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之首——崑曲經典藝術欣賞

“非遺”之首——崑曲經典藝術欣賞

“非遺”之首——崑曲經典藝術欣賞課程是北京大學於2016秋冬(首次)在智慧樹網開設的慕課課程、國家精品線上開放課程。授課教師是顧春芳、葉朗、白先勇、王安祈、鄭培凱、劉禎、周秦、葉長海、張燕瑾、叢兆桓、傅謹等。據2021年3月智慧樹網顯示該課程已運行11學期,累計選課10.45萬人,累計學校389所,累計互動32.53萬次。

“非遺”之首——崑曲經典藝術欣賞課程共十三章,包括崑曲藝術之美、崑劇演出簡史、崑曲與晚明文化、崑曲與文人文化、崑腔音樂與昆唱藝術等內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非遺”之首——崑曲經典藝術欣賞
  • 授課教師:顧春芳、葉朗、白先勇、王安祈、鄭培凱、劉禎、周秦、葉長海、張燕瑾、叢兆桓、傅謹等
  • 提供院校:北京大學
  • 類別:慕課課程、國家精品線上開放課程
  • 開課時間:2016秋冬(首次)
  • 授課平台:智慧樹網
課程性質,課程背景,適應對象,開課信息,課程簡介,課程大綱,授課目標,考核標準,所獲榮譽,教師簡介,

課程性質

課程背景

2015年,習近平主席在訪問英國期間曾經提議中英兩國人民共同紀念逝世四百周年的兩位劇作家——莎士比亞湯顯祖,增加兩國人民的理解,不但讓中國人理解自己民族的優秀傳統藝術,也讓崑曲成為一個走向世界的國家品牌。網際網路思維助力崑曲戲劇課程的影響。北京大學的崑曲藝術系列課程的開設已經進入第六個年頭,距離青春版《牡丹亭》盛世也已十個年頭,如何繼續點燃學生的崑曲學習熱情,如何利用新的學習媒介將崑曲藝術推廣到西部大學生群體中去,網路平台自然有責任。既適應了當前學生移動網際網路的生活方式,又將崑曲系列課程以新的面貌呈現到學生空間中去。慕課方式推動美育走向廣闊的空間。在此背景下,北京大學開設了“非遺”之首——崑曲經典藝術欣賞課程。

適應對象

該課程適合藝術學理論類學生學習。

開課信息

開課次數
開課時間
參與人數
第1次開課
2016秋冬
3868人
第2次開課
2017春夏
1472人
第3次開課
2017秋冬
1681人
第4次開課
2018春夏
18982人
第5次開課
2018暑假
1393人
第6次開課
2018秋冬
11120人
第7次開課
2019春夏
14809人
第8次開課
2019秋冬
12138人
第9次開課
2020春夏
13303人
第10次開課
2020秋冬
待定
第11次開課
2021春夏
待定
註:據智慧樹網顯示,該課程第1~11次開課學時均為34學時

課程簡介

該課程共十三章,包括崑曲藝術之美、崑劇演出簡史、崑曲與晚明文化、崑曲與文人文化、崑腔音樂與昆唱藝術、崑曲中的愛情、崑曲與當代中國文化、《西廂記》、《長生殿》與《桃花扇》、崑曲折子戲導賞、崑曲表演藝術之一、崑曲表演藝術之二。

