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十三五)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

十三五一般指本詞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簡稱“十三五”規劃(2016-2020年),規劃綱要依據《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編制,主要闡明國家戰略意圖,明確政府工作重點,引導市場主體行為,是2016-2020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宏偉藍圖,是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動綱領,是政府履行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責的重要依據。

五年規劃,是中國國民經濟計畫的重要部分,屬長期計畫。主要是對國家重大建設項目、生產力分布和國民經濟重要比例關係等作出規劃,為國民經濟發展遠景規定目標和方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
  • 外文名:The thirteenth Five-Year Plan
  • 簡稱:“十三五”規劃
  • 時間範圍:2016年-2020年
  • 通過時間:2016年3月16日
  • 通過會議: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
指導思想,目標要求,研究課題,規劃內容,規劃解讀,社會評價,國際評價,

指導思想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擴大有效供給,滿足有效需求,加快形成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體制機制和發展方式,保持戰略定力,堅持穩中求進,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黨的建設,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要召開以下會議,第十二屆四次會議、第十二屆五次會議、第十二屆六次會議、第十三屆一次會議和第十七屆五次會議列入提案五年計畫中(2016-2045,2046-2099),第十三和第十六個五年遠景規劃,建成第十三和第十六個五年規劃(2016-2020,2046-2050)。

目標要求

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在提高發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續性的基礎上,到二〇二〇年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二〇一〇年翻一番,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消費對經濟成長貢獻明顯加大,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加快提高。農業現代化取得明顯進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普遍提高,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高。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取得重大進展。

研究課題

根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十三五”規劃前期研究重大課題遴選公告》,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業、行業協會、國際組織以及其他經審查符合條件的機構或組織均可提出申請,課題內容重點圍繞關係“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問題開展研究。申請單位選題時,可參考國家發展改革委入口網站刊載的《“十三五”規劃前期研究重大課題目錄》,也可圍繞《目錄》確定的重點領域和方向,自行確定研究題目。
申請單位可登錄國家發展改革委規劃司網站,從《“十三五”規劃前期研究重大課題專欄》中下載課題申請書及相關材料,並於5月5日前通過郵寄或電子郵件方式按要求提交申請。
“十三五”規劃前期研究重大課題目錄
“十三五”國際環境變化及對我國發展的影響
“十三五”經濟轉型升級動力機制和制度環境研究
“十三五”創新驅動的戰略重點與創新型國家建設研究
“十三五”推進教育現代化人才強國人力資源強國建設研究
“十三五”經濟結構調整的主攻方向和戰略舉措研究
“十三五”擴大消費需求長效機制研究
“十三五”工業結構升級與布局最佳化研究
“十三五”現代農業發展戰略與糧食安全戰略研究
“十三五”信息經濟發展研究
“十三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研究
“十三五”服務業發展重點和機制研究
“十三五”住房保障體系與房地產健康發展研究
“十三五”我國區域發展重點和區域協調發展機制研究
“十三五”生態文明建設及制度研究
“十三五”環境治理重點及模式創新研究
“十三五”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及綠色低碳發展研究
“十三五”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研究
“十三五”人口發展戰略和政策研究
“十三五”健康保障發展問題研究
“十三五”完善扶貧脫貧機制研究
“十三五”國有企業改革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研究
“十三五”公共服務重點和財政保障機制研究
“十三五”完善金融市場體系和風險防範研究
“十三五”對外開放戰略及開放新格局研究
“十三五”我國企業“走出去”發展戰略研究
“十三五”良好開局夯實基礎

規劃內容

第一篇 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和發展理念
第一章 發展環境
第二章 指導思想
第三章 主要目標
第四章 發展理念
第五章 發展主線
