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湖區志>(下卷)》是武漢市東西湖區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西湖區志》(下卷)
- 作者:武漢市東西湖區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 類別:地方志
- 出版社:武漢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0年07月
- ISBN:978-7-5430-4968-0
內容簡介
作品目錄
- 封面
- 東西湖區志
- 上卷下卷
- 目錄(下卷)
- 第十六篇 中國共產黨
- 第一章 中共東西湖區委組織機構
- 第一節 組織沿革
- 第二節 工作機構
- 第二章 黨的代表大會
- 第一節 中共東西湖農場代表大會
- 第二節 中共東西湖區代表大會
- 第三章 區委中心工作
- 第四章 紀律檢查
- 第一節 機構沿革
- 第二節 黨風廉政建設
- 第三節 違紀查處
- 第五章 組織建設
- 第一節 領導班子建設
- 第二節 基層組織建設
- 第三節 黨員隊伍建設
- 第四節 後備幹部隊伍建設
- 第五節 老幹部工作
- 第六節 知識分子工作
- 第六章 思想建設
- 第一節 思想政治宣傳教育
- 第二節 政治理論教育
- 第七章 統戰工作
- 第一節 落實統戰政策
- 第二節 民主黨派工作
- 第三節 海外聯誼工作
- 第八章 政法工作
- 第一節 政法幹部隊伍建設
- 第二節 指導協調政法系統
- 第三節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
- 第九章 黨校
- 第一節 機構與隊伍
- 第二節 幹部培訓與學歷教育
- 第十章 黨史資料征編
- 第一節 資料徵集
- 第二節 資料編研
- 第十七篇 人民代表大會
- 第一章 東西湖區人民代表大會
- 第一節 代表產生與構成
- 第二節 歷屆東西湖區人民代表大會會議
- 第二章 東西湖區人大常委會
- 第一節 常委會組成人員
- 第二節 機構設定
- 第三節 工作制度
- 第四節 履行職權
- 第十八篇 人民政府
- 第一章 圍墾建場前的人民政權機構
- 第一節 解放前人民政權機構
- 第二節 解放後至建場前人民政權機構
- 第二章 東西湖區人民政府
- 第一節 領導機構
- 第二節 工作機構
- 第三節 派出機構
- 第三章 區人民政府施政紀要
- 第一節 開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
- 第二節 “文化大革命”時期
- 第三節 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
- 第四章 政務政事
- 第一節 會議制度
- 第二節 公文處理
- 第三節 行政事務
- 第五章 法制建設
- 第一節 行政執法
- 第二節 清理規範執法檔案
- 第三節 執法監督
- 第四節 法制宣傳
- 第六章 外事
- 第一節 外事活動
- 第二節 友好城市往來
- 第七章 僑務 對台事務
- 第一節 僑務
- 第二節 對台事務
- 第八章 信訪
- 第一節 機構沿革
- 第二節 制度建設
- 第三節 信訪處理
- 第九章 民族宗教事務
- 第一節 民族事務
- 第二節 宗教事務
- 第十章 檔案管理
- 第一節 機構
- 第二節 接收檔案與館藏檔案
- 第三節 檔案保護與利用
- 第十一章 地方志工作
- 第一節 資料徵集
- 第二節 志書編修
- 第十九篇 人民政協
- 第一章 政協東西湖區委員會
- 第一節 委員的構成及產生
- 第二節 全體委員會議
- 第二章 區政協常委會
- 第一節 組成人員
- 第二節 機構
- 第三節 工作制度
- 第四節 常務委員會議
- 第三章 主要工作
- 第一節 組織學習
- 第二節 政治協商
- 第三節 調查研究
- 第四節 民主監督
- 第五節 提案工作
- 第六節 文史工作
- 第二十篇 民主黨派 人民團體
- 第一章 民主黨派東西湖區地方組織
- 第一節 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東西湖區工作委員會
- 第二節 中國民主同盟東西湖區支部委員會
- 第三節 中國民主建國會東西湖區支部委員會
- 第四節 中國農工民主黨東西湖區支部委員會
- 第五節 九三學社東西湖支社
- 第二章 人民團體
- 第一節 東西湖區總工會
- 第二節 共青團東西湖區委員會
- 第三節 區婦女聯合會
- 第四節 區工商業聯合會
- 第五節 社會團體
