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布羅·婉容

郭布羅·婉容

郭布羅·婉容(1906年11月13日—1946年6月20日),字慕鴻,號植蓮,滿洲正白旗達斡爾族),出生於中國北京市東城區地安門外大街帽兒胡同榮府,清朝末代皇后、偽滿洲國皇后、中國最後一位皇后、溥儀的妻子。

婉容的曾祖父長順是清代三朝重臣,曾出任吉林將軍,鎮守東北邊疆。父親榮源,時任內務府大臣。婉容的生母恆香是定郡王溥煦的孫女、毓長的第四女。婉容家中還有長婉容兩歲的同母哥哥潤良(娶溥儀大妹韞媖),小她6歲的異母弟弟潤麒(娶溥儀三妹韞穎)。“婉容”二字及她的字“慕鴻”來自《洛神賦》:“翩若驚鴻,婉若游龍。”

1946年6月20日5時,婉容病逝於延吉監獄。

基本介紹

  • 全名:郭布羅·婉容
  • 別名:榮月華、伊莉莎白、瑞莎、宣統皇后 
  • :慕鴻
  • :植蓮
  • 諡號孝恪愍皇后(私謚)
  • 所處時代:清朝→中華民國
  • 民族族群:滿洲正白旗(達斡爾族)
  • 出生地:榮源府內
  • 出生日期:1906年11月13日
  • 逝世日期:1946年6月20日
  • 丈夫愛新覺羅·溥儀
人物生平,早年經歷,嫁予溥儀,賑災捐贈,出逃偽滿,旗袍改革,私通一事,病逝監獄,人物爭議,創作歌曲,親屬成員,影視形象,人物舊居,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婉容,1906年出生,全名郭布羅·婉容,字慕鴻,號植蓮。達斡爾族清朝末代皇后、偽滿洲國皇后、中國最後一個皇后、溥儀的妻子。
郭布羅·婉容
婉容
是內務府大臣榮源唯一的女兒。她的名字源自曹植洛神賦》里的名句“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是她的祖父給起的寄託了一種民間普遍存有的凡俗的願望,既希望她出落得亭亭淨植,出淤泥而不染,而又高蹈於流俗。婉容的父親郭布羅·榮源雖是遺老,由於經常奔走南北,交遊廣泛,思想比較開放,主張男女平等,女孩子應該和男孩子一樣接受同樣的教育。因此,婉容很小的時候,就與家裡的兄弟一起讀書習字、彈琴繪畫。她的父親對她很看重,特意為她聘請了家庭英語老師,讓她學習英語。因為受到良好的教育,婉容有著優雅的氣質。

嫁予溥儀

1922年,已滿16歲的婉容因容貌端莊秀美、清新脫俗,且琴棋書畫無所不通而在貴族中聞名遐邇。同年,被選入宮,成為清朝史上最後一位皇后。
郭布羅·婉容
婉容大婚照
1912年2月12日,即宣統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宣統帝溥儀退位。當時根據《優待皇室條件》的規定,仍保留宣統皇帝尊號,遜位帝後與遜清皇室仍居紫禁城宮中。在溥儀年滿15歲時,遜清皇室便開始為溥儀選立皇后。究竟立誰為皇后,遜清室鬥爭依然激烈。時隆裕太后光緒帝皇后)早已死去,剩下的端康太妃和敬懿太妃,都想把自己的親信立為皇后,並在議定時各執己見,互不相讓。最後確定候選秀女為4人,遂拿出這4人的全身照片。讓溥儀畫圈決定。溥儀看了又看,比了又比,也比不出哪個最美。於是便拿起鉛筆,隨便在一張照片上畫了個圈。此女是敬懿太妃的親信叫文繡。這樣一來,端康太妃就很不高興。溥儀便隨手拿起鉛筆,又在端康太妃中意的照片上畫了個圈,這就是婉容。這樣溥儀先後畫了兩個圈,然清制規定皇后只有1人。最後還是先考慮端康太妃的意見,確定婉容為皇后,文繡為妃子。
1922年12月1日,是清遜帝溥儀的大婚之日,這天溥儀同時娶了皇后婉容和妃子文繡。這時溥儀已遜位11年,中國已進入民主共和時代,然這位遜位皇帝的婚禮仍依然十分隆重。大婚這天,迎親者所經之路,均以黃土鋪道,沿途觀看者人山人海;迎親隊伍浩浩蕩蕩,軍警、保全林立、軍樂、鼓吹兩班,彩裝的汽車隊、馬車隊、洋車隊、清室及親朋隨從人員不計其數;皇后所乘的32抬金頂風輿裝飾華麗別致,十分氣派;參加婚典的達官顯貴、外國要員及中外記者總計數百人。婉容十分顯赫地被立為皇后,入居紫禁城儲秀宮,時年溥儀17歲,婉容年近18歲。
這時婉容雖名為皇后,但已是溥儀遜位後尚保留皇帝尊號的皇后。迎接她的來日生活已不是榮華富貴,而是孤獨、淒涼與悲慘。婉容自幼生長於官僚世家,生活條件比較優越。少年時代,曾在天津一所女子中學讀書,又學得一些英文,琴棋書畫樣樣都通,也算得上是一位才女。她入宮後不多愛惜錢財,有時脾氣不好,與人不夠隨和,再加上她未生“皇子”,故溥儀與她感情不好,常不理她,倆人既不同桌吃飯,也不同床睡覺。這樣時間長了,婉容的脾氣就變得更壞,還動不動摔這摔那,使人難以伺候。在她鬱悶無聊時,也曾看書、寫字、作畫,後來就逐漸開始抽大煙,並讓太監跪在那裡給她燒煙,一燒就是半個小時。她的人生之路,即從此一步步走向悲慘。

