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

胡耀邦1982年9月1日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1986年收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十二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報告共六個部分:一、歷史性的轉變和新的偉大任務;二、促進社會主義經濟的全面高漲;三、努力建設高度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四、努力建設高度的社會主義民主;五、堅持獨立自主的對外政策;六、把黨建設成為領導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堅強核心。報告指出,中國已經在指導思想上完成了撥亂反正的艱巨任務,在各條戰線上的實際工作中取得了撥亂反正的重大勝利,實現了歷史性的偉大轉變。這次大會的使命,就是要全面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確定繼續前進的正確道路、戰略步驟和方針政策。中國共產黨在新的歷史時期的總任務是:團結全國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鬥,逐步實現工業、農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現代化,把我國建設成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會主義國家。根據總任務的要求,從這次代表大會到下次代表大會的五年間,我們要大力推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設,繼續健全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認真整頓黨的作風和組織,爭取實現國家財政經濟狀況的根本好轉,實現社會風氣的根本好轉,實現黨風的根本好轉。報告強調指出,在全黨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現代化經濟建設上來以後,黨中央曾多次鄭重提出:我們黨在建設高度物質文明的同時,一定要努力建設高度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這是建設社會主義的一個戰略方針問題。社會主義的歷史經驗和我國當前的現實情況都告訴我們,是否堅持這樣的方針,將關係到社會主義的興衰成敗。因此,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全黨的任務,是各條戰線的共同任務。在這同時,要努力促進祖國統一的大業,繼續為反對帝國主義、霸權主義和維護世界和平而鬥爭。到本世紀末,我國經濟建設的總的奮鬥目標是:在不斷提高經濟效益的前提下,力爭使全國工農業的年產值翻兩番,即由1980年的7千1百億元增加到2000年的2萬8千億元左右,使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達到小康水平。到本世紀末的20年內,一定要牢牢抓住農業、能源和交通、教育和科學這幾個根本環節,把它們作為經濟發展的戰略重點。為了實現20年的奮鬥目標,在戰略部署上要分兩步走:前10年主要打好基礎,積蓄力量,創造條件,後10年要進入一個新的經濟振興時期。這是黨中央全面分析了我國經濟情況和發展趨勢之後作出的重要決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