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菲利普天生跛足,自幼失去雙親,自卑的心理深深植根在他的生活中。他在伯父凱里牧師和伯母路易莎的撫養下長大,伯父對其較為冷淡,但伯母悉心照料,給予他母親般的溫暖。菲利普自幼酷愛文學,在伯父的書房裡找到寄託。伯父伯母希望菲利普到牛津學習神學,以後成為神父,把他送到一所宗教氣氛濃厚的寄宿學校學習。在那裡,雖然菲利普嶄露了學習的天份,但生性靦腆的他並不能融入到學校生活中,也因為跛足受盡嘲笑。
隨後,菲利普不顧伯父的反對,遠赴德國海德堡求學,在那裡結識了英國人海沃德和美國人威克斯,開始對神學產生質疑。在一個假期回到英國家中時,菲利普同威爾金森小姐互生情愫但並不真心相戀,在回到德國後便逐漸停止通信。
之後,菲利普到倫敦成為一名會計學徒,但他對枯燥的生活感到厭倦,很快就轉而到巴黎學習藝術,在巴黎學了兩年繪畫。在巴黎,菲利普結交了一些朋友,其中有毫無天分、脾氣怪異的普萊斯小姐。普萊斯小姐暗中喜歡菲利普,後來因為窮困無助和絕望而自殺。
菲利普最終意識到自己在藝術上資質平平,不會有所建樹,而伯母的死訊傳來,菲利普回到英國,並決定去倫敦學醫。在倫敦,菲利普愛上了女招待米爾德,但米爾德並不喜歡菲利普,而且天性自私,拒絕了菲利普的追求,同他人發生關係並懷孕。在追求失敗後,菲利普轉向女作家諾拉的懷抱。之後米爾德被人拋棄,又找到了菲利普,菲利普同諾拉分手,努力接濟米爾德生活。但米爾德隨後戀上了菲利普的朋友哈利並再次離開。
當菲利普再次遇到米爾德時,發現她再次被拋棄,成為妓女。此時的菲利普已不再愛她,但因為憐憫而收留了她。米爾德試圖引誘菲利普未果,一怒之下逃走。後來菲利普知曉她孩子病死,再次淪落風塵。
菲利普後來因投資南非礦山失敗而破產,不得不在商店裡打工。但最終因得到伯父死後留下的遺產而再次回到醫學院,取得醫生資質。後來菲利普同多次幫助過自己的公司職員阿瑟爾尼的女兒薩利相戀,並得知她懷孕的訊息。菲利普果斷放棄之前遊歷的計畫,同薩利訂婚。
主要人物
菲利浦
主人公菲利浦的童年陰鬱、苦艾頗似作者本人的童年,這固然與他因天生玻足受盡嘲弄恥笑有關,但更重要的是由於家庭及教會學校加在他頭上的精神枷鎖—宗教。父母雙亡後,當牧區教師的伯父將菲利浦接回家。他的伯父是一個虔誠的基督徒,同時也是一個自私、冷酷,虛偽之徒。伯父向他灌輸了一套宗教思想。儘管菲利浦“一背禱告文就磕睡沉沉,但他還是把信奉上帝看作是一生的幸福”。在這漫著宗教氣氛的家庭里,生活總是一成不變的。在學校里,最神聖的時刻就是聽校長沃特森先生念祈禱文。他“念祈禱文的方式實在令人嘆為觀止。祈禱文經他那大嗓門念出來,竟如霹靂炸雷一般。與其說是在念祈禱文,倒不如說是在走進一片自由、廣闊的天地,去尋求人生的真諦。這時候的菲利浦感到自己真正自由了,不再受責任感的束縛,擺脫了人們強加給他的宗教枷鎖。然而,未來的生活無情地向他證明,宗教並不是唯一鎖住他精神與意志的鎖鏈。菲利浦由對宗教的虔誠信仰到後來毫不猶豫地拋棄它,從此,人們看到了作者本人對宗教的態度:揭露了宗教的虛偽,無情地抨擊了宗教對人性的摧殘。這可以說是本書思想上的進步性。儘管英國當時的一些所謂權威人士對毛姆的這種無神論態度給予了強烈抨擊但毛姆從未改變過他的意志,無神論思想幾乎滲透到他的每一部作品中。
米爾·德麗德
