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推進國家政務信息化規劃

《“十四五”推進國家政務信息化規劃》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 2035 年遠景目標綱要》等檔案精神,特制定的規劃,作為“十四五”期間統籌推進國家政務信息化工作,指導各地方有序開展政務信息化建設的重要依據。

2021年12月2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以發改高技〔2021〕1898號印發,要求貫徹落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十四五”推進國家政務信息化規劃
  • 頒布時間:2021年12月24日
  • 發布單位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 發布文號:發改高技〔2021〕1898號 
發布通知,全文,答記者問,

發布通知

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印發《“十四五”推進國家政務信息化規劃》的通知
發改高技〔2021〕1898號
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全國政協辦公廳,高法院,高檢院,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畫單列市人民政府:
經國務院同意,現將《“十四五”推進國家政務信息化規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加快建設數字政府,提高政務服務水平。
國家發展改革委
2021年12月24日

全文

一、現狀和形勢
(一)發展現狀。
“十三五”時期,我國政務信息化建設取得顯著進展。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實現新突破,建成國家數據共享交換平台體系,集約整合一批小散亂的系統和網站,開展了民眾辦事百項堵點紓解行動,初步實現了網路通、數據通、業務通。重大工程建設取得新成效,全民健康保障、安全生產監管、全國投資項目線上審批監管、全國公共資源交易、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基礎信息資源庫等一批重大工程陸續建成,營商環境不斷最佳化,有力支撐了“放管服”改革深入推進。政務服務水平躍上新台階,建成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台體系,“最多跑一次”“不見面審批”“一網通辦”等服務創新模式不斷湧現,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等便民服務套用取得實效,“健康碼”等套用在數字抗疫中發揮重要作用,電子政務線上服務指數躍升至全球第 9 位,顯著提升社會公眾獲得感。基礎設施統籌取得新進展,國家電子政務區域網路初步建成,實現了 31 個省(區、市) 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122 箇中央國家機關的互聯互通;國家電子政務外網實現了四級骨幹網路 100%全覆蓋,依託已有數據中心基礎,形成 1+3 的國家電子政務雲數據中心體系,各地方各部門政務 雲平台建設全面提速,初步形成數雲網一體融合的公共基礎設施。網路信息安全保障達到新水平,嚴格執行等級保護和分級保護制度,大力推進關鍵軟硬體技術產品創新套用,有力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和技術創新突破,全面保障政務信息系統安全可靠運行。政務信息化日益成為黨政機關高效履職的重要手段。
(二)形勢要求。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圍繞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目標,加快推進數字政府建設,政務信息化工作面臨新的形勢任務要求。要順應數位化轉型趨勢,以數位化轉型驅動治理方式變革,充分發揮數據賦能作用,全面提升政府治理的數位化、網路化、智慧型化水平。要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加強新技術創新套用,推動政府治理流程再造和模式最佳化, 不斷提高決策科學性和行政效率。要全面提升建設效能,創新政務信息化建設套用模式,加強資源集約統籌利用,實現政務信息化建設由投資驅動向效能驅動轉變。要最佳化政務服務水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最佳化政務服務質量,提升政務服務便利化水平, 不斷提升人民民眾的獲得感。