第二篇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第六章 強化科技創新引領作用
第七章 深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第八章 構建激勵創新的體制機制
第九章 實施人才優先發展戰略
第十章 拓展發展動力新空間
第三篇 構建發展新體制
第十一章 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
第十二章 建立現代產權制度
第十三章 健全現代市場體系
第十四章 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
第十五章 加快財稅體制改革
第十六章 加快金融體制改革
第十七章 創新和完善巨觀調控
第四篇 推進農業現代化
第十八章 增強農產品安全保障能力
第十九章 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
第二十章 提高農業技術裝備和信息化水平
第二十一章 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
第五篇 最佳化現代產業體系
第二十二章 實施製造強國戰略
第二十三章 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
第二十四章 加快推動服務業優質高效發展
第六篇 拓展網路經濟空間
第二十五章 構建泛在高效的信息網路
第二十六章 發展現代網際網路產業體系
第二十七章 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
第二十八章 強化信息安全保障
第七篇 構築現代基礎設施網路
第二十九章 完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第三十章 建設現代能源體系
第三十一章 強化水安全保障
第八篇 推進新型城鎮化
第三十二章 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
第三十三章 最佳化城鎮化布局和形態
第三十四章 建設和諧宜居城市
第三十五章 健全住房供應體系
第三十六章 推動城鄉協調發展
第九篇 推動區域協調發展
第三十七章 深入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
第三十八章 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
第三十九章 推進長江經濟帶發展
第四十章 扶持特殊類型地區發展
第四十一章 拓展藍色經濟空間
第十篇 加快改善生態環境
第四十二章 加快建設主體功能區
第四十三章 推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
第四十四章 加大環境綜合治理力度
第四十五章 加強生態保護修復
第四十六章 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
第四十七章 健全生態安全保障機制
第四十八章 發展綠色環保產業
第十一篇 構建全方位開放新格局
第四十九章 完善對外開放戰略布局
第五十章 健全對外開放新體制
第五十一章 推進“一帶一路”建設
第五十二章 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
第五十三章 積極承擔國際責任和義務
第十二篇 深化內地和港澳、大陸和台灣地區合作發展
第五十四章 支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發展
第五十五章 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祖國統一進程
第十三篇 全力實施脫貧攻堅
第五十六章 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
第五十七章 支持貧困地區加快發展
第五十八章 完善脫貧攻堅支撐體系
第十四篇 提升全民教育和健康水平
第五十九章 推進教育現代化
第六十章 推進健康中國建設
第十五篇 提高民生保障水平
第六十一章 增加公共服務供給
第六十二章 實施就業優先戰略
第六十三章 縮小收入差距
第六十四章 改革完善社會保障制度
第六十五章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第六十六章 保障婦女未成年人和殘疾人基本權益
第十六篇 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第六十七章 提升國民文明素質
第六十八章 豐富文化產品和服務
第六十九章 提高文化開放水平
第十七篇 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
第七十章 完善社會治理體系
第七十一章 完善社會信用體系
第七十二章 健全公共安全體系
第七十三章 建立國家安全體系
第十八篇 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
第七十四章 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第七十五章 全面推進法治中國建設
第七十六章 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
第十九篇 統籌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
第七十七章 全面推進國防和軍隊建設
第七十八章 推進軍民深度融合發展
第二十篇 強化規劃實施保障
第七十九章 發揮黨的領導核心作用
第八十章 形成規劃實施合力
詳細內容見新華網:

