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演職員,電影視頻,電影評論,劇情簡介,演職員表,演員表,職員表,角色介紹,音樂原聲,幕後花絮,獲獎記錄,製作發行,上映信息,票房信息,影片評價,正面評價,負面評價,
劇情簡介
盧·布魯姆(傑克·吉倫哈爾飾)是一名充滿激情的年輕人,迫切地想得到一份工作。他發現,自己或許可以在報導洛杉磯地下犯罪活動方面有一番作為。他與一群敢於冒險的攝影師們合作,闖入了那個危險而又刺激的“夜行”的世界。所謂“夜行”,指的就是自由記者和攝影師們四處拍攝暴力犯罪影像,並將其賣給電視台相關節目組的行為。一位來自電視台的經驗豐富的女記者尼娜(蕾妮·羅素飾)也成為盧的助手。然而很快,他就模糊了正與邪的界限,從一名旁觀者變成了他鏡頭中故事裡犯下罪行的“明星”。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配音 |
---|---|---|
Lou Bloom | 傑克·吉倫哈爾 | ---- |
Nina Romina | 蕾妮·羅素 | ---- |
Rick | 里茲·阿邁德 | ---- |
Security Guard | 麥可·帕帕約翰 | ---- |
Scrapyard Owner | Marco Rodriguez | ---- |
Joe Loder | 比爾·帕克斯頓 | ---- |
Marcus Mayhem Video | James Huang | ---- |
Kent Shocknek | 肯特·夏克奈克 | ---- |
Pat Harvey | Pat Harvey | ---- |
Sharon Tay | Sharon Tay | ---- |
Rick Garcia | Rick Garcia | ---- |
Female Anchor | Leah Fredkin | ---- |
Bill Seward | Bill Seward | ---- |
KWLA Anchor Ben Waterman | Rick Chambers | ---- |
KWLA Anchor Lisa Mays | Holly Hannula | ---- |
Pawn Shop Owner | Jonathan Coyne | ---- |
Ace Video Cameraman | 艾瑞克·朗 | ---- |
Cop #1 | Nick Chacon | ---- |
Cop #2 | Kevin Dunigan | ---- |
Cop #3 | Alex Ortiz Jr. | ---- |
職員表
製作人 | 導演 | 副導演(助理) | 編劇 | 攝影 | 配樂 | 剪輯 | 藝術指導 | 美術設計 | 服裝設計 | 視覺特效 |
---|---|---|---|---|---|---|---|---|---|---|
托尼·吉爾羅伊 傑克·吉倫哈爾 | 丹·吉爾羅伊 | Richard L. Fox 大衛·沃特斯 | 丹·吉爾羅伊 | 羅伯特·艾斯威特 | 詹姆斯·紐頓·霍華德 | John Gilroy | Kevin Kavanaugh | Naaman Marshall | 艾米·韋斯科特 | Connor Meechan |
(以上內容參考資料來源)
角色演員介紹
(以上內容參考資料來源)
音樂原聲
Nightcrawler | Lou's Inspired | |
Driving at Night | Sell the Bike | |
Loder Crashes | KWLA | |
The First Accident | Day to Night | |
Pictures on the Fridge | The First Night | |
Entering the House | Edit on the Hood | |
Lou and Rick on a Roll | Driving at Night, Again | |
Waiting | Mount Wilson | |
The Wrong Way | Watching the House Footage | Lou's Philosophy |
Making the News | Search for the Plate | The Newscast |
Moving the Body | Chinatown Express | Nina and Frank |
The Shootout | Lou's Free | If It Bleeds It Leads |
以上內容參考資料來源 |
幕後花絮
- 吉倫哈爾為了影片減去20磅體重。這並不是導演的要求而且他自己的主張。在他眼中,Lou就像是一隻“飢腸轆轆的土狼”,所以必須瘦。
- 傑克·吉倫哈爾在與鏡子中的自己對話的那場戲中,入戲太深,他用手砸碎了鏡子,而這一幕是劇本中沒有的。受傷的吉倫哈爾被送到醫院縫了幾針後立刻回到片場。
- 影片中的Lou很少或者說幾乎從來不眨眼睛。事實上,之前吉倫哈爾在出演《死亡幻覺》的主人公時也使用過這種方法。
- 為了扮演Lou的助手Rick,演員里茲·阿邁德曾與真實的“夜行者”一起出沒來尋找演戲的感覺。
- 傑克·吉倫哈爾背下了整部電影的台詞,他把它當成一部舞台劇來表演。
