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日記》是由沃爾特·塞勒斯執導,蓋爾·加西亞·貝納爾、羅德里格·德拉·塞納主演的一部劇情片,於2004年9月24日在美國上映。
該片根據切·格瓦拉本人寫的《南美叢林日記》改編而成,講述一次南美旅程如何激發了切格瓦拉全新的世界觀,使得革命熱情開始在他心中萌芽生長。
CCTV6《佳片有約》2006.07.01播出
基本介紹
- 導演:沃爾特·塞勒斯
- 主演:蓋爾·加西亞·貝納爾、羅德里格·德拉·塞納
- 對白語言:西班牙語 奇楚亞語
- 中文名:摩托日記
- 其他譯名:機車環遊日記,哲古華拉少年日記
- 類型:劇情
- 片長:128 分鐘
- 上映時間:2004年9月24日美國(洛杉磯、紐約)
- 色彩:彩色
劇情簡介,演職員表,演員表,職員表,角色介紹,音樂原聲,幕後花絮,獲獎記錄,幕後製作,創作背景,劇本改編,拍攝過程,製作發行,幕後公司,上映時間,影片評價,
劇情簡介
1952年1月, 23歲的格瓦拉還只是一個沒有拿到文憑、主攻麻風學的醫學院研究生,但在按捺不住的瘋狂青春的驅使下,他毅然告別了父母和女友,與好友——29歲的生物化學家阿爾伯托匆匆忙忙地抱著帳篷被褥上路了。在格瓦拉和阿爾伯托的眼中,地圖上那條跨越美洲的美麗曲線正在向他們招手致意,“快快快,前方猶如龍想熱聶魯達的愛情詩般美好”。就是這種對未知事物懷有的無限探索的興趣,使他們並肩駕著諾頓500機車,開始了穿越阿根廷、智利、秘魯、古巴等拉丁美洲國家,為期8個月的旅程。起初格瓦拉以為這段旅程將是充滿尋項祝主浪漫主義色彩的,因此從機車壞在半路到被貨船運走而不覺,從戀愛、喝酒、打架到充當消防員幫助救火。每一次新奇的冒險都讓他們心動不已,但當兩位年輕人體味到他們所在的拉丁美洲的社會與政治問題時,他們旅行的基調發生了改變,他們的價值觀也徹底被顛覆。在智利那種“不是人走的路”上,兩個人遇到了一家窮得連最後一塊貧瘠的土地也被地主剝奪的背井離鄉者,他們的牛晚疊“幸運”就是能在附近的礦山找到工作,而礦山老闆簽故挨連一口水也不給他們喝,這次遭遇讓格瓦拉經歷了“生命中最寒冷的夜晚”,眼前的世界與他們享受的生活相距是那么遙遠。
隨後一路上所感受到的新鮮事物連續不斷地衝擊和轉變著他們對世界的看法以及看待事物的角度,印加文化的奇觀、芝射馬丘比丘的美深深地震撼著他們,而在旅程的最後一段時間,也是格瓦拉24歲生日那天,他們來到秘魯山區的麻風病人隔離區,與麻風病人共處的親身經歷更使得他們不得不開始質疑——被經濟定義的所謂的“進步”究竟有何價值?