規劃解讀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胡祖才] 充分發揮重大工程項目牽引作用,推動‘十三五’規劃綱要全面實施”進行交流。大家都知道,今年(2016年)3月16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查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下一步的工作重點,就是推動規劃藍圖變為美好現實,將綱要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落到實處,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綱要在23個專欄中明確的165項重大工程項目,是在廣泛徵求各方面意見基礎上、經過精心謀劃和科學論證形成的,是將綱要做深做實的重要抓手。165項重大工程項目作為一個集合體,充分體現了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其內容涉及經濟社會發展方方面面,既包括重大建設項目,也包括重大行動、重大計畫、重大改革等重大任務,都關乎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在各領域發展中具有基礎性、關鍵性、引領性、戰略性作用。抓好這些重大工程項目的落實,就抓住了綱要實施的“牛鼻子”,對牽引和帶動“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和作用。
一是這些重大工程項目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綱要的有力抓手。按照“耳目一新、務實管用”的要求,綱要圍繞增後勁、補短板、促均衡、上水平,提出了一批重大工程、重大項目,主要是從科技創新、結構升級、基礎設施、生態環保、民生改善五個方面,強化對綱要各項目標和任務的支撐。這些工程項目,突出了對促進經濟發展、解決突出矛盾的針對性,突出了對轉方式、調結構、促升級的帶動力,突出了對推進生態保護、民生改善和社會公平的影響力。推動這些重大項目落地和重大工程建設,將有力牽引和帶動“十三五”規劃綱要的全面實施。
二是這些重大工程項目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支撐。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規劃,綱要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緊緊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要求,聚焦農村貧困人口脫貧、生態環境保護、社會事業發展、民生保障等領域的明顯短板,提出了一系列具有較強針對性和實效性的重大工程項目。例如,為確保現行扶貧標準下的5575萬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綱要專門提出了扶貧攻堅重點工程,也就是八項重大工程,明確了通過特色產業扶貧實現3000萬人以上脫貧、通過勞務輸出扶貧實現1000萬人脫貧、通過易地扶貧搬遷實現1000萬人脫貧、其餘實行社保兜底保障的脫貧攻堅路徑。只要這些重大工程項目如期實施,並發揮作用,就可以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三是這些重大工程項目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助推器。這些重大工程項目,是按照需求引領、供給創新的思路,著眼於擴大有效供給和中高端供給,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不斷升級和個性化的物質文化和生態環境需要提出來的。推進這些重大工程項目實施,既能擴大有效投資、提振有效需求,也能增加有效供給、推動動能轉換和結構最佳化。可以說既利當前穩增長,又利長遠強動能,是從供需雙側協同發力增強經濟持續發展動力的重要舉措。它將有力支撐經濟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最佳化、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進,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平。
四是這些重大工程項目是社會資本特別是民間資本發揮作用的大舞台。一方面,綱要確定的這165項重大工程項目,凝聚了各方面智慧,反映了全社會對發展需求的共識,體現了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要求,對社會投資特別是民間投資具有重要的引導作用,可以為各個市場主體提供廣闊舞台和巨大發展機遇。另一方面,這些重大工程項目的順利實施也需要社會各方面的推動,離不開社會資本的廣泛參與,需要充分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的活力和創造力、充分調動人民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形成推動綱要實施的強大合力。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綱要實施工作。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指示,明確要求推動重大政策、重大工程、重大項目加快落地。綱要發布近半年來,各地方、各部門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紮實開展相關工作。從目前進展看,各項重大工程項目積極有序推進,一批結轉在建項目正在加快實施,一批新建項目已經開工,一批重大項目正在抓緊開展前期工作;還有一批重大工程項目,正在通過編制規劃、制定方案、開展試點等方式積極推進,對經濟社會發展的牽引作用已經初步顯現。為進一步加快推動重大工程項目實施,前不久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了《關於加快推進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重大工程項目實施工作的意見》,對165項重大工程項目的落地作出了具體部署。
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加大重大工程項目的推進力度,細化實施方案,加大前期工作力度。對這些重大工程項目,原則上不再審批項目建議書,直接審批可行性研究報告。對正在審批核准的項目,各地區、各部門要最大限度簡化審批程式,大幅縮減審批時間。對已經審批核准尚未開工的重大工程項目,要抓緊落實建設條件,確保及時開工。對已經開工建設的重大工程項目,要加強跟蹤服務,及時解決實施中的問題,大力推進、確保實施進度。同時,還要加強組織領導,強化建設用地、資金等要素保障,加強質量管理和監督考核,加大對市場行為和社會預期的引導,形成推進重大工程項目實施良好氛圍。
這165個重大項目會給民間投資帶來什麼樣的機會?怎么樣能夠鼓勵民間投資參與到這些重大項目的建設中?
