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丹十三

伊丹十三

伊丹十三(Itami juzo),原名池內義弘,1933年5月15日出生於日本京都府京都市,高中輟學,日本電影演員。

1959年,26歲的伊丹十三在朋友幫助下,伊丹十三加入了大映公司成為一名小演員。1963年,出演戰爭歷史片《北京55天》。1969年,伊丹十三改名為“伊丹十三”。1970年代,伊丹十三製作了一系列電視紀錄片,加入並參加了電視節目製作公司電視工作者聯盟。1981年,伊丹十三出版了雜誌《Mononcle》。1983年,參演由市川昆執導的劇情片《細雪》,獲得電影旬報獎最佳男配角獎。1985年,執導喜劇片《蒲公英》,建立了“伊丹電影”這一流派。1987年,拍攝了諷刺喜劇片《女稅務官》。1992年,伊丹十三拍攝了一部嘲諷日本黑社會題材的喜劇片《民暴之女》。1995年,執導劇情片《靜靜的生活》。1997年,拍攝喜劇片《受監護的女人》。

1997年,伊丹十三被狗仔隊誹謗,為表示抗議,他以跳樓的方式自殺身亡,享年64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伊丹十三
  • 外文名:Itami juzo
  • 別名:池內義弘
  • 國籍日本
  • 民族:大和民族
  • 出生地:日本京都府京都市
  • 出生日期:1933年5月15日
  • 逝世日期:1997年12月20日
  • 星座金牛座
  • 畢業院校: 高中輟學 
  • 職業:電影演員
  • 代表作品家族遊戲蒲公英受監護的女人
  • 主要成就:電影旬報的最佳男配角獎
  • 性別:男
演藝經歷,個人生活,主要作品,參演電影,導演作品,編劇作品,製作人,獲獎記錄,人物評價,

演藝經歷

伊丹十三生於京都一個演藝家庭,受其父親——日本作家及導演伊丹萬作的影響,自小對電影藝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1959年,26歲的伊丹十三在朋友幫助下,伊丹十三加入了大映公司成為一名小演員,永田雅一給他起了個藝名“伊丹一三”。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伊丹十三匯集了出演外國電影時候的外景拍攝出版了隨筆《歐洲無聊日記》,後依次發表了《女人們啊!》之類輕鬆的隨筆。
1961年,伊丹十三從大映公司辭職。1963年,出演了由尼古拉斯·雷執導的戰爭歷史片《北京55天》。1969年,伊丹十三改名為“伊丹十三”。
1970年代,伊丹十三製作了一系列電視紀錄片,加入並參加了電視節目製作公司電視工作者聯盟,參與了《想去遠方》等電視紀錄片的製作,自己寫了報告書。而且從《日本社會故事大全》、《比小說更奇妙》看來,他在裡面所用的獨特的口述記錄手法也反映了這個時期的經驗。在七十年代後半期伊丹擔任《午間秀》的採訪記者,他嘗試以擅長的細膩畫面感染力在演播室描繪犯罪現場。伊丹十三在讀了岸田秀的《懶惰的精神分析》後被他所主張的唯幻論傾倒了,《恆溫箱中的大人》是伊丹在接受岸田關於唯幻論的講解的對談。
1981年,伊丹十三出版了雜誌《Mononcle》(在法語裡是“我的叔叔的意思”),並擔任主編,這本雜誌是在採納岸田派思想為中心的現代思想的雜誌,但是雜誌在第6期就停刊了。幾篇與伊丹十三有關的文章收錄在《我們自己啊!》裡面。
1983年,參演由市川昆執導的劇情片《細雪》,獲得電影旬報獎最佳男配角獎。同年,出演由森田芳光執導的動作片《家族遊戲》,獲得電影旬報獎最佳男配角獎。
1984年,在伊丹十三51歲的時候,在ATG的資助下以電影導演的身份自編自導電影處女作《葬禮》,獲得超過30個電影獎項,入選日本《電影旬報》百大電影之列。該片以信子的父親的葬禮為契機,僅用了一周的時間就完成了劇本。在這部作品裡,伊丹十三發掘出在作為演員、隨筆家、記錄片作家、商業廣告作家、插圖畫家、商業設計師的所有經驗中的生動的故事。
1985年,執導富娛樂精神的行業喜劇片《蒲公英》,以喜劇手法描寫食慾和性慾未分化人們,進一步豎立了影像風格,建立了“伊丹電影”這一流派。
1987年,拍攝了取材於國稅局監查部俗稱“錢查”的諷刺喜劇片《查之女》,該片由宮本信子山崎努合作主演,揭露了社會的醜惡與不公,獲得《電影旬報》最佳影片獎、藍綬帶獎。
1992年,伊丹十三拍攝了一部嘲諷日本黑社會題材的喜劇片《民暴之女》,該片由宮本信子渡邊哲合作主演。5月22日晚,伊丹十三在自己家附近被持有利器的5人團伙襲擊暴打,臉和手臂負重傷,經過三個月的治療才痊癒,他們對伊丹十三在該片中將黑幫分子描繪為恃強凌弱的惡棍很不滿,於是伺機報復。喜劇片住院期間的經歷啟發了他下一部電影《大病人》,一部諷刺日本醫療系統的影片。
1993年,執導由三國連太郎津川雅彥合作主演的劇情片《大病人》。
1995年,執導改編自大江健三郎的家庭自傳小說的劇情片《靜靜的生活》,該片講述了關於一個父母外出姐姐美智子和智障弟弟伊奧度過的不寂靜的夏天的故事。
1997年,伊丹十三因襲擊事件而接受貼身保護的經驗被拍成了喜劇片《受監護的女人》,且片中女主角宮本信子是他妻子。