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 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大平台、大數據、大系統”一張藍圖繪到底,以服務市場主體和便利廣大民眾為重點, 統籌推進重大政務信息化工程建設,綜合運用新技術新理念新模式提升治理能力、最佳化公共服務、推動高質量發展、滿足人民期盼, 推進數字政府建設,形成與數字經濟發展相適應的數字治理能力, 帶動促進數字社會建設,有力支撐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二)基本原則。
——堅持統籌布局,深化共建共用。加強政務信息化工程全生命周期的統籌協調力度,不斷鞏固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成果,堅持激活存量資源與統籌增量需求相結合,打破信息孤島,以構建大系統為導向,加強工程銜接,深化協同聯動,形成數位化轉型合力。
——堅持效益優先,聚焦主責主業。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 以實用管用好用為導向,從職能職責出發,合理確定建設範圍和重點,紮實推進政務信息化建設與套用,強化工程項目績效導向,切實提高工程建設效能和投入產出比。
——堅持數據賦能,提高治理效能。以數據共享開放與深度開發利用作為提升政務信息化水平的著力點和突破口,最佳化完善數據共享和開放機制,嚴格規範政務數據套用,強化央地協同,全面提升用數據決策、用數據管理、用數據監管、用數據服務的能力。
——堅持安全可靠,強化安全保障。堅持網路安全底線思維, 強化網路安全和數據安全,嚴格保護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落實信息安全和信息系統等級分級保護制度,全面提升政務信息化基礎設施、重大平台、業務系統和數據資源的安全保障能力。
(三)主要目標。
到 2025 年,政務信息化建設總體邁入以數據賦能、協同治理、智慧決策、優質服務為主要特徵的融慧治理新階段,跨部門、跨地區、跨層級的技術融合、數據融合、業務融合成為政務信息化創新的主要路徑,逐步形成平台化協同、線上化服務、數據化決策、智慧型化監管的新型數字政府治理模式,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治理、公共服務和生態環境等領域的數字治理能力顯著提升,網路安全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有力支撐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數據資源賦能新動力。統一的國家政務數據共享交換平台和國家公共數據開放平台體系更加健全,有效支撐全國一體化政務大數據體系;建成巨觀經濟治理基礎資料庫等新基礎信息庫,高價值數據集開放取得實質性進展,政務數據資源有力支撐治理和服務能力提升。
——協同治理形成新模式。跨部門、跨地區、跨層級業務協同聯動能力顯著增強,大系統共建共用機制更加最佳化,大幅提升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和生態環境治理效能,有力支撐“放管服”改革深入推進。
——政務服務得到新提升。線上線下相融合的政務服務模式更加完善,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台支撐能力進一步提升,線上政務服務利用率明顯提高,高頻政務服務事項跨省通辦基本實現,證照電子化比率顯著提升,利企便民服務水平不斷最佳化。
——共建共享形成新局面。統一的國家電子政務網路實現應聯盡聯,“數雲網端”一體融合的公共基礎設施初步形成,政務外網覆蓋範圍進一步向街道、鄉鎮延伸。整合形成一體化政務大數據中心體系,基本滿足部門大規模業務部署和容災備份等需求。
——安全保障達到新水平。全面落實信息安全和信息系統等級分級保護制度,基本實現政務信息化安全可靠套用,確保政務信息化建設和套用全流程安全可靠,實現政務數據資源全生命周期安全保護。
三、主要任務
(一)深度開發利用政務大數據。
1.深化基礎信息庫共享套用。
建設目標:國家基礎信息庫的數據內容更加鮮活豐富,服務功能更加健全完善,形成更多的數據服務接口,有效支撐政務服務、決策分析等套用場景下的按需共享。
建設內容:升級完善國家人口、法人、自然資源和地理空間等基礎信息資源庫,按需豐富拓展基礎數據欄位項,提升多元化數據採集和主題化數據匯聚能力;建立健全數據更新、內容校核和共享交換機制,加強數據質量管理;根據典型套用場景推進基礎數據的標籤化、主題化管理,開發高頻需求數據的共享服務接口。圍繞提升政務服務和社會治理能力、拓展綜合統計和監測分析功能的實際需求,完善國家人口基礎信息庫建設;深化地理空間信息綜合套用, 拓展共建共享範圍和信息資源領域,提升現有數據資源質量和共享水平,有效支撐跨部門業務協同;圍繞商事制度改革和產業發展需要,拓展國家法人庫商標、專利、認證資格、準入許可等法人單位信息,增加自然人網路經營主體、企業網路經營主體等基礎信息的整合入庫;建立健全基礎數據依法依規共享開放管理機制,不斷提升數據要素資源開發利用能力。