課程大綱

第一章崑曲藝術之美
1.1崑曲聲腔的起源
1.2魏良輔對崑山腔的改造
1.3崑曲演唱的審美觀
1.4崑曲傳奇的人文之美
第二章崑劇演出簡史
2.1崑曲的前世
2.2崑曲的鼎盛期
2.3從”花雅爭勝”到崑曲的衰落
2.4蘇州崑劇傳習所和“傳字輩”藝人
2.5《十五貫》——“一齣戲救活了一個劇種”
2.6崑曲的今生
2.7情向前生種,人逢今世緣
第三章崑曲與晚明文化
3.1崑曲水磨調與文學性
3.2崑曲的文化意義
3.3明代南戲與南戲的聲腔
3.4腔調的演變,從海鹽腔到崑山腔
3.5梁辰魚與《浣紗記》
3.6戲曲的表現特色
3.7湯顯祖與“玉茗堂四夢”
3.8《牡丹亭》的文學性和意義
第四章崑曲與文人文化
4.1中國戲曲史的主體是民間演出
4.2戲曲文化身份的認定
4.2.1作家身份的雙重性與雜劇的雅俗共賞
4.2.2戲曲身份的接受與認可
4.3崑曲,600年還是400年?
4.4崑曲典雅是文本與舞台共同的
4.5崑曲,文人與民間的交流、互動
4.6餘論
第五章崑腔音樂與昆唱藝術
5.1崑腔音樂與昆唱藝術(上)
5.1.1聲腔音樂是崑曲藝術的本質特徵
5.1.2崑腔源流
5.1.3魏良輔與新聲崑山腔(上)
5.1.4魏良輔與新聲崑山腔(下)
5.2崑腔音樂與昆唱藝術(下)
5.2.1崑腔音樂的四大要素之曲牌
5.2.2崑腔音樂的四大要素之宮調
5.2.3崑腔音樂的四大要素之腔格和口法
5.2.4關於度曲
第六章湯顯祖與《牡丹亭》
6.1《論輔臣科臣疏》
6.2從徐聞到遂昌
6.3創作“臨川四夢”
6.4《牡丹亭》的故事情節
6.5《牡丹亭》的主題
6.6《牡丹亭》文采斐然
6.7《牡丹亭》的影響
第七章崑曲中的愛情
7.1崑曲中的愛情
7.2《牡丹亭·驚夢》
7.3《孽海記·下山》
7.4《長生殿·小宴》
7.5《風雲會·千里送京娘》
7.6《玉簪記·秋江》
第八章崑曲與當代中國文化
8.1“戲改”和“百花齊放”背景下的崑曲
8.2《十五貫》和現實題材劇目的出現
8.3崑曲作為戲曲表演的範式
8.4傳統復甦與崑曲文化地位重新確立
第九章《西廂記》
9.1《西廂記》里的愛情
9.1.1愛情的真諦
9.1.2元人的愛情
9.1.3《西廂記》愛情描寫舉例
9.1.4一見鐘情式的愛情
9.1.5“濃鹽赤醬”的描寫
9.2《西廂記》的藝術
9.2.1自然
9.2.2相反相成的塑造人物手法
9.2.3突轉反跌的戲劇衝突
9.2.4開傳奇先河
9.2.5語言華麗
9.3《西廂記》在戲曲史上的地位
9.3.1“元曲四大家”
9.3.2刊本繁多傳播廣泛
9.3.3王實甫與但丁
9.3.4《西廂記》的影響
第十章《長生殿》與《桃花扇》
10.1崑曲劇目的兩座高峰
10.2《長生殿》
10.2.1洪昇的生平
10.2.2《長生殿》的故事
10.2.3《長生殿》中的人物形象(上)
10.2.4《長生殿》中的人物形象(下)
10.2.5《長生殿》的發展、演變與傳承
10.3《桃花扇》
10.3.1孔尚任的生平
10.3.2《桃花扇》的故事
10.3.3《桃花扇》中的人物形象
10.3.4《桃花扇》的發展、演變與傳承
第十一章崑曲折子戲導賞
11.1中國戲劇史的精粹——折子戲
11.2傳統經典折子戲
11.2.1《單刀會》
11.2.2《林沖夜奔》
11.2.3《昭君出塞》
11.2.4《貞娥刺虎》
第十二章崑曲表演藝術之一
12.1生
12.1.1崑曲行當略說——生
12.1.2官生《長生殿·小宴》表演賞析
12.1.3窮生《彩樓記·評雪辨蹤》表演賞析
12.1.4巾生《牡丹亭·遊園驚夢》表演賞析
12.2旦
12.2.1崑曲行當略說——旦
12.2.2《牡丹亭·驚夢》中的閨門旦表演
12.2.3由《吟鳳閣·罷宴》看老旦的表演
12.2.4《蝴蝶夢》中的貼旦表演(上)
12.2.5《蝴蝶夢》中的貼旦表演(下)
第十三章崑曲表演藝術之二
13.1淨
13.1.1崑曲行當略說——淨
13.1.2崑曲早年是生淨兩行兩門抱
13.1.3崑曲的花臉行之演藝難度大(上)
13.1.4崑曲的花臉行之演藝難度大(下)
13.1.5花臉的粗礦與細膩
13.2醜
13.2.1崑曲行當略說——醜
13.2.2崑曲中副行與醜行的表演(上)
13.2.3崑曲中副行與醜行的表演(中)
13.2.4崑曲中副行與醜行的表演(下)
註:課程大綱排版從左到右列

