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傲江湖(東方衛視喜劇真人秀)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9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東方衛視喜劇真人秀2013年霍建華、陳喬恩主演的古裝武俠劇1996年呂頌賢、梁藝齡主演的古裝武俠劇2001年李亞鵬、許晴主演的電視劇高達漫畫金庸長篇武俠小說大型3D武俠MMORPG劉歡王菲合唱歌曲1990年許冠傑、葉童主演的電影1984年周潤發、陳秀珠主演的電視劇含笑演唱歌曲,2002年電視劇《英雄》片頭曲2011天津衛視喜劇真人秀《笑傲江湖》新加坡2000年馬景濤、范文芳主演電視劇大型武俠雜技劇1978年孫仲執導的電影2018年丁冠森、薛昊婧主演的古裝武俠劇同名手機遊戲1985年梁家仁、劉雪華主演電視劇李志清改編漫畫2000年賴水清、李惠民執導的武俠古裝電視劇2015年電影版2001年廣州出版社出版的圖書2005年廣州出版社出版的圖書網路動畫葉麗儀 /葉振棠合唱歌曲鳳凰娛樂創作的漫畫作品2013年廣州出版社出版的圖書1990-1993年許冠傑、李連杰、林青霞陸續主演的系列電影2024年羅儀威執導的電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笑傲江湖
- 國家/地區:中國大陸
- 類型:喜劇真人秀
- 主持人:董成鵬(第一季)、孫建弘(第二季)、百克力(第三季)、王冠(第四季複賽起)
- 主要嘉賓:宋丹丹(前三季)、馮小剛(前三季)、郭德綱(第二至四季)、吳君如(第一季)、劉儀偉(第一季)、陳赫(第四季)、程雷(第四季)
- 製作公司:東方衛視、歡樂傳媒、華錄百納
- 首播時間:2014年3月14日
- 播出頻道:東方衛視
- 播出時間:每周日晚21:05
- 導演:李勇(第一季)、朱慧(第二、三季)、陳婷、馬文瀚(第四季)
- 每集長度:約 90 分鐘
- 播出狀態:已完結
- 線上播放平台:愛奇藝、樂視視頻、芒果TV、騰訊視頻、優酷
節目形式,節目背景,節目賽制,節目特色,創作團隊,第一季,第二季,第三季,第四季,節目列表,第一季,第二季,第三季,第四季,參演嘉賓,主持人,觀察員,播出信息,基本信息,收視率,節目評價,
節目形式
節目背景
2014年,當唱歌節目充斥電視螢幕的時候,
施嘉寧覺得歌唱類真人秀節目的生命力已經到達頂點了,更讓他想做的是在夾縫裡生存的喜劇類節目。於是,他提交了《
歡樂喜劇人》的節目創意雛形。由於當時各方面的資源都沒有配置到位,製作這樣一檔節目頗有難度,施嘉寧更改了節目方案,重新做了一檔用熱愛喜劇表演的普通人加導師模式組成的喜劇類真人秀節目《笑傲江湖》,成為了《歡樂喜劇人》的前身。
節目組招募海報節目賽制
節目初賽階段,四位(第二季起為三位)觀察員在觀看選手表演後進行打分,三盞綠燈(第二季起為兩盞)以上代表通過,超過兩盞紅燈則代表淘汰。當出現二比二,也就是兩盞綠燈、兩盞紅燈時,評審以“剪刀、石頭、布”的猜拳形式決定選手去留。
複賽階段,前三季賽制均是每期入圍複賽的選手通過分組,在組內通過數輪的車輪戰,每組的冠軍及部分第二名的優秀選手進入總決賽。而第四季和以往不同,來自前三季《笑傲江湖》的高手則向晉級選手發起挑戰,輸的一方直接淘汰。
總決賽階段,入圍總決賽的選手仍以車輪戰的方式進行對決,大眾評審則根據選手們的現場表現進行打分,最終評選出該季總冠軍。
節目背景板 節目特色
與其他同類型喜劇節目不同,《笑傲江湖》找尋的是沒有很多喜劇表演經歷的非專業選手,他們來自祖國的天南海北,身份和經歷各異,但都熱愛喜劇類表演。《笑傲江湖》突破歌唱類選秀節目壟斷螢屏的現狀,它抓住了人類內心深處對於快樂的渴望,用來源於生活的笑料,描繪普通人的生活,貼近觀眾,老少皆宜,還有激烈的競爭,有趣的賽制設定。凝聚正能量,傳遞中國夢,這就是《笑傲江湖》希望帶來的核心社會意義。
創作團隊
第一季
註:以上為部分創作人員名單,全部名單請查看每期節目片尾字幕。參考資料
第二季
註:以上為部分創作人員名單,全部名單請查看每期節目片尾字幕。參考資料
第三季
註:以上為部分創作人員名單,全部名單請查看每期節目片尾字幕。參考資料