2.建設經濟治理基礎資料庫。
建設目標:圍繞經濟治理的重點領域,完善基礎數據指標,依託政務區域網路數據共享交換平台,開發建設經濟治理基礎資料庫,匯集各部門主要經濟數據,提升巨觀經濟治理數據分析和輔助決策水平。
建設任務:基於各部門數據資源,按照物理分散和邏輯集中相結合的原則,建立健全經濟治理數據框架指標體系,構建經濟治理基礎資料庫。依託國家電子政務區域網路進行數據共享交換,實現對經濟統計數據、行業統計數據、政務數據、網際網路大數據等數據資源的整合利用,結合部門業務需要,開發構建數據分析套用模型,更加全面系統地刻畫分析經濟運行情況,支撐巨觀經濟治理決策。
(二)發展壯大融合創新大平台。
1.加快網路融合,升級完善國家電子政務網路體系。
建設目標:基本形成統一的國家電子政務網路體系,各類政務專網基本實現遷移整合或頂層互聯,全面支撐跨部門、跨地區、跨層級業務協同和數據共享,政務網路安全保障水平大幅提升。
建設內容:加快提升國家電子政務區域網路支撐能力,創新政務區域網路共性辦公套用,提高跨部門業務協同和套用集成水平;完善政務區域網路綜合運維管理體系,提升運維保障能力;強化國家電子政務網路綜合安全防護,健全統一信任服務體系。進一步最佳化完善國家電子政務外網骨幹網路建設,穩步有序拓展政務外網覆蓋範圍,提高政務外網移動接入能力,最佳化共性辦公套用體系,強化政務外網綜合運維管理和全網等級保護建設,探索 5G、區塊鏈等新技術在政務外網領域的套用。以重大業務套用為牽引,推進各類政務專網向統一電子政務網路整合遷移或可控互聯。
2.加快技術融合,構建智慧型化政務雲平台體系。
建設目標:構建“數網雲”一體融合的智慧型化政務雲平台體系, 具備集約共享的算力算法支撐能力,滿足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套用需求。
建設內容:根據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布局,充分利用存量政務數據中心資源,依託國家電子政務外網構建政務雲平台體系,整合算力資源,支撐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新技術創新套用,面向政務部門提供綠色集約、共享共用、安全可靠的一體化算力服務,滿足大規模業務承載、大數據開發利用、共性履職套用
服務和容災備份等業務需求,促進提升政務大數據創新套用水平。建立健全統一政務網路接入、政務雲服務、安全保障能力等相關技術標準規範。
3.加快數據融合,健全國家數據共享與開放體系。
建設目標:提升國家數據共享交換平台功能,支撐國家政務服務平台數據共享交換業務,深化國家公共數據開放網站套用,全面提升政務數據資源共享效率和數據質量,充分利用各地區各部門政務數據資源和基礎設施,整合構建全國一體化政務大數據體系。
建設任務:不斷健全國家數據共享交換平台體系技術支撐能力,提升一體化政務服務平台數據共享服務水平,暢通中央與地方間數據供需對接渠道;按需推進政務區域網路電子檔案交換系統和數據共享交換平台建設,推進政務區域網路和政務外網間的按需數據交換; 最佳化完善政務數據資源目錄,創新套用區塊鏈、隱私計算等新技術, 推進政務數據的算法式安全共享,推進國家數據共享交換平台與國家公共數據開放平台的協同聯動,深化公共資源交易平台數據資源整合共享;按照政務數據分級分類有序開放原則,優先推動企業登 記監管、衛生、教育、交通、氣象等高價值數據集向社會開放;探索構建政務數據與社會數據開放共享新模式,開展政務數據授權運營試點,鼓勵第三方深化對公共數據的挖掘利用;統籌推進國家數據共享交換平台與公共數據開放平台的數據安全保障體系建設。
4.加快服務融合,完善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台體系。
建設目標:發揮國家政務服務平台作為全國政務服務公共入口、公共通道、公共支撐的總樞紐作用,更多政務服務事項實現網上辦、掌上辦、一次辦,高頻政務服務一網通辦、跨省通辦能力顯著提升,“網際網路+政務服務”水平不斷最佳化,“網際網路+監管”系統更加完善。
建設內容:進一步創新行政管理和服務方式,最佳化完善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台建設,推進政務服務一網通辦,最佳化政務服務流程,提升服務模式的數位化智慧型化水平,健全政務服務“好差評” 評價體系,確保政務服務全流程公開透明、可追溯;整合構建統一互認的電子證照庫,不斷擴大套用領域,逐步實現全國互通互認。推廣電子契約、電子簽章、電子發票、電子檔案等套用。最佳化完善
“網際網路+監管”系統,實現監管事項目錄清單動態管理,不斷強化“照單監管”,建立多領域風險預警模型,探索開展智慧型化監管。合理規劃政務服務APP、小程式、公眾號的類別和數量,整合實現線上政務服務“一窗辦理”,避免門類多、種類繁,杜絕線上政務服務“形式主義”。進一步最佳化提升民政、社保、醫療、教育、就業、住房公積金辦理、退役軍人服務等能力,依託國家政務服務平台,提供便捷普惠的公共服務。
(三)統籌建設協同治理大系統。
1. 提升執政能力信息化水平。
