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幼女千重子因雙親窮苦,遭到遺棄,由商人太吉郎夫婦收留,照日本傳統的老規矩撫養成人。千重子為人正派,對自己的身世已暗自懷疑,促成多愁善感的情緒。按日本民間的迷信說法,棄兒會淪為終身不幸,她常為此苦惱不已。而且,千重子又是個孿生女兒,所以多背負一層受人恥笑的標誌。有一天,千重子在京都郊外的北山,遇見當地一個美少女。她發現那正是她的孿生姐妹。嬌生慣養的千重子同身材健美、自食其力的苗子,逾越社會地位的懸殊,情投意合,和睦相處。由於兩人容貌驚人的相似,鬧出一些陰差陽錯的誤會。
作品目錄
一、春花 | 四、北山杉 | 七、松林的翠綠 |
二、尼姑庵與格子門 | 五、祗園節 | 八、深秋的姐妹 |
三、和服街 | 六、秋色 | 九、冬天的花 |
創作背景
孤獨淒涼的童年生活,使川端康成失去了家的感覺,缺乏心靈的歸宿感,這種孤獨虛空,無依無靠的感覺影響著他的生活與心靈,使他一直夢想著能尋找到能撫平其心靈創傷,給予他精神寄託的理想家園。也正是這種遊子情系故鄉的強烈感受和追尋故鄉的強烈願望,才使其發表了以京都為創作背景《古都》。
川端康成在寫《古都》時說:“想寫一篇小說,藉以探訪日本的故鄉”。之後在隨筆中又提到:“京都是日本的故鄉,也是我的故鄉”。“我把京都深秋的景色,當作哺育我的‘搖籃”。以此可以看出,《古都》選擇了日本的古都京都來作為創作的背景主要因為京都是日本美最集中和最傑出之地,也是日本文化的第盛之地,被稱為“真正的日本”,是“日本人精神的象徵”。川端康成在京都找到了自己一直苦苦尋找的心靈故鄉和理想的精神家園。
川端康成創作和發表《古都》的時期,正是二戰日本戰敗後,被美軍占領的時期。美軍將美國的文化及美國人的生活方式傳入日本,致使日本的民族文化受到了極大的衝擊和影響,陷入了傳統衰落的危機之中。川端康成對日本傳統美的失落深感痛心,決心把戰後自己的生命作為餘生,來恢復和挽救日漸消失的日本傳統美。他說“我強烈地自覺做一個日本式作家,希望繼承日本美的傳統,除了這種自覺和希望以外,別無什麼東西了……。”“我餘生不是局於我自己,而是日本的美的傳統的表現”。正是這樣一種強烈的責任感與使命感,使得川端康成以京都作為故事展開的背景,創作了極具京都及日本魅力的作品《古都》。
人物介紹
千重子
生長在優越環境中,被養父母視為掌上明珠的千重子,正值豆蔻年華、容貌照人之時,在春光明媚的季節里,竟然滿懷悲愁悽苦,深感韶光易逝、好景難留;面對青梅竹馬的男伴水木真一的愛心吐露,作為一個少女,她本來應該感到無比的幸福和甜蜜。但是,她不僅沒有這種感覺,反而對自己的不明身世深感痛苦,心底里充滿了棄兒的辛酸苦楚。這樣的小說開頭,在讀者面前初步勾勒出了一個極其溫柔美麗而又無限纏綿哀怨的少女形象。
千重子的哀怨不僅僅是觸景生情感時傷懷式的,而且成為她生命意識的一部分,散發出謎一般誘人的魅力。“淚眼描將盡,愁腸寫未出”正是此種寫照千重子的哀怨明顯地反映出日本民族含蓄徽妙難以言說的普遍心理特徵。正如櫻花的神韻深深地薰染滲透在每一個日本人的心靈中一樣,千重子正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而且,從當時社會上人們歧視棄兒的態度來說,無疑會造成千重子對自己出身的異乎尋常的敏感。在她的意識深處,永遠不可能消除對出身的疑慮,哀怨也由此源源而生。小說描繪千重子的衣著,說她不像一般少女那樣喜愛明麗鮮艷的色彩和服裝,就連身上系的腰帶也顯得過分的素淨了。無怪乎她的養父佐田太吉郎,雖然自己熱衷於追求現代抽象派畫家那種荒涼、病態的畫風,但當他看到女兒發自內心地痴迷著素淨的色彩,則感到隱隱的憂傷和不安。
