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演職員,電影視頻,劇情簡介,演職員表,演員表,職員表,角色介紹,獲獎記錄,製作發行,影片評價,
劇情簡介
距離美國總統大選日期僅有11天了,突然,一樁總統騷擾少女的醜聞被披露出來,這使得總統謀求連任的計畫受到巨大的威脅。緊要關頭,經常奔走於各黨派之間的總統專職撰稿人康拉德·布里恩(羅伯特·德尼羅飾)博士被緊急召進白宮,與總統助理威妮弗里德·艾姆斯(安·海切飾)以及其他白宮宮員一起商討對策。
布里恩老謀深算,慣於操縱政治、新聞以及公眾輿論。他很快想出一條對策:製造一場世界性的危機,轉移公眾對性騷擾事件的注意力。白宮採納了他的建議,於是,布里恩和艾姆斯飛到洛杉磯,找到大名鼎鼎的好萊塢製片人斯坦利·莫斯(達斯汀·霍夫曼飾),期望能得到他的幫助。
理解對方的意圖後,莫斯決定虛構一場戰爭。他召來一批得力屬下,藉助來自白宮的大筆資金,利用先進的數字攝影技術製作了一盤名為“飽受戰爭蹂躪的阿爾巴尼亞”的影帶。影帶被送到了電視台,在新聞頻道播放後,“阿爾巴尼亞危機”果然讓大眾信以為真,備受關注。
各大媒體開始炒作”阿爾巴尼亞危機”,年輕的中央情報局調查員查爾斯·揚(威廉姆·H·梅西飾)卻對此提出了質疑。幾經周折,他終於查出阿爾巴尼亞並未發生戰爭,也沒有所謂的“恐怖分子”。於是,中情局出面阻止了布里恩的行動,並在電視節目中公開宣布“阿爾巴尼亞戰爭”已經結束。
投票日日趨臨近,在布里恩的壓力下,莫斯又編造出另一場鬧劇,宣稱一名叫施馬恩的美國士兵被滯留在阿爾巴尼亞。施馬恩很快被新聞界吹捧成傳奇英雄。為了讓施馬恩再度吸引公眾的關注,布里恩和莫斯決定演出一場“英雄回國”的 戲碼。白宮為此挑選了一名犯人來扮演施馬恩。然而,載著“英雄”的直升機在飛往華盛頓的途中不幸失事,那名因強姦修女入獄的罪犯也隨之身亡。於是,莫斯順水推舟導演了一幕隆重的葬禮。幾次異乎尋常的“創作”使莫斯備感興奮之餘,也讓他萌發了將這段經歷拍成電影的念頭。為此,布里恩嚴厲警告他閉緊嘴巴,但仍感到有泄密的危險。幾天后,莫斯莫名其妙的死於一場“心臟病”。在他死後,他生前一手炮製的 “阿爾巴尼亞危機”仍在不停的製造新聞。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配音 |
---|---|---|
斯坦利·莫斯 | 達斯汀·霍夫曼 | |
康拉德·布里恩 | 羅伯特·德尼羅 | |
威妮弗里德·艾姆斯 | 安·海切 | |
Fad King | 丹尼斯·利瑞 | |
查爾斯·揚 | 威廉姆·H·梅西 | |
Johnny Dean | Willie Nelson | |
Liz Butsky | 安德利亞·馬丁 | |
Tracy Lime | 克爾斯滕·鄧斯特 | |
John Levy | 約翰·麥可·辛吉斯 | |
Grace | Suzie Plakson | |
Sergeant William Schumann | 伍迪·哈里森 | |
President | Michael Belson | |
Amy Cain | Suzanne Cryer | |
A.D. | Jason Cottle | |
Director | 大衛·科恩查內 | |
Pet Wrangler | 哈蘭德·威廉士 | |
Bob Richardson | Sean Masterson | |
Technician | Bernard Hocke | |
Sharon | Jenna Byrne | |
Kid with Shoes | Maurice Woods | |
Co-Pilot | Phil Morris | |
Officer | 克里斯·埃里斯 | |
Store Owner | Ed Morgan | |
Pilot | J. Patrick McCormack | |
Teenage Girl | Jennifer Manley | |
Judge | Edrie Warner | |
CIA Agent | Derek Morgan | |
Gate Stewardess | Drena De Niro | |
Combine Driver | Alberto Vasquez | |
Sharon's Boyfriend | Brant Cotton | |
Nashville Engineer | Kenneth Kern | |
Faye | Michelle Levinson | |
Limo Driver | Ron McCoy | |
USAF Chaplain | Garry R. Roleder | |
Himself | 傑·雷諾 | |
Himself | 吉姆·貝魯什 | |
Senator Cole | George Gaynes | |
White House Reporter | Rick Scarry | |
Ranger | Cliff B. Howard | |
Mom | Nikki Crawford | |
Southern Woman | Lu Elrod | |
Male Commentator | Michael Villani | |
Crossfire Moderator | Shirley Prestia | |
Crossfire Interviewer | Warren Wilson | |
