩。麥大年特意給常寶龍打電話讓他去品嘗趙包子的包子,常寶龍不想得罪趙包子,他擔心趙包子是麥大年的手下。毛壽良帶人來到廚房找趙包子要金條,常寶龍突然而至,毛壽良無可奈何。趙包子端上包子,常寶龍大加誇獎,毛壽良也拿起包子吃起來,他不敢再提金條之事,趙包子向常寶龍詢問律法,常寶龍的回答讓趙包子不再害怕毛壽良,他特意讓趙包子送一籠過去。趙包子在街上看到葛紅菱的通緝令後把它揭下,方梳子去了藥店上班,她想請他吃飯,趙包子以約人為由拒絕了。葛紅菱把蒲劍的照片交給趙包子,趙包子這才知道那天見的男人就是蒲劍。魏坤派人拿著蒲劍的照片四處找犯人詢問,趙包子無意中看到,他懷疑蒲劍就關在第一監獄,只是不清楚他關押的位置。趙包子忙完監獄的事情後去見葛紅菱,他說明尋找蒲劍之事,葛紅菱已排查過其它監獄,趙包子提起魏坤尋找蒲劍之事。葛紅菱以給監獄消毒為由在趙包子的帶領下混入第一監獄,他們在監區內部仔細查找,毛壽良主動要求進入去監督,趙包子把出入證交給葛紅菱後讓她趕快離開,毛壽良追上去時趙包子謊稱她是方梳子。葛紅菱離開時聽到魏坤提到雀籠,她懷疑蒲劍就藏在其中。趙包子給監獄犯人送飯時被嚇了一跳,出來後才知道乙字號關的都是地痞流氓,甲字號關押都是共產黨。毛壽良去廚房找方貴,方貴不想和他計較,毛壽良想辦法討好他。魏坤企圖從被捕的共產黨那裡詢問蒲劍的情況,他們對此一無所知。葛紅菱向文勝匯報雀籠的存在,文勝只希望蒲劍沒有暴露。毛壽良罵魏坤時被他聽到,魏坤訓斥他以後老實點兒,毛壽良不服氣。
繼續看6-10集
選集
關閉
分集劇情來源
音樂原聲
幕後花絮
- 《麻雀春天》中,邢佳棟首次出演小人物。
- 《麻雀春天》中,蔣欣首次出演地下黨。
- 拍《麻雀春天》時大多是監獄戲分,大冷天要穿著單薄的囚服,馮恩鶴在片場教演員們跳舞禦寒。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麻雀,作為籠中鳥,代表了對自由的渴望,而“春天”則是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在解放前夕的灰色背景下,仁人志士們充滿著對自由和平等的熱切盼望,為革命大業,為“春暖花開”的到來不停奮鬥著。
劇本創作
《麻雀春天》中,觀眾可以看到主角們有勇敢、善良、大智若愚的一面,也會看到他們膽怯、懦弱、衝動、糾結的一面。
創作團隊
《麻雀春天》由易亞影視、大唐輝煌、浙江亞視聯合出品,潘越擔任導演,由曾策劃監製過《士兵突擊》、《亮劍》等劇的影視劇策劃人李洋擔任藝術總監。
拍攝過程
《麻雀春天》於2013年11月2日在北京開機,2014年1月殺青。
播出信息
播出日期 | 播出平台 |
---|---|
2015年3月27日 | 安徽衛視 |
2015年3月27日 | 河北衛視 |
2014年8月19日 | 深圳電視劇頻道 |
2022年7月15日 | 四川影視文藝頻道 |
2022年12月8日 | 廣西影視頻道 |
CSM50城收視率 | ||
安徽 | ||
播出日期 | 收視率 | 排名 |
3月27日 | 0.287 | 15 |
3月28日 | 0.269 | 17 |
3月29日 | 0.236 | 18 |
3月30日 | 0.224 | 17 |
3月31日 | 0.289 | 17 |
4月1日 | 0.387 | 16 |
4月2日 | 0.491 | 12 |
4月3日 | 0.381 | 15 |
4月4日 | 0.396 | 14 |
4月5日 | 0.408 | 14 |
4月6日 | 0.301 | 18 |
4月7日 | 0.416 | 14 |
4月8日 | 0.437 | 14 |
4月9日 | 0.371 | 16 |
4月10日 | 0.394 | 16 |
4月11日 | 0.333 | 18 |
4月12日 | 0.426 | 16 |
4月13日 | 0.557 | 11 |
平均: | 0.367 |
劇集評價
《麻雀春天》是通過一個被動捲入爭鬥的小人物的視角,去講述發生在小人物身邊的事情,反映出整個解放戰爭時期的社會狀況。小人物所做的很多事情,是最簡單的應對性的,這樣人物展現出來的性格,以及思想的轉變,才更加真實。(網易娛樂評)
《麻雀春天》從一個戰爭時期的小人物出發,反映出整個解放戰爭時期的社會狀況,雖然入手點非常小,格局卻很宏大。不同於以往的諜戰劇,在注重故事情節的同時更加注重人物性格的塑造。劇中的每一個人物都有特點,發生在他們身上的很多事情並不是刻意安排的,而他們本身的性格促使他們去那樣做。這樣也促使著故事情節向更能體現人物性格的一方面去發展。觀眾看完之後不僅能了解一段故事、一段歷史,更能記住一個個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南報網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