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園記》是清代文學家袁枚於乾隆十四年(1749年)創作的一篇散文。這篇記文,先歷敘園的地理位置,顯得鄭重之至。接著便處處扣住“隨”字,寫葺園的經過與作者的趣味,表現了作者灑脫放任的處世觀,充滿了初得園的喜悅及對將來悠遊林下的生活的憧憬。袁枚的記游一類文章與他的傳記文不同,一是力求簡潔,一是注重鋪陳場景與刻畫人物。文中第二段述及造園原則時,運用了大量整句,將園林“就勢取景”的造園精神表達得淋漓盡致這種筆法,也是對韓愈、柳宗元散文作法的繼承。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隨園記
- 作者:袁枚
- 創作年代:清代
- 作品出處:《隨園詩話》
- 文學體裁:散文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隨園記
金陵自北門橋西行二里,得小倉山。山自清涼胚胎,分兩嶺而下,盡橋而止。蜿蜒狹長,中有清池水田,俗號乾河沿。河未乾時,清涼山為南唐避暑所,盛可想也。凡稱金陵之勝者,南曰雨花台,西南曰莫愁湖,北曰鐘山,東曰冶城,東北曰孝陵,曰雞鳴寺。登小倉山,諸景隆然上浮,凡江湖之大,雲煙之變,非山之所有者,皆山之所有也。
康熙時,織造隋公當山之北巔構堂皇,繚垣牖,樹之荻千章、桂千畦,都人游者翕然盛一時,號曰隋園,因其姓也。後三十年,余宰江寧,園傾且頹弛,其室為灑肆.輿台嚾呶,禽鳥厭之,不肯嫗伏,百卉蕪謝,春風不能花。余惻測然而悲,問其值,曰三百金。購以月俸。茨牆剪闔,易檐改塗。隨其高為置江樓,隨其下為置溪亭,隨其夾澗為之橋,隨其湍流為之舟。隨其地之隆中而欹側也,為綴峰岫;隨其蓊鬱而曠也,為設宦窔。或扶而起之,或擠而止之,皆隨其豐殺繁瘠,就勢取景,而莫之夭閼者,故仍名曰隨園,同其音,易其義。
落成嘆曰:“使吾官於此,則月一至焉;使吾居於此,則日日至焉。二者不可得兼,舍官而取園者也。”遂乞病,率弟香亭、甥湄君移書史居隨園。聞之蘇子曰:“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然則余之仕與不仕,與居茲園之久與不久,亦隨之而已。夫兩物之能相易者,其一物之足以勝之也。余竟以一官易此園,園之奇可以見矣。
己巳三月記。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 清涼:山名,在南京市西。又名石頭山。山上昔建有清涼寺,南唐建有清涼道場。相傳為避暑官。寺已廢。胚胎:此指小倉山為清涼山余脈。
- 雨花台:在南京市中華門外。相傳南朝梁時期天監年間(502—519)雲光法師講經於此,感天雨花,因而得名。
- 莫愁湖:在南京市水西門外,相傳為南齊時莫愁女居處而名。然而莫愁湖之名實始見於宋代。
- 鐘山:在南京市中山門外。又名金陵山、紫金山、蔣山、北山。是南京主要山脈。
- 冶城:故址在南京市水西門內朝天宮附近,相傳吳王夫差冶鐵於此,故名。
- 孝陵:在南京市中山門外鐘山南麓,為明太祖朱元璋陵墓。
- 雞鳴寺:在南京市區北雞鳴山,梁時與此始建同泰寺,後屢毀屢建。明代洪武年間(1368—1398)在其舊址建雞鳴寺。
- 堂皇:廣大的堂廈。
- 牖(yǒu):窗戶。
- 荻(dí):即“楸”。落葉喬木,乾直樹高。“樹之荻千章”是說楸樹千株,“章”通“幢”,大木林。
- 翕然(xī rán):絡繹不絕的樣子。
- 輿台:地位低賤的人。嚾呶,叫喊吵鬧。
- 嫗伏(yù):原指鳥孵卵,引申為棲息。
- 岫(xiù):山穴,山洞。
- 蓊(wěng)郁:茂盛濃密貌。
- 宧(yí)窔(yǎo):房屋的東北角與東南角。古代建房,多在東南角設溷廁,東北角設廚房。此即代指這些設施。
- 繁瘠(fán jí):繁多。
- 夭閼(è):《莊子·逍遙遊》。“背負青天而莫之天閼者,而後乃今將圖南。”夭謂折,閼為阻塞之意。此指沒有改變山原來的形勢。
- 香亭:袁枚弟袁樹。湄君:袁枚外甥陸建,字湄君,號豫庭。
- 蘇子:宋朝大文學家蘇軾。下面的引文出自蘇軾《靈壁張氏園亭記》。
- 相易:互換。
- 己巳:乾隆十四年(1749年)。
白話譯文逐句全譯
南京從北門向西走二里,便到達小倉山。山從清涼山發源,分為兩嶺向下延伸,直到北門橋為止。山勢屈折狹長,中間有池塘水田,老百姓管它叫乾河沿,河水尚未乾涸時,清涼山曾是南唐時代的避暑勝地,盛況是可以想見的。大凡稱道金陵名勝的:南面有雨花台,西南方有莫愁湖,北面有鐘山,東面有冶城,東北方有明孝陵、雞嗚寺。登上小倉山壯觀,雲氣煙霧的變幻,不是小倉山本身的風景,都成了小倉山的風景了。