庸俗、卑鄙,渾身散發著污濁、沉悶的都市氣息。是一個愛慕虛榮、清高自傲、粗俗平庸、自私冷酷的女人。她喜歡菲利浦,並不是因為了解她身上,只有赤裸裸的情慾,她“冷酷、惡毒而俊氣、愚蠢而又貪婪。”菲利浦深知這些,卻又為她的肉體所迷戀,甘願為她作出任何犧牲。米爾德麗德卻一點也不愛菲利浦。她一次又一次地戲弄他,欺騙他:需要他的時候,甜言蜜語,百般哄勸;不需要他的時候,冷酷地一腳踢開。而菲利浦卻被一種可怕的變態的情慾所控制著,他咒罵過她千百遍,發誓不再愛她,可當米爾德麗德又出現在他眼前時,他又無奈地感到,他不能不愛這個女人。他清楚,這種痛苦只有等到他死時才能消失。在這場愛情的追逐中,菲利浦喪失了獨立的精神和做人的尊嚴,同時幾乎耗盡了他所有的財產,但他卻寧可同這一個結合在一起過痛悲慘的日子,也不願同那一個在一起共享鶯鳳和鳴之樂。”菲利浦的這種感情初看起來是令人費解的,但只要仔細領會這場愛情悲劇的深刻含意,不難看出作者的良苦用心。
薩莉
薩拉雖然出身貧窮,但是卻有著樂觀、善良的品質。薩拉的父親是菲利普的病人,在與薩拉的父親成為好友之後,菲利普每周都會去薩拉家做客。對於薩拉,菲利普這樣評價:“她年紀不大,卻神情端莊,捎帶一種做母親的儀態和一種富有權威的神奇。”由此可見,在菲利普眼中,薩拉是賢良、美麗的。薩拉像母親一樣對待自己的弟弟、妹妹以及菲利普,毛姆多次使用女神以及花蕾等辭彙描寫薩拉。從女性主義視角來看,這些辭彙所形成的比喻使薩拉的形象抽象化,甚至被神化。薩拉作為男權社會中的“完美女性形象”,特別是其美麗的外表與賢淑的品質,符合男權社會中男性對於女性的審美追求。然而與凱里伯母以及米爾錐相比,薩拉所具有的女性獨立意識卻是比較明顯的。在家長制社會中,薩拉拒絕了父親的安排,選擇了菲利普,表達了自己的真實想法,無論是行為與思想,薩拉都在遵循自己的意願,而非服從父親。同時,在經濟方面,薩拉通過學習裁縫,分擔家庭經濟壓力,這種經濟上的獨立有利於薩拉養成健全的人格。雖然這種單薄的經濟獨立並不能使薩拉在男權社會中實現完全獨立,但是卻可以避免完全成為男性的附庸。總而言之,薩拉具有溫柔、體貼等傳統婦女美德,同時又不像凱里伯母成為男性的附庸,無論是思想、行為還是經濟方面,薩拉都是獨立的,並且敢於追求自身希望得到的愛情。薩拉這一人物形象體現了毛姆對未來女性的希冀,即傳統女性和獨立女性的完美結合。
創作背景
毛姆於1874年1月25日出生於巴黎英國駐法國大使館內,父親是巴黎開業的律師和英國駐法國大使館處理法律事務的官員。毛姆8歲時母親死於難產,不到10歲時父親也患癌症去世了,他被當牧師的伯父亨利·毛姆接回英國肯特郡惠特斯泰勃鎮撫養。牧師為人自私、冷漠,對待小毛姆冷酷、專制乃至粗暴。不久,毛姆被送進坎特伯雷皇家公學,因為口吃他也遭受同學的欺凌和折磨,有時還遭到冬烘學究的無端羞辱。孤寂的童年生活給他稚嫩的心靈投下了痛苦的陰影,他變得敏感、孤僻和內向。1892年初,他沒有聽從伯父讓他進牛津攻讀神學的安排,而是去了德國海德堡大學,在那裡輕鬆愉悅度日。他旁聽了哲學和文學課程,聽了研究叔本華哲學的專家庫諾·費希爾教授的講座,這對他以後的悲觀主義思想具有較大的影響。同年返回英國,進入聖托馬斯醫學院。在念醫學時,他把業餘時間都用來閱讀文學作品,迷戀上莎士比亞和易卜生的戲劇、法國古典小說,還有朗松的《法國文學史》。五年習醫,毛姆了解到倫敦底層貧民的疾苦,並流露出深切的同情。同時他學會用解剖刀一樣冷峻、犀利的目光來解剖人生與社會。
毛姆曾說:“這段經歷很寶貴。對一位作家來說,他不知道還有什麼比從醫數年更好的鍛鍊了。”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蘭貝斯的麗莎》正是根據做實習醫生時的手記撰寫。毛姆的早年生活無疑對他的創作產生了重大影響。毛姆出生在法國,家境富裕,母親經常在家中舉辦沙龍,營造一種高貴、體面、優雅又祥和的生活氛圍。