賑災捐贈

1923年12月,婉容向北京“臨時窩窩頭會”捐贈大洋600元,以賑濟災民,受到社會各界的讚譽。
1931年,反常的氣候造成“南起兩廣北至東北大小河流盡告漲溢”,全國性的大水災。當時全國受災區域達16省,其中長江中下游及淮河流域的湘、鄂、贛、浙、皖、蘇、魯、豫8省災情極為嚴重,是上個世紀受災範圍最廣、災情最重的一次大水災。出宮已久的婉容,看到這樣的洪澇災害,立即捐出自己的珍珠項鍊及大洋。1931年盛夏時節,長江兩岸數省發生嚴重水災,當時溥儀捐贈一棟樓房,婉容捐了一串珍珠以賑災民。這件事當時在社會上引起了轟動,京、津、滬的報紙也相繼刊登了“皇后”的玉照和她所捐贈的珍珠項鍊。
大公報》以“溥浩然夫人捐珍珠賑災”為題做了專題報導,原文如下:
“昨日下午(一九三一年舊曆八月初九)陳曾壽先生至本社,據談溥浩然夫人對江淮災民極為關切,久思加以賑濟,只以手乏余資而未果。至昨為本社代收本埠賠款之最末一日,溥夫人遂慨然將其心愛的珍珠一串捐出,托陳先生送至本社變價助賑。並以鄂省災情最重,囑以珠價賑鄂,此珠串共有一百七十二顆,當初系以兩千五百元購得。當由本社同仁偕同陳先生至金店變賣,因市價與原價較差,未便貿然處置。侯商得溥夫人同意再行辦理。珠串現存本社,附圖即此珠串之寫真。溥浩然先生方以樓房祝福,溥夫人復捐珠串為災民續命,仁心義舉……社會上雲闊太太不乏富逾溥夫人者,益聞風興起。”

