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芙樂爾號巡洋艦(“阿芙樂爾”巡洋艦)

阿芙樂爾號巡洋艦(俄羅斯1903年建成服役的巡洋艦)

“阿芙樂爾”巡洋艦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阿芙樂爾號巡洋艦(英文:Aurora Cruiser,俄文:Бронепалубный крейсер "Аврора",譯文:曙光女神號),是俄羅斯帝國建造的帕拉達級巡洋艦(俄文:Бронепалубный крейсер "Паллада")的3號艦。

阿芙樂爾號巡洋艦艦長126米、舷寬16.8米、吃水6.4米,標準排水量6731噸;艦上火炮為8門1892年式152毫米45倍徑艦炮、75毫米炮24門、37毫米炮8門、魚雷發射管2具,艦員570名;裝備3台蒸汽輪機,航速19節,最大航程4000海里。

阿芙樂爾號巡洋艦於1900年5月在聖彼得堡的海軍船廠下水、1903年7月17日正式建成服役。原隸屬於俄羅斯帝國波羅的海艦隊。1917年“十月革命”前夕,該艦停泊在聖彼得堡(蘇聯時期改名為列寧格勒)的涅瓦河畔。11月7日晚9時45分,該艦奉命開炮,發出進攻冬宮的信號。阿芙樂爾號巡洋艦經歷了三次革命和四場戰爭,因參加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而聞名於世。1968年,蘇聯政府授予阿芙樂爾號巡洋艦“十月革命”勳章,肯定了這艘戰艦傳奇的一生。該艦仍在俄羅斯海軍編制之列,艦上的博物館則隸屬於國防部文化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阿芙樂爾號巡洋艦
  • 外文名:英文:Aurora Cruiser 
    俄文:Бронепалубный крейсер "Аврора" 
  • 服役時間:1903年7月17日 
  • 下水時間:1900年5月11日 
  • 參與著名事件日俄戰爭、十月革命、衛國戰爭
  • 艦級:帕拉達級防護巡洋艦 
  • 別名:“曙光女神”號巡洋艦 
  • 建造國家:俄羅斯帝國
  • 建造單位:聖彼得堡“新海軍上將”造船廠
發展沿革,歷史背景,建造歷程,技術特點,總體設計,動力系統,武器系統,性能數據,服役動態,參與海戰,武器改裝,十月革命,成訓練艦,衛國戰爭,戰後概況,所獲榮譽,總體評價,

發展沿革

歷史背景

19世紀末,英國和沙皇俄國的關係得到改善,但俄國和德國的關係惡化,在政局緊張的情況下,為了應對德國在波羅的海的威脅,俄國開始新一輪軍備競賽。阿芙樂爾號巡洋艦和其姊妹艦“帕拉達”號、狄安娜號防護巡洋艦就是在上述背景下開始建造的,用以加強俄國海軍在歐洲方向的作戰力量。
阿芙樂爾號巡洋艦
阿芙樂爾號巡洋艦艦鐘
阿芙樂爾號巡洋艦的艦名,“阿芙樂爾”意為“黎明”或“曙光”,在古羅馬神話中是指司晨女神,故該艦又稱為“曙光女神”號巡洋艦。該艦所屬的帕拉達級防護巡洋艦三艘建造計畫於1896年獲得批准,並編入波羅的海艦隊,用以加強俄國海軍在歐洲方向的作戰力量。
帕拉達級防護巡洋艦是沙皇俄國海軍建造裝備的一級巡洋艦,主要是用於在開闊洋面、尤其是在遠東進行商路破襲戰。俄國方面一開始打算購買外國的設計,最後還是決定下來使用俄國自己的設計方案。帕拉達級作為一款防護巡洋艦,防護比較薄弱。由於建造延宕,該級艦建成即已過時。
阿芙樂爾號巡洋艦
阿芙樂爾號巡洋艦

