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見》(第2版)

《偏見》(第2版)

《偏見》(第2版)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英】魯珀特•布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偏見》(第2版) 
  • 作者:魯珀特•布朗 
  • 譯者:張彥彥 
  •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1年1月 
  • ISBN:9787300287935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精彩篇章,

內容簡介

《偏見》(第2版)全面介紹了偏見研究的主要理論觀點,並提供了針對近期研究進展的批判性分析。作者從社會心理學的視角來探討偏見,將它視為主要來源於群體過程的現象,但反過來,它也可以塑造個體的行為和知覺。在關注群際動力學的同時,書中囊括了所有嘗試理解偏見的重要研究,包括經典人格理論的解釋、發展的視角以及著眼於分類和刻板印象的社會認知領域的研究。最重要的是,從實際套用出發,用真實的、日常生活中不同偏見的實例評估了偏見研究在人類同偏見作鬥爭和減少偏見方面的價值。
本書對偏見這一讓人困惑而持久的社會現象進行了全方位解讀,論述深入淺出,案例豐富,可讀性強,是讀者客觀理解偏見並逐漸消除偏見的寶貴參考資料。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偏見的本質
什麼是偏見?
一種社會心理學的視角
小結
注釋
擴展閱讀
第二章 持有偏見的個體
權威主義人格
左翼和右翼的偏見:教條主義的心理學研究
作為社會支配的偏見
採用人格視角研究偏見的局限
小結
注釋
擴展閱讀
第三章 社會分類和偏見
把世界分類:社會分類,一個基本的認知過程
我們在何時、何地及以何種方式進行分類?影響類別使用的因素
是基於群體還是他們的觀念?分類或觀念相似性作為偏見的基礎
小結
注釋
擴展閱讀
第四章 刻板印象和偏見
刻板印象的起源
刻板印象的使用
刻板印象的改變
小結
注釋
擴展閱讀
第五章 兒童偏見的發展
對社會類別的覺察
我是誰和我喜歡誰?類別認同和偏好
兒童的群際歧視
理解兒童偏見的發展過程
小結
注釋
擴展閱讀
第六章 偏見和群際關係
群體利益的衝突:當我們損失時,你們獲益
社會認同
相對剝奪
威脅作為偏見的一個原因
小結
注釋
擴展閱讀
第七章 新舊形式的偏見
偏見在減少嗎?
新形式的偏見
偏見的內隱測量
小結
注釋
擴展閱讀
第八章 從接收者的視角看偏見
經歷偏見
污名化的後果
小結
注釋
擴展閱讀
第九章 減少偏見
接觸假設
學校里的接觸
重新思考接觸假設
結束語
小結
注釋
擴展閱讀
術語表
參考文獻
主題索引
譯後記

作者簡介

魯珀特•布朗,薩塞克斯大學社會心理學教授,在偏見、群體過程和群際關係課程方面有超過25年的教學經驗,並在這些領域發表過大量的文章。除了《偏見》一書,還著有《群體過程》(2000),並主編了《Blackwell社會心理學手冊:群際關係》(2001)以及《社會認同》(2006)。擔任《社會問題與政策評論》《歐洲社會心理學專論》期刊的編輯,於2005年被社會問題心理學研究會授予戈登•奧爾波特群際關係獎。

