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野”與“廟堂”之間:社會變遷中的鄉村教師》是張濟洲創作的教育學著作,首次出版於2013年8月。
該書選擇鄉村教師作為研究“三農”問題和農村教育的主要突破口,從社會、文化和歷史背景中去探索鄉村社區、地方政府與教師之間的複雜關係,分析教師身份的國家建構與鄉土生活的衝突與矛盾。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鄉野”與“廟堂”之間:社會變遷中的鄉村教師
- 作者:張濟洲
- 首版時間:2013年8月
- 字數:216千字
- 類別:教育學著作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作品思想,作品影響,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探討塾師與村落社區文化結構的適宜性,分析塾師占據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地位的歷史成因,以及對構建鄉村教師與地方社區新型關係的借鑑意義;探討國家與地方社會互動過程中,塾師所體受的文化、國家、社會種種權力,並以此剖析士紳與國家的關係;探討鄉村教師、地方社區和國家互動關係,分析“洋學”教師(新式教師)與鄉土社會疏遠的社會成因;探討近代鄉村教育運動對鄉村教師角色的塑造,以及近代鄉村師範教育的歷史意義;探討國家權力直接介入鄉村教育,鄉村教師分化為不同的群體。公辦教師、民辦教師和代課教師之間存在不同的價值觀念、行為模式,與政府之間、地方社區之間存在不同的互動關係;提出重構鄉村教師與地方社區的和諧互動關係,以充分發揮鄉村教師的公共性和社會功能。
作品目錄
導言 | 第一章 紮根於鄉野的文化人——塾師與鄉土社會的融通 |
一、選題緣由 二、文獻研究綜述 三、主要觀點以及相關概念的界定 四、課題的框架結構與研究方法 | 一、私塾——中國古代基礎教育的主要載體 二、鄉間私塾的文化霸主地位 三、塾師的鄉土文化本位 |
第二章 教育轉型與角色轉換——塾師的近代轉型 | 第三章 鄉村教師文化群體之間的競爭——私塾與“洋學”的衝突 |
一、從“華夷”文化辯走向民族—國家構建 二、從沿海到內地——近代新式教育強國夢想 三、新式教育鄉村社會認同危機 四、近代教育轉型鄉村塾師:以王錫彤和劉大鵬為考察中心 五、近代師範教育與鄉村教育 | 一、新式學堂在與私塾競爭中落敗 二、鄉村新式教師與塾師競爭 三、教育小說中鄉村教師——倪煥之心理世界 |
第四章 “向著農民燒心香”——近代鄉村教育運動與鄉村教師社會功能重構 | 第五章 政治動員時代鄉村教師職業理想 |
一、近代以來鄉村社會文化權力的變化 二、費孝通、梁漱溟與杜贊奇關於近代鄉村社會結構理論 三、鄉村教育危機與鄉村教育運動 四、鄉村教育師範與鄉村教師重塑 | 一、國家改造與鄉村政治運動 二、園丁與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人民教師形象重塑 三、“資產階級知識分子”——“文化大革命”中教師的價值定位 四、政治動員時代鄉村教師擴充 |
第六章 公辦教師、民辦教師、代課教師——新中國成立後鄉村教師身份比較分析 | 第七章 鄉土文化與鄉村教師公共性 |
一、公辦教師——國家幹部編制的教師 二、民辦教師——消逝的教師群體 三、鄉村代課教師——游離於國家教育體制邊緣的人 四、農村特崗教師——新興的農村教師群體 五、教師身份的國家建構與鄉村生活疏離 六、異化的鄉村教師與地方政府關係 七、“文字上移”與鄉村教師的社區教育功能 | 一、鄉村文化與農民生存倫理 二、鄉村教育公平與城鄉教育文化再生產差異 三、農村信息技術教師生存狀態——城鄉信息文化失衡的表征 四、當前鄉村教師疏遠農村生活的文化困境 五、農村教師教育“去農化”及地方高師師範性弱化 六、公共性回歸——促進農村教師融入鄉村生活 |
作品思想
一、該書揭示新舊教育嬗變過程中鄉村教師文化困惑。古代鄉村教師即為塾師,多為科舉落第的下層文人。游離於廟堂之外,紮根於鄉野的鄉間塾師承擔農家子弟初級文化啟蒙職能。一些通達鄉土人情的塾師,適合百姓的日常需要,融入鄉間,在村民中贏得信任和尊重。塾師在中國特有的社會文化結構中占據重要地位,它與地方權力的代表——紳士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在一定程度上承擔鄉村生活公共責任,扮演鄉村文化禮俗活動的主導者的角色。近代以降,晚清逐步實現了由“科舉化社會”向“學校化社會”的轉向,隨之新教育興起,塾師階層在中國教育舞台逐漸退卻,鄉村文化權力和結構也面臨重組與蛻化。推行近代國民義務教育在某種程度上是國家權力滲透鄉村社會的過程,於此背景,鄉村塾師被迫開始艱難轉型。新舊之際,鄉村塾師與新式教師競爭一直是民國鄉村教育無法迴避的現實。然而,政府主導的新式教育與鄉村生活格格不入,新式教師並不受鄉村歡迎,在與鄉村塾師競爭中完全落敗。政府和知識精英提倡白話文和“新教育”欲以向鄉村普及文明,但是反過來白話文和新教育卻造成知識分子與鄉村生活疏遠。
二、該書從國家—社會框架揭示鄉村教師疏遠鄉村及邊緣化困境。清末民初是中國由傳統國家向民族國家過渡時期,現代學校制度作為國家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逐步向鄉村延伸,但政府在農村推行新式教育過程中,卻遭遇紮根於傳統社會土壤中的私塾的阻抗,國家與地方社會的衝突,地方性對現代性的反抗,展示現代化進程中的豐富多彩。伴隨國家政權的下沉,鄉村教育逐步納入到政府的管理和控制體系之中,鄉村教育與地方社區的關係發生了變化,新式教育在課程、教法、師資等方面與鄉土社會產生種種不適應和衝突,鄉村教師逐漸游離地方社區之外,成為一種特殊群體。在政府與鄉村社區兩極之間,教師的重心完全偏向了一端,教師受制於政府管理,成為國家的“公家人”,卻逐漸失去了“鄉土性”。陶行知對鄉村教師的“去鄉土性”提出嚴肅批評,他反對“洋教育”以及“洋教師”給農村教育帶來的破壞,提倡鄉村教師與鄉村生活息息相連,陶行知創辦南京曉莊師範學校致力於培養真正深入農村生活,和農民打成一片的鄉村教師,從而使鄉村學校成為改造鄉村生活的中心。鄉村教師作為深處中國農村的知識分子,是中國農村改革和發展必須依靠的文化力量,但是卻缺乏與鄉村社區的相應互動。伴隨教師專業主義甚囂塵上和師範教育體制一味追求高、大、全,教師管理領域科層化日益嚴重,考核評比、職稱評審等束縛鄉村教師,鄉村教師僅僅停留在專業人員角色,追求體制內激勵,疏遠了鄉村生活,從農民“自己人”轉變為村落生活“陌生人”。
作品影響
獲獎記錄
2016年,該書獲山東省第三十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
出版信息
書名 | 出版時間 | 出版社 | ISBN |
---|---|---|---|
《“鄉野”與“廟堂”之間:社會變遷中的鄉村教師》 | 2013年8月 |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978-7-5161-2778-0 |
作者簡介
張濟洲,男,山東濟寧人,魯東大學副教授,教育學博士,主要從事農村教育與高等教育研究,主持完成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全國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多項,在《教育研究》等核心期刊發表論文30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