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子詩錄》序;是陳熾所著作品,出自於《陳熾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四子詩錄》序
- 作者:陳熾
- 創作年代:近代
- 作品出處:陳熾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四子詩錄》序;是陳熾所著作品,出自於《陳熾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四子詩錄》序;是陳熾所著作品,出自於《陳熾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作品原文陶福祖余性簡憺,里閈之間,罕交接獨。與勒子元俠、從弟稚箕年趣相若,稱親善焉。歲甲戌應禮部試走京師,識瑞金陳戶部次亮,數為文酒之會。乙亥次亮乞...
今夏旅居無事,偶檢敝簏,得舊所錄諸君詩,發而讀之,蟫跡欹斜,頗有闕蝕。蓋余與諸君離索之日久矣。追念疇昔,益為之悢。然,因命兒子棠笙掇拾補錄,以付手民,郵寄諸君。俾知今日相思之心如此,諸君著詩甚富,茲就吾所有刻之。所刻殆不及什一次,山篋中集,實創此例。故三君後並以稚箕殿之。光緒壬午...
朱湘(1904年—1933年12月5日),字子沅,原籍安徽太湖,生於湖南沅陵,父母早逝。詩人,“清華四子”之一。1925年出版第一本詩集《夏天》 。1926年自辦刊物《新文》 ,只刊載自己創作的詩文及翻譯的詩歌,自己發行。因經濟拮据,只發行了兩期。1927年第二本詩集《草莽》出版。1927年9月至1929年9月,留學美國...
請言其家之教化焉:使君有四子,曰贊曰質曰賡曰賞,聳秀之姿,若瑤林植庭,雪羽馴廡,克岐克嶷,突而偕弁。方欲以六經百氏,播禮樂,務忠孝,正名器,導人倫。如蘭有芳心,泉有清源,兆德之階,於是乎始。使君曰:“昔陳亢喜聞《詩》聞《禮》,聞君了之遠其子於孔魯今茲贊之儕也。”其年或成人,或...
馮天祿生四子,長子馮忠、三子馮惠業鹺,二子馮恩、四子馮愈業儒,發展成儒商家族。馮忠生於嘉靖十六年(1537年),卒於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挾資治鹺於揚”,“總南北鹺事四十餘年”,“初挾資頗微,後數盈萬”。馮忠的商業才能曾得到大司馬吳公賞識,令其董齊魯、淮浙各鹽場十餘年,後來大司馬吳公“老...
長洲彭允初進士紹升《四子詩錄序》中有云:“家三之詩溫讀之者於春宜。台山之詩雄讀之者於夏宜。大紳之詩曠讀之者於秋宜。秋士之詩寒讀之者於冬宜。有是四子詩而予我以四時之樂其亦可優遊以卒歲。”云云。聲木謹案:四子皆深於佛學又好宋儒之學兼工詩文與進士宗旨正同固屬至契之友其針芥之合決非...
沈德潛《國朝詩別裁集》:“太原王氏昆季多才,不啻過江王謝,而蘆中一集尤為矯矯。”姚瑩《識小錄》評:余考十子……中以端士、伊人、虹友為最。王士禛序其《據青集》云:“古詩之傳於後者大約有二:登臨之作,易為幽奇;懷古之作,易為悲壯……今年夏,相遇京師,出其《據青集》一卷,所謂幽奇、...
黃一魯《欽賜祭葬黃鳳翔碑記》吏部署部事戶部、尚書李汝華為朝比紂陳椿惠,乞皇恩蔭事事故南京禮部尚書黃鳳翔男,歲貢生。黃淳中侍服奉父效勞庇蔭明經學,詹事復有錄蔭奉皇明祖潘湖外士蔭,六子入監讀書,黃鳳郡官至禮部尚書,事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士,史繼偕為蔭敘已錄詔命宜頒事故南京禮部尚書黃鳳翔,男歲...
