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德國2008年丹尼斯·甘塞爾執導電影)

浪潮(德國2008年丹尼斯·甘塞爾執導電影)

《浪潮》是由丹尼斯·甘塞爾執導,約根·沃格爾、弗雷德里克·勞馬克思·雷邁特等主演的劇情片,於2008年3月13日在德國上映。

該片改編自德國小說家托德·斯特拉瑟的同名小說,講述了高中教師賴納·文格爾通過課堂實驗的形式帶領學生體驗法西斯獨裁制度的故事。

基本介紹

  • 導演:丹尼斯·甘塞爾
  • 編劇:丹尼斯·甘塞爾、Peter Thorwarth、Todd Strasser
  • 主演:約根·沃格爾,馬克思·雷邁特
  • 發行公司:Alliance
  • 對白語言:德語
  • 中文名:浪潮
  • 外文名:Die Welle
  • 其它譯名:惡魔教室、白恤暴潮、波浪、揮手禮、The Wave
  • 製片地區:德國
  • 製片成本:5,000,000歐元
  • 類型:劇情
  • 片長:107分鐘
  • 上映時間:2008年3月13日
  • 色彩:彩色
  • imdb編碼:tt1063669
  • 主要獎項:第58屆德國電影獎銅質電影獎傑出故事片
    第58屆德國電影獎金質電影獎最佳男配角
演職員,電影視頻,電影圖片,電影評論,劇情簡介,演職員表,演員表,職員表,角色介紹,音樂原聲,幕後花絮,獲獎記錄,幕後製作,製作發行,發行信息,上映日期,電影票房,影片評價,

劇情簡介

4.9萬次播放
05:34
5分鐘看懂驚悚劇情片《浪潮》老師開展教學實驗,學生成殺人狂
在一所德國小鎮的中學校園裡,一位歷史老師在講解獨裁統治的課上提出了一個問題:獨裁統治在當代社會還有沒有可能發生,學生們對此都嗤之以鼻。接下來,這位老師和他們班上的學生們做了一個模擬獨裁政治的實驗,他給這個班級組織取名叫“浪潮”,引導學生們設立統一的口號、一致的打招呼方式,穿同款的服裝。短短三天之後,這個班級的學生都對自己的組織確立了高度認同,他們團結、亢奮而激進,所有持反對意見的同學被視為異類。在同其他班級的一次群體鬥毆中,歷史老師意識到了事態的嚴重性,於是把全班學生召集到禮堂中,宣布實驗的結束和組織的解散。然而為時已晚,一名狂熱的學生因“信仰”幻滅而精神崩潰,開槍打傷了一名同學後飲彈自盡。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演員配音
文格爾約根·沃格爾----
蒂姆弗雷德里克·勞----
馬爾科馬克思·雷邁特----
Sinan埃利亞斯·穆巴里克----
卡羅詹妮弗·利奇----
LisaChristina Do Rego----
BomberMaximilian Vollmar----
Kevin馬克思·馬福----
MonaAmelie Kiefer----
MajaOdine Johne----
KaschiFabian Preger----
Tims MutterJohanna Gastdorf----
Tims Vater傑拉德·亞歷山大·海德----
Dr. Kohlhage莫麗·考依曼----
Bobby 賈米·克斯托----
LauraLiv Lisa Fries----
Martin丹尼斯·甘塞爾----
KulleLucas Hardt----
Schädel緹諾·麥威斯----
JensTim Oliver Schultz----
Miri卡洛琳·特斯卡----
Bommel萊納德·博茨巴赫----
ThorbenJoseph M'Barek----
LeonDarvin Schmidt----
Freundin JensSophie Kurzke----
MarktverkäuferHendrik Holler----
Dieter WielandHubert Mulzer----
Anke Wenger克里斯蒂安妮·保羅----
Dennis雅各布·馬特施恩茨----
Coffee bar visitorRon Jones----
Mutter MarcoFriederike Wagner----

職員表

製作人導演編劇攝影選角導演藝術指導美術設計服裝設計視覺特效布景師
Christian Becker 馬丁·莫茲科維茨 Peter Schiller  Nina Müller Anita Schneider David Groenewold Franz Kraus丹尼斯·甘塞爾丹尼斯·甘塞爾 Todd Strasser Peter ThorwarthTorsten BreuerFranziska Aigner-Kuhn Uwe BünkerKnut LoewePetra Ringleb伊萬娜·米洛斯Abraham SchneiderTilman Lasch
參考資料來源

角色演員介紹

  • 浪潮(德國2008年丹尼斯·甘塞爾執導電影)
    文格爾
    演員:約根·沃格爾
    德國一所中學的老師。他是“獨裁統治”課的教師,也是“浪潮”運動的發起者以及“浪潮”組織的唯一元首。在課程開始時,他計畫營造一個納粹環境來讓學生認識獨裁的面貌。然而隨著課程的進行,他漸漸無法自拔,並且失去了起初的理智。
  • 浪潮(德國2008年丹尼斯·甘塞爾執導電影)
    蒂姆
    學生,性格內向、不善交流,缺少成就感。他在學校經常被人欺負,因而被人稱作“軟腳蝦”。他一直希望周圍能有幾個兄弟。為此,他經常給其他男生送些小恩小惠,然而卻沒有人把他當作兄弟。而文格爾的介入與“浪潮”的成立,給一直處於校園底層的蒂姆帶來了轉機。
  • 浪潮(德國2008年丹尼斯·甘塞爾執導電影)
    馬爾科
    學生,卡羅的男朋友。在“浪潮”運動的影響下,馬爾科因為情緒失控而掌摑了女友卡羅,並因此後悔不已。他乞求文格爾能中止這一切,並指責這所謂的紀律性不過是法西斯的那一套。
  • 浪潮(德國2008年丹尼斯·甘塞爾執導電影)
    卡羅
    學生,馬爾科的女友。由於越來越多的學生加入“浪潮”,甚至連自己的小弟弟也加入進來,卡羅越來越覺得情況不妙,她奉勸文格爾中止這個遊戲,因為局勢已經不受控制了。