[胡祖才]民間投資是社會各方高度關注的問題。“十三五”規劃綱要確定的165項重大工程項目,對民間投資的影響是多方面的,我在前面介紹當中講到,165項重大工程項目為民間投資提供了一個大舞台,是一個重要機遇。我想,首先,這165項重點工程實施本身就需要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特別是民間資本廣泛參與。這165項重大工程,有些是政府需要主導的,比如基礎性特別是公共服務,政府推動當中也要通過購買服務和其他方式邀請社會資本參與。有些工程是政府和民間資本共同推進的,主要依靠市場力量來實施的。所以,從項目實施本身就需要社會資本、民間資本的廣泛參與。同時,這165項是方方面面領域的重要工程的集合,可以說市場機會是非常巨大的,實際上是為民間投資提供了一個非常大的平台。
第二,這165項重大工程明確了相關領域的重要發展方向,為民間投資給了很好的方向和引導。現在民間資本存在資金不知道往哪裡投的問題,規劃本身就起到了一個導向作用,165項工程更加明確了引導市場共同發力的領域。
第三,這些重大工程的實施有帶動效應,關聯產業很強,通過這些項目的實施,會帶動相關產業鏈的發展,帶來社會資本投資的利好。比如環境保護重大工程中,有資源綜合利用、循環利用和大氣、水、土壤等污染治理項目,還有企業排放達標行動等等,為環保產業發展帶來了很大的市場機遇。這些產業,無論提供設備,還是提供技術、服務,民間資本都大有可為。重大工程實施本身和帶動作用,對民間資本帶來的利好或者巨大的市場機遇,都是實實在在的。
這是165項重大工程實施對民間資本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大舞台。那么怎么樣使得民間資本能夠廣泛參與這些項目的實施,參與帶來的市場機會?大家都知道,中央高度重視民間投資,出台了一系列鼓勵社會投資、民間投資的政策措施,針對現在民間投資增長乏力的情況,國務院為了發現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已經開展了全國的督查,現在根據督查的情況,已經針對性地提出了一些政策措施,最主要的還是要破除阻礙民間投資進入市場、進入到重大工程當中的政策障礙。具體講,重點有三點:
第一,深入推進“放管服”,就是減少審批,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要將政府職能由審批,轉向市場公平競爭監管和提供良好服務。
第二,要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特別是對民間投資要給予一視同仁的投資環境。這裡面最重要的就是要最大程度地放開市場準入。國務院已經明確要抓緊建立市場準入負面清單。特別提到,要進一步放開民營機場、基礎電信運營、油氣勘探開發等領域,要消除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領域的市場壁壘,在醫療、養老、教育等民生領域出台更有效的舉措,使得民營投資能夠公平參與。同時還要解決好民營投資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綱要里有專門針對建立金融市場體系的專欄,也是為企業和實體經濟發展提供有力的融資支持。
第三,創新民間投資的參與方式。適合購買服務的,就儘可能通過購買服務,發揮社會資本的作用;適合通過PPP的,就通過PPP的模式,廣泛吸引社會投資。“十三五”規劃綱要中,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是很重要的方面,提出要建設三千公里的軌道交通,這是巨大的市場。各地對吸引社會投資、民間投資參與已經有了很好的實踐。最近我們要專門召開會議,請各地來介紹怎么樣吸引社會資本投資,複製推廣相關經驗。現在我們已經有42個城市批覆軌道交通的規劃,還要創造更多的方式,使得社會資本能夠便捷、順暢地進入到重大工程項目中來。這方面一定要給民間投資有個明確的可預期的市場環境。我相信,隨著這165項重大工程項目的實施,一定會有大批的民間資本充分有效發揮積極作用。謝謝。
[新華社記者]165個重大工程項目從提出以來就一直受到社會很大的關注,我的問題是,提出這165個重大工程項目的初衷是什麼?這些項目是以一種什麼樣的標準或者考慮來選擇的?具有哪些特點?
[胡祖才]我非常願意回答這個問題,主要是大家能夠更好地了解這165項重大工程的背景和內涵。
大家都知道,“十三五”規劃綱要是我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規劃,所以這個規劃極其重要。同時,我們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新常態的特徵可以說表現得越來越明顯,這裡面最重要的就是要推動發展方式的轉變,推動動能的轉換,補齊發展的短板,解決發展當中的突出問題。從規劃編制的一開始,黨中央國務院領導同志明確提出,要編一個“耳目一新、務實管用”的規劃。同時要求要做深做實“三個重大”,即重大政策、重大工程、重大項目。所以,我想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首先是從增強規劃的針對性、指導性、操作性方面,重大工程項目是做深做實規劃綱要的一個具體體現。同時,通過這些重大工程項目的提出,也將破解發展中的難題和短板,支撐“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的實現。