《四子詩錄》序 《四子詩錄》再版記 劉坤一復陳熾書一(1891年8月31日)劉坤一復陳熾書二(1891年12月12日)劉坤一復陳熾書三(1893年10月7日)劉坤一復陳熾書四(1894年10月18日)劉坤一復陳熾書五(1896年4月)劉坤一復陳熾書六(1896年7月4日)劉坤一復陳熾書七(1896年12月26日)盛宣懷致陳熾節略...
葛勝仲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為底本,參校殘本《永樂大典》。新輯集外詩附於卷末。人物生平 葛勝仲,葛書思的四子,字魯卿,北宋神宗熙寧五年(1072)生。他年幼時聰明過人,每天能誦書數千言,9歲能寫文章,文章中常常妙語驚人。父親葛書思為兒子葛勝仲隨意選了一個老師。隔了一段時間,葛勝仲對父親說...
《四書遇序》是明末清初文學家張岱創作的散文,收錄於《琅嬛文集》。原文 四書遇序 《六經》《四子》,自有註腳,而十去其五六矣;自有詮解而去其八九矣。故先輩有言,《六經》有解不如無解,完完全全幾句好白文,卻被訓詁講章說得零星破碎,豈不重可惜哉!余幼遵大父教,不讀朱注。凡看經書,未嘗敢以各家...
梁有譽其詩內容雖不深廣,但尚能做到婉麗多諷。他的一些詠史詩寄寓著對時世的感慨。如《漢宮詞》實是諷刺嘉靖帝為了煉出延年金丹而大肆搜羅少女的荒唐行為。他的一些與朋友贈答詩,也潛藏著對當時政局的憂慮。《喜歸述懷留別李於鱗徐子與宗子相王元美四子一百韻》較詳細地描述了“瘡痍未蘇息,戈甲轉綿延”的...
椐秦珝《鴻雪居士序》記載:時族人“數百口半沒於兵間,宇舍悉燼……遂接茅東山,因岩以棲,拾橡栗自給。素為膏粱,至是手足胼胝,一裘溫蔽,累累如懸鶉”。明、清兩次兵亂,秦士文四子中有三子為國捐軀,只有四子在外地為官幸免於難。故此,史有 “秦門多義士”之說(《蒙陰縣誌》康熙二十四年版)。...
《賦得大車檻檻》是弘曆創作的一首詩。作品原文 風雅夥章句,宣尼三百刪。序家多有異,聖意鮮能閒。檻檻大車詠,萋萋小雅嫻(小雅出車卉木萋萋勞還率之詩)。毳衣行役訊,擊鼓從(去聲)軍艱。作者簡介 弘曆(1711-1799),即清高宗。清代皇帝。年號乾隆。1735-1796年在位。愛新覺羅氏。滿族。雍正第四子,名...
張瑞徵,是張夢鯉的孫子,父親是肅寧知縣張嗣謨,《萊陽縣誌》序作者,生明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卒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清順治九年(1652年壬辰)進士,考選為翰林院庶吉士、宏文院編修、浙江典試正主考、河南按察司副使,分巡汝南道。著有《足余居詩草》、《玉署集》(各一卷)和“萊陽八景詩...
徐獻忠:“楊生神明內穎,卓起少年,詞華秀朗,為時令慕,與子安之徒並稱傑子,芝含三秀,風耀四靈,豈不蔚然觀美哉!其詩三十卷,不盡傳,今傳二卷。五言律體,長於他作。”胡震亨:“盈川視王微加澄汰,清骨明姿,居然大雅。”許學夷:“四子才力既大,風氣復還,故雖律體未成,綺靡未革,而中多雄偉...
新月派向現代主義詩歌過渡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詩作既講究音節的整飭、文字的洗鍊,更注重感覺的新鮮、想像的獨特,富於象徵意味。名篇有《斷章》《投》《魚化石》等,被公認為新文化運動中重要的詩歌流派新月派和現代派的代表詩人。著有詩集《三秋草》《魚目集》《漢園集》《慰勞信集》《十年詩草》《布萊希特戲劇...