Factory Reporter | Terry Anzur | |
Santa Fe Reporter | Melissa Gardner | |
Female Press Person | Giselle Fernandez | |
Sklansky | Jack Shearer | |
Chicago Newscaster | Christine Devine | |
News Break Reporter | Emmett Miller | |
Andrews AFB Reporter | Bill Handel | |
Albanian Girl | Arlene Afshangol | |
Albanian Grandmother | Hope Garber | |
Press Room Reporter | Gina Menza | |
Mrs. Rose | Maggie Mellin | |
Aircraft Carrier Reporter | Tom Murray | |
Southern Man | Ralph Tabakin | |
Teenage Girl in Audience | 瑪格麗特·莫羅 | |
American Dream Singer | Oren Waters | |
War Commercial Photographer | Phillip V. Caruso | |
Senator John Neal | 格雷格·T·尼爾森 | |
Man in TV Studio | 羅伯特·理察森 | |
Grieving Politician | Glendon Rich | |
Crying Girl At Funeral Parade | Chelsea Talbott | |
Limo Driver | Paul Webster |
職員表
製作人 | 原著 | 導演 | 副導演(助理) | 編劇 | 攝影 | 配樂 | 剪輯 | 藝術指導 | 造型設計 | 服裝設計 | 布景師 |
---|---|---|---|---|---|---|---|---|---|---|---|
邁克·德·魯卡、羅伯特·德尼羅、巴瑞·萊文森、艾瑞克·麥克勒德、Claire Rudnick Polstein、簡·羅森塔爾、Ezra Swerdlow | 美國英雄 | 巴瑞·萊文森 | Ken Arlidge、Amy Sayres、Amy Schmidt、Christopher Swartout | 拉里·伯內哈特、Hilary Henkin、大衛·馬梅 | 羅伯特·理察森 | 馬克·諾普弗勒 | Stu Linder | Mark Worthington | Wynn Thomas | Rita Ryack | Robert Greenfield |
參考資料來源
角色演員介紹
- 斯坦利·莫斯演員:達斯汀·霍夫曼好萊塢製片人。為了轉移公眾對總統性騷擾事件的注意力,他虛構了一場戰爭。之後,他在布里恩的壓力下,又編造出另一場鬧劇。為了再度吸引公眾的關注,他和布里恩決定演出一場“英雄回國”的戲碼。他對自己的幾次創作備感興奮,萌發了將這段經歷拍成電影的念頭,但卻遭到布里恩的嚴厲警告。
- 康拉德·布里恩演員:羅伯特·德尼羅總統專職撰稿人,老謀深算,經常奔走於各黨派之間,慣於操縱政治、新聞以及公眾輿論。在總統謀求連任的計畫受到威脅時,他很快想出了對策。在白宮採納了他的對策後,他和艾姆斯一起到洛杉磯,向製片人斯坦利·莫斯尋求幫助。
- 威妮弗里德·艾姆斯演員:安·海切總統助理。在總統謀求連任的計畫受到威脅時,她和其他白宮宮員一起商討對策。之後,她和布里恩飛到洛杉磯,找到好萊塢製片人斯坦利·莫斯,期望能得到他的幫助。
- 查爾斯·揚演員:威廉姆·H·梅西中情局探員。在各大媒體炒作”阿爾巴尼亞危機”時,他對此提出了質疑。幾經周折,他查出阿爾巴尼亞並未發生戰爭,也沒有所謂的“恐怖分子”。於是,他決定阻止布里恩的行動。
參考資料來源
獲獎記錄
時間 | 獎項名稱 | 獲獎方 | 獲獎情況 |
---|---|---|---|
1997年 | 美國國家評論協會獎最佳女配角 | 安·海切 | 獲獎 |
1998年 | 第70屆奧斯卡獎最佳男主角 | 達斯汀·霍夫 | 提名 |
第70屆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 | 《搖尾狗》 | 提名 | |
第4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特別獎 | 《搖尾狗》 | 獲獎 | |
第4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 | 《搖尾狗》 | 提名 | |
第55屆美國金球獎音樂喜劇類最佳男主角 | 達斯汀·霍夫 | ||
第55屆美國金球獎音樂喜劇類最佳影片 | 《搖尾狗》 | ||
第55屆美國金球獎最佳編劇(電影類) | Hilary Henkin | ||
第55屆美國金球獎(電影類) | 大衛·馬梅 | ||
美國編劇工會最佳翻拍劇本 | 《搖尾狗》 | ||
金衛星獎最佳女配角獎 | 安·海切 | ||
金衛星獎最佳男演員(喜劇/音樂類) | 達斯汀·霍夫 | ||
美國演員工會獎最佳男主角 | 達斯汀·霍夫 | ||