出逃偽滿

1931年年底,川島芳子關東軍命令將婉容接至滿洲,居住在新京(今長春市)的執政府。1932年1月,婉容在日本人的誘騙下,由天津轉到大連再轉至旅順與溥儀團聚,但此時的溥儀卻成為聽任日本關東軍擺布的傀儡,從此她自己也落入陰謀的陷阱。在長春,婉容一切都要聽從日本人的安排,她的一舉一動都受到秘密監視,甚至不能走出大門一步。婉容不堪忍受日本人的欺辱,決意要出逃。
在中華民國南京國民政府第一任外交部長顧維鈞回憶錄里有這樣一段記載:“我們在大連停留了一夜,發生一件有趣的事。我的一個隨從人員過去在北京當過警察,是我的四個衛士之一。由於1925年的炸彈事件,他留了下來給我保鏢。他是北京人,在北京認識很多人。當我在大連一家旅館裡吃午飯時,他進來說,一個從長春來的滿洲國內務府的代表要見我,有機密訊息相告。我起初猶豫,因為他說的名字我不熟悉。但是我的隨從說,他在北京認識這個人,可否見見他。他告訴我,此人化裝為古董商,以免日本人注意(也許他當過古董商)。我出去走到門廊里,我們停在轉角處。此人告訴我,他是皇后(長春宣統皇帝的妻子)派來的。他說因為知道我去滿洲,他要我幫助她從長春逃走;他說她覺得生活很悲慘,因為她在宮中受到日本侍女的包圍(那裡沒有中國侍女)。她在那裡一舉一動都受到監視和告密。她知道皇帝不能逃走,如果她能逃走,她就可能幫他逃走。我為這故事所感動。但是我告訴他,我的處境不能替她做什麼事,因為我在滿洲是中國顧問的身份,沒有任何有效方法來幫助她。雖然如此,我得到一個明確的概念,知道日本人都幹了些什麼,這個故事可以證實日本的意圖。”
自這件事以後,婉容並沒有氣餒和放棄再次逃跑的機會。1933年的8、9月期間,當時偽滿立法院趙欣伯的妻子準備赴日,婉容便托她幫忙東渡。婉容認為,只要她能逃走,就一定會幫助溥儀逃走,可此事萬沒想到,被當時正在日本的三格格發現,她寫信告知溥儀,結果逃跑又成為泡影。

旗袍改革

1932年3月,婉容雖然未當上偽滿洲國皇后,畢竟成為“執政”夫人了,心情十分高興。當年生日來臨前,她決定改革旗袍,用新式服飾展示自己。
婉容原是一位晚清名門出身的大家閨秀,也是一位較早接受西方生活方式的女性。她會講英語,在與溥儀寓居天津時經常出入社交場合,接觸到西方生活用品,因此眼界比較開闊。1932年8月,她讓從紫禁城帶來的御用裁縫李春芳設計製作過生日的旗袍。
郭布羅·婉容
婉容休閒照
婉容認為傳統的滿族旗袍整體肥大、用料厚重、不開叉,穿在身上過於臃腫,不能把女人婀娜的腰肢和曲線美顯露出來。李春芳理解了婉容的“旨意”,於是大膽改革。她按照婉容的身材曲線進行裁剪,充分表現形體魅力;衣料色調力求淡雅,突顯東方女性風情;採用縫紉機與手工結合方式進行縫合。當年舊曆九月十九日是婉容27歲生日(按虛歲計),那天,婉容穿上改革的旗袍。旗袍名為品月緞繡玉蘭飛蝶氅衣,裁剪得體,突顯流暢的身材韻律,兩側的開裾高到腰際,裾的邊緣有如意雲頭紋飾,襯托端莊高貴的氣質,充分體現東方女性的魅力。
這以後一發不可收拾,婉容又製作了大量的改革旗袍。據秦翰才在《滿洲殘照記》一書中引用偽帝宮《主上衣料簿記》記載,已成為偽滿洲國皇后的婉容,從1934年舊曆三月十五日到十月二日,共製作各式各樣的旗袍27件,平均每月2件還多。這還不包括溥儀因政治因素為她製作的旗袍。
在20世紀30年代,由於受歐美服裝造型和西洋裁剪技術的影響,旗袍一改清朝以來延續使用的直線裁剪的方法,在保持中國傳統文化內涵的同時,大量吸收西方的思想觀念和製衣技巧,融合併演變出中西合璧的現代旗袍。婉容的旗袍由皇宮傳入民間,傳到中國服裝展示前沿的大上海,更推進了旗袍的改革創新。旗袍成為中國乃至世界高端女性的首選服飾,婉容的貢獻功不可沒。

