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銅雀伎
- 外文名:Dancing Girl of Tongque Platform
- 類別:中國古典舞劇
- 時代:三國時代
劇情簡介,歷史背景,場次順序,責任者,主要演員,集體舞演員,舞劇緣起,
劇情簡介
故事發生在東漢建安年間曹操建成銅雀台前後。它表現了銅雀台舞伎鄭飛蓬和鼓手衛斯奴的愛情悲劇。
序幕
建安初,某戰場。血戰方歇,曹操巡視戰地,收留了一對幼小的孤兒——鄭飛蓬和衛斯奴。
第一幕第一場
銅雀台上,曹操大宴群僚,席間起而舞槊,銅雀群伎獻舞助興,鄭飛蓬色藝俱佳,被曹操召幸。
第一幕第二場
翌年,銅雀台上鄭飛蓬的寢閣。鄭飛蓬錦衣玉食身居宮闈,得曹操寵愛,但她依然深深地思念著鼓手衛斯奴。
第二幕第一場
魏黃初二年(公元221年),銅雀台殿堂,遠處可見新建的西陵,時曹操已死,曹丕禪漢稱帝。
銅雀諸伎奉曹操遺命,留銅雀台伴陵,向西陵作舞。鄭飛蓬與衛斯奴懾於律令,難以親近。魏文帝曹丕謁陵,鄭飛蓬強顏作舞。曹丕見鄭飛蓬風采依舊,召鄭入宮。衛斯奴一時情急,從匍伏跪拜的人群中站起身來,由此慘遭挖目之刑。
第二幕第二場
距前場數月後,銅雀台一角。衛斯奴雙目失明,悲憤交加,但他仍思念著鄭飛蓬,群伎亦為之情動。內宮黃門趕來,宣召衛斯奴即赴洛陽宮。
第三幕
黃初三年春,洛陽宮一角。魏戍邊大將軍陪鮮卑大人朝覲,帶來了貢物和鮮卑女伎。席間,魏宮伎人扮做伏羲、女媧、西王母、羽人等神話人物侍宴作舞。鄭飛蓬奉召獻藝,正遇衛斯奴,方知其已遭酷刑。她肝腸欲斷,遂罷舞卸裝,唯求一死以明心志。曹丕順水推舟,將鄭飛蓬賜予大將軍。
第四幕
黃初三年冬,邊關大帳內。
大將軍得到了鄭飛蓬後,終日狂飲作樂。鄭飛蓬身處異地,心神交瘁,借酒澆愁。微醉間,仿佛見到衛斯奴出現在身邊,給她帶來了歡樂和幸福。但鄭飛蓬酒醒後,憧憬成泡影。由於她不願受屈辱,又被貶為營伎,受到眾軍校狂暴的欺凌。
尾聲
前場數月後,銅雀台當年宴樂的殿堂。銅雀台淒涼荒蕪,銅雀眾伎面對西陵,一如往日作舞祭奠先帝。鄭飛蓬自邊關逃出,輾轉來到銅雀台故地,而刑吏早已在銅雀台守候,奉命將鄭飛蓬處死。鄭飛蓬強抑悲咽,將早年就已剪下的青絲,作為終生不渝、深深相愛的信物,贈給衛斯奴,遂被押赴刑場。
衛斯奴擊打著如泣如訴的手鼓,送別鄭飛蓬。
歷史背景
漢代(公元前206——公元220),整個社會已進入了封建社會,但是樂伎卻仍然處於奴隸的地位,任人宰殺,沒有起碼的人身自由。
東漢(公元25——公元220)末年,曹操在鄴城(今河北臨璋縣西南)修建了一個高高的舞台,命名銅雀台,在這台上養有專供侍宴觀賞的樂舞伎。曹操死後,這些伎人就遵照遺命,被幽鎖在銅雀台上,每月的初一、十五還要向曹操的靈位呈歌獻舞。風華正茂的妙齡少女被迫陪伴亡靈虛度一生,高台沉沉,悲風習習,其生不如死的苦況可想而知。
唐代(公元618——公元907)詩歌中有不少詠銅雀伎的篇章,其中有朱放的一首《銅雀伎》這樣寫道:“恨唱歌聲咽,愁飛舞袖正;西陵日欲暮,是妾斷腸時。”意思是歌聲嗚咽,唱不盡無限冤屈恨,舞袖沉沉,凝聚著滿懷愁緒。暮色籠罩著西陵,那就是伎人們悲傷欲絕的時分。
場次順序
一場:鼓舞天成
1、漢鼓雄風
2、嬉戲習藝
3、鼓舞天成
4、選伎授釵
二場:鼓舞易人
1、以舞相屬
2、群伎獻藝
3、鼓舞易人
4、群僚歡宴
5、寢閣侍曹
三場:鼓舞分離
1、向陵舞
2、受命競技
3、取鄭刑衛
4、盲鼓號天
四場:鼓舞會
1、鮮卑朝魏
2、獻胡女
4、羽林郎
5、相和歌
6、鼓舞會
7、眨鄭賜將
五場:邊關侍將
1、邊關侍將
2、醉中比翼
3、凌辱舞
4、焚帳逃關
六場:千里尋衛
