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賦(孔臧作品)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楊柳賦》是西漢文學家孔臧創作的一篇賦。此賦先寫蒲柳以其一片陰涼使主人免受暑熱之苦,接著回憶這棵蒲柳的成長過程,再多面展現蒲柳自然美的丰姿,最後從外部和內我兩方面描寫觀柳、植柳的樂趣。全賦融描寫、敘事、抒情和說理於一爐,結構輕靈,語言淺近曉暢。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楊柳賦
  • 創作年代:西漢
  • 作品體裁:賦
  • 作者:孔臧
  • 作品出處:《孔叢子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楊柳賦
嗟茲楊柳,先生後傷。蔚茂炎夏1,多陰可涼。伐之原野,樹之中塘2。溉浸以時3,日引月長4。巨本洪枝5,條修遠揚6。夭繞連枝7,猗那其旁8。或拳句以逮下土9,或擢跡而接穹蒼10。綠葉累疊,郁茂翳沉11。蒙籠交錯12,應風悲吟13。鳴鵠集聚,百變其音14
爾乃觀其四布15,運其所臨16。南垂大陽17,北被宏陰18。西奄梓園19,東覆果林。規方冒乎20,半頃清室21,莫與比深。
於是朋友同好22,几筵列行。論道飲燕23,流川浮觴24。餚核紛雜25,賦詩斷章26。各陳厥志27,考以先王28。賞恭罰慢29,事有紀綱30。洗觶酌樽,兕觥並揚31。飲不至醉,樂不及荒32。威儀抑抑,動合典章33。退坐分別,其樂難忘。惟萬物之自然,固神妙之不如。
意此楊樹34,依我以生35。未以一紀36,我賴以寧37。暑不御箑38,淒而涼清。內蔭我宗39,外及有生40。物有可貴,云何不銘41?乃作斯賦42,以敘斯情43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 蔚茂:指柳樹。因其長得枝繁葉茂,故稱。
  2. 樹:種植。中塘:即“中唐”,庭院。王粲槐樹賦》:“惟中唐之奇樹,稟自然之天姿。”
  3. 以時:按時。
  4. 日引月長:指柳樹一天天慢慢長大。
  5. 巨本:粗壯的樹幹。
  6. 條修遠揚:修長的枝條遠遠伸展開去。遠揚,伸向遠方。《詩經·豳風·七月》:“以伐遠揚。”
  7. 夭繞:纖柔貌。
  8. 猗那(yī nà):同“婀娜”,婀娜柔美。《詩經·商頌·那》:“猗與那與,置我剝鼓。”
  9. 或:有的,這裡指柳枝。拳句:亦作“拳跼”。彎曲侷促,不夠舒展。沈括《夢溪筆談·藥議》:“東方南方所用細辛,皆杜衡也……色黃白,拳跼而脆,乾則作團。”逮:觸及。
  10. 擢(zhuó):聳出。張衡西京賦》:“徑百常而莖擢。”穹蒼:天空。
  11. 翳(yì)沉:遮天蔽日。翳,遮蔽。
  12. 蒙籠:同“朦朧”,指柳樹因茂密而模糊一片,分不清枝葉。
  13. 應風悲吟:指颳風時,柳樹發出的聲音。應風,隨風。
  14. 鳴鵠(hú)集聚,百變其音:許多鳥兒集聚於柳樹上,於是就有了各種聲音。鵠,天鵝,這裡泛指各種鳥。
  15. 爾乃:於是。四布:四周。
  16. 運:轉向。臨:面對著。
  17. 南垂:南面垂下來遮擋。
  18. 被:披。宏陰:大面積蔭涼。
  19. 奄:同“掩”,覆蓋。《詩經·魯頌·閟宮》:“奄有下國,俾民稼穡。”
  20. 規方:規劃。冒:覆蓋。
  21. 半頃:六畝多。頃,土地面積單位。一說一頃為百畝,一說一頃為十二畝半,這裡說柳蔭,六畝多較合適。《公羊傳·宣公十五年》:“什一者,天下之中正電。”清室:由柳蔭形成的清涼之地。
  22. 同好:志趣相投者。
  23. 論道飲燕:在一起高談闊論,開懷宴飲。燕,同“宴”。
  24. 流川浮觴(shāng):人坐於溪水兩岸,置灑杯於水中,借流水把酒送到每個人面前。川,水流。觴,酒杯。
  25. 餚(yáo)核紛雜:菜餚和果品隨意地雜放著。餚,同“餚”。核,因果品多有核,故以此指代。
  26. 賦詩斷章:或當場做詩,或吟誦某詩中的部分章節。
  27. 各陳厥志:藉以表達志向。陳,表達。厥,其。
  28. 考:考訂。
  29. 賞恭罰慢:獎賞態度謙恭的,懲罰行動拖沓的。指喝酒時的規則。
  30. 紀綱:規矩、法度。
  31. 洗觶(zhì)酌樽,兕觥(sì gōng)淒揚:洗淨酒器,盛滿美酒,高高舉起。觶、樽和兕觥都是酒器。通常觶、樽用青銅製作,兕觥用犀牛角製作。
  32. 飲不至醉,樂不及荒:飲酒及享樂都要符合儒家提倡的中庸之道,無過無不及。荒,放縱。
  33. 威儀抑抑,動合典章:儀表行為嚴肅謹慎,言行舉止都符合禮儀典章的要求。
  34. 意:思慮。
  35. 依我以生:依靠我才得以存活。
  36. 未以一紀:沒用一紀時間,意為很快就享受到了楊柳的回報。紀,記年單位,一紀十二年。
  37. 我賴以寧:我憑藉它得到安寧。
  38. 御:拿。箑(shà):扇子。
  39. 內蔭我宗:對內蔭庇我們這個家族。
  40. 外及有生:對外,福及其他生命。
  41. 云何不銘:為什麼不銘記。雲,語氣詞。銘,銘記。
  42. 斯:此。
  43. 以敘厥情:以表達我的感激之情。