毛姆從小就受到這種典型愛德華時代的的紳士氛圍的浸潤,渴望成為一名客廳的紳士。在那段時光里,他享受到人間無私之愛,他無憂無慮地過著幸福的生活。幸福的時光總是短暫,母親在他八歲那年難產去世,兩年後父親患癌症辭世。他瞬間成為孤兒,只能寄居伯父家中。伯父牧師家中洋溢著濃郁的宗教氣氛,伯父自私冷漠。毛姆在牧師家中過著壓抑、陰暗、刻板、單調的童年生活,他難以感受到愛與關懷。毛姆身材矮小,又有口吃,對他一生影響最大的莫過於口吃,由於受到古典的文學教育,他不會在地球上作一個流浪漢。如果他不口吃,他可能憑我語言的技能進入政界,可能成為一位外交部長。可也正是口吃塑造了文學家毛姆。他的口吃不僅受到同學的欺凌和鄙視,連在課堂上也被老師斥為笨蛋。口吃隔離了他與外面的世界,他變得孤僻、內向,不願與人交流,這使他對生活有一種敏銳的感受力,任何風吹草動都能在他心裡激起層層波瀾,同時他學會了用一種冷靜的眼光審視外在世界。這一特質無疑是成就一名作家所必不可少的,於是憑藉手中的一支筆,毛姆創作大量的戲劇,並為自己帶來了巨大的聲譽。然而,他沒有沉浸在名譽當中,而是不斷回憶辛酸往事,他愈發感覺到要將鬱積於心頭的夢魘般的痛苦傾瀉出來,而這正是毛姆創作《人性的枷鎖》的動機。
作品賞析
作品主題
情感枷鎖
對菲利普在感情上的糾葛,經歷的矛盾、掙扎,小說中用了很大篇幅進行描述。整部小說以菲利普的感情生活為主線,描寫了他大半生在感情上受到的折磨。他一生愛過四位女性,其中同女招待米爾德麗德和普通職員的女兒薩莉的愛情對他的生活產生了重大影響。小說通過對米爾德麗德和菲利普之間關係的描述,繪出了種種複雜的情感糾葛和情感與理智、欲望與自控、自由與束縛等矛盾。菲利普一次次克服了對米爾德麗德的著魔,然而,卻又一次次地陷入情網;同時,在與另一位女性諾拉的關係上,他佩服諾拉助人為樂,頑強自立,理智聰慧,但他不愛她,只是利用她的可貴品質為自己服務,卻給她帶來痛苦。他同時受到良心的不安。獨特,章節安排合理緊湊著稱。毛姆在塑造他的每一個人物時,從不直接表現自己對某人某事的愛與憎,而是通過客觀具體的事實,淋漓盡致、獨具匠心的描寫,讓讀者領會蘊藏在語言之中的深沉情感。
宗教枷鎖
傳統說教是毛姆最為反感的,他討厭把人分成所謂類型。他認為由於社會的限制和環境的影響,每個人都在其特定條件下形成自己的性格和人生觀。毛姆是現實主義作者,也是一個悲觀主義者,在他看來,無論什麼樣的人生哲學都是荒謬的,毫無意義的,一切都是不可知的,命運不可抗拒的,人性是軟弱的,人不過是受著一種盲從的機遇所支配。毛姆的這些思想的形成,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資本主義社會中文人作家的苦悶與探索。
人性枷鎖
這部小說思想深刻,對人生見解獨特,對人性弱點剖析深刻,它無情地暴露了宗教、教育、貧困和社會風尚對人的發展的禁錮。半個多世紀以來,人性的枷鎖猶如一件經過作者的精心雕琢的大型的藝術品,在讀者面前閃著熠熠的光彩。它表達了人生這一複雜過程中的喜、怒、哀、樂;體現了對人生的真諦、生命的意義不懈的探索與思考;再現了豐富、廣闊的社會生活風貌;展示了歐洲大陸美麗的自然風光和城市風采。不僅如此,書中還闡述了作者對生活的見解,對文學、藝術、哲學、宗教、倫理道德、政治、社會等等問題的觀點與態度,使得這部書不只是一部描寫個人生活的自傳,而是一部富於哲理、揭露社會、表現生活的優秀寫實文學巨著。但由於作者的悲觀主義思想的局限,使這部作品籠罩著一種悲觀沉悶的氣氛。但這並不是缺點,這是一個作者的風格,如果一部作品寫出了作家獨特的創作風格,這就是一種成功。當然,如果用政治和時代的觀點來看待,人性的枷鎖確有許多不足之處,然而從文學與藝術角度來分析它,它無愧是一部優秀的現實主義傑作。毛姆的作品向世人展示生活的美好,又充滿著苦澀與淚水,凝結著作者強烈的責任感和同情心,以及對生活的深刻理解。他的歡樂,他的痛苦,他的哭聲,他的眼淚,他的希望,他的孤獨,他的寂寞和他那明晰、簡潔、悅耳的語言構成了他的一部部優秀作品。這些作品永遠留給了人類,是人類一筆精神財富。
