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號衛星是蘇聯的業務氣象衛星系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流星號衛星
- 衛星重:1~2.2噸
- 高:3.5~5米
- 直徑:1.5米
“流星”號衛星一般指本詞條
流星號衛星是蘇聯的業務氣象衛星系列。
流星號衛星是蘇聯的業務氣象衛星系列。“流星”號衛星1969年3月 26日開始發射Ⅰ型,到1981年7月共發射了31顆;1975年7月11日開始發射Ⅱ型,到1982年底已發射9顆。這一系列衛星的任務是系統收集地球上不同地區...
流星一號是前蘇聯發射的流星Ⅰ型系列氣象衛星的第一顆衛星。採用太陽同步軌道,後來這類衛星由“流星”2型衛星系列所取代。流星一號於1969年3月26日發射升空,2012年3月開始向地球墜落。設計型號 1969年3月 26日開始發射Ⅰ型,到1981年7月共發射了31顆。流星Ⅰ型是在“宇宙”122、144、156號等衛星基礎上發展而...
1993年俄航天局研究制定新的遙感衛星計畫,認為可以推動俄羅斯遙感衛星系統發展的綜合辦法有以下幾種:(1)協調俄羅斯科學和業務遙感計畫,使之與國際地球觀測衛星委員會(ceos)研究和採用的原則和條款一致;(2)把俄羅斯流星號衛星納入eos;(3)把俄羅斯的goms衛星納入美國、歐洲和日本地球靜止衛星星座;(4)在...
1960年美國發射的“泰羅斯”1號氣象衛星,首次從外層空間進行氣象觀測試驗。1966年蘇聯在“宇宙” 122號衛星上開始氣象探測試驗。美國的第一代氣象業務套用衛星“艾薩”1號,蘇聯的第一代氣象業務套用衛星“流星”Ⅰ型(見“流星”號衛星)分別於1966年和1969年投入使用,實現了太陽同步軌道自動圖像傳輸,衛星拍攝了...
早期的空間物理探測衛星比較簡單,重量不大,往 往進行單項或有限幾項空間物理探測。後來探測區域逐 步擴大,從單個衛星孤立探測,發展到多個衛星聯合探 測。幾顆衛星在預定的軌道上運行,能同時在各個不同 區域進行測量。衛星上有一種或多種探測儀器。主要的 探測對象是中性粒子、高能帶電粒子、磁場、微流星體、電...
加裝第三級火箭組成。有效載荷月球探測時為0.278噸,載人飛行時為4.725噸。1959年發射“月球”13號探測器,1960—1963年發射5艘不載人的衛星式飛船和6艘“東方”號飛船,1963年後發射“飛行”號衛星、“電子”號衛星、“流星”號衛星,以及“宇宙”號衛星系列中的電子偵察衛星等。到1980年共發射宇航器85個。
70 年代中期以後,又陸續發射軍民兩用或民用的通信、氣象和地球資源衛星,包括“閃電”、“虹”、“螢光屏”和“地平線”號通信衛星,“流星”2號氣象衛星,“流星”號太陽同步衛星(兼作氣象預報和地球資源勘測),“流星-自然”號地球資源衛星以及混編在“宇宙”號中的導航衛星。蘇聯套用衛星主要採用近地軌道、大...
1961年10月末蘇聯政府正式批准研製65S3火箭,作為“流星”號和“箭” 號衛星的發射工具。1962年,OKB-586將已接近於完成的研究工作轉交給了位於東西伯利亞的OKB-10(由列舍特涅夫領導)。火箭的首次試射在拜科努爾的NIIP-5飛彈靶場進行。列舍特涅夫和伊薩耶夫發展了一種被稱為“上升”的綜合發射系統,他們將原用於發射...
東方號運載火箭於1959年發射了月球1~3號探測器 ,1960~1963 年間發射了5艘不載人的衛星式飛船和6艘東方號飛船 。1963年以後還用來發射飛行號衛星和電子號衛星、流星號衛星以及列入宇宙號系列的軍用電子偵察衛星等。火箭的頭部是由輕質高強度硬鋁合金製成的整流罩,用於在大氣層飛行期間保護有效載荷。整流罩由兩個半...
2023年6月27日14:34.49(莫斯科時間),新的“流星-M”2-3 號水文氣象衛星以及42顆小型衛星(其中,有39顆屬於俄羅斯,3顆分屬白俄羅斯、馬來西亞和阿聯)在“東方”航天發射場進行2023年第二次發射時送入軌道,由“聯盟2.1b”火箭執行發射任務。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發布訊息,此次俄單枚火箭成功發射的俄羅斯衛星...
人造衛星套用 種類 從1958年至1984年底,美國共發射人造地球衛星 923顆,包括科學衛星、技術試驗衛星和套用衛星,其中套用衛星約占80%。科學衛星主要用於研究地球大氣、重力場和磁場特性,探測太陽輻射和活動情況,測量宇宙射線和微流星,為研製套用衛星、載人飛船和飛彈提供資料。科學衛星系列有“探險者”號衛星、“先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