另外一個角度,組織實施重大工程、重大項目,是推動規劃綱要全面實施的重要抓手,而且是實實在在的抓手。從規劃編制前期開始,我們就組織各地方、各部門開展“三個重大”研究。在綱要編制過程中,又組織了各方面力量對這些重大工程進行反覆論證。規劃綱要編制歷時兩年多,對這些工程項目的研究、篩選、論證也進行了兩年多,是同步開展的。通過這樣的程式,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和任務,篩選各方面、各領域起到關鍵引領作用的重大項目,形成了最後的165項。這165項,除了支撐“十三五”規劃綱要的目標實現之外,還為第二個百年目標的實現和今後的發展打下基礎。主要有這樣三個特點:
第一,它具有很強的系統性。這165項重大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是各領域關鍵性項目的系統集合。既在各領域發揮重要的引領作用,也相互支撐、有機聯繫,集中落實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對科技創新、產業轉型升級、環境改善、民生改善以及發展空間拓展,都具有關鍵性的作用。系統性就表現為這些項目會對整個“十三五”規劃綱要實施及經濟社會的發展起到牽引作用。
第二,它具有很強的戰略性。這些工程項目堅持目標和問題導向,著眼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補齊全面小康的短板,同時也著眼於為實現“第二個百年目標”打下良好基礎,既利當前又利長遠。在重大工程項目的篩選當中,我們還特別注重世界科技發展的方向和產業變革的方向,有一批重大科技項目可以說是當今世界前沿的科技,前些天我們量子通信衛星升空了,這在世界上也是處於引領或者說領先地位,也是我們重大工程實施的具體體現。同時,我們在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項目,就是機器人,機器人就是現代信息技術和製造融合的體現,將來會深刻地影響著世界產業的格局。中國今後的發展必須要順應這個大勢,在國際競爭當中要力爭上遊。這些重大工程經過反覆論證,應該說質量是非常高的。
第三,它具有很強的牽引性。這些項目的篩選提出,是為了把規劃綱要做實做深。現在規劃的實施,它又成為我們最有力的抓手,來牽引經濟社會發展,為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注入強勁的動力。在討論當中,有個比喻,如果我們把“十三五”規劃綱要實施比做一艘巨輪,那么這165項重大工程就是它的引擎,推動我們的巨輪朝著正確的方向破浪前進。
[中國國際廣播電台記者]165個項目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咱們有沒有確保這些項目推進的舉措?能不能介紹一下具體的推進安排和時間表?
[胡祖才]項目工程實施關鍵就是能不能落實,能不能落地,能不能發揮效益,這也是我們常說的一分部署,九分落實,真正的功夫是要看我們落實的效果怎么樣。
確實,165項工程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無論從規模到領域,都涉及到方方面面。為了確保“十三五”規劃綱要的全面實施,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起草了《關於完善“十三五”規劃<綱要>實施機制的意見》,已經上報黨中央、國務院。我們要用機制來保障五年規劃真正發揮經濟社會發展的引領作用。
就165項重大工程來講,我們既要發揮政府作用,也要調動企業、社會和廣大人民民眾,形成合力,共同推進。主要有這么幾個方面:
第一,要發揮好專項規劃、區域規劃和年度計畫的作用。綱要是頂層設計,是國家的總規劃,在落實當中,支撐著綱要的還有專項規劃、地方規劃等。所以,首先要求各專項規劃和地方規劃都要體現和細化這165項重點工程。國務院已經確定了22個重點專項規劃,這22個重點規劃要求今年全面出台。這也是總結了以往的專項規劃配套出台時效性不夠的問題。大家知道“十三五”科技創新規劃已經出台,這個規劃很好地體現了“9+6”的專欄,並作進一步細化,有具體舉措、路線圖、時間表。同樣,其他的規劃也是一樣,比如涉及民生領域,我們正在抓緊編制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規劃,就是要把基本公共服務當中的一些項目、任務都具體落實。又比如說,我們正在編制“十三五”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規劃,就要把綱要裡面的鐵路、公路、機場、航電、捷運、樞紐都要具體化。比如,到2020年,高速鐵路要達到3萬公里,具體是什麼項目都要在專項規劃中明確,然後逐一實施,才能確保2020年實現3萬公里高鐵的目標,同時要求其他的規劃也要儘快出台。
第二,要加大統籌協調分類推進的力度。我們很多重大工程重大項目實際上是涉及到跨地區、跨部門的重大任務。要加強統籌協調,根據不同的重大工程項目情況分類推進。首先要明確每一個重大工程實施的主體責任,然後細化實施方案,要有明確的實施時間表和路線圖,特別是要加大項目前期工作力度。要儘快創造條件,推動項目開工建設,重大任務落地發揮作用。我前面介紹了,現在總的進展還是不錯的,正在有序推進。一定要抓緊工作、儘快實施,避免任務滯後,特別是今年要實現良好開局。在協調推進當中,政府要加強土地、資金、人才等各方面保障,同時要鼓勵引導社會資本特別是民間投資積極參與。
第三,要加強監督評估。對實施情況進行跟蹤評估,及時解決協調實施當中存在的問題。將實施情況向社會公開,接受監督,同時我們也鼓勵開展第三方評估,推動165項重大工程實施落地。要加強宣傳引導,形成良好社會氛圍,我們也在計畫開展系列的報導,及時地報導、宣傳社會高度關注的重點項目實施進展情況,使得社會能夠了解,並接受社會監督,也有利於提振市場信心、改善預期。所以,我們也非常希望在座各位的記者朋友們能夠支持和參與宣傳165項重大工程項目。