建造歷程

1895年,俄羅斯海軍正式訂購帕拉達級巡洋艦首艦“帕拉達”號和2號艦“狄安娜”號,並開工建造。
1897年,俄羅斯海軍正式訂購3號艦阿芙樂爾號巡洋艦。
1897年5月23日,阿芙樂爾號巡洋艦在沙皇俄羅斯聖彼得堡的新海軍上將造船廠敷設龍骨、開工建造,並列入波羅的海艦隊序列。沙皇尼古拉二世從為該艘巡洋艦準備的11個候選名中選中了“阿芙樂爾”。該艦由工程師康斯坦丁·托卡列夫斯基領導建造。
1900年5月11日,初步建成的阿芙樂爾號巡洋艦滑入涅瓦河中,完成下水。沙皇尼古拉二世攜妻子亞歷山德拉·費奧多羅芙娜觀看了該艦的下水儀式。“阿芙樂爾”號比該級1號艦、2號艦晚了兩年服役,原因是設計和建造過程中出現大量錯誤和疏漏。
1903年7月17日,阿芙樂爾號巡洋艦正式服役,編入俄羅斯波羅的海艦隊。
阿芙樂爾號巡洋艦
阿芙樂爾號巡洋艦

技術特點

總體設計

阿芙樂爾號巡洋艦標準排水量6731噸,滿載排水量可達6932噸,艦長126米、舷寬16.8米、吃水6.4米。從總體看,該艦當時算得上是一艘巨艦。但是作為在戰列艦之外擔負偵察、襲擊任務的巡洋艦,又要照顧防護,又要兼顧火力,最後卻影響了艦艇的航速。該艦的甲板裝甲厚度可達50~62毫米,指揮塔裝甲厚度150毫米,結果就是導致該艦的最高航速還不夠20節。
阿芙樂爾號巡洋艦艦體被漆成黑色,只有3根巨大的煙囪是鮮亮的黃色。涇渭分明的顏色對比使“阿芙樂爾”號顯得格外醒目。
阿芙樂爾號巡洋艦(“阿芙樂爾”巡洋艦)
阿芙樂爾號巡洋艦兩視線圖

動力系統

阿芙樂爾號巡洋艦的動力裝置,採用了24座燃煤專燒Belleville水管鍋爐,3座直立型三段膨脹式三氣缸複合式蒸汽機,總功率為11610馬力,推進器為三軸螺旋槳;該艦理論最高航速為20節,實際最高航速19節(約每小時37千米),以10節速度巡航的最大航程為4000海里(7200千米)。

武器系統

阿芙樂爾號巡洋艦裝備的武器,包括8座單聯裝1892年式152毫米/45倍徑艦炮,在中口徑速射火炮中屬於新銳之器,口徑大,射速快,堪稱俄國當時最好的艦炮;其他武器還包括24門單聯裝75毫米/50倍徑法式“施耐德”艦炮和8門單聯裝37毫米/23倍徑“哈奇開斯”機關炮,火力不可謂不強。另外還有3具380毫米水下魚雷發射管,備彈水雷35枚。

性能數據

阿芙樂爾號巡洋艦參考數據
基本參數
艦艇型級
帕拉達級防護巡洋艦
標準排水量
6731噸
滿載排水量
6932噸
長度
126.8米
舷寬
16.8米
吃水深度
7.3米
動力裝置(1903年)
軸系
三軸螺旋槳推進器
發動機
三台三膨脹往復式蒸汽機
蒸汽供應
24台Belleville燃煤鍋爐
總功率
11610馬力
性能參數
速度
19節
最大航程
10節速度巡航7200千米
艦員
570名(軍官20、水兵550)
艦上武器
1903年
主炮
8x152毫米火炮
副炮
24x75毫米火炮;8x37毫米火炮
魚雷
3個魚雷發射管(兩個水下)
1917年
主炮
14x152毫米火炮
副炮
4 x 76毫米高射炮
魚雷
3個魚雷發射管(兩個水下)