1、乞食賣藝
2、風雪孤影
尾聲:鼓舞永訣
1、向陵舞
2、鼓舞永訣
責任者
演出者主要演員:夏麗蓉、蓋一坤(飾鄭飛蓬A、B),翟傑明、海燕(飾少年鄭飛蓬A、B),於健、葉建平(飾鼓手衛斯奴A、B),方伯年(飾曹操),潘景生(飾曹丕),關天秦(飾銅雀令)。導演助理:關天秦、洪文莉、張明娟。樂隊:中國歌劇舞劇院管弦樂隊。指揮:王恩悌。
2.北京舞蹈學院(2009年)
編創、編導:孫穎 統籌、規劃:史博
編導助理:鄧文英
主題舞段執行導演:史博、王芳
音樂總監:張磊
作 曲:張磊、辛娜、謝鵬、姜景洪
舞美、燈光設計:任東生
服裝設計:董淑芳
演出管理:周洪青、宋金雲
化妝、造型設計:李玫玫
主要演員
鄭飛蓬——郭嬌、王欣
衛斯奴——陳捷、侯猛
曹操——袁佳
曹丕——郭海峰
戍邊大將軍——喬聳、李鐵錚
痞子——陳思源
集體舞演員
舞劇緣起
主創孫穎講述舞劇《銅雀伎》的緣起
這是一個虛構的故事,不過並非隨意杜撰。遠在三十餘年前,當我痴痴愣愣闖進浩瀚無際的歷史去探索古代舞蹈文化時,方知三代以近,我們這個行業的先祖、宗師,竟是沉壓在社會底層的奴隸、賤民。他們命運悲慘無異於犬馬珍玩,甚至還不如犬馬珍玩,但創造了華夏古代舞蹈文化的,恰就是生不見經傳,死後也仍不免從葬於豪門貴族的窀穸之中的樂舞伎人。我常常想:假如前無古人,今無繼者,人類社會上沒有歌也沒有舞,那……生活會變成什麼樣子?秦皇、漢武、名臣、驍將以及鴻儒、碩學、詩人、詞客……千古傳頌,卻有誰知還有掩藏著辛酸、痛楚長歌曼舞奉獻色藝以娛他人的樂舞伎,又有誰記得那些默默無聞卻同樣創造過歷史和文明的卑賤的人!由此,每當我把玩、品味那些墓葬出土的畫像、石刻、木俑、陶俑,每當閱讀到有關他們的只鱗片爪的歷史文獻,胸中便會湧出一股難以禁抑的感情;想表現他們,讓當代社會也認識他們,甚至和我一樣的同情她們、愛她們。
對於歷史名人曹氏父子的功業、才思、情懷、個性,我一向頗為崇拜,然而千多年前巍峨的銅雀台上,不僅留下一代雄才生前的許多佳話,同時也自魏武死後的一紙遺令開啟了殘酷的活殉之例。收於《樂府詩集》中憑弔銅雀台,特別是憑弔銅雀伎的幾十篇詩章,雖都出自封建時代的文人之手,但對曹操死後遺令銅雀伎一律“留著”銅雀台,仍如其生前一樣,向他的寒屍朽骨獻歌獻舞,卻不無微辭表示遺憾。直至近代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還作詩諷喻。我也許為我們先人的悲慘命運更為激憤吧,便選定了銅雀伎這個題材。這也正是千古以來君臨天下的統治者難以不染驕奢淫逸之一例。
主人公鄭飛蓬、衛斯奴均非實有其人,不過是概括千古以來樂舞伎的命運以為典型而已。連綴鄭、衛兩姓,則寓“鄭衛之音”在古代社會曾被正統觀念所輕蔑、排斥,文化地位卑下之意。劇中史實也有一些稽考,但終究是文藝作品,而且只能是歷史的一個小小剖面。
在舞劇的創作方面,我的態度是“我行我素”沒學過編導,不是里手,也就沒有條條框框,而且不大認可:應該這樣、應該那樣。譬如“詩化”啦、抽象啦、要虛不要實啦……。我的腦袋不想成為別人的跑馬場。到現在,我們的舞劇創作還在延續舞蹈學校時期查波林、古雪夫或者還有巴蘭欽的傳授,他們傳授的是古典芭蕾的編劇方法,我編的不是芭蕾,是中國古典舞。大路朝天各走一邊,是否也可以摸摸中國路子呢?
舞劇無疑應該有劇、有種時尚說法是“淡化情節、淡化人物”,好像淡化到看不懂、淡化到莫名其妙方為“高”,不,反其道而行之,要強化情節、強化人物,沒情節怎么見人物,沒人物還算什麼劇,實際上編故事是門學問。“大話”、“戲說”那種事我不想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