[經濟日報記者]剛才胡主任講話中多次談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我們知道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貫穿“十三五”規劃綱要的主線,我的問題是,我們在設計165個重大工程項目的時候,是怎么體現這一主線要求的?謝謝。
[胡祖才]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十三五”規劃綱要的主線,也是適應把握引領新常態的重大舉措。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為了提高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率,更好地適應日益升級的消費需求。同時,在增加有效供給、滿足有效需求的循環中,為經濟持續注入新的動力。這裡面涉及通過改革使資源要素能夠得到最佳化配置,減少無效供給,擴大有效供給,補齊有效供給不足的短板。“十三五”規劃綱要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主線,這165項重大工程就是圍繞這條主線展開的。
第一,推動動能轉換。從要素驅動轉向更多依靠創新驅動,165項重大工程很多都體現了這方面要求。實現創新驅動,首先需要人力資本,也就是人才,所以專欄特彆強調人的全面發展、人力資本的積累、勞動力素質的提高。同時我們又特別注重科技創新在創新驅動當中的引領作用,所以科技創新在專欄當中是非常凸顯的。科技創新、教育現代化重大工程、人才工程,還有勞動力素質提升工程等專欄,都旨在最佳化資本和勞動力配置,提高創新能力,使得新舊動能能夠加快轉換。
第二,促進結構最佳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攻方向就是要減少無效供給、擴大有效供給,提高供給結構對需求結構的適應性。我國目前低端供給過剩、中高端供給不足兩個問題同時存在,不光是產品,還有大量老百姓需要的服務供給不足。所以這次綱要當中,很多專欄都著眼於增加有效供給,包括農業現代化重大工程、高端裝備創新發展工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行動、信息化重大工程等。比如,信息化重大工程是支撐信息經濟發展的決定性項目。這些項目的實施,順應居民消費升級趨勢和產業升級方向,對未來最佳化結構、提高供給質量,將發揮重要作用。
第三,補齊發展短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當前一個很重要的任務就是補短板。這165項重大工程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突出的短板布局,交通基礎設施、能源發展工程、水安全工程、扶貧攻堅重點工程、特殊類型地區發展重點工程、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環境治理保護重點工程,還有民生類工程,這些都是補短板的重大工程。這些項目的實施,一方面會補齊短板,使經濟社會更加協調,同時也增加有效供給,滿足有效需求,有效解決結構性問題,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165項重大工程是有長遠、全局、系統性的考慮,我為什麼一再強調一個詞——牽引,的的確確它具有牽引的重大作用。謝謝。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記者]我們提到國家重大工程的時候,經常會讓公眾覺得離自己有點遠,這些重大工程哪些與百姓相關,又會帶來哪些具體的實惠?謝謝。
[胡祖才]“十三五”規劃綱要編制的出發點、落腳點,就是為了提高人民民眾的生活水平,使人民過上幸福的生活。所以我們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重大工程選擇的時候,特別重視增進人民的福祉,增強人民民眾的幸福感、獲得感。這165項重大工程對人民民眾來講,它的影響是多方面的,我們專門針對人民民眾受到更好教育、享受更好健康服務、更高質量就業的願望設定專欄,含金量很高。比如教育領域提出更加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實際上我們九年義務教育已經在向兩頭延伸了。涉及健康領域的就更多了,最近中央剛剛開了衛生健康大會,已經把健康作為優先發展的戰略方針。“十三五”規劃綱要中也體現了這樣一個戰略思想,並設定了明確的指標,比如人均預期壽命要提高一歲,在專欄當中也有相應的保障舉措。
同時,我們也更加注重基本公共服務的均等性、可及性,來增進社會的公平性。比如,我們第一次列出了基本公共服務清單,大家不要小看這個清單,這個清單的每一項,都是需要資金保障的,財政要優先保證這個清單服務項目和內容落地。我們也非常重視人民民眾對更高生活的追求,就是消費升級。對人民民眾精神產品和服務的需求,對喝上乾淨水、呼吸上新鮮空氣、吃上放心的食品的更迫切要求,重點工程專欄當中都有充分體現。所以,這165項重點工程相當多集中在補民生的短板上,基本公共服務項目清單、促進就業計畫行動、社會關愛行動計畫、脫貧攻堅重點工程,還有教育、健康、文化、環境保護等領域的工程項目,都將直接惠及民生。