苗子
妹妹苗子雖然沒有被父母遺棄,但由於雙親過早雙亡,她不得不獨自生活在北山的小村莊裡,靠做些伐木的苦力來養活自己。姐姐現在是富家小姐,又有教養,苗子認為自己肯定不能適應小姐家的生活。苗子只去綢緞店看望過姐姐一次,為的是讓姐姐看看自己穿和服的樣子,那和服正是姐姐送的。苗子很清楚自己的身份,不願意給姐姐帶去任何的麻煩,所以打算以後不再去見姐姐,只希望姐姐可以到北山來看望自己。
苗子不明白為什麼被父母遺棄的是姐姐而不是自己,她覺得父母正是因此而受到了懲罰,可是自己那時也是一個嬰兒,所以只能請求姐姐的原諒。苗子認為姐妹兩人身份懸殊,而到底是姐姐過上了富足的生活。最終,苗子選擇了在飄著細雪的清晨離開,消失在了姐姐的生活中。
作品鑑賞
作品主題
《古都》是一部充斥著濃郁的日本傳統文化氣息的作品,作品通過對古都的名勝古蹟、傳統節日風俗等的描寫再現了京都的古風名勝,表現了作者對日本傳統文化之美的欣賞和深入骨髓的眷戀。
但是面對強大的西方文化的入侵,日本傳統文化在逐漸走向衰落,作者為此感到惋惜和孤獨。川端康成積極的對日本正逐漸衰敗的傳統文化和傳統精神的追尋,不是因為他個人所需要,而是作為一個民族,必須要找到自己的位置,不能隨波逐流,民族性的文化不能輕易放棄,更不能隨意丟棄,川端康成在自己文學創作中也表現出和傳統文化高度的統一。
《古都》是川端康成末年之作,討論川端康成一貫關心的主題,包括:兩性之間的鴻溝、兩性差異的焦慮、單純無邪的嚮往、人間和自然的結合、環境和個性的結合——古都同時探討居住戰後古都京都的藝術家對現代與傳統的愛憎情理,現代很吸引人,又使人迷惘,社會在變,大眾的文學品味也在變,如何在現代化過程中站得住腳而保留傳統性質是個大問號。
藝術特色
情感描寫
《古都》這部小說中的思想基調是虛無和
幽玄。川端康成把這對孿生姊妹襁褓中的分離和成人後的重聚加以情感化的處理,使兩個人物始終陷在縹緲、纏綿的感傷之中。在小說中,作者通過她們微妙、細膩的感情變化和思想活動來突出虛無思想的主旨。千重子每每出現,她心頭總有種解不開、剪不斷的“一縷淡淡的寂寞情緒”,“一股難以名狀的痛楚”。她對生活的前途毫無信心,養母向她提起婚事,她“面帶愁容,久不言聲”。姐妹的團聚,沒有沖淡她心頭的寂寥和悲愁,卻給她增添了“新的哀傷”。苗子總是為一種“幻滅”感所主宰,就連自己的雙胞胎姐妹也被她看成“幻影”。總之,作品就是通過這些人物感情和
思緒的描寫給人一種
世事無常、縹緲無跡的感覺,體現出作者的虛無思想和頹廢情感。
《古都》充滿了人類天性中最純真、誠摯的感情,體現了“風雅”的美感本質。日本美學傳統的
物哀、風雅和
幽玄在川端康成的小說里得到很好展現,而且融合在《古都》中,相輔相成,使之顯示出令人久久難忘的獨特美感。由於對日本美學傳統的執著和對西方藝術手法的探索,川端康成寫出了不朽的《古都》。作品中,他發揮了作家的主動精神和創造力量,顯示出了繼承與創新相融合的美麗色彩。