旅程雖然結束了,但窮苦的人民、無依的孩童、艱難府祖整臘的礦工、疾苦的病人。滿眼無情仍時時衝擊著他們的神經,同時樂觀的美洲人跳起的溫情的舞蹈,舞步間釋放的那種種的不快與不幸,以及那份隨著美妙的音樂適時而來的天性里的自由,更讓他們久久難以釋懷。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配音 |
---|---|---|
歐內斯托·格瓦拉 | 蓋爾·加西亞·貝納爾 | |
阿爾伯托·格蘭納多 | 羅德里格·德拉·塞納 | |
艾琳娜 | 切奇娜 | |
Chichina | 米亞·梅塞德斯 | |
Celia de la Serna | 梅賽黛斯·莫朗 | |
Ernesto Guevara Lynch | Jean Pierre Noher | |
Roberto Guevara | Lucas Oro | |
Celita Guevara | Marina Glezer | |
Ana María Guevara | Sofia Bertolotto | |
Juan Martín Guevara | Franco Solazzi | |
Uncle Jorge | Ricardo Díaz Mour | |
Young Traveler | Daniel Cargieman | |
Rodolfo | Diego Giorzi | |
Tomás Granado | Facundo Espinosa | |
Kid | Diego Treu |
職員表
製作人 | 導演 | 副導演(助理) | 編劇 | 攝影 | 配樂 | 剪輯 | 選角導演 | 藝術指導 | 美術設計 | 服裝設計 | 布景師 |
---|---|---|---|---|---|---|---|---|---|---|---|
丹尼爾·布爾曼 羅伯特·雷德福 Diego Dubcovsky Mónica Lima Michael Nozik Edgard Tenenbaum Karen Tenkhoff Paul Webster 瑞貝卡·耶得漢姆 | 沃爾特·塞勒斯 | Federico Berón Márcia Faria Claudio Leiva Samuel León Pablo Ramos Claudio Reiter Sara Rossi 茱莉亞·索羅蒙弗 | 何塞·里維拉、Ché Guevara、Alberto Granado | 埃里克·高蒂爾 | 古斯塔沃·桑多拉拉 | Daniel Rezende | Walter Rippell | 卡洛斯·康蒂 | Coca Oderigo Laurent Ott Maria Eugenia Sueiro | Beatriz De Benedetto Marisa Urruti | 卡洛斯·康蒂 |
角色演員介紹
- 歐內斯托·格瓦拉演員:蓋爾·加西亞·貝納爾一個即將拿到文憑、主攻麻風學的醫學院研究生,業餘橄欖球運動員,有輕微哮喘,23歲,阿根廷人。他的性格一點也不成熟堅定,不會開口閉口談理想談解放,而是開朗活潑、到處跳舞到處吻。在按捺不住的瘋狂青春的驅使下,他毅然告別了父母和女友,與好友進行了一次“尋求和發現真正的拉丁美洲之旅”。
- 阿爾伯托·格蘭納多演員:羅德里格·德拉·塞納一名體型微胖的生物化學家,29歲,阿根廷人,自認為是科學流浪漢。他和朋友一起出發,駕著諾頓500沿著公路開始了八個月的“尋求和發現真正的拉丁美洲之旅”,目標是在每個國家都遇到艷遇。
- 切奇娜演員:艾琳娜居住在米拉馬爾,是歐內斯托·格瓦拉的小女友,也是格瓦拉的旅途第一站,她希望他能留下來,但是在格瓦拉的堅持下還是敗下陣來,答應等他回來。
音樂原聲
專輯中文名 | 摩托日記 | |
---|---|---|
專輯英文名 | The Motorcycle Diaries | |
別名 | Die Reise Des Jungen Che | |
藝術家 | Gustavo Santaolalla | |
版本 | Original Motion Picture Soundtrack | |
唱片公司 | Deutsche Grammophon | |
發行時間 | 2004年9月24日 | |
語言 | 西班牙語 |
曲目 | 時長 | 曲目 | 時長 |
---|---|---|---|
Apertura | 02:48 | Lago Frías | 02:19 |
Chichina | 01:31 | Chipi Chipi | 04:00 |
