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閱讀
野草
有這樣一個故事。
有人問:世界上什麼東西的氣力最大?回答紛紜的很,有的說“象”,有的說“獅”,有人開玩笑似的說:是“金剛”。金剛有多少氣力,當然大家全不知道。
結果這一切答案完全不對,世界上氣力最大的,是植物的種子。一粒種子可以顯現出來的力,簡直是超越一切。
這兒又是一個故事。
人的頭蓋骨,結合得非常緻密與堅固,生理學家和解剖學者用盡了一切的方法,要把它完整地分開來,都沒有這種力氣。後來忽然有人發明了一個方法,就是把一些植物的種子放在要剖析的頭蓋骨里,給它以溫度與濕度,使它發芽。一發芽,這些種子便以可怕的力量,將一切機械力所不能分開的骨骼,完整地分開了。植物種子力量之大,如此如此。
這,也許特殊了一點,常人不容易理解。那么,你看見筍的成長嗎?你看見被壓在瓦礫和石塊下面的一棵小草的生成嗎?它為著嚮往陽光,為著達成它的生之意志,不管上面的石塊如何重,石塊與石塊之間的如何狹,它必定要曲曲折折地,但是頑強不屈地透到地面上來。它的根往土壤鑽,它的芽往地面挺。這是一種不可抗的力,阻止它的石塊,也被它掀翻。一粒種子的力量的大,如此如此。
沒有一個人將小草叫做“大力士”,但是它的力量之大,的確是世界無比。這種力,是一般人看不見的生命力,只要生命存在,這種力就要顯現,上面的石塊,絲毫不足以阻擋。因為它是一種“長期抗戰”的力,有彈性,能屈能伸的力,有韌性,不達目的不止的力。
這種不落在肥土而落在瓦礫中、有生命力的種子決不會悲觀和嘆氣,因為有了阻力才有磨鍊。生命開始的一瞬間就帶了鬥爭來的草,才是堅韌的草,也只有這種草,才可以傲然地對那些玻璃棚中養育著的盆花鬨笑。
作者
夏衍(1900.10.30-1995.2.6),原名
沈乃熙,字端先,漢族,祖籍
河南開封,1900年10月30日生於浙江省餘杭縣彭埠鎮
嚴家弄人。是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先驅者之一,中國著名文學、電影、戲劇作家,文藝評論家、文學藝術家、翻譯家、社會活動家。1995年2月6日在北京逝世,終年95歲。代表作品《賽金花》《秋瑾》《包身工》《上海屋檐下》等。
中文名: | 夏衍 |
別名: | 原名沈乃熙,字端先 |
國籍: | 中國 |
民族: | 漢 |
出生地: | 浙江省餘杭縣 |
出生日期: | 1900年10月30日 |
逝世日期: | 1995年2月6日 |
職業: | 作家、文學家、文藝評論家 |
畢業院校: | 日本九州明治專門學校 |
信仰: | 馬列主義 |
代表作品: | 《狂流》《春蠶》《秋瑾傳》《上海屋檐下》《包身工》 |
文章賞析
註:此文被收錄北師大版六年級下冊語文第四單元《生命》第一篇課文。
《野草》是夏衍早期的一篇很有名的散文。夏衍是現代劇作家、革命戲劇和電影運動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在《野草》中,作者通過對種子、野草和生命力的歌頌和肯定,表達了他對黑暗現實重壓的蔑視,對民眾力量的信賴。本文揭示了一個真理:民眾(野草)的力量是不可戰勝的。
這篇散文最突出的特點,是寓意深刻,哲理性強。作者描寫的是自然界的生物現象,但影射和隱喻的卻是社會生活現象。作者與當時許多革命文藝家一樣,他作的不是風花雪月式的“閒文”,而是革命文學。他如此強調野草的力量,把那些被人們踩在腳下的野草之力說成“世界無比”,其用意就在於喚起民眾,使其意識到自己的力量,進而行動起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文中的哲理性,是通過作者對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的詳細觀察,通過對新奇、具體而又相當典型的自然現象的描繪展示出來的。比如,種子的生長之力能夠分開機械力難以分開的頭蓋骨這個例子,就是一般人不易具備的知識,因而顯得新穎奇特,也很典型。同時,為了避免以偏概全,作者緊接著又列舉了一系列盡人皆知的普通事例來進一步說明之。而用普通事例來說明問題又容易失於平庸和索然寡味,於是作者便對這些普通事例進行了深入的開掘,提煉出微言大義的哲理來。
“為著嚮往陽光,為著達成它的生之意志,不管上面的石塊如何重,石塊與石塊之間如何狹,它必定要曲曲折折地,但是頑強不屈地透到地面上來,它的根往土壤鑽,它的芽望地面挺,這是一種不可抗的力,阻止它的石塊,結果也被它掀翻……”作者從一粒種子的生長過程中發現了不可抗拒的力量,這就提煉升華出一種哲理性很強的思想。
這篇散文的立意,是通過層層點染,逐步深化的,到了最後,畫龍點睛,妙語驚人。
作者目的在於啟迪人們的思考,因而沒有在抒情方面下工夫,主要是藉助於形象展示一種哲理。採取的是夾敘夾議的手法。開始,提出問題:“世界上什麼東西的氣力最大?”接著破題而入,用特殊和一般的例子,來回答這個問題,說明世上小草和種子的力量最大。最後,指出小草所以有力量就在於它具有兩個突出特點:
一是它以生命作為力量的源泉,它堅忍不拔,能屈能伸,“長期抗戰”,不達目的決不罷休;
二是把一切困難、挫折都視為對自己的鍛鍊,決不悲觀嘆氣。如果我們通過“長期抗戰”等字樣,把野草的生命之力與當時政治背景聯繫起來進行思考,就不難看出,作者何以要呼喚野草和生命之力了。
由於散文的立意是逐步點染加深的,讀起來很有層次,既不平直淺露,和盤托出,使作者的主旨成為枯燥無味的空洞說教,又沒有把作者的思想傾向完全隱藏起來,讀起來朦朧隱晦,艱深難測,不可捕捉。
教案簡介
教學過程:
一、 圖片導入,激發興趣
1、自古以來,文人墨客寫了很多詩文來讚美野草,比如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你還知道那些詩句?