白話譯文

啊,那楊柳,以前生長,後來遭到砍伐。它曾長得多么茂盛,在炎熱的夏天形成寬廣的樹蔭,留下清涼。當初在原野上將它採伐,把它移種在池塘邊。經過按時灌溉,終於又一天天地長大起來,長出很大的樹根,及粗壯的樹幹,它那長長的枝條一直伸向遠方。枝條曲繞相連,長滿茂密的樹葉。有的枝條彎彎下垂到地面,有的高高聳起,一直伸向天空。綠色的枝葉層層疊疊,鬱鬱蔥蔥,覆蓋著下方,茂密交錯的枝葉在風中發出淒清的聲音。鳴叫的天鵝棲集在樹上,它們的叫聲和著風聲、樹葉響聲而不斷嬗變。
再看樹的四周,特別是南北兩端的空間,南邊覆蓋著一大片地,北邊也擋蔭了一大片,西邊遮蓋到梓園,東邊覆蓋到果林。方圓超過了半頃地,真是比屋舍還要深。
於是有朋友及同道之士一起,在樹下擺上一行行矮几、準備好筵席,邊談邊飲,酒如水流,滿杯暢飲。面前擺滿了各色肉餚、菜蔬及果品,大家一起作詩論文,共同談論個人志向,探索先王的典章德義。在飲宴中,對恭敬者賞,對怠慢者罰,做到有規有法。有的以水洗杯,有的斟酒,一起舉起兕牛角制的酒杯,大伙兒痛飲但不到大醉,快樂但不至於迷亂。依然威儀嚴肅,舉動合乎禮儀。直至退而坐下,分手告別,這種快樂真使人難忘。由此而聯想到,萬物都是天生而成,人工的再神妙也不如天生。
又想到此楊樹,依賴我而成活下來,儘管還未經歷一紀,而我也靠著它獲得舒適。在夏日中可以不用扇,亦能得到清涼。它不僅為我家遮陽擋蔭,而且還能惠及其它生物。物只要有這么一點可貴之處,為什麼不能把它記下來呢?於是就寫下此賦,來記敘這一種情思。