Montaña | 00:28 | Procesión | 01:11 |
Sendero | 02:38 | Jardín | 03:02 |
La Partida | 01:29 | La Muerte De La Poderosa | 01:57 |
Lima | 01:21 | La Salida De Lima | 01:40 |
Zambita | 02:31 | Que Rico El Mambo | 02:29 |
Amazonas | 01:00 | Cabalgando | 02:58 |
Círculo En El Río | 00:25 | Leyendo En El Hospital | 03:07 |
El Cruce | 01:46 | De Usuahia A La Quiaca | 02:48 |
Revolución Caliente | 00:55 | Partida Del Leprosario | 01:53 |
Al Otro Lado Del Río | 03:14 |
幕後花絮
- 時代錯誤:片尾當Che在機場的時候,有輛黃色的GMC便車開過。這輛車是一塊擋風玻璃。實際上,應該是在1952年以後GMC才開始採用一塊擋風玻璃的設計的。
- 連貫性:當格瓦拉坐在前往聖保羅的船上,他正在用一支鉛筆寫日記,但是當他站起凝道辯來找他的包的時候,日記本和鉛筆都消失不見了。
- 現實錯誤:在他們從機車上摔倒並且撞到母牛的場景中,你可以看到機車在滑動。如果往前仔細看,可以發現有一根繩子在牽引它。
- 蓋爾·加西亞在拍攝開始之前準備了近四個月,還特別練習了機車技術。
獲獎記錄
年份 | 頒獎禮 | 獎項 | 獲獎主體 | 備註 |
---|---|---|---|---|
2005 | 第77屆奧斯卡金像獎 | 奧斯卡獎-最佳原創歌曲 | Jorge Drexler | 獲獎 |
奧斯卡獎-最佳改編劇本 | 何塞·里維拉 | 提名 | ||
2004 | 第57屆坎城電影節 | 技術大獎 | 埃里克·高蒂爾 | 獲獎 |
天主教人道精神獎 | 沃爾特·塞勒斯 | |||
弗朗索瓦·加萊獎 | 沃爾特·塞勒斯 | |||
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 | 沃爾特·塞勒斯 | 提名 | ||
2005 | 第62屆美國金球獎 | 電影類-最佳外語片 | 《摩托日記》 | 提名 |
2004 | 第17屆歐洲電影獎 | 環球銀幕獎 | 沃爾特·塞勒斯 | 提名 |
2005 | 第58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 | 安東尼·阿斯奎斯獎最佳電影音樂 | 古斯塔沃·桑多拉拉 | 獲獎 |
電影獎-最佳非英語片 | Michael Nozik 沃爾特·塞勒斯 Edgard Tenenbaum Karen Tenkhoff | |||
電影獎-最佳影片 | Michael Nozik Edgard Tenenbaum Karen Tenkhoff | 提名 | ||
電影獎-最佳男主角 | 蓋爾·加西亞·貝納爾 | |||
電影獎-最佳男配角 | 羅德里格·德拉·塞納 | |||
電影獎-最佳劇本 -改編 | José Rivera | |||
電影獎-最佳攝影 | 埃里克·高蒂爾 | |||
2005 | 第30屆法國凱撒獎 | 凱撒獎-最佳外國電影 | 沃爾特·塞勒斯 | 提名 |
2005 | 第19屆西班牙戈雅獎 | 戈雅獎-最佳改編劇本 | José Rivera | 獲獎 |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該片是由真人真事改編,靈感來自阿根廷的23歲醫學院學生切·格瓦拉在1951年間與好友亞柏托以機車環遊南美一圈的旅途。《摩托日記》則是根據格瓦拉家族提供的日記拍攝的影片。而在製片人找到塞勒斯執導這部影片之前,他就已經多次書讀過該書。
劇本改編
格瓦拉的日記中帶有許多看似輕描淡寫的戲謔似的幽默,因此編劇在編寫劇本時也儘量把這種幽默體現出來。編劇不願受到兩人日後經歷的影響,而是試圖充分表現出當時當地兩個年輕人性格中充滿人性的一面。
拍攝過程