《古都》中千重子和苗子這對孿生姐妹之間至親至愛之情是真摯感人的。姐妹重逢後,她們都把對方當作自己生命的一部分,關心對方的前程。千重子親自選布料為妹妹做和服,並說服養父母,要把她接到家裡來,使她脫離苦境。而太吉夫婦對千重子的愛又體現了深摯的親子之情。千重子雖然不是太吉夫婦的親生女兒,但他們從來沒有把她當棄兒看待,總是像親生女兒一樣關心她。《古都》開篇第一章,作家就以明快的筆調,單純的線條,描畫出在櫻花盛開的節日裡,千重子和兒時的好友夏一之間純真的愛情。儘管這愛情帶有幾分稚氣,但它是那么自然純潔。
《古都》充滿了人類高尚而誠摯的感情,這樣的感情,又讓高尚的情操和自我犧牲精神所升華。例如,當姐妹倆在杉樹林會面時,突遭雷暴雨的襲擊,苗子用自己的身體覆蓋住姐姐的身體;又如,苗子為姐姐的名聲地位,寧可放棄夢寐以求的姐妹團聚的幸福;她拒絕了織工秀男的求婚,打算隱姓埋名地遠遁深山;尤助為愛情而放棄繼承權,這些都給讀者以淨化靈魂的審美感受。
京都描寫
小說的一大特色是描述了京都的多個節日,包括
平安神宮的
時代祭、
葵祭、
鞍馬寺的伐竹會、
祇園祭、“大字”篝火儀式等。小說中還以京都的各處名勝為背景,演繹人物的故事。
不論
川端康成寫作《古都》的本意如何,就其藝術效果而論,確是表現了京都的自然美和傳統美。作者讓讀者跟著千重子去尋訪京都的名勝古蹟,欣賞平安神宮的
櫻花,嵯峨的竹林,北山的園杉,青蓮院的楠木,領略一年一度盛大的祇園會,時代祭,伐竹祭,鞍馬山的大字篝火...小說好似
京都的風俗畫卷,使人能體味到日本民族的情趣,日本民族的美。所以,從這部作品,很能看出川端康成的創作特色,即:以現代人的感受,用
嘆惋的筆調,描寫日本民族的傳統美。
該作品的巧妙之處在於作者並沒有直接描寫二人純真的姐妹之情,而是把這種美好的感情放在京都的自然美景,四時的變遷中去描寫,使景物與人情互相映襯與交融,描繪了一幅展現京都自然美與人情美的美好畫卷。在這部作品中,川端康成以敏銳的筆觸,細緻的描寫,引領讀者隨著作品中的人物去欣賞京都的四季美景,尋訪京都的名勝古蹟,領賂京都傳統節日的古韻,體味京都和服之美,日本之美。小說好似京都的一首抒情詩,又似京都的一幅風景畫,詩情畫意處處體現了川端康成難以割合的京都情結。
京都之自然景色。日本是一個南北狹長的島國,有著十分鮮明的四季變化。這使得日本人習慣於以微銳,細膩的筆端去捕捉四季的變化之美。在《古都》這部作品中,川端康成便是充分運用日本文學傳統中“四季感”的藝術手法,以春之花,夏的節日,深秋的姐妹,冬之花為主線,隨著四季的輪迴變化來描繪出京都的四季各時之美。
在“春之花”中,作者首先藉助千重子的眼睛對平安神宮的櫻花進行了細緻的描寫:“最美的,莫過於一簇簇紅垂櫻,裝點著神苑”。“他們一來到西邊迴廊的入口處,陝人眼帘的便是紅色垂櫻,馬上使人感覺到春天的景色。這才是真正的春天:連低垂的細長枝梢上,都成控成簇地開滿了紅色八重櫻,像這樣的花叢,與其說是花兒開在樹上,不如說是花開滿了枝頭。”櫻花是日本的國花,是日本傳統美的象徵。作者通過對櫻花的措寫來探求日本自然與傳統之美,體現了作者對京都的獨特情感及對日本民族精神的執著。
川端康成在描寫艷麗的春花的同時,也沒有忘記抒發對京都青翠欲滴的綠葉的情感。在描寫“和級街”的內容中,作者寫到“京都作為一個大都會,可謂樹木青翠,秀色可餐。且不說修學院和皇宮內的松林、古寺庭園裡的樹木,即便是在木屋街和湖畔,以及五條和壩川等地夾岸的垂柳,幾欲拂地,十分輕柔”。作者又對東山的嫩葉,磋陽的竹林,北山的園杉,青蓮的棺木,植物園的樹等綠之韻味和冬之罪罪細雪進行了細膩描寫,使得所描繪的這幅京都畫卷的顏色更加絢麗多彩。