授課目標

1、提高學生對崑曲戲劇的了解和認知,培養學生對崑曲的興趣。
2、提升學生的崑曲藝術欣賞水平,培養學生對本民族優秀傳統藝術的熱愛。
3、引導學生建立更高雅的審美情趣,培養更雋永的藝術品位。

考核標準

平時成績30分
平時成績=學習進度分(5.0分)+學習行為分(25.0分)。
章測試成績10分
章測試
單項類目名稱
卷面分
單項滿分
第一章單元測試
14
1.0
第二章單元測試
12
0.8
第三章單元測試
10
0.7
第四章單元測試
10
0.7
第五章單元測試
10
0.7
第六章單元測試
10
0.7
第七章單元測試
10
0.7
第八章單元測試
10
0.7
第九章單元測試
14
1.0
第十章單元測試
10
0.7
第十一章單元測試
10
0.7
第十二章單元測試
12
0.8
第十三章單元測試
12
0.8
註:表格內容參考資料
見面課成績20分
見面課成績得分=見面課實際得分/見面課總分*權值。
見面課測試
單項類目名稱
單項滿分
韓世昌與韓派旦角藝術
5.0
四百年前的中國好聲音——崑曲的曲牌、唱腔與唱法
5.0
崑曲小生的表演藝術
5.0
崑曲之美——傳統程式與角色塑造
5.0
註:表格內容參考資料
期末考試成績40分
期末考試得分=期末考試實際得分/期末考試總分*權值。
採用線上期末考試形式作為期末考試成績。
試卷:教程考試。

所獲榮譽

2017年12月26日,該課程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認定為國家精品線上開放課程。

教師簡介

顧春芳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葉朗 ,北京大學哲學社會科學教授,教育部藝術教育委員會主任委員。
白先勇,教授,當代作家。
王安祈,台灣大學戲劇學系暨研究所講座教授、台灣國光劇團藝術總監、劇作家。
鄭培凱,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劉禎,研究員,文學博士,1963年出生於內蒙古。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周秦蘇州大學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崑曲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
葉長海上海戲劇學院教授,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古代戲曲學會會長。
張燕瑾首都師範大學教授,中國古代文學研究專家,尤長於戲曲研究。
叢兆桓國家一級導演、演員國家一級演員。
傅謹中國戲曲學院教授、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戲曲藝術》雜誌主編。
周育德, 曾任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曾任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
周萬江,北方崑曲劇院一級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師承京劇表演藝術家郝壽臣蘇連漢
張洵澎,崑劇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崑曲表演藝術家、戲曲教育家、崑曲澎派藝術創始人。
梁谷音,崑劇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文化部振興崑劇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
張銘榮,崑劇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
王維艱,崑劇表演藝術家、江蘇省崑劇院國家一級演員。
黃小午,崑劇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工老生。
蔡正仁,崑曲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上海崑劇團團長。
陳均,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