為了拍攝,攝製組作了許多的前期準備,用了兩年的時間重走了當年路,阿根廷、智利、秘魯、古巴。在這段旅程中,攝製組與格瓦拉的家人面對面,並在哈瓦那見到了仍然健在的80多歲的艾伯特。人員來自拉丁美洲各個地區的劇組,完成這部影片的拍攝也用了與格瓦拉完成當年旅途一樣的8個月時間,取景地超過30處,包括零下幾度的安第斯山脈和超過45攝氏度的亞馬遜河地帶,以及格瓦拉當年呆了3個星期的麻風病院。攝影師在拍攝過程中儘量採取一種簡單直接的影像語言,大部分時間他們的思路都是跟著一路上的所見所聞,而並沒有按照既定的拍攝計畫來進行。
製作發行
幕後公司
公司 | 地區 | 公司 | 地區 |
---|---|---|---|
FilmFour | 英國 | South Fork Pictures | 美國 |
Southfork Pictures | 美國 | Tu Vas Voir Productions | 法國 |
BD Cine | 阿根廷 | Inca Films S.A | 秘魯 |
Sahara Films | 智利 | Senator Film Produktion GmbH | 德國 |
South Fork Pictures | Sound for Film Inc | 美國 |
公司 | 地區 | 時間 |
---|---|---|
A-Film Distribution | 荷蘭 | 2004 |
Alliance Atlantis Home Video | 加拿大 | 2005 |
Asociace Ceských Filmových Klubu | 捷克 | 2006 |
康斯坦丁影業公司 | 德國 | 2004 |
Diaphana Films | 法國 | 2004 |
焦點電影公司 | 美國 | 2004 |
Gativideo | 阿根廷 | 2005 |
Golden Scene | 香港 | 2004 |
Golden Village | 新加坡 | 2004 |
Herald Film Company | 日本 | 2004 |
Highlight Film | 德國 | 2005 |
Monopole-Pathé | 瑞士 | 2004 |
Pathé Distribution Ltd | 英國 | 2004 |
華納家庭視頻公司 | 2005 | |
BIM Distribuzione | 義大利 | 2004 |
博偉國際 | 阿根廷 | 2004 |
騰達國際娛樂股份有限公司 | 台灣 | 2005 |
公司 | 地區 | 公司 | 地區 |
---|---|---|---|
Fx Stunt Team(特效製作) | 阿根廷 | Sound Satisfaction | 美國 |
UMG Soundtracks | 美國 | Widget Post Production | 美國 |
Alfa Vision S.r.l. | 阿根廷 | Monkeyland Audio | 美國 |
Susan Bradley Film Design | 美國 | Title House Digital | 美國 |
上映時間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 |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 |
---|---|---|---|
挪威 | 2004年2月6日 | 中國台灣 | 2005年2月25日 |
中國香港 | 2004年11月4日 | 美國 | 2004年9月24日 |
美國 | 2004年1月15日 | 巴西 | 2004年5月7日 |
法國 | 2004年5月19日 | 義大利 | 2004年5月21日 |
瑞士 | 2004年5月28日 | 法國 | 2004年7月7日 |
紐西蘭 | 2004年7月9日 | 阿根廷 | 2004年7月29日 |
丹麥 | 2004年8月19日 | 英國 | 2004年8月27日 |
丹麥 | 2004年8月27日 | 芬蘭 | 2004年8月29日 |
美國 | 2004年9月2日 | 芬蘭 | 2004年9月3日 |
瑞士 | 2004年9月8日 | 法國 | 2004年9月8日 |
比利時 | 2004年9月8日 | 荷蘭 | 2004年9月12日 |
加拿大 | 2004年9月13日 | 加拿大 | 2004年9月25日 |
德國 | 2004年9月30日 | 墨西哥 | 2004年10月1日 |
加拿大 | 2004年10月1日 | 以色列 | 2004年10月6日 |
瑞士 | 2004年10月7日 | 韓國 | 2004年10月8日 |