藝術手法
《人性的枷鎖》中採用敘述的形式,將自己與主人公之間的距離拉大,並成功塑造出栩栩如生的菲利普角色。在作品中,人們同樣能夠感受到戲劇性,也正是讀者與作品間存在的距離,才能感受到作品的審美表現,才能體會到作品的價值。
小說透過菲利普的生活展現了一幅宏大的社會畫卷,刻畫了眾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菲利普個人的不幸遭遇有其豐富的社會內容。他的悲劇命運,是由他所處的時代決定了的。小說描寫的時代是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資本主義社會經歷著嚴重而尖銳的經濟和政治危機。隨著固有的宗教、道德、文化、哲學的逐漸解體,人們思想上不可避免地出現了一場深刻的精神危機。維多利亞王朝時期的那種虛假的樂觀氣氛已蕩然無存。西方文明將人類引入了精神絕境。小說展示的正是這樣一幅“充滿恐怖的現實世界”的晦暗畫面,畫面上形形色色的人物,聽憑“命運之神”的驅使,飄忽在“茫茫無盡頭的黑暗深淵”之中,“既不明其緣由,也不知會被拋向何方”。小說圍繞主人公的坎坷遭遇,冷靜而客觀地揭示了一系列灰色人物的悲劇命運:其中有貧病交迫,靠給窮學生授課苟延殘喘的“日內瓦公民”迪克羅,他年輕時浴血疆場,為“自由”而戰,晚年卻對整個人類不寄予任何希望,靜等從死亡中得到解脫;有志獻身藝術,卻無繪畫才能的窮學生范妮·普賴斯,她忍凍挨餓苦度了幾個春秋,終於落到山窮水盡、炊斷糧絕的地步,只得含恨輕身,懸樑自盡;有悲嘆生不逢時,自詡看穿塵世的落魄文人克朗肖,他靠翻譯庸俗小說,炮製無聊詩文為生,借酒消愁,最後以病死在貧民窟內而終其貧困潦倒的一生;有愛金錢、講虛榮、頭腦平庸的女招待米爾德麗德,她把嫁人當作終生的衣食之計,結果卻被人玩弄、拋棄,淪落為風塵女子,“淹沒在倫敦茫茫人海中”。此外,更有那些被作家一筆帶過的倫敦貧民,他們不少人不堪忍受貧困的煎熬,被迫走上絕路。從這裡,不難看出,菲利普的不幸遭遇只不過是整個社會大悲劇中的一支小小的插曲。總之,《人性的枷鎖》這部小說思想深刻,對人生見解獨特,對人性弱點剖析深刻,它無情地暴露了宗教、教育、貧困和社會風尚對人的發展的禁錮。菲利普這個人物極具代表性,不僅集中體現了他所處的時代,而且也是許多現代人的一個縮影。正如菲利普一樣,現代人在成長的過程中仍面臨著信仰、感情上的困惑和經濟上的窘迫,也在不斷試圖超越自我,改變環境,實現人生價值。品讀這部名著,會引發人們對人生、社會、人性的深思,進而自問:自身存在的價值是什麼,以及應如何去超越自我,創造完美的人生境界。當然作者最終讓主人公得出人生無意義的結論,認為生活是一連串的磨難與挫折,人生本質上是不幸的,人要改變世界的任何努力都是徒勞無益的,這一點是不足取的,也體現了作品的時代局限性。