建設目標:圍繞黨中央決策指揮和日常運轉需求,推進黨的工作部門數位化、智慧型化水平顯著提升,深化黨委信息化套用,提高國家電子檔案管理能力,為提升黨的執政能力提供強有力的信息化支撐。
建設內容:以國家電子政務區域網路為支撐,最佳化完善黨中央各部門的核心業務信息系統,服務黨中央決策和指揮;推動黨委信息資源的按需匯聚共享,更好支撐跨部門業務協同;提升電子檔案管理和套用水平,統籌推進協同辦公、數據共享、信息報送、督察督辦等基礎套用建設,加快內部辦公和業務系統整合共享與升級改造, 提升共性辦公套用水平。推進黨的紀檢、幹部人事、新聞宣傳、統一戰線、機構編制等業務套用建設。
2. 強化依法治國信息化基礎。
建設目標:圍繞全面依法治國需要,提升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的信息化支撐能力,提高立法監督、協商議政、審判、檢察、司法行政等相關領域的業務協同治理水平。
建設內容:深化立法、監督、協商、議政等職能業務領域套用, 最佳化完善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履職信息化套用。構建以審判為中心的業務協同辦理平台,提升“智慧法院”“智慧檢務”“智慧司法”套用水平和協同能力,提高審判執行、多元解紛、司法公開、法律監督、刑罰執行、法律服務、協同辦案的智慧型化水平。推動法治工作資源互聯互通、業務協同、信息共享,為全面依法治國提供決策支持。
3. 最佳化經濟治理信息化協同。
建設目標:圍繞完善巨觀經濟治理的需要,依託國家數據共享交換平台和巨觀經濟治理基礎資料庫,運用大數據手段支撐監測預測分析,提升巨觀經濟發展綜合調控治理能力。
建設內容:建立完善經濟調節相關政務信息資源目錄,匯聚形成巨觀經濟治理、投資項目、商品價格等一批主題資料庫;以跨部門業務協同為手段加強政策銜接配套,構建跨部門、全口徑的新型 經濟治理監測分析指標。深化財政管理、統計分析、審計監督等領域的業務套用,增強系統整合,提升套用效能;充分利用大數據手段加強對巨觀經濟運行、數字經濟治理、農業農村發展、區域發展戰略實施、要素市場構建、人口發展和應對老齡化、碳達峰碳中和等領域的監測預測預警分析,為巨觀經濟調節精準施策提供有力支持。
4.完善市場監管信息化支撐。
建設目標:形成以“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和“網際網路+監管” 為基本手段、以重點監管為補充、以信用監管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 制,有力支撐商事制度改革,最佳化營商環境,暢通國內經濟大循環, 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
建設內容:推進市場準入和市場監管綜合執法平台建設,加強食品藥品、農產品、工業產品及特殊商品的協同監管能力。深化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台開發套用,健全信用信息目錄和標準體系,建立公共信用信息和金融信息共享整合機制,實施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建立市場監管與服務信息資源目錄和標準規範體系,以市場監管數據共享利用為主要抓手,推進線上線下一體化監管;加強反壟斷、網路交易、民生價格等領域監測預警;提升稅收征管、銀行保險業監管、通關監管、國資監管、數字經濟監測和智慧財產權保護等領域的信息化水平,不斷最佳化跨部門協同監管能力。
5.加強公共安全信息化保障。
建設目標:公共衛生、自然災害、事故災難、社會安全等領域重大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能力和安全保障能力顯著增強,源頭治理、風險預警、應急聯動、協同處置的數位化水平顯著提升。
建設內容:建立健全跨部門、跨地區的公共安全協同治理信息資源目錄體系,加強公共安全數據共享,深化社會公共安全、應急管理、公共衛生安全、交通運輸安全等系統套用,推進生物安全、重大疫情防控、能源安全、水旱災害防禦、自然災害監測預警、糧食和物資儲備、城市運行保障等系統的協同建設,提升風險監測預測、預警信息發布、應急通信保障等應急管理支撐能力。充分利用社會化信息平台資源,構建形成協同聯動、開放共治的公共安全協同管理合力。
6.健全環境保護信息化能力。
建設目標:增強生態環境保護監測監管、自然資源和國土空間開發利用、風險預警和聯合執法能力,提升生態環境保護和自然資源保障的數位化協同治理水平。
建設內容:構建生態環境綜合管理信息化平台,依託國家數據共享交換平台開展生態環保數據共享交換,加強各類污染源、生態環境監管等相關數據的跨部門、跨地區信息共享,加強生態環境治理大數據分析利用,在充分利用社會化資源基礎上,逐步形成政企協同共治能力;進一步完善自然資源“一張圖”和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台,為國土空間規劃實施監督和相關部門審批、工程建設提供信息服務,提升生態保護修復、自然資源開發利用、海洋資源開發保護監管、耕地保護等領域的信息化水平。
四、保障措施
(一)加大統籌協調力度。