西班牙 | 2004年10月8日 | 加拿大 | 2004年10月8日 |
墨西哥 | 2004年10月8日 | 日本 | 2004年10月9日 |
土耳其 | 2004年10月14日 | 葡萄牙 | 2004年10月14日 |
智利 | 2004年10月21日 | 瑞典 | 2004年10月22日 |
巴拿馬 | 2004年10月22日 | 德國 | 2004年10月28日 |
奧地利 | 2004年10月29日 | 土耳其 | 2004年11月5日 |
匈牙利 | 2004年11月11日 | 韓國 | 2004年11月12日 |
荷蘭 | 2004年11月25日 | 希臘 | 2004年11月26日 |
中國台灣 | 2004年12月3日 | 澳大利亞 | 2004年12月16日 |
克羅地亞 | 2005年2月3日 | 委內瑞拉 | 2005年2月4日 |
波蘭 | 2005年2月25日 | 泰國 | 2005年3月10日 |
保加利亞 | 2005年3月11日 | 塞爾維亞和黑山 | 2005年3月 |
冰島 | 2005年4月7日 | 捷克 | 2005年7月7日 |
捷克 | 2006年1月12日 |
影片評價
《摩托日記》刻畫人物時接近了年輕時的格瓦拉,人性化的表現出了這段傳奇人生,格瓦拉與同伴之間的戲份平衡,表現了格瓦拉從男孩到男人的內心轉化,影片煽情又不失於真實(網易娛樂評)。
《摩托日記》並非什麼絕世經典,而是情深意長的以古喻今。影片儘量平常對待一個英雄過去的經歷,雖然難免抒情、煽情但決不盲目爛情,隨著光與影在旅程上自然流動,見證美好也直視荒涼。影片本身亦是一部青春的詩集,嚴肅的理想萌芽下自然蘊藏著青春的不羈與年少的玩笑(南方都市報評)。
《摩托日記》是非常經典的文藝傳記片,導演用近乎紀實的手法,以影像傳達著當年格瓦拉身處的環境(華商網-華商報評)。
《摩托日記》之所以能在許多同類題材電影中脫穎而出,導演沃爾特·賽勒斯對電影的人物塑造與情感氛圍的深厚控制力功不可沒。他把切·格瓦拉的日記與和他共同旅行的阿爾伯托·格拉納多的回憶錄糅合到了一起,給予了影片更廣闊的視野和更細膩真實的背景。從政治與情感的角度,詳細地表現了兩個年輕人旅行的種種細節,追溯了拉丁美洲革命中心的起源。同時,旖旎的南美風光也讓影片的畫面與質感變得如油畫般絢爛迷人;而影片中淡淡的懷舊情調和對人性與革命的嚮往,又把這部深具內涵的電影與一般的公路影片區別開來,顯示出導演沃爾特·賽勒斯含蓄的藝術品位與影像格調。蓋爾·加西亞·貝納爾則成功把握住了切·格瓦拉的不同氣質,以及他內心世界的情感轉變,讓一個勇敢堅強、並且富有責任感的切·格瓦拉形象躍然銀幕,更使影片的主題得以通過人物得到了升華。在這個許多人不再願意發現和追求自我理想的年代,滲透著理性和非理性味道的《摩托日記》,對理想的精神本質進行了探索和反思。它告訴我們,理想不是空洞的口號,也不是冰涼的追尋,而是我們心靈深處對於生命的真誠信念(央視網評)。
職員表
製作人 | 導演 | 副導演(助理) | 編劇 | 攝影 | 配樂 | 剪輯 | 選角導演 | 藝術指導 | 美術設計 | 服裝設計 | 布景師 |
---|---|---|---|---|---|---|---|---|---|---|---|
丹尼爾·布爾曼 羅伯特·雷德福 Diego Dubcovsky Mónica Lima Michael Nozik Edgard Tenenbaum Karen Tenkhoff Paul Webster 瑞貝卡·耶得漢姆 | 沃爾特·塞勒斯 | Federico Berón Márcia Faria Claudio Leiva Samuel León Pablo Ramos Claudio Reiter Sara Rossi 茱莉亞·索羅蒙弗 | 何塞·里維拉、Ché Guevara、Alberto Granado | 埃里克·高蒂爾 | 古斯塔沃·桑多拉拉 | Daniel Rezende | Walter Rippell | 卡洛斯·康蒂 | Coca Oderigo Laurent Ott Maria Eugenia Sueiro | Beatriz De Benedetto Marisa Urruti | 卡洛斯·康蒂 |
角色演員介紹
- 歐內斯托·格瓦拉演員:蓋爾·加西亞·貝納爾一個即將拿到文憑、主攻麻風學的醫學院研究生,業餘橄欖球運動員,有輕微哮喘,23歲,阿根廷人。他的性格一點也不成熟堅定,不會開口閉口談理想談解放,而是開朗活潑、到處跳舞到處吻。在按捺不住的瘋狂青春的驅使下,他毅然告別了父母和女友,與好友進行了一次“尋求和發現真正的拉丁美洲之旅”。
