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東市志》(1982-2000)

《肇東市志》(1982-2000)

《<肇東市志>(1982-2000)》是邵玉華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肇東市志》(1982-2000)
  • 作者:邵玉華
  • 出版時間:2008年01月
  • 出版社黑龍江教育出版社
  • ISBN:7-5316-4216-6
  • 類別:地方志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本志書編纂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思想性、資料性和科學性的統一,資料翔實,內容全面,記述系統,體例規範。突出肇東特點,體現時代特色。

作品目錄

封面
肇東市志(1982~2000)
肇東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1998~2004年)
肇東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2004~2006年)
肇東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2006~ )
《肇東市志》編纂人員
綏化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審稿人員
圖片
肇東市行政區劃圖
肇東市行政辦公中心大樓
中共肇東市委員會原辦公大樓
肇東市人民政府原辦公大樓
中共肇東縣委書記 張煥忱(1981.1~1985.12)
中共肇東市委書記 李方旭(1985. 12~1989.9)
中共肇東市委書記 王國華(1989.12~1992.1)
中共肇東市委書記 李振東(1992.3~1996.2)
中共肇東市委書記 孫綱(1996.2~2000.5)
中共肇東市委書記 朱胤(2000.11~2005.1)
中共肇東市委書記 聶耕寰(2005.9~2006.12)
中共肇東市委書記 張錫才(2006.12~ )
肇東縣人大常委會主任 劉繼民(1980.9~1982.4)
肇東市人大常委會主任 劉立夫(1983.4~1987.8)
肇東市人大常委會主任 李儀儒(1987.9~1990.10)
肇東市人大常委會主任 宋興雲(1990.10~1993.9)
肇東市人大常委會主任 孫綱(1993.9~1996.8)
肇東市人大常委會主任 陳曉風(1996.9~1997.11)
肇東市人大常委會主任 楊書武(1997.11~2002.11)
肇東市人大常委會主任 吳連芳(2002.11~2006.12)
肇東市人大常委會主任 張錫才(2006.12月~ )
肇東縣縣長 劉立夫(右一)(1980.9~1983.2)
肇東縣代縣長 李志武(1986.4~1986.11) 肇東市市長(1986.11—1990.9)
肇東市代市長 李振東(1990.9~1990.10) 肇東市市長(1990.10~1992.3)
肇東市市長 朱國武(1992.3~1997.9)
肇東市代市長 吳連芳(1997.9~1997. 11) 肇東市市長(1997.11~2000.11)
肇東市代市長 徐承運(2000.11~2001.3) 肇東市市長(2001.3~2003.7)
肇東市市長 張錫才(2003.7~2006.12)
肇東市市長 張亞忠(2006.12~ )
政協肇東縣委員會主席 鄭國琛(兼)(1980.9~1983.3)
政協肇東縣委員會主席 徐雲鵬(1983.3~1986.5)
政協肇東市委員會主席 曹靜波(1986.11~1990.10)
政協肇東市委員會主席 趙樹棋(1990.10~1993.9)
政協肇東市委員會主席 車殿忱(1993.9~1997.11)
政協肇東市委員會主席 黃錦新(1997.11~2002.11)
政協肇東市委員會主席 任松齡(2002.11~2006.12)
政協肇東市委員會主席 朱胤(2006.12~ )
蓬勃發展的種殖業、養殖業和奶牛業
肇東市伊利乳業有限責任公司——年產30萬噸液態奶生產線
黑龍江省肇東電纜廠——國家機電部重點生產電線電纜產品的中型企業
正陽大街(20世紀80年代)
鐵路跨線轎
市標
正陽大街(20世紀90年代)
現代住宅小區一角
騰龍
肇東市影劇中心
肇東市行政審批服務中心
肇東一中
肇東市體育館
廣播電視中心
百姓超市
福和大酒店、保齡球館
人民醫院
哈大高速公路肇東出口
黑龍江省滙豐動物保健品有限公司
榆樹林油田有限責任公司
石油公司儲油區
長海公司潤滑油產品、塑膠製品
黑龍江省匯中鍋爐燃料油有限公司14萬噸燃料油牛產設備
油田採油機
肇東市祥雲診所
數寧腦電地形圖儀
美國進口彩超機
肇東市福秦興制酒廠
黑龍江省遠放律師事務所
黑龍江省成福食品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肇東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地方志編纂委員會副主任王劍波(右二)與市離退休老幹部陳曉風(左二)、趙樹棋(左三)、地方志辦公室主任邵玉華(右一)、副主任王洪勝(左一),共同討論《肇東市志》書稿.
