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典故(修訂版)》以成語為專題作專題史研究,把經過歷史沉澱並且最富有生命力的各種各樣生動形象或發人深省的成語典故匯成專著,給人們提供了一個研究歷史的新視野,開闢了一個讀史用史的新園地,讀後讓人覺得頗有新意,覺得作者的構思特別新穎。
基本介紹
- 書名:《二十四史》成語典故:後漢書
- 出版社:廣西民族出版社
- 頁數:359頁
- 開本:32
- 品牌:廣西民族出版社
- 作者:廖盛春
- 出版日期:2009年4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36338287, 9787536338289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二十四史》成語典故:後漢書《成語典故(修訂版)》:記住了一個成語,便記住了一個故事,也就記住了一段歷史。
作者簡介
廖盛春,男,1953年生,廣西藤縣人。大學本科畢業。編審。現任廣西地方志辦公室市縣誌指導處處長。著作有《方誌文選》、(上卷)、《〈後漢書〉成語典故》、《〈三國志〉成語典故》、《〈二十四史〉成語典故晉書》、《〈二十四史〉成語典故·隋唐五代史》。主編、合編的主要著作訂《藤縣誌》、《中國地方志詞典》、《廣西方誌傳記人名索引》等十種,曾獲全國古籍優秀圖書一等獎,中國圖書館學會二次文獻優秀成果獎;獲廣函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第三成果西地方志優秀成果一等獎,廣西壯族自治區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第五次、第六次廣西地方志優秀成果一等獎。發表地方史志研究及方誌論文60餘篇。審查驗收及編輯加工市(縣)志稿60餘部6000餘萬字,並擔任其中20餘部的特約編輯。
圖書目錄
寫在前面
帝後紀
烽火連天
矢下如雨
漢官威儀
推心置腹
反水不收
矢石之間
至再至三
滿而不溢
日復一日
樂此不疲
明明廟謨
糾糾雄斷
予末小子
詳刑慎罰
萬年之後
三朝元老
鄉舉里選
手足無措
耒耜之勤
息事寧人
似是而非
憫幅無華
匍匐之救
垂頭塞耳
天年不遂
不諱之路
紛華靡麗
以觀後效
羅織構陷
杜絕後患
調度徵求
白首空歸
顛倒衣裳
母儀之德
瓊府金穴
惠心妍狀
纖介之間
食不求甘
車水馬龍
再實之木,其根必傷
含飴弄孫
食不念飽
萬年之日
有識之士
列傳
灶下養
爛羊頭
緣木求魚
升山採珠
攻城徇地
積甲山齊
誠歡誠喜
鐵中錚錚
慵中佼佼
夜半客
野戰群龍
神道設教
茅茨土階
不世之功
布衣交
駑馬鉛刀
旗鼓相當
解構之言
一丸封關
萬世一時
神龍失勢
置之度外
群居穴處
死中求生
齊心同力
北道主人
招魂葬
憂國忘家
廣開言路
名垂青史
謀謨帷幄
垂髮戴白
以夷伐夷
命若懸絲
借寇恂
狐死首丘
畏天知命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披荊斬棘
得隴望蜀
所向無前
狗吠不驚
含哺鼓腹
將相之器
銳不可擋
椎牛饗士
轉戰千里
人自為戰
在此一舉
意氣自若
差強人意
隱若敵國
風行電照
常勝將軍
舍近謀遠
鳴劍抵掌
烏合之眾
摧枯折腐
落落難合
有志者事竟成
晏開之警
以戰去戰
煮弩為糧
精銳之師
疾風知勁草
斷髮請戰
克己奉公
韋褲布被
憂國奉公
清靜寡慾
震懾人心
原情比跡
一言興邦
際會風雲
重賞甘餌
抱關之怨
同心戮力
權鈞力齊
雌雄未決
舉足輕重
千載一會
明見萬里
毀於一旦
聞道猶迷
如左右手
指鹿為馬
孤雛腐鼠
望風承旨
良工不示人以朴
