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社會”框架與中國法學研究

“國家-社會”框架與中國法學研究

《“國家-社會”框架與中國法學研究》是2009年1月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侯瑞雪。

基本介紹

  • 書名:“國家-社會”框架與中國法學研究
  • 作者:侯瑞雪
  •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年1月
  • 頁數:208 頁
  • 定價:20 元
  • 開本:32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03690396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國家-社會”框架與中國法學研究》主旨是通過反思“國家-社會”框架在中國法學研究中的確當性和有效性,檢視“國家-社會”框架的限度及其理論預設,進而探討在此框架下展開的中國法學研究存在的問題。很多中國法學研究者在運用“同家-社會”框架對中國現實進行分析和解釋的過程中,並未對框架的限度和預設保持足夠的警醒,反而有神化該框架的傾向。“國家-社會”框架在中國法學研究中的確當性是西方現代性圖式所賦予的,由於該框架在分析和解釋轉型中國的國家與社會關係方面的簡單性,致使其解釋效力具有有限性。而且,“國家-社會”框架下的中國法學研究受到西方現代性理念的支配,所以無法切實把握中國的國家與社會關係的變化,並且也不能提供一種評價和指引中國的法制建設方向的理論模式。因此,對“國家-社會”框架以及該框架下的中國法學研究進行反思性研究是必要的。通過這一反思進路和視角的轉換,我們才能洞見到“國家-社會”框架下的中國法學研究的問題所在,並為其走出困境提供一種可能的出路。

作者簡介

侯瑞雪,吉林大學法學博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法學院講師,空間法研究所副昕長。主要研究方向:法理學和法律社會學。已在《法制與社會發展》等期刊上發表十多篇論文。

圖書目錄

導論
一、問題的建構
二、論題的限定
三、“國家-社會”框架的來源與內涵
(一)“國家-社會”框架的來源
(二)“國家-社會”框架的內涵
(三)國家與社會市民社會概念界定
四、分析進路的設定
第一章 中國市民社會研究與“國家-社會”框架下的中國法學研究述評
一、中國市民社會研究述評
(一)背景、問題與意義
(二)中國市民社會研究的主要爭點及其轉向
(三)中國市民社會研究存在的問題
二、“國家-社會”框架下的中國法學研究之現狀分析
(一)市民社會與中國法治觀的論爭
(二)市民社會與部門法研究
(三)“國家法與民間法”研究
第二章 西方市民社會及“國家-社會”框架的形成和發展
一、市民社會理論復興的背景及其概念之分梳
二、西方市民社會理論及“國家-社會”框架的演化發展
(一)現代性的興起與歐洲市民社會理論之形成
(二)現代性的危機與市民社會理論的發展與衰落
(三)現代性的重建及市民社會理論的復興
(四)小結
第三章 反思“國家-社會”框架及該框架下的中國法學研究
一、反思“國家-社會”框架
(一)反思現代性理念
(二)“國家-社會”框架的限度分析
二、反思“國家-社會”框架下的中國法學研究
(一)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法治觀的轉向
(二)“國家-社會”框架下的中國法學研究存在的問題l
第四章 以“國家法與民間法”研究為個案的進一步反思
一、“國家法與民間法”研究概覽
(一)民間法研究成為焦點之緣由
(二)民間法習慣法之概念界定
二、反思“國家法與民間法”研究
(一)反思“法律文化論”中的習慣法研究
(二)反思“本土資源論”中的民間法研究
(三)中國法學論者對“國家-社會”框架的有限反思
第五章 展望“國家-社會”框架與中國法學研究的發展l
一、思維方式的轉變
二、研究視角的轉換
三、托依布納的自創生理論給我們的啟示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