服役動態

阿芙樂爾號巡洋艦經歷了三次革命和四場戰爭,是俄羅斯聯邦文化遺產,也是1917年十月革命的象徵。

參與海戰

1904至1905年的日俄戰爭中,俄軍在遠東的海戰中吃了大虧,太平洋艦隊全軍覆沒。俄國將波羅的海艦隊更名為第二太平洋艦隊,隨後勞師遠征,奔襲萬里,增援遠東。經過整修的阿芙樂爾號巡洋艦加入了該支遠征艦隊,一起出發。
阿芙樂爾號巡洋艦(“阿芙樂爾”巡洋艦)
阿芙樂爾號巡洋艦
1905年5月27日,日軍在對馬海峽向俄軍艦隊發起進攻。作為巡洋艦分艦隊的一員,“阿芙樂爾”號隨分艦隊與日軍巡洋艦糾纏在一起,既取得了一定戰果,自身也遭到重創。對馬海戰結束時,全艦共陣亡14名官兵。然而,整個海戰場上的局勢幾乎是一邊倒,俄軍潰不成軍,日軍勢如破竹。入夜後,巡洋艦分艦隊司令恩奎斯特少將率“奧列格”號、“阿芙樂爾”號和“珍珠”號3艘巡洋艦倉皇南逃,一直撤退到美國殖民地菲律賓。俄羅斯三艦在馬尼拉被解除武裝,扣留一年,直到日俄雙方簽訂停戰協定後,阿芙樂爾號巡洋艦才被釋放,返回波羅的海。
大敗之後的“阿芙樂爾”號開始了長達10餘年的蟄伏。
阿芙樂爾號巡洋艦(“阿芙樂爾”巡洋艦)
1903年的阿芙樂爾號巡洋艦

武器改裝

1906年,歷經劫難的“阿芙樂爾號回到波羅的海。回國後的“阿芙樂爾號被改為了一艘訓練艦,隨後很快進入船廠開始大修。基於逐漸嶄露頭角的“全重型火炮”概念,“阿芙樂爾”號拆掉了4門75毫米艦炮,新增了2門152毫米艦炮,可以看作是俄國對已有軍艦進行“無畏艦化”的一種嘗試。出廠之後,“阿芙樂爾”號多次參加出訪活動,還參加了其他國家的地震救援重建和滅火行動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阿芙樂爾號繼續在波羅的海執行巡邏和對岸支援作戰任務。1915年,“阿芙樂爾”號和“狄安娜”號回到喀琅施塔得進行維修,“狄安娜”號上的4門152毫米艦炮被拆下安裝到“阿芙樂爾”號上,使“阿芙樂爾”號的152毫米艦炮數達到了14門而.75毫米艦炮只留下了4門作為防空炮使用。改裝後的“阿芙樂爾”號火力空前增強,但航速卻直線下降。在這種情況下,她也只能在近海岸作為移動炮塔,執行炮擊和掩護任務了。

十月革命

1917年11月6日,夜幕剛剛降臨,“阿芙樂爾”號的政委A·B·別雷舍夫接到了彼得格勒革命軍事委員會的命令:配合赤衛隊發動起義,奪取政權
“阿芙樂爾”艦上的革命水兵的當務之急就是控制尼古拉耶夫橋,保障赤衛隊向市中心開進的道路暢通。很快,巡洋艦點火起錨,沿河道駛向大橋。因為俄軍防守薄弱,革命水兵們輕鬆取勝,占領了大橋。
1917年11月7日(俄歷10月25日)上午,阿芙樂爾號巡洋艦上的電台播發了列寧起草的《告俄國公民書》,向全世界宣布蘇維埃已經掌握了政權。
當晚,官兵把艦開到彼得堡尼古拉耶夫橋畔(現施米特中尉橋),起義士兵向冬宮發起進攻,而“阿芙樂爾”號則打開艦探照燈,耀眼的光柱直射冬宮,為起義士兵指明進攻的方向。時值晚9時45分,阿芙樂爾號巡洋艦水兵將一發空包彈裝入前主炮,一聲炮響,拉開了進攻冬宮的序幕。到11月8日凌晨,冬宮被起義士兵占領,布爾什維克取得了最終的勝利。阿芙樂爾號巡洋艦炮轟臨時政府所在地冬宮,宣告了“十月革命”的開始,也把“十月革命一聲炮響”深深鐫刻進歷史中。
阿芙樂爾號巡洋艦(“阿芙樂爾”巡洋艦)
阿芙樂爾號巡洋艦

成訓練艦

十月革命勝利後,蘇維埃政權面對國內外反動勢力的干涉,在內戰中取得了最終的勝利。戰爭中,“阿芙樂爾”號的艦炮被拆下,被運到伏爾加河,當作浮動炮台使用。勝利後的“阿芙樂爾”號繼續被編入波羅的海艦隊,但此時她已經20多歲,作為一艘軍艦來說,已經太老了,只能作為訓練艦繼續發揮餘熱。1923年,蘇俄為“阿芙樂爾”號安裝了10門單管130毫米艦炮,取代原先的152毫米艦炮。作為訓練艦,“阿芙樂爾號繼續為紅海軍培養著優秀的軍官和水兵。
1927年十月革命10周年之際,“阿芙樂爾”號被授予紅旗勳章,軍艦懸掛的海軍旗上被加上了紅旗勳章的圖案,前主炮的炮盾上掛上了一塊青銅紀念牌,寫明了+月革命中戰艦的歷史功績。此後,“阿芙樂爾”號不僅擔負訓練任務,還參加了幾次出訪活動。