私通一事

溥儀到長春後,一位17歲的黃花處女譚玉玲被選入宮,與溥儀感情甚好,很快被封為“祥貴人”。由於溥儀原來就討厭皇后,這時有了心愛的譚玉玲,於是便把皇后扔在一邊,並且還降低了皇后的生活待遇。這使皇后婉容又氣又恨,常常心情發躁,於是就又開始整天抽大煙,藉此解悶消磨日子。4年後,22歲的譚玉玲患病去世,在偽宮停靈21天,然後以大殯安葬。
郭布羅·婉容
婉容(拍攝於1922-1924年間)
不久,長春市平民出身的漢族姑娘李玉琴,在數百張照片中被溥儀選中入宮,住進了偽宮內府“同德殿”,當了溥儀的“皇娘”。溥儀對玉琴特好,又封她為“福貴人”,並發誓這輩子只要玉琴一個。這時,婉容住在偽宮“緝熙樓”,名義上還是皇后,還有兩個太監和幾個女傭人伺候,但實際上已被完全打入冷宮,溥儀甚至幾個月也不與皇后說一句話。
溥儀在《我的前半生》中,在談到他為何對婉容如此絕情時是這樣寫的:“自從她把文繡擠走之後,我對她便有了反感,很少和她說話……只知道她後來染上了吸毒的嗜好,有了我所不能容忍的行為。”溥儀這裡所說的“不能容忍的行為”,就是大眾熟悉的“婉容私通侍衛”一事。
溥儀曾在《我的前半生》中說:“1935年,由於婉容有了身孕並且將近臨產,我才發現了問題。我當時的心情是難以描述的,我又憤怒,又不願意讓日本人知道,唯一的辦法就是在她身上泄憤。”後來婉容因“穢聞”被打入“冷宮”,身體和精神處於崩潰的邊緣,嗜毒成癮。
按照溥儀的說法,婉容把文繡擠走了,使溥儀對她反感。在長時期內受到溥儀冷淡對待的婉容,一方面有正常的生理需要,另一方面又不能丟開皇后的尊號與溥儀離婚,因此鴉片也越吸越重了,之後婉容竭盡所能地做出激怒溥儀的事情,就是和侍衛發生曖昧私通的行為,她先後與兩名溥儀的隨侍李體玉、祁繼忠通姦而懷孕,此事激怒了溥儀。
據溥儀的二妹愛新覺羅·韞龢稱,事情發生時她正在英國,“回國後過了一些時候,溥儀才告訴我……婉容臨產之前,溥儀將天津的德國大夫——白大夫請去,專門打胎。打下就死了,死後燒了。”溥儀身邊的隨侍李國雄的回憶和韞龢所述相近,他稱“婉容曾誕下一女,死屍被婉容的哥哥送到西院南大牆護軍宿舍附近的鍋爐房,扔進爐膛里燒了。”
然而也有婉容身邊的近侍都曾公開發表文章,就此事為婉容鳴冤。崔慧梅就曾在香港的一家報紙上發文稱,偽滿洲國的“內宮”除了“皇上”和太監,根本沒有男人可以進入,而且受到日本人的嚴密監視,婉容根本沒有機會與人偷情。雖然崔慧梅當時並不在婉容身旁,許多地方可信度有限,但她的文章發表後頗具影響,王慶元(溥儀的護軍)在看到崔慧梅的文章後,也寫了一篇題為《不為呼冤為正名》的文章。在文中,王慶元不但支持了崔慧梅的說法,還稱婉容的起居行止都與外界隔絕,哪怕是上樓下樓都要有太監開道,除了溥儀之外的一切男人都要迴避,入夜後至少要有兩名以上陪寢人員呆在寢宮中,還有一名太監專門記錄婉容的夜間活動,私通者根本找不到與婉容接觸的機會。

病逝監獄

1945年8月11日,溥儀按照日本關東軍的命令,將皇宮遷往通化臨江縣大栗子溝。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溥儀亦同時宣布再次退位。8月17日,溥儀按照日本投降者的通知,由通化臨江縣急忙趕到瀋陽,在瀋陽機場準備逃往日本時,被蘇軍逮捕押往蘇聯。婉容和偽宮內府的其他人,先後由大栗子溝逃到臨江,在臨江由八路軍將其送到通化。
郭布羅·婉容
郭布羅·婉容
婉容這時仍患瘋病,有時嘮嘮叨叨,有時大哭大鬧。這時,多虧有善良好心的李玉琴嵯峨浩同情、照顧她,才使她勉強生活下來。不久,長春、通化解放,婉容身邊的人被分批先後送走。因婉容當時病重,無人收留,只好由部隊暫管。後部隊要行軍打仗,帶上她實在不便,就只好把她留托於地方照管,最後因毒癮病亡,葬地不明,有說是“用舊炕席捲著扔在北山上”,也有說是“葬於延吉市南山”,屍骨亦無處尋找。3年以後,在伯力收容所過囚居生活的溥儀從嵯峨浩給溥傑的家信中獲悉婉容的死訊,似乎無動於衷。2006年10月23日,經婉容弟潤麒同意以招魂形式與溥儀合葬在河北清西陵外的華龍皇家陵園,溥儀墓清獻陵,諡號“孝恪愍皇后”。