個人生活

1960年,伊丹十三與川喜多長政和川喜多櫧子的女兒川喜多和子結婚。
1969年,伊丹十三通過山口瞳做媒和女演員宮本信子結婚,和宮本之間育有二子(長子是演員池內萬作,次子池內萬平)。伊丹十三對家務和孩子的培養非常關心,同時也著書和譯書。長子萬作是直接用伊丹父親的名字命名的。
1997年,伊丹十三被狗仔隊誹謗,為表示抗議,他以跳樓的方式自殺身亡,享年64歲。
2000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大江健三郎出版了一部以他和伊丹十三為原型的小說《被偷換的孩子》。

主要作品

參演電影

  • 伊丹十三
    1984
    家族遊戲
     
  • 伊丹十三
    1983
    細雪
     
  • 伊丹十三
    1979
    性、愛、欲
     

導演作品

時間
名稱
1997年
1996年
1995年
1993年
1992年
1990年
黃金藝伎傳說
1988年
女稅務官2
1987年
1985年
1984年

編劇作品

時間
名稱
1997年
受監護的女人
1996年
1995年
1993年
1992年
民暴之女
1990年
黃金藝伎傳說
1988年
女稅務官2
1987年
查之女
1985年
1984年
葬禮

製作人

時間
名稱
1990年
黃金藝伎傳說
1989年
甜蜜之家
1985年
蒲公英
1984年
喪禮

獲獎記錄

威尼斯電影節

1987
第44屆金獅獎
提名
獲獎作品:查之女
1990)
第47屆金獅獎
提名
獲獎作品:黃金藝伎傳說  

日本電影學院獎

1999
第22屆會長特別獎
獲獎
1997
第20屆最佳影片
提名
獲獎作品:超市之女
1997
第20屆最佳導演
提名
獲獎作品:超市之女
1997
第20屆最佳編劇
提名
獲獎作品:超市之女
1993
第16屆最佳影片
提名
獲獎作品:民暴之女
1993
第16屆最佳導演
提名
獲獎作品:民暴之女
1993
第16屆最佳編劇
提名
獲獎作品:民暴之女
1991
第14屆最佳編劇
提名
獲獎作品:黃金藝伎傳說  
1989
第12屆最佳導演
提名
獲獎作品:女稅務官2
1989
第12屆最佳編劇
提名
獲獎作品:女稅務官2
1988
第11屆最佳影片
獲獎
獲獎作品:查之女
1988
第11屆最佳導演
獲獎
獲獎作品:查之女
1988
第11屆最佳編劇
獲獎
獲獎作品:查之女
1985
第8屆最佳影片
獲獎
獲獎作品:喪禮  
1985
第8屆最佳導演
獲獎
獲獎作品:喪禮  
1985
第8屆最佳編劇
獲獎
獲獎作品:喪禮  
1984
第7屆最佳男配角
提名
獲獎作品:家族遊戲  

人物評價

伊丹十三看到那些原本名不見經傳的小演員們在出演了他的作品以後,其魅力與實力也逐漸被認可,並開始在影壇活躍起來時,他總是非常高興。他那笑容我一輩子也忘不了,我希望在這個“伊丹十三獎”中也承載著這份感情宮本信子評)
作為大器晚成的泰斗級導演,伊丹十三的電影與他的生活幾乎沒有界限。他的“行業喜劇”,對日本電影的影響不可估量。唯一的不同是,電影《民暴之女》里那些堅信“正義不會敗”的主角們最終擊敗了黑幫,導演本人卻不堪輿論的誹謗自殺了(鳳凰娛樂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