窮當益堅
老當益壯
守錢虜
握手言歡
修飾邊幅
井底之蛙
妄自尊大
恢廓大度
開心見誠
無可無不可
不分軒輊
盜憎主人
難以為顏
聚米為山
眉目如畫
牙劍峰
傳聞不如親見,視影不如察形
馬革裹屍
據鞍顧眄
甘心瞑且
長者家兒
施衿結禧
刻鵠類鶩
畫虎類狗
薏苡明珠
謀如湧泉
倒懸之急
罪以功除
方領矩步
負鼎之願
楚王好細腰
不屑毀譽
渭陽之情
高飛遠走
禮順人情
束身自修
名重當時
犯而不校
恩禮有加
疾言遽色
蒲鞭示辱
篤志好學
保固自守
攀轅臥轍
指天畫地
貧賤之交
糟糠之妻
素絲羔羊
無所迴避
繭栗犢
負重致遠
哀毀骨立
安貧樂道
鍛鍊之吏
兼功自厲
凶終隙末
忠言奇謀
博洽多聞
碩學通儒
深識遠慮
吹毛索疵
自首一節
牧豕聽經
不甘雌伏
家見戶說
因緣為市
卜數隻偶
獨見之慮
金石之策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超世之功
終身之惡
日月經天,江河行地
財多命殆
兵戈擾攘
壠畝之臣
一龍一蛇
自操井臼
懷金垂紫
道不相謀
順人者昌,逆人者亡
外方內圓
夜以繼日
夙夜夢寤
同歸殊途
一致百慮
三九之位
被褐懷寶
物微志信
召父杜母
久役之士
一介之才
腳踏車就路
志美行厲
麥穗兩歧
樂不可支
委誠求當
羊續懸魚
有求必給
耆宿大賢
權時救急
遼東白豕
親痛仇快
一言立信
賣弄國恩
不拘小節
隨車致雨
負圖之託
除殘去穢
知從律
包元履德
……
志
帝後紀
烽火連天
矢下如雨
漢官威儀
推心置腹
反水不收
矢石之間
至再至三
滿而不溢
日復一日
樂此不疲
明明廟謨
糾糾雄斷
予末小子
詳刑慎罰
萬年之後
三朝元老
鄉舉里選
手足無措
耒耜之勤
息事寧人
似是而非
憫幅無華
匍匐之救
垂頭塞耳
天年不遂
不諱之路
紛華靡麗
以觀後效
羅織構陷
杜絕後患
調度徵求
白首空歸
顛倒衣裳
母儀之德
瓊府金穴
惠心妍狀
纖介之間
食不求甘
車水馬龍
再實之木,其根必傷
含飴弄孫
食不念飽
萬年之日
有識之士
列傳
灶下養
爛羊頭
緣木求魚
升山採珠
攻城徇地
積甲山齊
誠歡誠喜
鐵中錚錚
慵中佼佼
夜半客
野戰群龍
神道設教
茅茨土階
不世之功
布衣交
駑馬鉛刀
旗鼓相當
解構之言
一丸封關
萬世一時
神龍失勢
置之度外
群居穴處
死中求生
齊心同力
北道主人
招魂葬
憂國忘家
廣開言路
名垂青史
謀謨帷幄
垂髮戴白
以夷伐夷
命若懸絲
借寇恂
狐死首丘
畏天知命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披荊斬棘
得隴望蜀
所向無前
狗吠不驚
含哺鼓腹
將相之器
銳不可擋
椎牛饗士
轉戰千里
人自為戰
在此一舉
意氣自若
差強人意
隱若敵國
風行電照
常勝將軍
舍近謀遠
鳴劍抵掌
烏合之眾
摧枯折腐
落落難合
有志者事竟成
晏開之警
以戰去戰
煮弩為糧
精銳之師
疾風知勁草
斷髮請戰
克己奉公
韋褲布被
憂國奉公
清靜寡慾
震懾人心
原情比跡
一言興邦
際會風雲
重賞甘餌
抱關之怨
同心戮力
權鈞力齊
雌雄未決
舉足輕重
千載一會
明見萬里
毀於一旦
聞道猶迷
如左右手
指鹿為馬
孤雛腐鼠
望風承旨
良工不示人以朴
窮當益堅
老當益壯
守錢虜
握手言歡
修飾邊幅
井底之蛙
妄自尊大
恢廓大度
開心見誠
無可無不可
不分軒輊
盜憎主人
難以為顏
聚米為山
眉目如畫
牙劍峰
傳聞不如親見,視影不如察形
馬革裹屍
據鞍顧眄
甘心瞑且
長者家兒
施衿結禧
刻鵠類鶩
畫虎類狗
薏苡明珠
謀如湧泉
倒懸之急
罪以功除
方領矩步
負鼎之願
楚王好細腰
不屑毀譽
渭陽之情
高飛遠走
禮順人情
束身自修
名重當時
犯而不校
恩禮有加
疾言遽色
蒲鞭示辱
篤志好學
保固自守
攀轅臥轍
指天畫地
