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啟玄》,外科著作,十二卷,明·申斗垣撰,刊於1604年。卷一-三總論瘡瘍的病候、診法及治則,共72論;卷四-九分論外科約200種疾病的證治,並繪有圖形;卷十附入《痘科珍寶》一卷。卷十一-十二為治療方劑。現存初刻本等四種明刻本。1949年後有影印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外科啟玄
- 作者:申斗垣
- 創作時間:1604年
- 類別:外科醫書
《外科啟玄》,外科著作,十二卷,明·申斗垣撰,刊於1604年。卷一-三總論瘡瘍的病候、診法及治則,共72論;卷四-九分論外科約200種疾病的證治,並繪有圖形;卷十附入《痘科珍寶》一卷。卷十一-十二為治療方劑。現存初刻本等四種明刻本。1949年後有影印本。
二神散,中醫方劑名。出自《外科啟玄》卷十二。主治痘正發時遇大寒,變為陰症,腹痛,口氣冷,嘔吐,泄瀉,灰白陷伏難發者。組成 丁香九粒,乾薑(炒)一錢。用法用量 上為末。每五分,白湯下。少刻痘紅活為止。主治 痘正發時遇...
神效解毒散是《外科啟玄》中的藥方。方名 神效解毒散 組成 老人齒、紫河車、穿山甲(炙)、蜈蚣(炙,去頭足)、真玄明粉各等分。主治 諸毒惡瘡,疔瘡發背,癰疽腫毒,癤子,痘疔毒。用法用量 如疔瘡,每服3錢,用蒼耳子2鐘酒煎...
止痛如神湯,中醫方劑名。出自《外科啟玄》卷十二。具有祛風清熱,行氣利濕,潤腸通便之功效。主治痔瘡。歌訣 止痛如神秦艽桃,蒼防柏歸檳皂角;澤瀉大黃熟加入,痔瘡腫脹痛癢療。組成 秦艽(去苗)、桃仁(去尖皮,另研)、皂角子(燒存...
槐耳散,中醫方劑名。出自《外科啟玄》卷十二。具有止血之功效。主治腸痔下血。方劑組成 槐樹上木耳不拘多少。用法用量 置曬乾,為末。空心米湯調二錢送下,酒亦可。主要功用 止血。功能主治 腸痔下血。方劑方義 槐耳苦、辛、平。
抵金散,中醫方劑名。出自《外科啟玄》卷十一。具有散熱毒之功效。主治發背癰疽,潰後開爛作痛。組成 屎蜣螂(五月五日裝入竹筒內陰乾,取出為末)不拘多少。用法用量 用瓷罐收貯。凡遇患,將末摻瘡上。功用 散熱毒。主治 發背癰疽...
貝母散,中醫方劑名。出自《證類本草》卷八引《本草圖經》名見《外科啟玄》卷十二。具有解毒斂瘡之功效。主治人面瘡。臨床上用於肘膝部結核性或化膿性關節炎之潰後者。組成 貝母五錢(15g)。用法用量 為細末。用醋調稀,填入瘡口...
槐耳散,中醫方劑名。出自《外科啟玄》卷十二。具有止血之功效。主治腸痔下血。組成 槐樹上木耳不拘多少。用法用量 置曬乾,為末。空心米湯調二錢送下,酒亦可。功用 止血。主治 腸痔下血。方義 槐耳苦、辛、平。能治風,破血,...
黃花散,中醫方劑名。出自《外科啟玄》卷十二。主治黃水瘡。組成 黃花朵不拘多少(燒存性)。用法用量 上為末。搽上。主治 黃水瘡。方義 方中黃花朵(即黃蜀葵花)味甘,性寒,歸腎、膀胱經,燒炭後有斂瘡之功效,可用於濕熱壅遏導致...
柴胡消腫湯,中醫方劑名。出自《外科啟玄》卷十二。主治馬刀瘡腫盛。組成 黍粘子(炒)、黃連各五錢,歸尾、甘草各一兩,花粉、黃芪各一錢五分,黃芩、柴胡各二錢,連翹三錢,紅花五分,玄參一錢。用法 上㕮咀,每服五錢,水二...
極驗溶膠湯,中醫方劑名。出自《外科啟玄》卷十一。主治癰疽惡毒。組成 川山甲(如瘡在背,即用背上甲,在手,用前足上甲五分;如在足,用後腿上甲五分。酥炙,為細末)四片,透明真牛皮膠(瓦上焙成珠,為末,先成大豆子塊...
中庭疽 中庭疽是出自《外科啟玄》卷六,發於中庭穴部位的一種病。中庭疽 病名。發於中庭穴部位之癰疽。《外科啟玄》卷六:“此瘡乃任脈之徑,是奇經脈也。
乳疳 ,病名。乳房部癰疽經久不愈之病證。出《外科啟玄》卷五。基本概述 乳疳 ,病名。乳房部癰疽經久不愈之病證。出《外科啟玄》卷五。證見乳房部生有瘡腫,經治多難愈,纏綿歲月。乳疳之名出《外科啟玄》。 乳疳是因...