加強國家政務信息化工作管理統籌力度,推進政務信息化工程項目統籌規劃、共建共享、業務協同和安全可靠運行。按照以統為主、統分結合、注重實效的原則組織跨部門、跨層級的重大工程項目建設,明確目標、責任、牽頭單位和實施機構,提出具體的協同共享關鍵指標。落實部門一把手責任制,建立健全部門內部工程統籌、業務銜接、資源共享、運行保障的一體化工作機制。
(二)強化工程效能管理。
加強重大工程項目的精細化管理,建立工程項目審批、部門規劃備案、年度計畫安排相結合的管理機制,規範引導部門信息化規劃同推進國家政務信息化規劃銜接,推進工程項目統籌關口前移。鼓勵頂層設計與疊代建設相結合,優先支持統籌強、框架清、投資小、見效快的建設需求。政務信息化工程涉及數據中心建設的,要落實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布局要求。建立工程項目清單式管理制度,健全工程項目績效評估機制,將績效評價結果作為安排項目的重要依據,多措並舉推進政務信息化工程項目提質增效。
(三)最佳化創新發展環境。
加強政務信息化工作機制改革創新,在保障網路安全的前提下,充分發揮市場主體的資金、技術、人才優勢,提升政務信息化工程集約高效建設水平。支持構建以安全可靠為核心的套用創新生態,以工程建設促進信息技術創新套用。充分發揮國家數字經濟創新試驗區等試點示範地區優勢,開展數字政府創新試驗試點工作, 形成一批可推廣、可複製的成功經驗和做法。
(四)健全標準規範體系。
建立健全政務信息化標準規範體系工作機制,圍繞統一基礎設施共建共用、跨部門重大工程建設、數據共享交換等實際工作需要, 不斷最佳化完善政務信息化標準體系建設,構建科學先進、層次分明、管用實用的標準體系,重點研究制定政務大數據中心、政務雲、政務數據質量管理、政企數據流轉等一批標準規範,建立健全政務信息化工程技術參考框架,提高各類標準的科學性、權威性、實用性, 以標準先行推動系統互聯、業務協同、信息共享、集約建設。
(五)加強網路安全保障。
加強數字政府網路安全體系頂層設計,推進國產密碼套用,嚴格落實等級保護和分級保護制度。強化政務數據安全管理,避免政務數據被違規截留和商業化使用,建立健全政務信息化工程全過程安全監督機制,明確安全責任邊界,落實網路安全工作責任制,形成跨部門、跨地區條塊融合的安全保障工作聯動機制。健全完善政務雲服務評估制度,強化政務數據安全保障。

答記者問

國家發展改革委負責同志就檔案出台的有關情況,回答了記者提問。
問:請介紹一下《規劃》出台的有關背景?
答: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網路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多次對電子政務相關工作做出重要批示指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快數字政府建設,推進政務信息系統資源整合共享。李克強總理強調,要加快政務數據共享,加快推進政務服務“跨省通辦”。“十三五”以來,我國政務信息化工作取得長足發展,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實現新突破,一批重大工程陸續建成,有力支撐了“放管服”改革深入推進,大系統共治、大數據慧治、大平台共享的政務信息化頂層架構初步建成。
為進一步做好“十四五”政務信息化工作,強化頂層設計和整體統籌,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精神和“十四五”國家級專項規劃編制工作安排,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方面研究制定了《“十四五”推進國家政務信息化規劃》,經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作為“十四五”期間統籌安排國家政務信息化工作,規範和指導我國政務信息化工程建設的綱領性檔案。
問:《規劃》在政務信息化發展頂層設計方面有哪些總體考慮?
答:《規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緊密圍繞“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一政務信息化工作的總目標,對國家重大政務信息化工程建設做出了統籌安排。
秉持統籌共建、效益優先、利企便民、安全可靠的原則,“十四五”時期,國家政務信息化工程建設將繼續堅持“大平台、大數據、大系統”的總體架構設計,綜合運用新技術、新理念、新模式,指導推進重大政務信息化工程。加快推進數字政府建設,提高政務服務水平,通過強化數位化治理理念、創新數位化治理模式、豐富數位化治理手段,形成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智慧型感知、精細管理、科學決策、高效服務的數位化治理能力和便捷化服務能力,有力支撐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問:《規劃》編制中體現了哪些核心理念?
