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理論時代”的文學與文化研究(2009年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後理論時代”的文學與文化研究》是2009年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後理論時代”的文學與文化研究
  • 出版時間:2009年8月1日
  •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ISBN:9787301155547
內容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的研究思路是從文化理論的維度來考察全球化在“後理論時代”的各個文化領域內的影響和作用,作者認為,後殖民主義經過一度式微之後再度崛起:賽義德、斯皮瓦克和巴巴這三位代表人物先後發表新著,使得學界對後殖民主義的研究與文化身份、種族問題、流散現象以及全球化問題融為一體,並在一些第三世界國家釀起了民族主義的情緒。早先的女權主義/女性主義理論批評以性別研究的形式出現,並逐步分化為“性別研究”、“同性戀研究”和“怪異研究”等,這些研究課題分別從不同的角度顯示了女權主義或女性主義的多元走向。全球變暖和人類生存環境的惡化導致文學批評中生態理論話語的異軍突起,生態批評家一方面注重生態環境寫作和對經典文學文本的生態視角閱讀,使文學作品被隱匿的意義得以發掘出來,另一方面又試圖從文學文本的閱讀和闡釋之角度出發對生態批評的理論本身進行思考和重構。本書第三編中的一篇文章就是作者試圖從生態批評的角度建構後現代生態環境倫理學的初步嘗試。隨著全球性移民潮愈演愈烈,“流散”現象日益引起人們的注意,而作為其必然結果的“流散寫作”的崛起,尤其是華裔流散寫作的崛起,則在某種程度上起到了對文化重建和文學史重新書寫的導向作用。文化研究在經歷了一段時期的發展演變後已經愈來愈不滿足於英語世界的局限,因而逐步發展為“跨(東西方)文化”的研究。它雖然對傳統意義的比較文學產生過某種挑戰和衝擊,但在另一方面,又與後者形成了某種互動和互補作用。傳統的“歐洲中心主義”意義上的比較文學雖然在西方被認為已經“死亡”,但它的“跨學科”、“跨文化”以及“跨邊界”等特徵則使其在全球化的時代又獲得了“新生”。在一個以信息傳播為主的高科技時代,人們對文字閱讀的興趣逐漸轉向對圖像的迷戀,因而出現在文學批評和文化批評中的“圖像的轉折”就有著重要的意義,它在某種程度上標誌著“後理論時代”的來臨和理論的功能的轉變。作者在本書中試圖從一個廣闊的跨文化理論闡釋的視角對上述各種出現在“後理論時代”的人文思潮進行評介和理論闡釋,並結合其在中國語境中的傳播和變形提出可與國際同行進行討論和對話的獨特見解。作者認為,後理論時代的來臨為中國的文學和文化研究走向世界進而在國際人文科學研究中發揮重要作用鋪平了道路,在這方面,經過改造和重新建構的後現代和後殖民語境下的“新儒學”至少能夠成為全球化語境下的普適性理論話語之一。在這方面,我們中國的人文學者有許多工作可做,而本書的討論只是一個初步的嘗試。此外,本書還對馬克思主義與解構理論的對峙和對話關係、哈羅德·布魯姆的修正主義批評理論、讓·鮑德里亞之於中國當代消費文化的意義等熱點問題作了探討,並提出了自己的觀點。應該說,上述這些課題都與“後理論時代”的理論思潮有著密切的關係。

目錄

自序
第一編 “理論”衰落之後
一 “後理論時代”的西方理論思潮及其走向
二 馬克思主義與解構理論
三 哈羅德·布魯姆的“修正主義”批評理論
第二編 “後理論時代”的比較文學
一 比較文學學科的“死亡”與“再生”
二 中國比較文學的“全球本土化”歷程及方向
三 文學研究疆界的擴展和經典的重構
四 流散文學與文化身份認同
第三編 當代文化的理論剖析
一 消費社會的視覺文化與當代批評中的“圖像轉折”
二 鮑德里亞與當代消費文化研究
三 生態批評與文學的生態環境倫理學建構
第四編 後殖民語境下的文化建構
一 全球化時代的後殖民批評及其對我們的啟示
二 “全球本土化”語境下的後現代、後殖民與新儒學重建.
三 全球化語境下的中國當代文學和文化研究
四 “世界文學”的演變及翻譯的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