《人性的枷鎖》以質樸的文筆、自然主義的手法為讀者展示出主人公在經歷彷徨與困惑的過程中所顯示出來的那份人性的真與善。因為,菲利普的選擇過程儘管很糾結也很痛苦,但他並未怨天尤人,無論結果如何,即便窮途末路也總是老老實實接受現實。始終流露出“我的人生我做主,他的選擇我負責”的勇氣與擔當;這份積極探索和勇毅擔當的人生態度,令人讚嘆。雖然具有很大的機會風險,消解了他命運里的很多可能性,但也為他帶來“存在”的更多可能的空間。“一個人與其在別人指點下規規矩矩行事,還不如讓他自己去闖闖,出點差錯,反能獲得更多的教益。”菲利普這種永不言悔的追求、探索、奮鬥的精神,既掙脫了束縛自己的思想枷鎖,獲得了精神的自由,又顯示了普通人所欠缺的擔當的勇毅。其實,人作為一種社會關係的總和,作為一個複雜的存在物,總是要面對存在的多種可能而必須做出某種選擇,且每一種選擇都是艱難的,選擇意味著占有又意味著失去,既能得到滿足又會留有遺憾,獲得某種自由又遭遇某些限制。
全文包含了豐富的辯證關係和眾多人生的悖論。在“存在”的無限可能背景下,人卻只能有一種選擇的人生,這種無奈與可憐不正是所謂的“生命之輕”么?面對任何選擇,人們又總是不很甘心,感到如何都“不能承受”,於是生出反抗之心,即總想追求“生命之重”,想探索人生的多種可能性。菲利普·凱里幾次改變人生走向,屢次對職業重新選擇,就是不甘心生命之“輕”,想追求生命之“重”的表現。這種雖糾結卻不減擔當的勇毅,不怕失敗的精神,是否也應視作毛姆為現代青年乃至每個有志向的現代人所賜予的寶貴的精神財富。鼓勵冒險,包容失敗,這正是今天的“矽谷精神”,中國的現代化建設和改革事業所需要的不正是這種不甘平庸、不從流俗、勇於追求和擔當的探索精神嗎?二、生命雖無意義,只要“不負我心”品讀《人性的枷鎖》,會引發人們的深思,進而更深刻地探究人生價值。菲利普的不斷選擇就是在不斷品味人生的意義,儘管始終一無所獲,但卻動人心弦、耐人尋味。在巴黎學畫時,他曾向落魄詩人克朗肖請教,克朗肖建議他去看一看絢麗多姿、神秘典雅的波斯地毯,認為終究有一天他會從中找到答案。菲利普希望明言,克朗肖只是笑而不答。特意指出除非你自己悟出其中的奧秘,否則便毫無意義。從此以後,地毯的暗喻一直伴隨菲利普。
作家通過六十多萬字(中文譯本的筆墨,藉以描寫主人公菲利普的人生經歷探索人生意義,得出的結論是,生活沒有意義,人生沒有目的,看起來五彩繽紛熱熱鬧鬧,其實一切都與地毯的圖案一樣,隨意編織罷了。這是作家毛姆得出的人生結論。為了更清楚、更明確地表達自己的“發現”,毛姆專門寫了一篇題為《人生的意義》的散文,其結論也是:人生沒有道理,人生沒有意義。人生無意義的悲觀思想其實並不只是毛姆個人的獨創,而是無論古今還是中外普遍流行的一種人生哲學。
作品影響
《人性的枷鎖》收到諸多作家和評論家的高度評價,認為它是“融匯了作家真摯感情,體現了作家真實思想的感人之作”;它“以質樸無華的文體,出色地表達了一種深沉的、甚至是悲劇性的情感”,“給人留下坦率而真誠的印象”。美國著名批判現實主義作家西奧多·德萊塞在一篇題為《現實主義者眼裡的〈人生的枷鎖〉》的文章中,把這部小說稱為“天才的著作”,稱毛姆為“藝術大師”。這部小說自出版以來,始終未絕版,至今仍廣為世界各國讀者所傳誦。一九六六年,英國著名批評家西亞爾·柯諾利將此書列入“現代文學運動巨著一百種”,說明它在英國文學史上具有不可忽視的地位。
作者介紹
威廉·薩默塞特·毛姆。英國小說家、戲劇家。生於律師家庭。父母早逝,由伯父接回英國撫養。原來學醫,後轉而致力寫作。他的作品常以冷靜、客觀乃至挑剔的態度審視人生,基調超然,帶諷刺和憐憫意味,在國內外擁有大量讀者。著名的有戲劇《圈子》,長篇小說《人性的枷鎖》《
月亮和六便士》,短篇小說集《葉的震顫》《卡蘇里那樹》《阿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