2、詩句如此,老師這裡有一些圖片是絕處逢生的植物,這種不落在。。今天我們來學習我國現代作家夏衍寫的一篇文章《野草》(齊讀課題)
二、 初讀課文,整體把握。
1、 請同學們快速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野草的種子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①課文中的確有幾個難讀、難寫的字,誰發現了?
解剖(注意讀音)、韌性的韌注意書寫
②(如果有說野草具有頑強不屈的生命力,師評:你還透過種子的力大感受到野草頑強的生命力。)隨即板書——力大
2、 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概括課文中描寫種子力大的例子?
①交流(剛才同學們都在很認真的看書,誰來共享一下?
②總結(針對同學們的回答,師直接總結)
(1) 作者用了一個種子試驗的例子來說明種子的力非常大
(2) 通過描寫種子生長曆程………..
(3) 從人們討論“世界上什麼事物的氣力最大”的例子………
師:總結
課文通過舉例向我們說明種子的力非常大。
三、學習課文第六自然段
過渡:這也許特殊了一點,常人不容易理解,那么你見過筍的成長嗎?見過被壓在瓦礫和石塊下面的小草嗎?請同學們自讀課文第六自然段,感受一下這兩種植物的生長曆程?
1、 這種力如此之大文中用了三個動詞分別是?
2、 透、鑽、挺是什麼意思?
3、 那換成這樣寫行嗎?
4、 說話要有理有據呀,請你再細細品讀著幾句話,說說你的理由吧
5、 透、鑽、挺更能讓我們體會到小草那不可抗的力,掀翻也給我們同樣的感受。
6、 學生展示(1人) 提問:從他的朗讀我感受到了那一棵棵小草,一棵棵被壓在瓦礫和石塊下的小草,周圍是一片黑暗,見不到一絲光明,但是小草們它頑強的成長著,此時此刻,你們的心情是怎樣的?把我們的心聲通過朗讀表現出來吧(齊讀)
四、學習第7自然段
過渡:聽著你們的朗讀,我仿佛看到了一棵棵頑強不屈的小草,感受到小草那不可抗的力。這種里決不是一種簡單的機械力,而是一種——生命力(生齊說)
1、 夏衍對種生命力又是怎樣解讀的呢?指名讀。
2、 是呀,這是一長期抗戰的力,一種有能屈能伸的力,更是一種不達目的不止的力。夏衍的話你讀懂了嗎?
3、 別著急,老師相信此時大家的心裡都有自己的感受,我們一起來看一段資料,相信看完之後你對這句話會有更深的理解
5、 出示資料,配樂朗讀
1937年,日本侵略者的鐵蹄踏入我國東北等地,抗日戰爭全面爆發。1940年,抗戰進入最困難的相持階段,全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奮起抵抗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但由於國民黨反動派的不抵抗政策,致使大片國土淪陷,日本帝國主義則異常囂張。在暫時困難面前,有極少數人怕這怕那,甚至想投降日寇,出賣國家和民族利益來向日本求和,散布“亡國”的悲觀情緒。當時在桂林主持《救亡日報》編輯工作的夏衍寫了這篇極富號召力的雜文《野草》。
6、 聽到這你想說點什麼?齊讀這段話
(學生自由讀完以後)--男生讀-女生讀――齊讀
1.男生們,作為一名愛國志士,當你們看到大片國土淪陷時,此時你內心激動的心情,你會這樣讀,男生們,齊――
2.女生們,作為一名革命勇士,當你看到那些趨炎附勢的
賣國賊正對著侵略者點頭哈腰的時候,你們內心的憤慨一時迸發出來,女生們,齊――
3.同學們,面對這樣的局面,我們能坐以待斃嗎?難道我們就這樣等著帝國主義任人宰割嗎?
作為當代小學生,當你看到無數革命先烈戰死沙場,與敵人奮力抵抗時,敬仰之心油然而生,我們身上好像擁有著無盡的潛能,力量,這種力是―――
聽著同學們的朗讀,我仿佛。。。就像詩中所說的那樣,
離離原上草。。。。,作為一名愛國作家,夏衍先後用了110多個筆名與敵人周旋,在此期間寫下了《野草》他鼓舞著人們拿起武器奮力抵抗,同時激勵著我們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他寫道:“第八自然段”(讀一遍)
五總結
1. 作為和平年代得我們,生活中有這樣像野草精神的人嗎?
2. 再練筆
再來讀野草,又能得到什麼啟示呢?請同學們拿起筆來寫一些
1、假如你是悲觀的種子,飄落在石縫裡,此時,你遇到了野草,它跟你說……
2、假如你是小小的山花,花圃里的玫瑰嘲笑你不艷麗時,
你怎么說:
3、假如你是沃土中的一株矮松,你會羨慕石縫間的松柏嗎?為什麼?
生活中有許多不畏艱辛、奮然向上的人,給同學講一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