同時把提高人的發展能力放在突出位置。這就是要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也是“以人為本”思想的體現,為經濟轉型發展提供人力資本支撐,這是相輔相成的。比如,教育方面的普惠性幼稚園、高中階段教育的普及、義務教育的標準化,以及基礎醫療衛生的服務能力提升、婦幼健康、疾病防治、食品安全等方面工程項目,都是著眼於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我們也重視如何增進人民的福祉,特別是隨著人民民眾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物質文化和生態環境的需求升級,在多個重點工程當中,都對更好的有效供給進行了安排。
我相信,這165項工程的全面實施,人民民眾就會直接感受到重大工程實施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好處。所以也可以說,我們把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通過這個重大工程來具體體現和落地了。

社會評價

要做好經濟轉型,並不是國家一廂情願或地方政府、某企業或個人的努力就能實現,我們需要最佳化技術、智慧財產權、專利制度、金融等服務的銜接融合,需要大範圍的交流和對接,才能使經濟轉型發揮其應有的作用,這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借用“十三五”規劃建議中一句話:“實現‘十三五’時期發展目標,前景光明,任務繁重。”宋清輝
農業機械“十三五”規劃
2017年1月5日,農業部印發了《全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第十三個五年發展規劃》,提出在“十三五”期間,農業綜合機械化率要達到70%,其中三大主糧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穩定到80%以上。
煤炭工業發展“十三五”規劃
2016年12月30日,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出通知,公布了《煤炭工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下稱《規劃》)。值得注意的是,《規劃》提出,到2020年,力爭實現我國煤炭生產開發進一步向大型煤炭基地集中,大型煤炭基地產量占95%以上;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煤炭企業數量3000家以內,5000萬噸級以上大型企業產量占60%以上。
糧油加工業“十三五”規劃
2016年12月26日,國家糧食局公布《糧油加工業“十三五”發展規劃》指出,十三五期間,糧油加工行業將鼓勵引導企業採用股份合作制、混合所有制等形式,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和產權制度,到2020年形成30家以上主營業務收入過100億元人民幣的骨幹糧油企業。主食工業化率提高到25%左右。糧油加工業主營業務收入保持9%年均增速,工業增加值保持年均7%以上增速。

國際評價

落實創新發展理念 推動科技強國建設
——國際社會積極評價中國“十三五”時期以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
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十三五”期間,中國科技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接受本報記者採訪的國際人士表示,中國大力推動科技創新,為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新動能,中國深度參與全球科技創新治理,科技創新的全球化水平和國際影響力不斷增強,已成為全球科技創新合作重要推動力量。
“中國社會形成大膽創新、勇於創新、包容創新的良好氛圍”
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不久前發布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顯示,中國在全球創新指數排名中位列第十四名。2015年,中國在全球創新指數排名中位列第二十九名。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全國研發經費支出超過2.2萬億元,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13.3件;2015年,中國全國研發經費支出為1.4萬億元,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6.3件。
美國庫恩基金會主席羅伯特·庫恩認為,中國創新產業迅速發展,得益於國家政策的鼓勵和引導、社會形成支持創新的文化氛圍以及科技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工作。在正確政策引導下,中國社會形成大膽創新、勇於創新、包容創新的良好氛圍。”
“中國通過改革創新站在了世界前列。”克羅地亞—中國友好協會主席安德烈·卡拉菲利波維奇目睹中國近年來發生的巨大變化,認為中國重視科研投入、注重專業領域人才創新能力的培養等,為中國經濟穩步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成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巨大引擎。