京都之傳統節日,川端康成對於京都的感情不只表現於對自然文化的鐘情,也體現於他對京都人文文化的眷顧。在小說中,作者隨著故事情節的展開和發展,引頸讀者領略京都一年一度的葵花祭、伐竹鼓、鞍馬山的活動等傳統節日的盛況,描繪了從平安時代到明治以前日本民情風俗的演變情況。
京都之名勝古蹟。京都的魅力不僅僅在於它的傳統與美景,它還是日本的千年古都,公元794—1868年間曾為日本首都,有宗教寺院1500多所,寺院200餘座,是日本的宗教文化中心和神教聖地。作品川端康成把京都的名勝古蹟平安神宮、仁和寺、清水寺、入阪神社等作為故事發生和發展的舞台,安插作品中的主人公兩姐妹在神社相見,將其對京都的情感融入了對古代建築,廢棄神社的描寫之中。
作品影響
《古都》和其他兩部中篇小說,於1968年獲得諾貝爾獎委員會審核通過,由於以豐富的感情、高超的敘事性技巧、並以非凡之敏銳表現了日本人內在精神的特質,據以頒給川端康成諾貝爾文學獎。其他兩部為《
雪國》(1935年-1948年)與《
千隻鶴》(1949年-1951年)。《古都》是三部作品中唯一一部沒有情色內容的。
小說《古都》是川端康成晚年的重要作品,在其表現的主題中,已經可以逐漸看出那種從早年的頹廢風格逐漸生髮出來的變化,多了許多對自然的、環境的思考和人類生活、感情在自然變遷中的體會和衍生。多了幾分哲思和反省,主旨同時也蘊含著深刻的內涵,對日本民族在戰後的環境、在戰後環境中對自身感情的、生活的選擇與變遷都做出了近乎課題式的深刻思考。
《古都》分別在1963年、1980年和2005年被拍成電影。
作品評價
諾貝爾文學獎授獎辭:《古都》以毫不誇張的感傷,動人心弦的手法,將神社佛閣、工匠薈萃的古老街道、庭院、植物園等種種風物,敏銳而精細地表現出來,作品充滿了詩情畫意。
出版信息
中文譯本 |
---|
高慧勤/譯(繁),《古都》,桂冠圖書公司,1998年出版 |
唐月梅/譯(繁),《古都》,木馬文化,2002年出版 |
葉渭渠、唐月梅/譯,《雪國、古都、千隻鶴》,譯林出版社,2002年出版 |
唐月梅/譯,《古都》,北京出版社,2003年出版 |
唐月梅/譯,《古都》,南海出版社,2014年出版 |
作者簡介
川端康成,日本新感覺派作家,小說家。1899年6月14日生於大阪。幼年父母雙亡,其後姐姐和祖父母又陸續病故,他被稱為“參加葬禮的名人”。一生多旅行,心情苦悶憂鬱,逐漸形成了感傷與孤獨的性格,這種內心的痛苦與悲哀成為後來川端康成文學的陰影很深的底色。在東京大學國文專業學習時,參與復刊《新思潮》(第6次)雜誌。1924年畢業。同年和橫光利一《不是代》雜誌,後成為由此誕生的新感覺派的中心人物之一。新感覺派衰落後,參加新興藝術派和新心理主義文學運動,一生創作小說100多篇,中短篇多於長篇。作品富抒情性,追求人生升華的美,並深受佛教思想和虛無主義影響。早期多以下層女性作為小說的主人公,寫她們的純潔和不幸。後期一些作品寫了近親之間、甚至老人的變態情愛心理,手法純熟,渾然天成。
成名作小說《伊豆的舞女》(1926)描寫一個高中生“我”和流浪藝人的感傷及不幸生活。代表作有《伊豆的舞女》《雪國》《千隻鶴》等。1968年獲諾貝爾文學獎,亦是首位獲得該獎項的日本作家。1972年4月16日在工作室自殺身亡。已有多部作品在中國翻譯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