衛國戰爭

1941年6月22日,德國入侵蘇聯
阿芙樂爾號巡洋艦(“阿芙樂爾”巡洋艦)
戰火中的阿芙樂爾艦
1941年9月9日,納粹德國“北方”集團軍群的幾十個師長驅直入,直指列寧格勒波羅的海艦隊接到命令:“全部艦炮集中火力支援列寧格勒重要地段的守衛部隊。”此時的“阿芙樂爾”號已經太老了,艦炮的射程都有些夠不到敵人。水兵們把艦上的主炮一門一門拆下,組成了一支共9門火炮的“波羅的海艦隊獨立特種炮兵連”,把自己的陣地由水上移到列寧格勒城郊。
獨自停泊在港口內的“阿芙樂爾”號卻因勢單力孤,無力抵擋德軍的狂轟濫炸,不得不自沉於港灣中。一代名艦自此淹沒在幽深的水下。激烈的交火過後,蘇軍的無畏使德軍喪失了進攻的能力和勇氣。列寧格勒仍然牢牢地掌握在蘇聯軍民手中。
阿芙樂爾號巡洋艦(“阿芙樂爾”巡洋艦)
阿芙樂爾號巡洋艦

戰後概況

從1948年起,阿芙樂爾號作為“十月革命”的紀念艦永久性停泊在涅瓦河畔,並成為海軍博物館供遊客參觀。是納希莫夫海軍學院的教學基地,1957年起阿芙樂爾號還在艦上建立了蘇聯中央軍事博物館的分館。
1957年,蘇聯政府在阿芙樂爾號巡洋艦上建立了海軍中央博物館分館。
2008年4月4日抵達俄羅斯聖彼得堡的北京奧運會火炬,於5日在該市進行接力傳遞。按照原定計畫,人類第一位女太空人捷列什科娃將持火炬跑步經過停泊在涅瓦河邊的阿芙樂爾號巡洋艦。
2013年12月20日,據俄羅斯《訊息報》報導,俄羅斯國防部計畫投資35億盧布(約合人民幣6.44億元),重修“阿芙樂爾”號巡洋艦。
2014年9月,“阿芙樂爾”號巡洋艦艦體返回喀琅施塔得造船廠的船塢進行維修。此次修復耗資8億盧布,包括恢復軍艦構造、改進安全和消防系統等。俄羅斯海軍對此全程監督並最後驗收。
2016年7月15日,喀琅施塔得造船廠舉行“阿芙樂爾”號巡洋艦結束維修出廠儀式。該晚21時,巡洋艦離開喀琅施塔得,由4艘拖船牽引,駛向聖彼得堡
阿芙樂爾號巡洋艦(“阿芙樂爾”巡洋艦)
阿芙樂爾號巡洋艦
2016年7月31日,在俄羅斯海軍節當天,曙光女神阿芙樂爾號巡洋艦修復後返回永久停駐留地之日,俄羅斯聯邦總統普京由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依古陪同蒞臨參觀。
2016年7月31日,“阿芙樂爾”號巡洋艦上將舉行隆重的博物館重新開展儀式。8月3日,巡洋艦將正式向遊客開放。
2019年6月6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普京共同登上曾打響十月革命第一炮的阿芙樂爾號巡洋艦,聽取有關歷史介紹。

所獲榮譽

1968年,蘇聯政府授予阿芙樂爾號巡洋艦“十月革命”勳章,肯定了該艘戰艦傳奇的一生。

總體評價

在聖彼得堡附近的涅瓦河畔,停泊著一艘巨大的軍艦——阿芙樂爾號紀念艦。在絡繹不絕前來參觀的人眼裡,這艘巡洋艦最吸引人的地方或許各有不同,但有一個共識是:阿芙樂爾號巡洋艦是十月革命的 “歷史見證者”。
在21世紀的舞台上,這艘百年老艦仍堅守著它的“戰位”,向人們無聲訴說著那段崢嶸歲月。
阿芙樂爾號巡洋艦(“阿芙樂爾”巡洋艦)
阿芙樂爾號巡洋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