- 影片中的背景音樂可以看成是Lou在每一幕場景中腦海中想像的音樂。
- 本片是丹·吉爾羅伊的導演處女作。而扮演女主角尼娜的蕾妮·羅素是他的妻子。
- 影片是在聖費爾南多谷的月桂谷大街取景拍攝的,距離著名的“北好萊塢槍擊案”的地點只有幾街區的距離。
- 儘管Lou聲稱他與尼娜有肉體關係,但影片中兩個人連一次吻都沒有,更不要提親密鏡頭。這也許與尼娜的演員是導演妻子有著莫大的關係。
獲獎記錄
屆次 | 獎項 | 獲獎人 |
---|---|---|
2014年第24屆哥譚獨立電影獎 | 年度突破導演 | 丹·吉爾羅伊(提名) |
年度突破演員 | 里茲·阿邁德(提名) | |
2014年第35屆波士頓影評人協會獎 | 最佳新電影人 | 丹·吉爾羅伊 (獲獎) |
2014年第11屆聖路易斯影評人協會獎 | 最佳男主角 | 傑克·吉倫哈爾(獲獎) |
2014年第15屆鳳凰城影評人協會獎 | 最佳驚悚電影 | 《夜行者》 (獲獎) |
2014年第10屆奧斯汀影評人協會獎 | 最佳男主角 | 傑克·吉倫哈爾(獲獎) |
最佳原著劇本 | 丹·吉爾羅伊(獲獎) | |
最佳處女作 | 丹·吉爾羅伊(獲獎) | |
2015年第30屆獨立精神獎 | 最佳劇本 | 丹·吉爾羅伊(獲獎) |
最佳處女作導演 | 丹·吉爾羅伊(獲獎) | |
最佳男主角 | 傑克·吉倫哈爾(提名) | |
最佳男配角 | 里茲·阿邁德(提名) | |
最佳剪輯 | John gilroy(提名) | |
2015年第21屆美國演員工會獎 | 最佳男主角 | 傑克·吉倫哈爾(提名) |
2015年第72屆金球獎 | 劇情類電影最佳男主角 | 傑克·吉倫哈爾(提名) |
2015年第67屆美國編劇工會獎 | 最佳原創劇本 | 丹·吉爾羅伊(提名) |
2015年第68屆英國電影學院獎 | 最佳原創劇本 | 丹·吉爾羅伊(提名) |
最佳男主角 | 傑克·吉倫哈爾(提名) | |
最佳女配角 | 蕾妮·羅素(提名) | |
2015年第65屆美國電影剪輯工會獎 | 劇情類最佳剪輯 | 《夜行者》(提名) |
2015年第41屆土星獎獎 | 最佳驚悚電影 | 《夜行者》(提名) |
最佳男主角 | 傑克·吉倫哈爾(提名) | |
最佳女配角 | 蕾妮·羅素(提名) | |
2015年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 | 最佳原創劇本 | 《夜行者》(提名) |
以上內容參考資料來源 |
製作發行
上映信息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 |
---|---|
美國 | 2014年10月31日 |
中國台灣 | 2014年11月14日 |
黎巴嫩 | 2014年10月23日 |
加拿大 | 2014年9月5日 |
美國 | 2014年9月25日 |
瑞士 | 2014年9月30日 |
義大利 | 2014年10月24日 |
芬蘭 | 2014年10月29日 |
馬來西亞 | 2014年10月30日 |
俄羅斯 | 2014年10月30日 |
以上內容參考資料來源 |
票房信息
北美票房榜(2014年10月31日—2014年11月02日) | |||||
位次 | 片名 | 公司 | 周末 | 累計 | 院線 |
01 | 《夜行者》 | ORF | 1090 | 1090 | 2766 |
註:(周末/累計[單位:萬美元],成本[單位:百萬美元]) |
影片評價
正面評價
該片是一部尖刻、黑暗、諷刺、刻骨銘心的驚悚作品,傑克-吉倫哈爾創造了他演藝生涯的巔峰角色。堪稱2014年的《亡命駕駛》。(帝國雜誌評)《夜行者》的主題涉及到大量的社會性和道德性批判,不過其中對社會經濟的評論才是重頭戲。而且影片後半段對道德敗壞的挑釁更使電影得到一次魔法般的升華。(The Playlist評)趕在萬聖節放映《夜行者》似乎有點違反直覺,但話又說回來,這個時候上映一部如此露骨和扣人心弦的反社會畫像又有什麼不好。(奧斯汀紀事報評)從一個不起眼的地方開始,《夜行者》對新聞行業、就業市場和自救文化等逐一地進行了酸辣有趣的嘲諷。(完全電影評)
《夜行者》的過人之處在於它並沒有過分聲討人性貪婪的一面和展示刻畫主人公的內心救贖,而是希望去挖掘人類道德核心最深的那一層面,在面對它的時候,人類的反應和抉擇。(網易娛樂評)
這是一部經典的影片,並不僅僅是因為每個場景、每條故事線索都迷人且毫無冗餘,更是因為其主題是如此殘酷和精準。吉倫哈爾的精彩演繹遠非這部無可挑剔影片的唯一亮點,丹-吉爾羅伊的導演處女作充滿了對廣播媒體的瘋狂嘲諷,並暗指正是這些媒體的行徑,才讓觀眾生活在不安全的虛假空間中。該片背景設定非常巧妙、節奏異常緊湊,且令人不安的現實低俗情節劇,而吉倫哈爾的出色表現更是有畫龍點睛之效。(新浪娛樂評)
負面評價
該片作為一個反英雄、反勵志的反類型驚悚電影,在劇本上,本片其實沒有給予我們太大的驚喜,身經百戰的影迷可以輕而易舉的從開頭猜到後續男主角作死的人生走向,不過耐人尋味是,導演在這個並不新穎的格局框架內,注入了荒誕狡黠的敘事風格,綿里藏針的影像表現,從而讓這部影片有了若干很有嚼勁的高光瞬間,足以讓人回味良久。 (東方網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