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蕙的靈柩停在廟中已經一年多,她的丈夫忙著續弦,根本沒想到要讓她入土為安。在覺新與覺民的“威脅”下,蕙才得到存身之地。她糊塗的父親又將兒子枚推入火坑,枚才17歲,就有了肺病的跡象,父親周伯濤不願承認兒子有病,卻忙著給他娶了馮家的小姐為妻,兩人感情不錯,但妻子脾氣很大,枚夾在她與長輩間受氣,婚後不久就因病去世,留下新婚的妻子和她腹中的胎兒。三房的克明在女兒跑後有所悔悟。兩個弟弟卻想賣掉公館分家,兒子又不爭氣,克明在鬱悶中丟下懷孕的妻子去世。淑英的丫頭翠環敬佩覺新為人,三太太決定將她給覺新。高公館賣掉了,高家四分五裂,在覺新給覺慧與淑英的信中,他寫到各房的情況。四房、五房繼續著荒誕的生活,幾個堂弟依然頑劣成性。三房與他們住得很近,保持著親密關係。他自己娶了翠環並將她當做妻子看待,至於覺民與琴,也按他們的意願舉行了新式婚禮並即將出外工作。
成書過程
《激流三部曲》的創作過程長達十年,第一部《家》寫於1931年。第三部《秋》是1939年7月至1940年5月巴金一氣寫成的,這段時間每晚寫五、六個小時,邊寫邊送印刷廠付排,5月初結稿,7月即出書。
人物介紹
克明、克安、克定
三兄弟是高老太爺的繼承人,但具有不同的性格。克明的作風比較正派,克安、克定是地主階級“坐吃山空的敗家子”典型。
淑華
高家三小姐,長房的女兒。心直口快、愛說愛笑,有著強烈的反抗意識,也有天真的一面。
淑英
高家二小姐,三房的女兒。
高覺慧
高覺慧是一個新人的典型。他從樸素的對勞動者的愛和對封建制度的恨出發,走到資產階級改良主義和民主主義的面前,最後又走向社會鬥爭。
高覺新
高家的長房子孫,他是高家上上下下的希望,但是“雙重”性格使他既在幻想改變摧殘人生的舊勢力,又在舊禮教面前唯唯諾諾,對立的矛盾讓他生活得苦不堪言。
高覺民
高覺新的二弟,他的性格其實是介於覺新與覺慧之間的,為人沉穩卻又嚮往新生活,與琴舉行了新式婚禮並即將出外工作。
琴
高覺民的妻子,與他舉行了新式婚禮並即將出外工作。
作品鑑賞
作品主題
巴金創作《秋》有明確的社會功利目的,即抨擊中國社會中強大的封建宗法專制制度,並力圖為青年們指出一條生存的道路。小說正是寫給以他的大哥為代表的身受封建專制之害的青年們的,具有強烈的現實針對性,可以說是中國文學“文以載道”傳統的另一表現。因此,在某種意義上,《秋》是一部帶有強烈抒情性的“政治批判”小說。《秋》表現了舊家庭分崩離折,“樹倒猢猻散”的結局。這主要是通過對高家第二代,第三代的道德加速腐化以及整個高家已後繼無人的描寫顯示出來的,作品自然地把注意力放到第三代的命運上,描寫了周枚與高淑貞的悲劇以及覺英、覺群的墮落。在這裡,著重抨擊了專制主義假手封建禮教腐蝕、摧殘青少年的罪惡。隨著第二代家長克明的死亡,整個大家庭的重擔已經找不到任何人來承擔了,因為就連長房的承重孫覺新也起來反抗,《秋》的主題可以說著重揭示了封建專制主義精神支柱的崩潰。
《秋》從季節上來看是淒涼的,它往往能給人一種悲涼的感覺,它常常代表事物的衰亡,這是詩歌散文中是經常見到的。巴金創作這部作品是為了向讀者展示一股由愛與恨,歡樂與受苦所組織成的生活之激流是如何的在動盪,作品表達的正是這樣一股生活的激流:一方面隨著封建宗法制度的崩潰,垂死的封建統治力量瘋狂地吞噬著年輕的生命,另一方面深為革命潮流所吸引的青年一代開始了覺醒、掙扎與鬥爭的悲壯歷程。
藝術特色
《秋》以家庭生活題材為主,具有強烈的自傳性和題材的多樣性。這一特點體現了巴金的創作個性:偏愛並擅長表現家庭生活題材,縮影式地折射出時代的風貌。《秋》語言樸素、明朗、歐化,親切自然,本色而熱情。而悲劇性的故事通過鮮明的語言敘述出來,就表達出了真摯而強烈的感情,從而形成獨特的美學特徵。
巴金在青年時代是一個狂熱的無政府主義者,對政治抱有強烈的參與意識,他的小說創作與其說是文學活動不如說是社會活動或政治活動。《秋》是巴金用來批判封建宗法專制制度的一件利器,於是他選取了作品中最富朝氣的覺慧作為執行批判的代理人,偶爾敘述主體有所變換,但大多數時候都是用第三代的目光來審視這個即將崩潰的家族,用他的視角對全書中的人物進行描述和品評,借他的思想獨白來表達自己對社會人生的見解。
作品影響
衍生作品
1954年2月17日,中國香港上映了根據小說《秋》改編的同名劇情片,該片由
秦劍執導,
紅線女、
吳楚帆、
石堅等主演。
作者簡介
巴金(1904年—2005年),現代作家,翻譯家。原名李堯棠,字芾甘。筆名巴金。1927年至1928年旅法期間,他接觸了一些無政府主義者,在巴黎創作第一部長篇小說《滅亡》。1928年底他回國,從事文學創作和編輯工作。抗戰前的作品主要有《愛情三部曲》(《霧》《雨》《電》)、《家》以及短篇小說集《復仇》《光明》等。抗日戰爭期間,巴金的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火》《憩園》《寒夜》和《第四病室》。解放後,巴金歷任中國作協副主席、上海作協主席、中國作協主席等職。新時期出版的《隨想錄》《探索與回憶》等,具有極高思想價值與藝術價值,是新時期文學最重要的收穫之一。巴金於1982年獲義大利但丁文學獎,1983年獲法國榮譽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