創作背景

作者精心培育的一棵蒲柳(楊柳)長成大樹後,枝繁葉茂,濃蔭乍地,在炎炎夏日給人們帶來蔭涼,故作者對它充滿喜愛之情,於是創作此賦吟詠此蒲柳,或是借蒲柳歌詠心地無私、樂於奉獻的人,具體創作時間不詳。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描寫楊柳,早在《詩經·小雅·採薇》中就已出現“昔我往矣,楊柳依依”的名句。不過,那是作為抒情的比附手法。而真實地再現楊柳的自然美姿,此賦才是最早的作品。
此賦第一段開篇四句直接稱讚蒲柳有“結草早知春”的節候特徵,又有繁茂可避烈日的作用,寫蒲柳在炎炎夏日以它的一片陰涼庇護著主人,使其免受暑熱之苦。接下來在享受著這片清涼的同時,作者不由得回首往事,回憶這棵蒲柳從原野到庭院、從幼苗到參天大樹的過程。接著又從回憶轉入現實,由感覺到視覺,多面展現蒲柳自然美的丰姿:遠看蒲柳則主幹巨大,柳枝粗壯,柳條細長,飛揚遠處。近觀蒲柳那連綿而生的枝條,柔弱細長,輕風搖盪,婀娜多姿,十分美好。這正如枚乘《柳賦》“流亂輕絲”和梁簡文帝《折楊柳詩》“楊柳亂成絲”所呈現的柔美形態一樣。俯仰所見,蒲柳那高大、妖嬈之姿,充滿了空間,下鋪地面,上蓋蒼天,形象之博大,令人嘆為觀止。蒲柳自然美的魅力,還在於它構造了優美動聽的佳境:“蒙籠交錯,應風悲吟。鳴鵠集聚,百變其音。”各種鳥兒集聚枝葉間千啼百囀,更為這棵蒲柳增加了無限生機。此賦第二段巧用南北對舉、東西對照,突現出蒲柳四布成林的特質。在它的四周:南面陽光燦爛,北面濃蔭乍地,東面和西面,蒲柳碩大的樹冠遮蔽著梓園和果林。這隨地生長的獨特個性,呈現出蒲柳頑強的生命力,由此而造就了蒲柳巨大的功用。賦文以垂、奄、覆、規、清的不同動詞,排比列述,渲染了蒲柳能使大地成茵、園林增色、屋宇生輝的美化環境的作用。之後,作者寫蒲柳沒有局限於蒲柳的自然美,而是與人的遊樂生活聯繫在一起,將自然美景同生活樂趣相融相映,從而揭示出利用自然美來增添和豐富生活美的審美經驗。此賦後兩段從外部和內我兩方面描寫觀柳、植柳的樂趣:從外部交往來看,柳蔭樹下正是好朋摯友結交遊樂的場所。有了蒲柳提供的這“半頃清室”,炎夏酷暑似乎遠遠離去,作者和朋友同好在其下飲酒宴樂,賦詩斷章,暢談志向,其樂無窮。這裡作者特意申明,他們“飲不至醉,樂不及荒。威儀抑抑,動合典章”,突出了蒲柳帶給大家的快樂。就自我養性而言,植柳是極有意義的。屋旁四周,遍植蒲柳,炎夏可以不用竹蓆,清涼安寧,自得其樂。最後,作者言蒲柳“依我以生”而植柳“我賴以寧”,對蒲柳的感激和讚美之情溢於言表。
全賦融描寫、敘事、抒情和說理於一爐,以小見大,娓娓道來,結構輕靈,語言淺近曉暢。

名家點評

山東大學教授龔克昌:《楊柳賦》寫“朋友同好”在楊柳濃蔭下“几筵列行,論道飲燕”,仍要做到“考以先王。賞恭罰慢,事有紀綱。……飲不至醉,樂不及荒。威儀抑抑,動合典章。退坐分別,其樂難忘。”看出也是按儒家的規矩行事的。(《漢賦研究》)

作者簡介

孔臧(約前201年—約前123年),西漢蓼侯孔藂之子。漢文帝九年(前171年),嗣為御史大夫。願嗣家業,求為太常,與從弟孔安國綴集古義。漢武帝重違其意,遂拜太常,禮賜如三公、臧與博士等議勸學勵賢之法,請著功令,自是公、卿、大夫、吏、彬彬多文學之士,在官數年卒。著書十篇,今不存;又有賦二十篇,亦不傳。《孔叢子》末有《連叢》二卷,舊稱為其作,中有《諫虎賦》、《楊柳賦》、《號賦》、《蓼蟲賦》四篇,未能知其真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