貧賤之交
糟糠之妻
素絲羔羊
無所迴避
繭栗犢
負重致遠
哀毀骨立
安貧樂道
鍛鍊之吏
兼功自厲
凶終隙末
忠言奇謀
博洽多聞
碩學通儒
深識遠慮
吹毛索疵
自首一節
牧豕聽經
不甘雌伏
家見戶說
因緣為市
卜數隻偶
獨見之慮
金石之策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超世之功
終身之惡
日月經天,江河行地
財多命殆
兵戈擾攘
壠畝之臣
一龍一蛇
自操井臼
懷金垂紫
道不相謀
順人者昌,逆人者亡
外方內圓
夜以繼日
夙夜夢寤
同歸殊途
一致百慮
三九之位
被褐懷寶
物微志信
召父杜母
久役之士
一介之才
腳踏車就路
志美行厲
麥穗兩歧
樂不可支
委誠求當
羊續懸魚
有求必給
耆宿大賢
權時救急
遼東白豕
親痛仇快
一言立信
賣弄國恩
不拘小節
隨車致雨
負圖之託
除殘去穢
知從律
包元履德
……
志
文摘
光武帝即東漢光武皇帝劉秀。見於本紀的成語還有“漢官威儀”、“推心置腹”、“反水不收”、“矢石之間”等。
劉秀(公元前6年~公元57年),字文叔,南陽蔡陽(今湖北棗陽西南)人。為西漢高祖皇帝劉邦的第九代孫。劉秀九歲喪父,為叔父劉陽收養。王莽稱帝時候,曾在太學讀書,略通《尚書》大意。王莽末期,農民起義大爆發,他和兄長劉績起兵,加入綠林起義軍。更始元年(公元23年),在昆陽擊敗王莽的主力軍,取得決定性的勝利。不久到河北活動,以恢復漢家為口號,取得當地官吏、豪強的支持,平定及收編銅馬等起義軍,力量開始壯大,並與更始政權逐漸脫離。建武元年(公元25年)稱帝。以後逐步削平各地的割據勢力,統一全國,建都洛陽。曾多次發布釋放奴婢命令,減輕賦稅,興修水利,精簡官吏等,使社會生產有明顯的恢復與發展。
更始元年(公元23年),王莽的大部隊十餘萬人在昆陽(今河南葉縣)將劉秀的部隊八九千人團團圍住,圍城部隊的軍營數不勝數,架起雲車十餘丈高。在城牆上俯瞰,只見旌旗遍野,塵埃連天(埃塵連天),金鼓之聲也響徹雲端。王莽的部隊還挖掘地道,並以樓車衝撞城門。而城上則弩石亂髮,箭下如雨(矢下如雨),戰鬥異常激烈。後來,劉秀組織敢死隊,數次衝破敵人的營寨,以少勝多,打敗了王莽的主力部隊。
烽火連天:從“埃塵連天”演化而來。烽火,古代邊防報警的煙火;連天,光焰、塵埃與天空相連。比喻戰火燃燒到各地,亦作“塵埃連天”、“煙火連天”、“兵火連天”、“接天烽火”、“連天烽火”。
矢下如雨:箭像密雨一般射下來。
劉秀(公元前6年~公元57年),字文叔,南陽蔡陽(今湖北棗陽西南)人。為西漢高祖皇帝劉邦的第九代孫。劉秀九歲喪父,為叔父劉陽收養。王莽稱帝時候,曾在太學讀書,略通《尚書》大意。王莽末期,農民起義大爆發,他和兄長劉績起兵,加入綠林起義軍。更始元年(公元23年),在昆陽擊敗王莽的主力軍,取得決定性的勝利。不久到河北活動,以恢復漢家為口號,取得當地官吏、豪強的支持,平定及收編銅馬等起義軍,力量開始壯大,並與更始政權逐漸脫離。建武元年(公元25年)稱帝。以後逐步削平各地的割據勢力,統一全國,建都洛陽。曾多次發布釋放奴婢命令,減輕賦稅,興修水利,精簡官吏等,使社會生產有明顯的恢復與發展。
更始元年(公元23年),王莽的大部隊十餘萬人在昆陽(今河南葉縣)將劉秀的部隊八九千人團團圍住,圍城部隊的軍營數不勝數,架起雲車十餘丈高。在城牆上俯瞰,只見旌旗遍野,塵埃連天(埃塵連天),金鼓之聲也響徹雲端。王莽的部隊還挖掘地道,並以樓車衝撞城門。而城上則弩石亂髮,箭下如雨(矢下如雨),戰鬥異常激烈。後來,劉秀組織敢死隊,數次衝破敵人的營寨,以少勝多,打敗了王莽的主力部隊。
烽火連天:從“埃塵連天”演化而來。烽火,古代邊防報警的煙火;連天,光焰、塵埃與天空相連。比喻戰火燃燒到各地,亦作“塵埃連天”、“煙火連天”、“兵火連天”、“接天烽火”、“連天烽火”。