廣播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影片 | 《搖尾狗》 | ||
1999年 | 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改編劇本 | 《搖尾狗》 |
參考資料來源
製作發行
上映日期
上映、發行時間 | 上映國家/地區 |
---|---|
1997年12月17日 | 美國 |
1997年12月25日 | 美國 |
1998年1月9日 | 美國 |
1998年2月20日 | 德國 |
1998年2月28日 | 葡萄牙 |
1998年3月5日 | 澳大利亞 |
1998年3月9日 | 西班牙 |
1998年3月13日 | 英國 |
1998年3月20日 | 瑞典 |
1998年3月20日 | 墨西哥 |
1998年3月25日 | 法國 |
1998年3月26日 | 德國 |
1998年3月27日 | 冰島 |
1998年4月2日 | 新加坡 |
1998年4月10日 | 丹麥 |
1998年4月23日 | 荷蘭 |
1998年5月1日 | 瑞士 |
1998年5月6日 | 瑞士 |
1998年5月8日 | 葡萄牙 |
1998年5月8日 | 芬蘭 |
1998年5月8日 | 巴西 |
1998年5月23日 | 日本 |
1998年5月28日 | 紐西蘭 |
1998年5月28日 | 阿根廷 |
1998年6月17日 | 科威特 |
1998年7月16日 | 斯洛伐克 |
1998年7月31日 | 俄羅斯 |
1998年8月21日 | 泰國 |
1998年9月12日 | 韓國 |
1998年10月22日 | 匈牙利 |
1999年2月5日 | 愛沙尼亞 |
主創單位
製作公司 | 新線電影公司 |
Tribeca Productions | |
Baltimore Pictures | |
Punch Productions Inc. | |
發行公司 | Argentina Video Home (AVH) |
華納兄弟公司 | |
New Line Home Video | |
Concorde Filmverleih GmbH | |
Metropolitan Filmexport | |
VCL Communications GmbH | |
Roadshow Entertainment Video | |
Roadshow Entertainment | |
安樂影片有限公司 | |
Focus Film AG | |
Líder Films S.A. | |
Vitória Filmes | |
其他公司 | Background Players |
Near North Insurance Brokerage | |
Howard Anderson Company | |
Skywalker Sound | |
Paskal Lighting | |
Buena Vista Negative Cutting | |
Birds and Animals Unlimited | |
Tomkats Catering | |
Aero Mock-Ups Inc. | |
Dennis Davidson & Associates Public Releations | |
Cast & Crew Entertainment Services | |
J.P. Tod's Shoes | |
Travelcorps International | |
Casio Electronics | |
FCM | |
Clearvision | |
Architectural Digest | |
BPI Communications Inc. | |
Merle Haggard and The Strangers | |
Ocean Way Studios Nashville | |
The Kern County Film Commission | |
Tom Bähler and Friends | |
Chapman/Leonard Studio Equipment |
影片評價
《搖尾狗》是一部精巧恢諧的黑色喜劇片。該片敘事手法精巧,一針見血地揭示了美國政治生活中政客、媒體與好萊塢之間相互利用的醜惡關係,對白宮進行了戲劇化的巧妙諷刺。影片抓住了政客、新聞媒體和好萊塢這三者之間的同異,把一部政治醜聞影片拍得不落俗套。雖然政治人士是片中鬧劇的策劃者和受益人,但影片諷刺的主體卻轉移到了媒體身上。影片通過一個讓觀眾意想不到的結局,間接指出了媒體的劣根性。結尾莫斯與布里恩的反目是意料之外的必然結果。這既符合莫斯對名利不計後果的追求,又把藝術家和政客之間的差別畫龍點睛地交代了出來,準確的對《搖尾狗》這個名字作了註解。(央視網、《大眾電影》、鳳凰網評)
《搖尾狗》依靠錄像片斷、數位技術的剪輯和一些特寫鏡頭,通過技術手段顯示出好萊塢與華盛頓的結合。該片是一部令觀眾感到溫暖與舒適的政治諷刺劇。片中幾乎所有的描寫都清新動人,但是卻不夠深刻,這也是影片美中不足的地方。影片描寫了舒曼中士如何挽救那場編造的假戰爭,但是他的出現卻幾乎毀掉了這部電影。 當編劇和導演希望能草草收場的時候,他們卻沒有時間重寫劇本,導致影片的結尾失去了重心。(《世界電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