音樂原聲

序號曲目名稱序號曲目名稱
01
Intro
11
Homezone
02
Rock'n'Roll High School
12
Move It
03
Rock & Roll Queen
13
Nightlite
04
Execution Song
14
Was dich so verändert hat
05
Fight The Start
15
Arrested
06
Garden Of Growing Hearts
16
Power Control
07
Spending My Time
17
Climbing Up The Tower
08
Short Life Of Margott
18
Sending Out An SMS
09
Everything Is Under Control
19
Swimming
10
Bored
20
White Shirts
21
Dark School

幕後花絮

影片段預告絮
  • 導演丹尼斯·甘塞爾在片中有一次客串演出。當一位男孩在酒吧說話的時候,那個和男孩母親抱在一起親熱的男人就是丹尼斯·甘塞爾。
  • 用右手在胸前劃出波浪形是片中浪潮運動的特有手勢。在影片拍攝期間,導演丹尼斯·甘塞爾看到有人也用波浪手勢向劇組打招呼。
穿幫鏡頭
  • 雖然故事背景設定在德國西部地區,但片中警察帶的徽章都來自於柏林市政府。

獲獎記錄

時間獎項名稱獲獎方獲獎情況
2008年
第21屆歐洲電影獎最佳男演員
約根·沃格爾
提名
第21屆歐洲電影獎觀眾獎最佳影片
《浪潮》
提名
第58屆德國電影獎金質電影獎最佳男配角
弗雷德里克·勞
獲獎
第58屆德國電影獎銅質電影獎傑出故事片
《浪潮》
獲獎
第58屆德國電影獎金質電影獎最佳剪輯
Ueli Christen
提名
參考資料來源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影片根據德國小說家托德·斯特拉瑟於1981年發表的小說《浪潮》改編而來。該小說取材於真實的歷史事件:1967年4月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一所高中里,教師Ron Jones為了讓學生們理解法西斯主義,於是進行了一場實驗,他利用五天的時間向班級里的學生灌輸紀律性和集體精神。這項試驗在發生後引起了混亂和嚴重後果,並且成為了該片的創作素材。
劇本改編
丹尼斯·甘塞爾以原歷史事件,對小說作了改編。然而,影片劇本的結局與真實歷史事件不一樣。丹尼斯·甘塞爾改動結局的原因是他認為自己作為一名德國電影人,有責任感去警醒觀眾如果把法西斯主義視為兒戲,那么後果會不堪構想。

製作發行

發行信息

時間名稱備註
2008年
Alliance
發行公司
Atlantic Film
Aurum Films
康斯坦丁影業公司

上映日期

時間國家時間國家
2008年3月13日
德國
2008年9月12日
丹麥
2008年3月14日
奧地利
2008年9月25日
希臘
2008年5月1日
瑞士
2008年9月26日
波蘭
2008年5月9日
土耳其
2008年9月26日
巴西
2008年6月26日
英國
2008年10月15日
匈牙利
2008年9月11日
阿根廷
2008年10月22日
比利時

電影票房

該片在德國上映首周獲得單周票房冠軍;影片上映6天票房達到1.2億歐元。

影片評價

《浪潮》通過一堂演習課程的詮釋,嚴肅而有力的抨擊了獨裁教學體制以及社會風氣。片中的“納粹速成班”不僅為觀眾展示了一個微縮的納粹德國,也清晰地呈現了個體是如何被集體所異化。在《浪潮》中,觀眾幾乎可以看到所有有關獨裁的典型元素:沒有原則的團隊精神、泯滅個性、消除差異的制服,對異己的隔離與言論自由的取消等等(網易、鳳凰周刊評)
《浪潮》中的多彩對應民主,單色對應獨裁;影片通過這種形象的色彩語言表達了抽象理性的政治概念,本真地傳達了對政治話語的情感態度。片中的多彩顏色與白、紅、黑單色的對照營造出一種對民主與獨裁關係的反思之勢。但是,影片的封閉性結尾容易導致民主好、獨裁壞的簡單區分,從而影響到觀眾對於民主與獨裁關係的深層反思。影片的死亡結局顯示了獨裁的血腥與慘敗,但是就這樣定論獨裁的死刑則顯得過於簡單化(《藝苑》評)
《浪潮》上映後引起了影評人以及眾多學者的強烈反響。該片是一個實驗,更是一曲極權主義的葬歌。影片以一個極具戲劇張力的悲劇結尾告終,並且對於這場鬧劇注入了導演深沉的思考以及深刻的批判。該片給觀眾提供了一副生動的集權主義畫卷,同時也對現實世界中的“烏合之眾”進行了形象的描摹。(《電影評介》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