大風膏,中藥名。主治裙邊瘡。《外科啟玄》卷十二 【處方】大風子100個,枯礬5分,川椒末1錢,輕粉1錢。【製法】上為末。【用法用量】用油調搽。【摘錄】《外科啟玄》卷十二 《攝生眾妙方》卷八 【處方】大風子49個,杏仁49個...
槐萼散,中醫方劑名。出自《外科啟玄》卷十二。主治腸風、痔漏下血。組成 槐萼(炒)、生地黃(酒拌,蒸)、青皮、白朮、荊芥各六分,川芎四分,升麻、當歸身(酒浸)各一錢。用法用量 上為末。每服三錢,空心米飲送下。煎服亦妙。
大龜丸,中醫方劑名。出自《外科啟玄》卷十二。具有補陰陽之功效。主治瘰癧毒。組成 大烏龜(重一斤多)一個,雄黃五錢,胡椒三錢,川山甲三錢。用法用量 上為末,入龜頸內,以麻繩縛定,勿令頭出,面裹嚴,外用鹽泥固濟,火煅紅...
護痔藥,出自《外科啟玄》卷十二,具有枯痔時,護痔外好肉的功效。主治痔瘡。【別名】護痔散 【處方】白及、大黃、黃柏、苦參、寒水石、綠豆粉各等分。【製法】上為細末。【功能主治】枯痔時,護痔外好肉。主痔瘡。【用法用量】...
紫金蠲痛散是一處方藥劑,出處是《外科啟玄》卷十二。功效為整骨續筋,生肌止痛,活血。編號: 83871 名稱: 紫金蠲痛散 組成: 紫荊皮2兩,降真香2兩,骨碎補2兩,琥珀2兩,當歸頭身2兩,桃仁2兩,蒲黃1兩,無名異3兩(燒紅,...
黃蠟拈,中藥方劑,摘錄於《外科啟玄》卷十二,用於痔漏。【處方】輕粉8錢,硇砂5錢,松香6錢,黃蠟6錢,銅綠3錢,苦參末5分。【功能主治】痔漏。【用法用量】先溶蠟、松香,次入細藥攪勻,冷定取出,手捻如錢香條子,亦看漏眼...
空心溫服。【摘錄】《壽世保元》卷五 導水散--《外科啟玄》卷十二 【處方】滑石、木通、澤瀉、車前、朴消、大黃、通草、燈心。【功能主治】痔瘡,大小便不通。【用法用量】水2鐘,煎8分,空心服。【摘錄】《外科啟玄》卷十二
火癍瘡 火癍瘡,病名,長期向火烤灼而發之瘡瘍。《外科啟玄》卷九:“向火避寒,久炙皮膚,火氣入而成瘡。”證治參見燒傷條。
二粉散是一種藥物,成分有定粉、輕粉、枯礬等。二粉散 藥物組成:定粉5錢,輕粉5分,枯礬3分,菜子油。處方來源:《外科啟玄》卷十二。方劑主治:婦女面生粉花瘡。製備方法:上為末,用油調,溶於大瓷碗底內,勻開;次用蘄艾1...
八漏 八漏,病名,出《外科啟玄》卷七。指八種外科急慢性化膿性感染治療不當引起的漏症,或形成漏管者。包括氣漏、風漏、陰漏、冷漏、痔漏、血漏、瘺枯漏、痿腮漏等。
楊梅癬瘡 楊梅癬瘡 證名。梅毒瘡之形如癬狀者。見《外科啟玄》卷八。證見其形如癬,皮膚乾燥,瘙癢,若破潰則流血水,淋漓難愈,氣味臭穢。外治可用鵝黃散敷貼。
療效不滿意。此病屬中醫“風熱瘡”。《外科啟玄》謂“多因臟腑積熱”,復感風寒,內外合邪郁於肌膚所致,乃六癬中之“風癬”。治療當以涼血解毒、祛風止癢為主,再根據患者兼夾症進行加減。涼血消風散正合本病,故用之效佳。
4、治肺結核咯血,野山楂根30-60g,水煎汁,再用白茅花9-15g,燒灰。以藥汁沖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5、治多年痔漏,韭菜根、山楂根煎湯,熏洗為妙。(《外科啟玄》二根湯)6、治水腫,山楂乾根60-120g。水煎服。(《...
出處:《直指》名稱:神秘湯 組成:橘皮(去白)、紫蘇、人參、桔梗、桑皮、生薑、五味子各等分 用法:每服一兩,水二鐘,煎服 主治:瘰癧 出處:《外科啟玄》重要文獻摘要 方論選錄 《丹溪心法》:“神秘湯,治上氣喘急,不得臥;...
【摘錄】《聖濟總錄》卷一八一 《外科啟玄》卷九 【處方】真蛤粉5錢,滑石5錢。【功能主治】汗淅瘡。肥人多汗,久不洗浴,淹淅皮膚,爛成瘡者,痛不可忍。【用法用量】摻瘡上即愈。【摘錄】方出《外科啟玄》卷九,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