- 阿爾伯托·格蘭納多演員:羅德里格·德拉·塞納一名體型微胖的生物化學家,29歲,阿根廷人,自認為是科學流浪漢。他和朋友一起出發,駕著諾頓500沿著公路開始了八個月的“尋求和發現真正的拉丁美洲之旅”,目標是在每個國家都遇到艷遇。
- 切奇娜演員:艾琳娜居住在米拉馬爾,是歐內斯托·格瓦拉的小女友,也是格瓦拉的旅途第一站,她希望他能留下來,但是在格瓦拉的堅持下還是敗下陣來,答應等他回來。
音樂原聲
專輯中文名 | 摩托日記 | |
---|---|---|
專輯英文名 | The Motorcycle Diaries | |
別名 | Die Reise Des Jungen Che | |
藝術家 | Gustavo Santaolalla | |
版本 | Original Motion Picture Soundtrack | |
唱片公司 | Deutsche Grammophon | |
發行時間 | 2004年9月24日 | |
語言 | 西班牙語 |
曲目 | 時長 | 曲目 | 時長 |
---|---|---|---|
Apertura | 02:48 | Lago Frías | 02:19 |
Chichina | 01:31 | Chipi Chipi | 04:00 |
Montaña | 00:28 | Procesión | 01:11 |
Sendero | 02:38 | Jardín | 03:02 |
La Partida | 01:29 | La Muerte De La Poderosa | 01:57 |
Lima | 01:21 | La Salida De Lima | 01:40 |
Zambita | 02:31 | Que Rico El Mambo | 02:29 |
Amazonas | 01:00 | Cabalgando | 02:58 |
Círculo En El Río | 00:25 | Leyendo En El Hospital | 03:07 |
El Cruce | 01:46 | De Usuahia A La Quiaca | 02:48 |
Revolución Caliente | 00:55 | Partida Del Leprosario | 01:53 |
Al Otro Lado Del Río | 03:14 |
幕後花絮
- 時代錯誤:片尾當Che在機場的時候,有輛黃色的GMC便車開過。這輛車是一塊擋風玻璃。實際上,應該是在1952年以後GMC才開始採用一塊擋風玻璃的設計的。
- 連貫性:當格瓦拉坐在前往聖保羅的船上,他正在用一支鉛筆寫日記,但是當他站起來找他的包的時候,日記本和鉛筆都消失不見了。
- 現實錯誤:在他們從機車上摔倒並且撞到母牛的場景中,你可以看到機車在滑動。如果往前仔細看,可以發現有一根繩子在牽引它。
- 蓋爾·加西亞在拍攝開始之前準備了近四個月,還特別練習了機車技術。
獲獎記錄
年份 | 頒獎禮 | 獎項 | 獲獎主體 | 備註 |
---|---|---|---|---|
2005 | 第77屆奧斯卡金像獎 | 奧斯卡獎-最佳原創歌曲 | Jorge Drexler | 獲獎 |
奧斯卡獎-最佳改編劇本 | 何塞·里維拉 | 提名 | ||
2004 | 第57屆坎城電影節 | 技術大獎 | 埃里克·高蒂爾 | 獲獎 |
天主教人道精神獎 | 沃爾特·塞勒斯 | |||
弗朗索瓦·加萊獎 | 沃爾特·塞勒斯 | |||
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 | 沃爾特·塞勒斯 | 提名 | ||
2005 | 第62屆美國金球獎 | 電影類-最佳外語片 | 《摩托日記》 | 提名 |
2004 | 第17屆歐洲電影獎 | 環球銀幕獎 | 沃爾特·塞勒斯 | 提名 |
2005 | 第58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 | 安東尼·阿斯奎斯獎最佳電影音樂 | 古斯塔沃·桑多拉拉 | 獲獎 |
電影獎-最佳非英語片 | Michael Nozik 沃爾特·塞勒斯 Edgard Tenenbaum Karen Tenkhoff | |||