2020(第十六屆)北京國際汽車展覽會作為今年全球唯一的頂級國際汽車展覽會,展示了160台新能源車,其中中國車企新能源車147台。德國中國問題專家弗蘭克·澤林指出,中國的電動車質量可靠,續航能力強,充電基礎設施也比較完善,“這從側面反映出中國創新產業的巨大發展”。
埃及貝尼蘇韋夫大學政治學教授納迪婭·希勒米認為,“十三五”期間,中國將創新視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力量,不斷深化改革以適應經濟新常態,不斷開拓新的經濟成長點,大力培養人才,並出台一系列政策推動產業升級和創新發展,在全社會範圍內積極貫徹落實創新發展理念,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中國製造’向‘中國智造’轉變,加速向科技創新強國邁進”
“十三五”期間,“天眼”啟用,“蛟龍”入海,“悟空”號入軌運行,“墨子號”飛向太空,C919大型客機飛向藍天,量子計算機研製成功,嫦娥四號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登入月球背面……重大創新成果競相湧現,一些前沿領域開始進入並跑、領跑階段,科技實力正從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轉向系統能力的提升。
西班牙IE大學中國研究中心主任巴爾迪維索表示,“十三五”期間,中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在科技創新領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中國的智慧型手機和移動支付,幾乎覆蓋和滿足所有日常生活需求,方便且先進。隨著中國產品附加值不斷增加,‘中國製造’正向‘中國智造’轉變,加速向科技創新強國邁進。”
《2020年畢馬威科技行業創新調查》顯示,中國上海、北京、香港和深圳四個城市躋身未來4年全球科技創新樞紐20強之列,中國也是唯一一個在20強榜單中占據4席的國家。“過去幾年,中國在歐洲專利申請量增長了一倍,從2015年的約5500例增長到2019年的1.2萬多例,中國已經成為歐洲專利局第四大專利申請國。”歐洲專利局主席安東尼奧·坎皮諾斯表示,“中國專利申請量的大幅提升,反映了中國的科技進步。中國在全球科技領域的地位不斷提升,正改變著世界創新版圖。”
泰國泰中“一帶一路”合作研究中心副主任唐隆功·吳森提蘭谷表示,中國積極推動經濟轉型升級,更加重視經濟成長質量和技術創新,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將對泰國等東南亞國家產生積極影響。
“‘十三五’期間,中國更加關注發展質量,在5G、電子商務、人工智慧、大數據等領域取得了巨大發展,促進產業向價值鏈中高端邁進。”新加坡國際事務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胡逸山認為,後疫情時代,中國高質量發展也會成為周邊國家經濟成長的推動力,東南亞國家將從中受益。
“通過合作助力開發中國家科技進步,有利於全球共同發展”
“十三五”期間,中國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創新,積極探索科技開放合作的新模式、新路徑,科技創新的國際化水平顯著提升。
統計顯示,中國已與16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科技合作關係,參加國際組織和多邊機制超過200個。中國積極參與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平方公里陣列射電望遠鏡等多個國際大科學計畫和大科學工程並作出重要貢獻。啟動“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計畫,牽頭成立由42個國家近60家科教機構參與的“一帶一路”國際科學組織聯盟,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共建一批聯合實驗室和技術轉移平台,發起“泛第三極環境研究”“數字一帶一路”等國際科學計畫,與沿線國家建立了多領域、多層次、多渠道的交流合作機制。
“科技創新不是零和遊戲,創新合作越密切,科技進步就會越大。”庫恩指出,“中國通過合作助力開發中國家科技進步,有利於全球共同發展。”
南非約翰內斯堡大學非洲—中國研究中心主任戴維·蒙亞埃認為,中國在創新方面具有國際視野,積極探索與世界上其他國家合作的新模式和新路徑。“中國企業在盧安達開發電子商務,將成熟的運營模式和豐富的運營經驗帶給當地,為非洲其他國家的科技創新發展樹立了榜樣。”
巴西瓦加斯基金會巴中研究中心負責人埃萬德羅·卡瓦略指出,科技創新必須堅持開放合作。“中國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創新,成為國際科技合作的重要推動者。‘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計畫開展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聯合實驗室、科技園區合作、技術轉移等行動,有利於幫助提高相關國家科技創新水平,共享創新發展成果。”
卡拉菲利波維奇表示,包括“一帶一路” 科技創新行動計畫在內的多項計畫和倡議不僅惠及沿線國家和地區,也為國家間科技交流與合作搭建優質的平台,分享先進的成果與智慧,為世界科技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