答:重點突出5個核心理念:一是要對標規劃《綱要》,明確工程範圍。《規劃》對標對表“十四五”規劃《綱要》要求,將“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為國家政務信息化工程項目建設的總目標,明確界定國家政務信息化工程建設範圍。二是要圍繞主責主業,強化需求管理。《規劃》堅持圍繞主責主業確定各部門的具體建設需求,充分考慮跨部門共建共享和業務聯動,加強一體化、集約化、科學化、協同化建設。三是要加強統籌謀劃,統一工程框架。《規劃》圍繞新發展階段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重點謀劃包括經濟治理基礎資料庫、國家疫情防控管理平台等共建共享工程。四是要強化共享開放,發揮數據價值。《規劃》提出加強政務數據資源的歸集匯聚、共享交換和開發利用,系統性提升用數據決策、用數據管理、用數據監管、用數據服務的能力,變“建系統”為“用數據”滿足業務需求。五是要堅持系統安全理念,強化安全保障。在政務信息化建設中統籌好安全和發展,堅持網路安全底線思維,強化網路安全和數據安全,嚴格保護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健全政務信息化工程全過程信息安全監督機制,持續強化網路安全和數據安全保障能力。
問:《規劃》在強化統籌布局、深化共建共用的原則基礎上,重點部署了哪些建設任務?
答:《規劃》提出了三大任務11項具體工程。一是深度開發利用政務大數據。以數據共享開放與深度開發利用作為提升政務信息化水平的著力點和突破口。深化基礎庫套用,升級完善國家人口、法人、自然資源和地理空間等基礎信息資源庫。新建經濟治理基礎資料庫,匯集各部門主要經濟數據,提升巨觀經濟治理的決策支持水平。二是發展壯大融合創新大平台。同步推進網路融合、技術融合、數據融合與服務融合,構建共建共用的大平台體系。三是統籌建設協同治理大系統。圍繞政府核心職能,著力建設好執政能力提升信息化工程、依法治國強基工程、經濟治理協同工程、市場監管提質工程、公共安全保障工程、生態環境最佳化工程等六大工程。
問:為推動《規劃》落實,提出了哪些具體舉措?
答:下一步將重點從4個方面採取舉措抓好重點任務落實。
一是要強化機制保障,統籌工程項目建設管理。按照以統為主、統分結合、注重實效的原則,組織跨部門、跨層級的重大工程項目建設,明確目標、責任、牽頭單位和實施機構,將推動政務信息系統跨部門跨層級互聯互通、信息共享作為建設主線貫穿始終。加強牽頭部門對跨部門工程建設的組織協調,提出具體的協同共享關鍵指標,推動部門間信息共享和公共數據開放,強化政務信息化工程建設的統籌管理。
二是要強化集約共享,充分發揮工程建設效能。鼓勵頂層設計與疊代建設相結合,優先支持統籌強、框架清、投資小、見效快的建設需求,推動“小步快跑,快速疊代”。落實部門一把手責任制,建立健全部門內部工程統籌、業務銜接、資源共享、運行保障的一體化工作機制。形成國家統籌、部際協調、部門統一的政務信息化工作局面。
三是要健全標準規範,完善評價管理制度體系。完善國家電子政務工程建設項目管理辦法細則,加強規劃約束,規範項目設計,圍繞統一基礎設施共建共用、跨部門重大工程建設、數據共享交換等實際工作需要,開展政務信息化標準規範體系頂層設計,不斷最佳化完善標準體系建設,以標準先行推動系統互聯、業務協同、信息共享、集約建設等工作。進一步完善項目後續監督檢查、審計、後評價,以及績效評價等事中事後監管措施和要求。
四是要築牢安全底線,穩步有序推動創新發展。加強數字政府網路安全體系頂層設計,強化政務數據安全管理,建立健全政務信息化工程全過程安全監督機制,明確安全責任邊界。充分發揮市場主體的資金、技術、人才優勢,提高工程諮詢設計、項目建設、新技術利用、運維服務等工作的專業化水平。建立政務信息化領域企業的誠信檔案,強化信用約束,形成充分競爭、優勝劣汰的市場機制,以政務信息化建設促進網路信息技術自主創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