- 第二十一篇 司法
- 第一章 公安
- 第一節 機構沿革
- 第二節 懲治犯罪
- 第三節 治安管理
- 第四節 戶政管理
- 第五節 交通管理
- 第六節 消防管理
- 第七節 安全保衛
- 第二章 檢察
- 第一節 機構和隊伍
- 第二節 刑事檢察
- 第三節 法紀檢察
- 第四節 經濟檢察
- 第五節 監所檢察
- 第六節 控告申訴檢察
- 第七節 民事行政檢察
- 第八節 檢察技術
- 第三章 審判
- 第一節 機構沿革
- 第二節 刑事審判
- 第三節 民事審判
- 第四節 經濟審判
- 第五節 行政審判
- 第六節 執行
- 第七節 審判監督
- 第八節 立案信訪
- 第四章 司法行政
- 第一節 機構沿革
- 第二節 法制宣傳教育
- 第三節 人民調解
- 第四節 律師
- 第五節 公證
- 第六節 幫教與安置
- 第七節 法律服務
- 第二十二篇 軍事
- 第一章 軍事機構
- 第一節 駐軍機構
- 第二節 地方武裝機構
- 第三節 人民武裝機關
- 第二章 兵役 戰事
- 第一節 兵役
- 第二節 戰事
- 第三章 擁政愛民
- 第一節 國防知識教育
- 第二節 軍民共建
- 第四章 民兵
- 第一節 組織建設
- 第二節 武器
- 第三節 軍事訓練
- 第四節 政治教育
- 第五節 以勞養武
- 第六節 戰備執勤
- 第五章 人民防空
- 第一節 組織機構
- 第二節 人防教育
- 第三節 人防工程
- 第四節 防空戰備
- 第二十三篇 勞動人事與社會保障
- 第一章 勞動管理
- 第一節 管理機構
- 第二節 勞動力
- 第三節 勞動就業
- 第四節 工資
- 第五節 勞動保護與服務
- 第二章 人事管理
- 第一節 管理機構
- 第二節 幹部隊伍
- 第三節 幹部調配
- 第四節 編制管理
- 第五節 幹部工資福利
- 第六節 人才交流
- 第三章 社會保障
- 第一節 養老保險
- 第二節 失業保險
- 第三節 醫療保險
- 第二十四篇 民政
- 第一章 基層政權建設
- 第一節 居(村)委會
- 第二節 主要工作
- 第二章 社會救助
- 第一節 賑災
- 第二節 濟困
- 第三節 扶貧
- 第四節 助殘
- 第五節 收容
- 第三章 社會福利
- 第一節 “五保戶”供養
- 第二節 福利院
- 第三節 福利企業
- 第四節 福利經費募集
- 第四章 優撫安置
- 第一節 擁軍優屬
- 第二節 復退軍人安置
- 第五章 社會事務管理
- 第一節 婚姻登記
- 第二節 殯葬管理
- 第三節 勘界與地名管理
- 第四節 社團管理
- 第二十五篇 科學技術
- 第一章 科技組織
- 第一節 管理機構
- 第二節 科研單位
- 第三節 科協職能與專業技術學會
- 第四節 科技隊伍
- 第二章 科技活動
- 第一節 科技培訓
- 第二節 科技宣傳
- 第三節 科技套用
- 第四節 科技協作
- 第五節 科技服務
- 第六節 青少年科技活動
- 第三章 科研成果
- 第一節 農牧漁業科技成果
- 第二節 工業科研成果
- 第三節 科研論文
- 第四章 科技規劃與市場
- 第一節 科技規劃
- 第二節 科技市場
- 第二十六篇 教育
- 第一章 蒙館教育
- 第一節 私塾
- 第二節 教學
- 第二章 幼兒教育
- 第一節 幼稚園
- 第二節 保教工作
- 第三節 幼稚園選介
- 第三章 國小教育
- 第一節 學校
- 第二節 教育
- 第三節 國小學校選介
- 第四章 中學教育
- 第一節 學校
- 第二節 教育
- 第三節 中學學校選介
- 第五章 職業教育
- 第一節 職業技術學校
- 第二節 駐區中專學校
- 第三節 專業與教學
- 第四節 中等專業學校選介
- 第六章 成人教育
- 第一節 掃盲教育
- 第二節 技術培訓
- 第三節 成人中專教育
- 第七章 高等教育
- 第一節 高等學歷教育
- 第二節 駐區高等院校
- 第三節 老年教育
- 第八章 教育管理
- 第一節 管理機構
- 第二節 學校管理
- 第三節 教師隊伍建設與管理
- 第四節 經費與設施
- 第五節 教育督導
- 第六節 社會力量辦學及管理
- 第二十七篇 文化
- 第一章 文化設施
- 第一節 影劇院
- 第二節 歌舞廳
- 第三節 文化館、站
- 第四節 圖書館、室
- 第五節 書店
- 第二章 文藝團體
- 第一節 演出團體
- 第二節 文藝社團活動
- 第三章 文化活動
- 第一節 培訓
- 第二節 文藝演出
- 第三節 文學創作
- 第四節 書畫攝影
- 第五節 文化下鄉
- 第六節 其他活動
- 第四章 文物
- 第一節 古蹟
- 第二節 文物珍品
- 第五章 廣播 影視 報刊
- 第一節 廣播
- 第二節 電影
- 第三節 電視
- 第四節 報刊
- 第六章 文化管理