康熙年間,江寧織造隋公,在小倉山北面的頂峰,蓋起了寬廣的廳堂,周圍砌上圍牆,裡面栽種蔌樹上千株,桂花上千壠,城裡來游的人,絡繹不絕,盛極一時,管它叫隋園,是因為建園的人姓隋。三十年之後,我做江寧縣令時,隋園已經坍塌荒廢,園中的房屋成了酒店,僕役小廝們呼喊喧鬧,禽鳥對這現象都覺得討厭,不肯在那裡落窠,各種花卉荒蕪凋謝,春天也不開花了。對此我深感悲傷,打聽它的價錢,說是值三百兩銀子,便用官俸把它買下來。周圍修築了籬牆,翻修房屋重新粉刷;隨著地形在高處興建江樓,隨著地形在低處興建溪亭;隨著溪澗兩岸架設小橋,隨著溪流建造小船隨著地勢中間高四邊低,用假山作點綴;隨著樹木茂密或稀疏,修造相應的房屋;有時把景物突現出來,有時又把景物適當遮掩;全都是隨著它的天然條件增減布置。順著自然形勢選取景色,而不作任何破壞性的改造。所以仍然管它叫隨園,“隋”、“隨’’音讀相同,含義有別。
園子落成之後,嘆息說:“假使我在此地做官,那只能每月來一次;假使我在此地定居,那就天天在這裡了;兩件事是不能夠同時都獲得的,那就捨棄官職擇取隨園吧。便領著弟弟香亭、外甥湄君把書籍史卷搬進園中定居下來。我曾聽蘇軾說過:“有道德的人不一定做官,也不一定不做官。"那么我的做官不做官,跟我住進園子的時間長久不長久,也不過是隨著自然情況的變化罷了。大凡兩種東西所以能夠相互替代,是因為其中的一件可以勝過另一件。我竟然把一個官職換取了這所園子,園子的希罕,是可以想見的了。
乾隆十四年三月記。
創作背景
乾隆十年(1745年),袁枚買下了原江寧織造隋赫德的隋園,加以葺治,改名隨園。《隨園記》寫於乾隆十四年(1749年),這是一篇選自《小倉山房文集》卷十二的山水園林小品。袁枚自江寧令退職後,居隨園,不久又受命赴陝西。未及周年。因父喪退職,從此息意官場,所以加意修葺隨園,作為退居之所。作者此後便再也沒有做官縱情于山水,同時交接達官貴人,成了一個尚級清客。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這篇記文,全文緊扣一個,“隨”字,寫葺園的經過與作者的趣味,表現了作者灑脫放任的處世觀。首段先寫隨園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詳細介紹了金陵四周的美景,為後文得享美景時的喜悅做了鋪墊。第二段作者主要敘寫隨園的來歷以及自己治園的經過。中國古代造園的原則講求利用已有的環境條件,精心設計,使園林雖由人造,卻宛如天開。作者將原本的“隋園”改成“隨園”,這個“隨”字的含義正是體現了中國園林造園之奧妙,園林美學的精髓,同時也暗含著袁枚隨順自然、隨時之宜的審美理想與人格象徵。第三段則抒寫了袁枚舍官就園,安享園林之樂的情懷。他引蘇軾“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一句,表明自己仕與不仕皆隨順自然的心態。“隨”字也正是袁枚追求自由隨性的人生觀、仕宦觀的顯露,充分顯示了袁枚以“性靈說”馳騁文壇的詩人氣質。
袁枚寫這篇文章。一方面為他精心修造園林解嘲,一方面也為了擴大隨園的影響。但寫對自己經營的園林有感情,並把侈造園林的操勞和做宮的仰人鼻息作比較,這些思想應該是真實的。
名家點評
南京審計大學文學院院長劉順:魚與熊掌不可兼得,舍官而取園者也,袁枚選擇了世人眼中的“魚”,而捨棄了所謂的“熊掌”。而實際上,彼之瓦礫,我之珠玉,他只不過選擇了自己最想要的也最適合自己的。以一官易一園而無悔無憾,園之奇,足足可見,而袁枚所“隨”的,始終是自己那顆心。(《故事裡的文學經典 清文》)
作者簡介
袁枚(1716-1798),字子才,號簡齋、蒼山居士,晚號隨園老人,浙江杭州人,清代詩人、詩論家。乾隆四年(1739年)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174年)外調做官,曾任江寧、上元等地知縣,三十三歲辭官養母,在南京購置隋氏廢園,改名隨園,築室定居,著述以終老,世稱隨園先生。有《小倉山房集》、《隨園詩話》及《補遺》,《子不語》、《續子不語》等著作傳世。袁枚倡導“性靈說”,為乾隆、嘉慶時期代表詩人之一,與趙翼、蔣士銓合稱為“乾隆三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