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演職員,電影視頻,劇情簡介,演職員表,演員表,職員表,角色介紹,幕後花絮,獲獎記錄,幕後製作,影片評價,
劇情簡介
1972年,紐約時報記者辛尼(薩姆·沃特森飾)在高棉採訪,高棉人潘迪(吳漢潤飾)是他的翻譯兼助手,兩人在戰火紛飛中結下了深厚的友誼。1975年,紅色高棉占領金邊,辛尼進入法國領事館後安全撤退,潘迪因為沒有護照而被捕。潘迪在柬共的勞動改造政策中歷經劫難,目睹了紅色高棉政權的殘暴血腥,1978年,越共入侵高棉,潘迪趁機逃亡到泰國邊境,與一直在尋找他的老朋友辛尼重逢。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配音 |
---|---|---|
辛尼 | 薩姆·沃特森 | |
潘迪 | 吳漢潤 | |
Alan'Al' Rockoff, Photographer | 約翰·馬爾科維奇 | |
Jon Swain | 朱利安·山德斯 | |
Major Reeves, Military Attache | 格雷格·T·尼爾森 | |
United States consul | 斯波爾丁·格雷 | |
Dr. MacEntire | 比爾·帕特森 | |
Dr. Sundesval | 阿索爾·加德 | |
Dougal | 格拉漢姆·甘迺迪 | |
Morgan | 派屈克·麥拉海德 | |
Titony: Dith Pran's son | Oliver Pierpaoli | |
Sarun, Sydney's Driver | Edward Entero Chey | |
US Military Advisor | Tom Bird | |
Phat: Khmer Rouge leader: 2nd village | Monirak Sisowath | |
Phat's son | Lambool Dtangpaibool | |
Ambassador Wade | Ira Wheeler | |
France | David Henry | |
Beth | Nell Campbell | |
TV Interviewer | Joan Harris |
職員表
製作人 | 導演 | 編劇 | 攝影 | 配樂 | 剪輯 | 選角導演 | 藝術指導 | 美術設計 | 服裝設計 |
---|---|---|---|---|---|---|---|---|---|
伊恩·史密斯、大衛·普特南 | 羅蘭·約菲 | 布魯斯·羅賓遜 | 克里斯·門格斯 | Mike Oldfield | Jim Clark | 瑪麗昂·多爾蒂、Susie Figgis、Pat Golden、Juliet Taylor | Roy Walker | Roger Murray-Leach、Steve Spence | Judy Moorcroft |
參考資料來源
角色演員介紹
- 辛尼演員:薩姆·沃特森一位紐約時報的記者,很有正義感,為了全程採訪當時戰況,即使所有美國公民都被驅逐他也堅持逗留,結果遇上紅色高棉占領金邊,險被處決,辛尼進入法國領事館後安全撤退。
- 潘迪演員:吳漢潤一名高棉人,辛尼的翻譯兼助手,兩人在戰火紛飛中結下了深厚的友誼。紅色高棉占領金邊後,潘迪因為沒有護照而被捕。潘迪在柬共的勞動改造政策中歷經劫難,目睹了紅色高棉政權的殘暴血腥,1978年,越共入侵高棉,潘迪趁機逃亡到泰國邊境,與一直在尋找他的老朋友辛尼重逢。
(影片主要圍繞以上2人進行演繹)參考資料來源
幕後花絮
花絮
- 男配角斯波爾丁·格雷寫了一場獨角戲,是關於他在拍攝這部電影的經歷,隨後根據這個拍成了另一部電影Swimming to Cambodia(1987)。
- 吳漢潤(Haing S. Ngor)成為第一位東南亞(也是第一位佛教教徒)獲得奧斯卡獎的演員。
- 電影中的可口可樂工廠原來構想的是一家百事可樂工廠,後來百事拒絕了出現在影片中。
- DithPran的扮演者是華裔醫生吳漢潤,吳漢潤原是高棉紅色高棉恐怖統治時代的華僑醫生,他逃過赤棉的血腥大屠殺,輾轉流亡美國。
- 影片的兩位主人公都確有其人,他們就是《紐約時報》記者西德尼·山伯格和他文章的主角迪特·普蘭。
穿幫鏡頭
連貫性:當辛迪在他的房間和迪斯·普瑞說話的時候,不同鏡頭之間他的髮型變化了。先是從整齊地分開梳著變成垂下來在前額上,又回到整齊分開梳著。
獲獎記錄
年份 | 獲獎名稱 | 獎項 | 獲獎情況 | 獲獎人 |
---|---|---|---|---|
1985 | 第57屆奧斯卡金像獎 | 最佳電影剪輯 | 獲獎 | Jim Clark |
最佳改編劇本 | 提名 | 布魯斯·羅賓遜 | ||
最佳男配角 | 獲獎 | 吳漢潤 | ||
最佳男主角 | 提名 | 薩姆·沃特森 | ||
最佳攝影 | 獲獎 | 克里斯·門格斯 | ||
最佳影片 | 提名 | 大衛·普特南 | ||
最佳導演 | 提名 | 羅蘭·約菲 | ||
1985 | 第42屆美國金球獎 | 劇情類最佳男主角 | 提名 | |
劇情類最佳影片 | 提名 | 《戰火屠城》 | ||
最佳電影配樂 | 提名 | |||
最佳男配角 | 獲獎 | |||
最佳編劇 | 提名 | |||
最佳導演 | 提名 |
參考資料來源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戰火屠城》是以“紅色高棉”占領金邊前後作為真實的歷史背景,一個叫布魯斯·羅賓遜的演員把這篇文章改編成一部300頁的劇本,拿著劇本去找1982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火戰車》的製片人大衛·普特南,想讓普特南提提意見。普特南把劇本發給了許多導演,讓導演們談談想法。最終,一個叫羅蘭·約菲的名不見經傳的導演打動了普特南。約菲告訴普特南,他不想只拍一部簡單的戰爭片,他要通過戰火與屠殺、恐怖與血腥講述一個有希望的故事——兩位主人公親如兄弟、勝似兄弟般的友情。
影片評價
《戰火屠城》以極其寫實的手法,向全世界再現了高棉歷史上那段最為黑暗的時光,為把“紅色高棉”政權釘死在歷史的恥辱柱上砸下重重的一錘。影片的成功很大一部分要歸結於真實的故事給觀者帶來的震撼(人民網評)。
影片令人不寒而慄的一幕是潘迪逃跑時誤入“人骨河”,鏡頭雖然不多,但極具震撼力,一具具骨骸堆積如山的控訴著暴政統治者的慘無人道(時光網、搜狐網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