電影獎-最佳影片 | Michael Nozik Edgard Tenenbaum Karen Tenkhoff | 提名 | ||
電影獎-最佳男主角 | 蓋爾·加西亞·貝納爾 | |||
電影獎-最佳男配角 | 羅德里格·德拉·塞納 | |||
電影獎-最佳劇本 -改編 | José Rivera | |||
電影獎-最佳攝影 | 埃里克·高蒂爾 | |||
2005 | 第30屆法國凱撒獎 | 凱撒獎-最佳外國電影 | 沃爾特·塞勒斯 | 提名 |
2005 | 第19屆西班牙戈雅獎 | 戈雅獎-最佳改編劇本 | José Rivera | 獲獎 |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該片是由真人真事改編,靈感來自阿根廷的23歲醫學院學生切·格瓦拉在1951年間與好友亞柏托以機車環遊南美一圈的旅途。《摩托日記》則是根據格瓦拉家族提供的日記拍攝的影片。而在製片人找到塞勒斯執導這部影片之前,他就已經多次書讀過該書。
劇本改編
格瓦拉的日記中帶有許多看似輕描淡寫的戲謔似的幽默,因此編劇在編寫劇本時也儘量把這種幽默體現出來。編劇不願受到兩人日後經歷的影響,而是試圖充分表現出當時當地兩個年輕人性格中充滿人性的一面。
拍攝過程
為了拍攝,攝製組作了許多的前期準備,用了兩年的時間重走了當年路,阿根廷、智利、秘魯、古巴。在這段旅程中,攝製組與格瓦拉的家人面對面,並在哈瓦那見到了仍然健在的80多歲的艾伯特。人員來自拉丁美洲各個地區的劇組,完成這部影片的拍攝也用了與格瓦拉完成當年旅途一樣的8個月時間,取景地超過30處,包括零下幾度的安第斯山脈和超過45攝氏度的亞馬遜河地帶,以及格瓦拉當年呆了3個星期的麻風病院。攝影師在拍攝過程中儘量採取一種簡單直接的影像語言,大部分時間他們的思路都是跟著一路上的所見所聞,而並沒有按照既定的拍攝計畫來進行。
製作發行
幕後公司
公司 | 地區 | 公司 | 地區 |
---|---|---|---|
FilmFour | 英國 | South Fork Pictures | 美國 |
Southfork Pictures | 美國 | Tu Vas Voir Productions | 法國 |
BD Cine | 阿根廷 | Inca Films S.A | 秘魯 |
Sahara Films | 智利 | Senator Film Produktion GmbH | 德國 |
South Fork Pictures | Sound for Film Inc | 美國 |
公司 | 地區 | 時間 |
---|---|---|
A-Film Distribution | 荷蘭 | 2004 |
Alliance Atlantis Home Video | 加拿大 | 2005 |
Asociace Ceských Filmových Klubu | 捷克 | 2006 |
康斯坦丁影業公司 | 德國 | 2004 |
Diaphana Films | 法國 | 2004 |
焦點電影公司 | 美國 | 2004 |
Gativideo | 阿根廷 | 2005 |
Golden Scene | 香港 | 2004 |
Golden Village | 新加坡 | 2004 |
Herald Film Company | 日本 | 2004 |
Highlight Film | 德國 | 2005 |
Monopole-Pathé | 瑞士 | 2004 |
Pathé Distribution Ltd | 英國 | 2004 |
華納家庭視頻公司 | 2005 | |
BIM Distribuzione | 義大利 | 2004 |
博偉國際 | 阿根廷 | 2004 |
騰達國際娛樂股份有限公司 | 台灣 | 2005 |
公司 | 地區 | 公司 | 地區 |
---|---|---|---|
Fx Stunt Team(特效製作) | 阿根廷 | Sound Satisfaction | 美國 |
UMG Soundtracks | 美國 | Widget Post Production | 美國 |
Alfa Vision S.r.l. | 阿根廷 | Monkeyland Audio | 美國 |
Susan Bradley Film Design | 美國 | Title House Digital | 美國 |
上映時間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 |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 |
