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公牘學史
- 別名:Historical Study of Official Documents
- 作者:許同莘
- 出版時間:1989年
- 出版社:檔案出版社
- 頁數:396 頁
- ISBN:9787800191909
- 定價:5.5 元
- 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 錄,圖書分類,
內容簡介
許同莘《公牘學史》成書於20世紀三四十年代,是我國第一部研究文書產生及發展、演變歷史的專著。1947年由商務印書館整理出版,1958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又有翻印本。但因以上兩個版本對底本未加標點、校勘,文字舛誤、訛謬之處甚多,檔案出版社於1989年又重新出版,並加以校勘、標點。
作者簡介
許同莘(1878-?),庚子、辛丑併科舉人,早年留學日本,畢業於日本法政大學速成科。歸國後入張之洞幕,為文案委員。民國後任外交部僉事、河北省政府主任秘書等職。長期從事文秘工作,通曉歷代章奏文移,著有《治牘要旨》、《公牘銓義》、《公牘學史》等。
許同莘,字溯伊,江蘇無錫人,生於清光緒四年(1878年),庚子、辛丑併科舉人,曾東赴日本留學,畢業於日本法政大學速成科。歸國後入張之洞幕,擔任文案委員,從此與公牘學結下不解之緣。1899年,21歲的許同莘跟隨擅長公牘的舅父張曾疇(字望山,別號潛園) 在鄂督幕府中“ 學習辦事”,據許氏自己說就是學習治事之文的撰寫方法,參閱前人公文,借題懸擬文稿等。1906年,許氏正式任張之洞幕僚。此時的張之洞由湖廣總督改任軍機大臣,對僚屬起草文書要求極嚴,椽吏個個兢兢業業,不敢有一字馬虎。許同莘入幕府之初,有關外交文書方面的知識多請教於有名的紹興師爺施理卿《公牘學史》中的《辭命》一章專講外交文書,多借重施氏之論。許同莘在《公牘學史》自序中說“ 歲己亥,同莘始游武昌,從會稽施先生治法家言於督署。是時距曾、胡諸公之歿三四十年,幕中諸先生時時誦其文章,道其軼事,而督部張文襄公視草嚴,椽吏兢兢,無或敢一字苟者,既而服官京曹,伯父靜山先生屢以言事詣闕下。伯父嘗受知閻文介公、丁文誠公,從容語當日事,深宵侍坐,不知其倦也”。由此可見家學、前人對許氏從事公牘影響至深。1909年冬,許同莘開始編纂《張文襄公全書》,“發篋而盡讀之,得具知治事之要”,加深了對公牘寫作的研究、1912年許同莘任北洋政府外交部僉事,此後十餘年,完成了清對外條約和《張文襄公年譜》的編纂工作。北洋政府垮台後,許同莘曾任河北省政府主任秘書。抗日戰爭期間,任過河南省政府主任秘書。在此期間,主要精力用於公牘學研究,先後寫成《治牘要旨》《公牘銓義》,最後寫成傳世之作《公牘學史》。
目 錄
楊序
自序
凡例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牘髓目次
卷一
卷二
附錄
圖書分類
《公牘學史》該書內容分兩部分:前部分共 10卷,8卷論述上古三代、春秋戰國、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文書及文書工作的歷史,2卷羅列各代的辭命範文,加以分析評論,後部分有內外兩篇,名為“牘髓”,論述文書工作者的修養、情操及文書撰擬技巧等,比較系統地體現了作者治牘的思想及文書學理論。最後還附有治牘須知,講述擬寫公文應注意的事項,總結和概括了作者長期從事文書工作的實踐經驗作者從“政與學”“政事與文章”的高度和互相貫通的觀點去研究文書與文書工作,注重內容,考究文風格調,使文書工作從刀筆俗吏操業謀生以講求程式為目的的陳舊見解中解脫出來,把歷史上大量的、個別的文書工作經驗,總結、提高為系統的文書學理論。該專著對研究中國文書學和檔案學具有重要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