人物爭議

2006年,開拍《末代皇妃》,當中“婉容”的角色描述和定位惹來了很多爭議,連婉容親弟弟潤麒也為姐姐喊冤,甚至要提告劇組單位。
《末代皇妃》劇中的婉容是一個心眼頗壞的女子,處處欺負不及她美,地位不及她高的妃文繡,最後導致文繡跟溥儀離婚。劇中亦有描述婉容與侍衛私通的事。九十多歲的潤麒說,他的親姐婉容是一個受中國傳統教育,沒有心計,心地善良的女子。他說婉容與文繡的相處都是客客氣氣的,後是後,妃是妃,不可能有欺凌、刁難或使壞心眼。
2004年5月18日,《甘肅青年報》刊登了《中國末代皇后——婉容》的文章,正是這篇文章引發了關於末代皇后的一場官司。文章稱:“婉容狂躁易怒,嗜毒成癮,甚至與溥儀身邊的侍衛私通,從一個嬌美恬靜的美人變成了一個形如槁木的瘋子”,並刊登了婉容的4幅照片,照片中的婉容或在抽香菸,或拿著太監的帽子在玩耍。近年來,婉容的形象在人們印象中大抵都是“錦衣玉食、無所事事、虛榮嫉妒、專橫跋扈、爭風吃醋、嗜毒成癮、與侍衛私通、誕下私生女”。

創作歌曲

歌名:《紙鳶》
原創:婉容
作詞:婉容
作曲:婉容
郭布羅·婉容
婉容《紙鳶》的簡譜真跡
“青天 路迢迢 喜馬拉山 比不高
世界繁華 都在目 立身雲端 何逍遙
有時 奏弦歌 春風但願 不停飄
全憑 一線牽 風伯扶住 向上飛
莫教雨師 來迎接 竹當身體 紙做衣
偶逢 春朋友 語道你高 我還低”

親屬成員

關係
姓名
高祖父
曾祖父
祖父
父親
母親
繼母
丈夫
哥哥
弟弟

影視形象

影視形象
名稱
播出時間
飾演者
備註
火龍
1989年
李殿朗獲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
末代皇帝》(The last Emperor)
1987年
貝納爾多·貝托魯奇執導的一部傳記電影。
1986年
第5屆大馬士革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潘虹)
2004年
40集電視連續劇,導演滕文驥
2003年
為日本朝日電視台開播45周年的紀念大戲
2002年
成浩執導,湖南廣電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節目分公司出品發行
1992年
1987年—1992年ATV根據正史與民間野史編寫的劇集
1986年
陳英
紀小黑執導
1988年
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出品的28集大型歷史題材劇集
2008年
日本朝日電視台出品
故夢
2008年
董志強執導
2013年
浙江長城影視有限公司出品的近代傳奇劇
2015年
抗戰史詩歷史劇
2024年
國民級演員、導演張國⽴、傅若清總監製

人物舊居

婉容舊居東城區鼓樓南帽兒胡同35號、37號位於東城區交道口街道。舊時門牌號為帽兒胡同15號,該院坐北朝南,東西兩路院落,西路四進院落,東路三進院落。清代末期建築。1984年,帽兒胡同35號、37號宅院公布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帽兒胡同35號院現為辦公用房,37號院現為居民院。
此院是婉容祖父郭布羅·長順所建,後其父郭布羅·榮源住在此,被稱為榮源府。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婉容生在榮源府,俗稱娘娘府。婉容被確定為歷史上最後一位皇后。當年婉容從天津返回北京,住在此院落,學習宮中禮儀。此院原只是較普通的住宅。婉容被冊封為皇后後,其父被封為三等承恩公,該宅升格為承恩公府。作為“後邸”,加以擴建。西路正房即為婉容所居。正房五間內的隔扇、落地花罩雕鏤精細。東院花廳裝修基本保存原狀,明間迎面牆滿嵌巨鏡一方,為婉容婚前演禮之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