肇東市地辦志辦公室全體工作人員
序一
序二
凡例
目錄
概述
大事記
第一篇 自然概況
第一章 建置區劃
第一節 境域
第二節 行政區劃
第二章 自然地理
第一節 地質地貌
第二節 氣候
第三節 資源
第四節 自然災害
第二篇 農業
第一章 經濟體制改革
第一節 雙層經營體制
第二節 農機體制改革
第三節 林業產權改革
第二章 種植業
第一節 結構調整
第二節 糧食作物
第三節 經濟作物
第四節 蔬菜
第五節 農業技術推廣
第六節 土地開發利用
第七節 農田基本建設
第八節 經營管理
第三章 農業機械
第一節 農業機械化程度
第二節 農機研製
第三節 農機企業
第四節 農機管理
第四章 水利
第一節 水利工程
第二節 機電井
第三節 農田灌溉
第四節 水政管理
第五節 抗洪搶險
第五章 林業
第一節 “三北”防護林
第二節 苗木生產
第三節 林木管理
第六章 漁業
第一節 漁業生產
第二節 新技術推廣
第三節 資源開發
第四節 漁政管理
第三篇 畜牧業
第一章 體制改革
第一節 經營體制改革
第二節 服務體系改革
第三節 國有牧場改革
第四節 草原經營改革
第五節 畜牧管理
第二章 畜禽生產
第一節 品種產量
第二節 畜舍建設
第三節 集約化生產
第四節 飼料生產
第五節 疫病防治
第三章 科學飼養
第一節 良種
第二節 良法
第三節 技術培訓
第四章 草原建設
第一節 種草
第二節 育草
第四篇 鄉鎮企業
第一章 企業改革
第一節 承包經營
第二節 產權改造
第二章 企業結構
第一節 所有制結構
第二節 行業結構
第三章 生產經營
第一節 產品產量
第二節 產品銷售
第三節 技術改造
第四節 規模化生產
第五節 安全生產
第四章 聯營聯合
第一節 優惠政策
第二節 招商引資
第五篇 工業
第一章 經濟體制改革
第一節 承包經營
第二節 產權改造
第三節 組建企業集團
第四節 政府巨觀調控
第二章 工業結構
第一節 所有制結構
第二節 行業結構
第三節 產品結構
第三章 生產經營
第一節 工業生產
第二節 技術改造
第三節 產品銷售
第四章 引資合作
第一節 引資政策
第二節 合作方式
第五章 企業管理
第一節 質量技術管理
第二節 財務管理
第三節 勞動人事管理
第四節 安全管理
第六篇 商貿業
第一章 體制改革
第一節 國有商業體制改革
第二節 供銷合作商業體制改革
第三節 糧食體制改革
第四節 物資企業改革
第五節 外貿體制改革
第二章 所有制結構
第一節 國有商業
第二節 供銷合作商業
第三節 集體商業
第四節 個體私營商業
第三章 糧油
第一節 糧食購銷
第二節 糧食儲運
第三節 糧油加工
第四節 糧油供應
第四章 商業
第一節 商品購進
第二節 商品銷售
第五章 飲食服務業
第一節 飲食業
第二節 服務業
第六章 供銷商業
第一節 商品購銷
第二節 多種經營
第三節 支農服務
第四節 農副產品收購
第七章 物資
第一節 物資經營
第二節 物資市場管理
第八章 對外經濟貿易
第一節 產品出口
第二節 基地建設
第三節 邊境貿易
第七篇 計畫 統計
第一章 計畫
第一節 計畫種類
第二節 計畫編制執行
第三節 經濟信息
第四節 項目管理
第二章 統計
第一節 統計範圍
第二節 統計服務
第三節 統計監督
第八篇 綜合經濟管理
第一章 工商行政管理
第一節 企業登記
第二節 商標廣告
第三節 經濟契約鑑證
第四節 私營工商業管理
第五節 集市貿易
第二章 國有資產管理
第一節 清產核資
第二節 產權登記管理
第三節 保值增值
第三章 土地管理
第一節 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第二節 地籍管理
第三節 用地審批
第四節 土地監察
第四章 質量技術監督
第一節 質量監督
第二節 計量管理
第三節 標準化管理
第五章 物價
第一節 物價改革
第二節 物價調整
第三節 物價監督
第四節 價格水平
第六章 審計監督
第一節 國家審計
第二節 社會審計
第三節 內部審計
第七章 勞動
第一節 管理體制改革
第二節 社會保障
第三節 勞動就業
第四節 勞動管理
第九篇 稅務 財政
第一章 稅務
第一節 稅制改革
第二節 稅種稅率
第三節 稅款徵收
第四節 管理服務
第二章 財政
第一節 體制改革
第二節 財政收支
第三節 監督管理
第十篇 金融 保險
第一章 金融
第一節 存款
第二節 貸款
第三節 貨幣發行
第四節 聯行清算
第五節 國庫券債券
第二章 保險
第一節 財產保險
第二節 人壽保險
第十一篇 基礎設施建設
第一章 城鄉建設
第一節 城鄉規劃
第二節 城市建設
第三節 鄉鎮建設
第四節 村屯建設