精彩篇章

體制合理化理論的最初假設是,意識形態、信仰系統、群體刻板印象等(無論叫什麼名字)其實都起到了為某種社會安排或虐待他人的行為進行辯護的作用。在本書的其他地方,我們已經看到數十個這種現象的例子:認為少數族裔是“愚蠢的”,認為失業者是“懶惰的”,或將移民視為“會威脅我們的生活方式的”群體,這些知覺的目的都是使針對相關群體的、各種形式的歧視合理化。在考量歧視的施予者時(這些人通常是占多數的或更強大的群體的成員,他們大體上是偏見和歧視的主要推動者),研究者基本上沒有什麼異議。從馬克思和恩格斯開始,人們就普遍接受這樣一種觀點,即人們對社會和組成社會的群體的看法傾向於反映他們的利益,並因此將能夠使這些利益永久化的社會關係都視為是正當合理的。而相對不太容易理解的是,Jost和同事們(2004) 聲稱,被污名化的群體成員也往往會贊同同樣的那些針對自己的消極刻板印象,並且比優勢群體成員更傾向於熱心地支持這一現狀。
有哪些論據可以支持這個看似自相矛盾的假設呢?有好幾個。其中一個觀點受到傳統馬克思主義虛假意識概念的啟發。如果統治精英有足夠的力量擁有和控制國有和私營部門的所有機構,包括大眾媒體,那么他們就可以做很多事,以確保人們在關於“世界是什麼樣的”以及“世界應該是什麼樣的” 這些觀點上達成共識。正如Jost和Banaji(1994)所言,“統治者的觀點將成為被統治者的觀點”。或者更殘酷地說,被污名化的群體會被洗腦,從而相信所有關於他們的負面新聞報導。
體制合理化理論的另一些論點在本質上更多的是心理學性質的。Jost及同事們(2003b)認為,認知和動機過程的混合將使得弱勢群體成員比系統中的高層成員更有可能想要證明系統的合理性。這些過程包括對減少不確定性的需要、對結構和控制的需要,以及減少失調的強烈願望。Jost和同事們認為,生活在一個穩定而有序的體系中,即使是一個明顯對於你毫無益處的系統,也比處在一個社會動盪的情境中要舒服得多,因為後者的未來可能是不可預測的,因此會讓人感到不安。認知失調可能也在起作用。就如同新的群體成員如果在加入群體伊始就經受了一個痛苦的過程,那么相比於那些沒有不適體驗的人,他們往往會說自己更喜歡這個群體,因此被污名化群體的成員將比那些制度的實際受益者更想要為壓迫他們的制度做辯護。Jost和同事們(2003b) 承認,這種在制度層面減少失調與在個體層面減少失調(包括態度概念和決策) 的過程肯定是不一樣的。這是因為,在經典的失調-誘發效應中,失調公式里的一個關鍵要素始終是個人(感知到)對失調的認知具有選擇自由: “我選擇加入這個群體;我剛剛經歷了極其痛苦/尷尬的經歷才加入這個群體;因此,這個群體對於我來說一定真的有吸引力。”但是,對於社會上大多數的劣勢群體來說,這種意願或選擇似乎是不存在的。儘管如此,Jost和同事們(2003b) 仍然相信:“遭受痛苦最多的那些人也必定有最多的理由來對其進行解釋、辯解和合理化。”正如他們所說的那樣,體制合理化“在意識形態上相當於吃了蚱蜢,然後說這是因為自己愛吃”。
論點有很多,那么證據呢?體制合理化理論的出發點就是一個已經被反覆驗證了的現象,即從屬群體的成員在群際判斷時往往表現出外群體偏向。在IAT等準內隱指標上也可以觀察到這種外群體偏好。體制合理化理論的支持者正是從這些發現的表面價值出發,認為弱勢群體的成員實際上相信了自己的劣勢,並潛在地贊同這種制度。
支持這一理論的第二條證據線索來自在美國展開的一系列調查,這些調查似乎表明,窮人比高收入者對政府的批評更少而支持更多。例如,在一項早期研究中,年收入低於6000美元的受訪者想要“限制個人或媒體批評政府的權利”的可能性是年收入超過16000美元的人的兩倍。隨後的一項包括拉美裔受訪者(既有的被剝奪群體)的研究發現,那些收入低於9000美元的人似乎比那些收入超過40000美元的人更加相信政府是為了所有人的利益而運作的。在一些(但不是全部的) 調查中,在控制了教育水平後,低收入群體的這種順從態度就消失了。
總之,體制合理化理論是一種功能主義的解釋,在這種解釋中,研究者認為現行的、繼續存在的社會秩序促使從屬群體成員以不利於自身的視角來看待自己的群體,並贊同那些看起來似乎違背其群體利益的政治立場。借用所有那些匿名的塗鴉藝術家的話來說:“體制說了算,行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