---|---|---|---|
挪威 | 2004年2月6日 | 中國台灣 | 2005年2月25日 |
中國香港 | 2004年11月4日 | 美國 | 2004年9月24日 |
美國 | 2004年1月15日 | 巴西 | 2004年5月7日 |
法國 | 2004年5月19日 | 義大利 | 2004年5月21日 |
瑞士 | 2004年5月28日 | 法國 | 2004年7月7日 |
紐西蘭 | 2004年7月9日 | 阿根廷 | 2004年7月29日 |
丹麥 | 2004年8月19日 | 英國 | 2004年8月27日 |
丹麥 | 2004年8月27日 | 芬蘭 | 2004年8月29日 |
美國 | 2004年9月2日 | 芬蘭 | 2004年9月3日 |
瑞士 | 2004年9月8日 | 法國 | 2004年9月8日 |
比利時 | 2004年9月8日 | 荷蘭 | 2004年9月12日 |
加拿大 | 2004年9月13日 | 加拿大 | 2004年9月25日 |
德國 | 2004年9月30日 | 墨西哥 | 2004年10月1日 |
加拿大 | 2004年10月1日 | 以色列 | 2004年10月6日 |
瑞士 | 2004年10月7日 | 韓國 | 2004年10月8日 |
西班牙 | 2004年10月8日 | 加拿大 | 2004年10月8日 |
墨西哥 | 2004年10月8日 | 日本 | 2004年10月9日 |
土耳其 | 2004年10月14日 | 葡萄牙 | 2004年10月14日 |
智利 | 2004年10月21日 | 瑞典 | 2004年10月22日 |
巴拿馬 | 2004年10月22日 | 德國 | 2004年10月28日 |
奧地利 | 2004年10月29日 | 土耳其 | 2004年11月5日 |
匈牙利 | 2004年11月11日 | 韓國 | 2004年11月12日 |
荷蘭 | 2004年11月25日 | 希臘 | 2004年11月26日 |
中國台灣 | 2004年12月3日 | 澳大利亞 | 2004年12月16日 |
克羅地亞 | 2005年2月3日 | 委內瑞拉 | 2005年2月4日 |
波蘭 | 2005年2月25日 | 泰國 | 2005年3月10日 |
保加利亞 | 2005年3月11日 | 塞爾維亞和黑山 | 2005年3月 |
冰島 | 2005年4月7日 | 捷克 | 2005年7月7日 |
捷克 | 2006年1月12日 |
影片評價
《摩托日記》刻畫人物時接近了年輕時的格瓦拉,人性化的表現出了這段傳奇人生,格瓦拉與同伴之間的戲份平衡,表現了格瓦拉從男孩到男人的內心轉化,影片煽情又不失於真實(網易娛樂評)。
《摩托日記》並非什麼絕世經典,而是情深意長的以古喻今。影片儘量平常對待一個英雄過去的經歷,雖然難免抒情、煽情但決不盲目爛情,隨著光與影在旅程上自然流動,見證美好也直視荒涼。影片本身亦是一部青春的詩集,嚴肅的理想萌芽下自然蘊藏著青春的不羈與年少的玩笑(南方都市報評)。
《摩托日記》是非常經典的文藝傳記片,導演用近乎紀實的手法,以影像傳達著當年格瓦拉身處的環境(華商網-華商報評)。
《摩托日記》之所以能在許多同類題材電影中脫穎而出,導演沃爾特·賽勒斯對電影的人物塑造與情感氛圍的深厚控制力功不可沒。他把切·格瓦拉的日記與和他共同旅行的阿爾伯托·格拉納多的回憶錄糅合到了一起,給予了影片更廣闊的視野和更細膩真實的背景。從政治與情感的角度,詳細地表現了兩個年輕人旅行的種種細節,追溯了拉丁美洲革命中心的起源。同時,旖旎的南美風光也讓影片的畫面與質感變得如油畫般絢爛迷人;而影片中淡淡的懷舊情調和對人性與革命的嚮往,又把這部深具內涵的電影與一般的公路影片區別開來,顯示出導演沃爾特·賽勒斯含蓄的藝術品位與影像格調。蓋爾·加西亞·貝納爾則成功把握住了切·格瓦拉的不同氣質,以及他內心世界的情感轉變,讓一個勇敢堅強、並且富有責任感的切·格瓦拉形象躍然銀幕,更使影片的主題得以通過人物得到了升華。在這個許多人不再願意發現和追求自我理想的年代,滲透著理性和非理性味道的《摩托日記》,對理想的精神本質進行了探索和反思。它告訴我們,理想不是空洞的口號,也不是冰涼的追尋,而是我們心靈深處對於生命的真誠信念(央視網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