四書即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又稱四子書,為歷代儒學子首要研習之書。南宋朱熹取《禮記》之大學、中庸篇,分章注釋,與論語、孟子合為“四書”。四書及其注釋包涵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孟子、程子、朱熹等,其編撰時長達一千八百年之久。南宋後,四書成為官學書籍和科舉指定書目,對歷代文教產生了極大影響。釋義 ...
南宋光宗紹熙遠年(1190年),當時著名理學家朱熹在福建漳州將《大學》、《論語》、《孟子》、《中庸》匯集到一起,作為一套經書刊刻問世。朱熹認為“先讀《大學》以定其規模;次讀《論語》定其根本;讀《孟子》以觀其發越;讀《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處。並言說“《四子》、《六經》”具有劃時代意義。《大學》...
他在《十經齋記》一文中說:“余自幼時讀四子書注中語,信之惟恐不篤也,即壯乃疑焉。既而熟讀六經、孔孟之言,以核之四子書注中之言,乃知其言心、言理、言性、言道,皆與六經、孔孟之言大異。六經言理在於物,而宋儒謂理具於心,謂性即理;六經言道即陰陽,而宋儒言陰陽非道,有理以生陰陽,乃謂...
翁萬達的出身,據《翁氏族譜》載:翁氏的始祖翁雄,為避戰亂,在72歲時入潮汕,居於鮀江畔之舉登村,創下初基,二年後去世。後四代單傳,至翁萬達之祖父翁可,才育有四子,翁萬達父親翁玉排行第三。翁家至翁萬達出生,早已家道中落。翁萬達5歲喪母,從小就過著清貧艱辛的生活,但一直勤於詩書。至嘉靖五年...
至於《南華經》所亡佚的19篇,除解說3篇(《莊子後解》《莊子略要》《解說第三》〔篇名不詳〕皆入《淮南子外篇》)外,還有16篇,其中有篇目可考者9篇,據關鋒考證,認為是《閼奕》《意修》《危言》《游鳧》《子胥》(《釋文·序錄》)《惠施》(《北齊書·杜弼傳》)《畏壘虛》(《史記·老莊列傳》...
元稹和了十二首,即《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序中說:“予友李公垂,貺予樂府新題二十首,雅有所謂,不虛為文,予取其病時之尤急者,列而和之。”白居易本著這個精神,寫詩五十首,改名《新樂府》。元稹李紳的二十首新題樂府已失傳。他的《憫農二首》,鑄為格言,傳誦不衰,雖未被郭茂倩收入《樂府...
”卷十七《著錄》:“《詩略》二卷,於玭著。”按,於玭著述今佚。劉太淑人(1506—1555):山東東阿苫山人,(即現東阿縣劉集鎮東苫山村)。道光本《東阿縣誌》卷十四:“劉淑人,戶部郎中田女也。幼好學,靜慈孝恭,孝經諸史,靡不遐覽。長適平涼同知於玭,生五子。(按,經考實為四子,即慎動、慎思...
晚年無心仕途,嗜書成癖,不問政事。生有四子:王沇之、王沔之、王漢之、王渙之;其弟王悆及侄子王溈之,皆登進士第。時有“一門九進士,歷朝笏滿床”之譽。墓葬於常山縣芙蓉鄉下庵。後人將其早年結廬讀書之繡溪山,改名賢良峰。著有《王中甫詩集》傳世。主要作品 王介賀贈聯 草廬三顧動幽蟄;蕙帳一空生...
明代何景明說初唐四子“音節往往可歌”(《明月篇序》),所指即七言歌行這種詩體。在駱賓王稍後的劉希夷、張若虛,盛唐的李頎、王維、高適,中唐的元稹、白居易,晚唐的鄭谷、韋莊,及至清代吳偉業等人的長篇歌行,都是沿著這條線索發展下來的。駱賓王的五言律詩也有不少佳作。例如,《在獄詠蟬》,托物寄興,感慨深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