第四季
註:以上為部分創作人員名單,全部名單請查看每期節目片尾字幕。參考資料
節目列表
第一季
第二季
第三季
第四季
參演嘉賓
主持人
觀察員
播出信息
基本信息
收視率
數據來源為央視索福瑞,調查範圍為四歲以上觀眾。
排名為周日晚間省級衛視所有綜藝節目收視率排名,並不一定為同一時段。
數據來源為央視索福瑞,調查範圍為四歲以上觀眾。
排名為周日晚間省級衛視所有綜藝節目收視率排名,並不一定為同一時段。
數據來源為央視索福瑞,調查範圍為四歲以上觀眾
排名為周日晚間省級衛視所有綜藝節目收視率排名,並不一定為同一時段
數據來源為央視索福瑞,調查範圍為四歲以上觀眾
排名為周六晚間省級衛視所有綜藝節目收視率排名,並不一定為同一時段
2019年7月6日起,由CSM55城市網變更為CSM59城市網
節目評價
在《笑傲江湖》的選手中,既有科班出身的,也有醫生、網店店主、剪輯師、主持人、礦工、米線店老闆娘等來自各行各業、五湖四海的喜劇愛好者。除了對選手身份、地域不做限制之外,節目對表演類型也不設限,小品、相聲、模仿秀、口技、魔術、默劇,甚至是音樂和舞蹈也能在這個舞台上用來搞笑。從初賽開始, 《笑傲江湖》就強調真實的、接地氣的表演,越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樸實的主題越能得到觀察員的青睞。《笑傲江湖》的選手的確抱著為大家製造歡樂的心態在比賽,他們用真誠的表演把歡樂留給了觀眾。尤其身處現在的信息化時代,人們很容易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到各種五花八門的網路段子,所以喜劇表演就更加難以出彩,但即便如此, 《笑傲江湖》的選手卻在認真執拗地創作著真誠的喜劇節目,無論是從一而終還是推陳出新的表演路線,選手們的每一次亮相都能讓觀眾有足夠的新鮮感,也總能觸動眾人的笑點。(《中國藝術報》評)
在2014年喜劇類節目扎推的競爭環境中,《笑傲江湖第一季》脫穎而出,以“生活百般滋味,人生需要笑對”為核心價值理念,傳遞真實的快樂。該節目聚焦“中國夢”主題,貫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線,傳承中華優秀文化根脈,導向正確、質量上乘,注重社會效益,追求改進創新,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反響。(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成都日報》綜合評)
相比上一季節目,《笑傲江湖第二季》在選手本質與素養、喜劇形式的多樣性及電視化改造等方面都做出了不小的提升。原本較為小眾的啞劇也憑藉過硬的節目質量在決賽中占據兩席,凸顯出該節目開放、包容的姿態。播出過程中,一路高收視伴隨著良好口碑,充分顯示了觀眾對節目的廣泛認可。(新華娛樂評)
在《笑傲江湖第三季》中,選手們的表演涵蓋了脫口秀、模仿秀、啞劇、腹語等多種形式,其中不乏在民間已小有名氣的喜劇達人和成熟的喜劇表演藝人。該節目還是熟悉的“剛綱丹”觀察員組合、還是同樣的舞台和紅鼻子道具,讓陪伴著節目一路走來的觀眾倍感親切,而成名藝人、外籍喜劇達人的加盟,則讓節目的選手質量再度升級。推出一檔具有長久生命力的素人喜劇節目在中國電視圈始終是一個難題。但走到了第三季的《笑傲江湖》終於解決了這個難題,以持續穩定的高水準回擊了外界“選手荒”“千篇一律”“笑料匱乏”等疑問。(《新聞晨報》評)
《笑傲江湖第四季》這個面向所有喜劇追夢人的舞台,成為了選手們實現夢想與展現自我的最佳平台。憑藉著喜劇題材的多樣化、喜劇演員深厚的功底和出色的策劃,《笑傲江湖第四季》吸引了越來越多喜劇人才加盟,一系列優秀的喜劇演員,在這個舞台上綻放光彩,令人印象深刻。可以說該節目圓了很多喜劇人的夢想,也為觀眾帶來更多歡樂。整個賽季,各種可愛可敬的喜劇人在台上表現著自己的實力,將人生百味融進了各種喜劇之中,不僅給觀眾帶來一片歡聲笑語,更常常讓觀眾們笑中帶淚,鼻尖泛酸。在激烈殘酷的賽制下,這些喜劇人迸發出了強大的能量,各種絕活耍不停,也讓觀眾大飽眼福,回想起來意猶未盡。(網易娛樂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