第五節 建築施工
第六節 房產管理
第七節 環境保護
第二章 交通
第一節 公路
第二節 運輸管理
第三節 交通管理
第四節 水運
第五節 鐵路
第三章 郵電
第一節 設施建設
第二節 郵政
第三節 電信
第四章 電力
第一節 輸電
第二節 供電
第三節 電業管理
第十二篇 政黨 政府
第一章 中國共產黨肇東市委員會
第一節 機構
第二節 重大決策
第三節 組織工作
第四節 宣傳思想工作
第五節 紀律檢查工作
第六節 統一戰線
第七節 離退休老幹部工作
第二章 人民政府
第一節 機構設定
第二節 施政業績
第三節 機構改革
第四節 人事
第五節 信訪
第十三篇 群團 社團
第一章 群團
第一節 工會
第二節 共青團
第三節 婦聯
第二章 社團
第一節 科協
第二節 工商聯
第三節 殘聯
第四節 關心下一代
第五節 文聯
第六節 老區建設
第七節 老齡工作
第十四篇 人大 政協
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會
第一節 機構
第二節 人民代表大會
第三節 監督
第二章 人民政協
第一節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肇東市委員會
第二節 政協委員會議
第三節 主要活動
第十五篇 武裝 政法
第一章 人民武裝
第一節 兵役
第二節 民兵
第三節 防空
第二章 公安
第一節 治安管理
第二節 案件偵察
第三節 監所管理
第四節 戶籍管理
第五節 消防
第三章 檢察
第一節 刑事檢察
第二節 經濟檢察
第三節 法紀檢察
第四節 民事行政檢察
第五節 監所檢察
第六節 控告申訴
第四章 審判
第一節 審判方式改革
第二節 刑事審判
第三節 民事審判
第四節 經濟審判
第五節 行政審判
第六節 執行
第五章 司法行政
第一節 法制宣傳
第二節 民事調解
第三節 公證
第四節 律師事務
第五節 “兩勞”釋放人員管理
第十六篇 科技 教育
第一章 科學技術
第一節 科技組織
第二節 科學研究
第三節 科技服務
第四節 地震監測
第五節 氣象
第二章 教育
第一節 教育改革
第二節 教育結構
第三節 教師隊伍
第四節 辦學條件
第五節 教育科研
第十七篇 文化 體育 衛生
第一章 文化
第一節 圖書發行借閱
第二節 電影發行與放映
第三節 文藝創作
第四節 表演藝術
第五節 民眾文化
第六節 文物
第七節 文化市場管理
第二章 體育
第一節 場館建設
第二節 體育活動
第三節 競賽
第四節 運動員教練員
第三章 衛生
第一節 衛生改革
第二節 醫療事業
第三節 衛生防疫
第四節 衛生保健
第五節 愛國衛生
第十八篇 廣播 電視 報紙
第一章 廣播
第一節 廣播電台
第二節 農村有線廣播
第二章 電視
第一節 無線電視
第二節 有線電視
第三節 自辦節目
第三章 報紙
第一節 采編
第二節 印刷發行
第十九篇 檔案 史志
第一章 檔案
第一節 檔案館(室)
第二節 檔案事業管理
第三節 檔案保管利用
第二章 史志
第一節 黨史編研
第二節 地方志
第二十篇 社會
第一章 精神文明建設
第一節 宣傳教育
第二節 目標管理
第三節 創建活動
第四節 文明新風
第二章 民政
第一節 社會救濟
第二節 社會福利
第三節 農民養老保障
第四節 優撫安置
第五節 社區服務
第六節 婚姻登記
第七節 殯葬管理
第三章 人口
第一節 人口狀況
第二節 人口控制
第四章 人民生活
第一節 收入狀況
第二節 衣食住行
第三節 教育與醫療保健支出
第四節 文化娛樂消費
第五章 人物
第一節 人物傳
第二節 出席全國、全省黨政代表大會代表和政協委員
第三節 市(縣)級領導幹部
第四節 高級科技人員
第五節 拔尖人才
第六章 先優模
第一節 先進集體
第二節 先進模範人物
第二十一篇 鄉鎮概況
第一章 肇東鎮
第二章 昌五鎮
第三章 宋站鎮
第四章 五站鎮
第五章 四站鎮
第六章 澇洲鎮
第七章 五里明鎮
第八章 姜家鎮
第九章 尚家鎮
第十章 里木店鎮
第十一章 新城鄉
第十二章 向陽鄉
第十三章 海城鄉
第十四章 洪河鄉
第十五章 東發鄉
第十六章 明久鄉
第十七章 安民鄉
第十八章 先進鄉
第十九章 躍進鄉
第二十章 黎明鄉
第二十一章 德昌鄉
第二十二章 西八里鄉
第二十三章 民主鄉
第二十四章 宣化鄉
第二十五章 合居鄉
第二十六章 太平鄉
附錄
附錄一 重要文獻輯存
附錄二 重大事故
附錄三 《肇東縣誌》補遺勘誤
附錄四 《肇東市志》各類表格索引
後記
著作權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