矢下如雨:箭像密雨一般射下來。
序言
成語主要來源於古代的典籍及民間的口語,它是我們中華民族語言寶庫中經過長期錘鍊而形成的精練、形象而又富於表現力的、習用的固定詞組或短語。它能以寥寥數字說明一個事理,具有說理深刻、生動形象、言簡意賅的特點。正確地運用成語,可以增強語言的感染力和說服力,但如果運用不當,容易造成錯誤。我們必須注意學習成語,確切地了解成語的意義及用法。
我國的歷史典籍浩如煙海,僅《二十四史》就有4400餘卷,其數量之大,讓人“窮年莫究,累世莫殫”,加上年代的久遠,語言的差異,普通的讀者難於閱讀,更難於卒讀。《〈後漢書〉成語典故》及《〈三國志〉成語典故》,以成語為專題作專題史研究,把經過歷史沉澱並且最富有生命力的各種各樣生動形象或發人深省的成語典故匯成專著,給人們提供了一個研究歷史的新視野,開闢了一個讀史用史的新園地,讀後讓人覺得頗有新意,覺得作者的構思特別新穎。兩書均按照統一的體例寫作,具有如下幾個特點:一是取材真。各種典故,均以中華書局標點本為主體,兼采各種信史,注意取材的真實性,摒棄各類荒誕無稽之談。二是觀點新。正史既為官修,具有記事全面、完整、系統的特點,具有一定的權威性,但又具有時代的局限性,基本能採用歷史唯物主義及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分析歷史,評價人物,指點得失。三是人物真。如世人多認為曹操是一個大奸雄,諸葛亮是歷代至為完美的賢相的楷模,周瑜是一個氣量極為狹小的英雄,《(三國志)成語典故》一書以大量生動具體的史實,讓人們具體地看到這些英才人物的本來面目,匡正以訛傳訛的謬誤。四是注意交代背景及敘事的完整性。各種典故,都注意交代相關的背景及事件的結果,與人物相關的典故,還注意交代人物的生平大略,注意敘事的完整性,給人以全貌。五是語言簡練。作者注意錘詞鍊句,行文言簡意賅。“典故”的出版發行,將更加有利於人們學習與掌握歷史知識,有利於歷史知識的推廣與普及,這是非常可喜可賀的。
我國的歷史典籍浩如煙海,僅《二十四史》就有4400餘卷,其數量之大,讓人“窮年莫究,累世莫殫”,加上年代的久遠,語言的差異,普通的讀者難於閱讀,更難於卒讀。《〈後漢書〉成語典故》及《〈三國志〉成語典故》,以成語為專題作專題史研究,把經過歷史沉澱並且最富有生命力的各種各樣生動形象或發人深省的成語典故匯成專著,給人們提供了一個研究歷史的新視野,開闢了一個讀史用史的新園地,讀後讓人覺得頗有新意,覺得作者的構思特別新穎。兩書均按照統一的體例寫作,具有如下幾個特點:一是取材真。各種典故,均以中華書局標點本為主體,兼采各種信史,注意取材的真實性,摒棄各類荒誕無稽之談。二是觀點新。正史既為官修,具有記事全面、完整、系統的特點,具有一定的權威性,但又具有時代的局限性,基本能採用歷史唯物主義及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分析歷史,評價人物,指點得失。三是人物真。如世人多認為曹操是一個大奸雄,諸葛亮是歷代至為完美的賢相的楷模,周瑜是一個氣量極為狹小的英雄,《(三國志)成語典故》一書以大量生動具體的史實,讓人們具體地看到這些英才人物的本來面目,匡正以訛傳訛的謬誤。四是注意交代背景及敘事的完整性。各種典故,都注意交代相關的背景及事件的結果,與人物相關的典故,還注意交代人物的生平大略,注意敘事的完整性,給人以全貌。五是語言簡練。作者注意錘詞鍊句,行文言簡意賅。“典故”的出版發行,將更加有利於人們學習與掌握歷史知識,有利於歷史知識的推廣與普及,這是非常可喜可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