- 第一節 機構
- 第二節 文物管理
- 第三節 文化市場管理
- 第四節 電視管理
- 第二十八篇 衛生
- 第一章 醫療機構
- 第一節 私立診所
- 第二節 衛生所
- 第三節 醫院
- 第四節 醫院選介
- 第二章 醫療設備與技術
- 第一節 醫療設備
- 第二節 醫療技術
- 第三節 醫療從業人員
- 第三章 衛生防疫
- 第一節 機構
- 第二節 疾病防治
- 第三節 傳染病防治
- 第四節 食品 飲水 放射防疫
- 第四章 婦幼保健
- 第一節 婦女保健
- 第二節 兒童保健
- 第三節 農村初級保健
- 第五章 公共衛生
- 第一節 衛生監督
- 第二節 愛國衛生運動
- 第六章 衛生管理
- 第一節 管理機構
- 第二節 醫政管理
- 第三節 藥政管理
- 第四節 醫療制度管理
- 第七章 東西湖區紅十字會
- 第一節 紅十字會救助
- 第二節 義務獻血
- 第二十九篇 血吸蟲病防治
- 第一章 疫區疫情
- 第一節 解放前疫區疫情
- 第二節 解放後疫區疫情
- 第二章 血吸蟲病預防
- 第一節 滅螺
- 第二節 管水管糞
- 第三節 防護宣傳
- 第三章 血吸蟲病治療
- 第一節 患者查治
- 第二節 耕牛感染查治
- 第四章 防治機構
- 第一節 領導機構
- 第二節 專業機構
- 第三十篇 體育
- 第一章 民眾體育
- 第一節 學生體育
- 第二節 職工體育
- 第三節 老年體育
- 第二章 競技體育
- 第一節 舉辦競技體育比賽
- 第二節 參加區外競技體育競賽
- 第三節 承辦競技體育比賽
- 第三章 隊伍與訓練
- 第一節 體育隊伍
- 第二節 體育訓練
- 第四章 體育管理
- 第一節 管理機構
- 第二節 體育運動設施管理
- 第三節 體育經營管理
- 第三十一篇 社會生活
- 第一章 居民生活
- 第一節 居民收入
- 第二節 居民消費
- 第二章 精神文明創建
- 第一節 思想道德建設活動
- 第二節 文明城鎮建設活動
- 第三節 文明行業創建活動
- 第四節 文明社區創建活動
- 第三章 民間習俗
- 第一節 歲時節令習俗
- 第二節 生活習俗
- 第三節 禮儀習俗
- 第四節 禁忌
- 第五節 稱謂
- 第四章 方言俚語
- 第一節 方言
- 第二節 土語
- 第三節 諺語
- 第四節 歇後語
- 第五章 姓氏宗族
- 第一節 姓氏
- 第二節 宗族
- 第三節 宗譜
- 第六章 民族
- 第一節 民族構成
- 第二節 少數民族主要活動
- 第七章 宗教
- 第一節 佛教
- 第二節 天主教
- 第三節 基督教
- 第四節 伊斯蘭教
- 第五節 道教
- 第三十二篇 藝文
- 一、唐宋
- 二、元明
- 三、清
- 四、中華民國
- 五、中華人民共和國
- 第三十三篇 人物
- 一、人物傳
- 朱襄
- 張之光
- 張士彥
- 劉朝闕
- 張京
- 張三異
- 汪僎
- 張伯琮
- 劉嘉泳
- 劉家謨
- 張叔珽
- 張坦麟
- 張坦熊
- 汪大豫
- 劉傳曾
- 馮禮藩
- 劉傳瑩
- 趙敦謙
- 黃光崇
- 劉世仲
- 戴者香
- 潘天鐘
- 汪昶
- 傅和尚
- 劉世佑
- 張行簡
- 潘光義
- 密昌墀
- 潘德海
- 劉歆生
- 李鳳高
- 趙石橋
- 曾廣大
- 張松樵
- 劉家儉
- 李介侯
- 孫武
- 張洪山
- 高國洪
- 羅良斌
- 沈志賢
- 肖雅棠
- 肖厚生
- 張若柏
- 鄭香亭
- 周大覺
- 郭宗燮
- 魏席儒
- 黃志全
- 朱永泰
- 劉松山
- 李伯儒
- 戴震
- 高國恕
- 周紹濂
- 吳良月
- 高光游
- 黃滌生
- 朱世金
- 劉慕琨
- 王海山
- 周鳳池
- 黃澤廣
- 劉偉
- 李格非
- 肖霧英
- 周源卿
- 密加凡
- 魏杏雲
- 周法雲
- 朱玖
- 童啟剛
- 李仁初
- 蔡靜安
- 周元白
- 胡一禾
- 黃振之
- 詹財斌
- 段光德
- 彭茂功
- 林正漢
- 張昌乾
- 二、人物錄
- 陶述曾
- 袁興明
- 王嘉善
- 王旭坤
- 塗允威
- 汪品三
- 饒民太
- 魏廷槐
- 姚雪垠
- 張子由
- 田振東
- 張體學
- 伍能光
- 周欣山
- 冀晨曦
- 方敬之
- 冉啟法
- 王永亮
- 楊春衡
- 三、人物表
- 大事記
- 先秦
- 秦
- 漢
- 三國
- 晉
- 南北朝
- 隋
- 唐
- 五代
- 宋
- 元
- 明
- 清
- 中華民國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附錄
- 一、 境域歷史情況沿革表
- 二、 文存
- 索引
- 編後記
- 《東西湖區志》編寫及編務人員
- 著作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