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口號”的論爭,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所發生的“國防文學”和“民族革命戰爭的大眾文學”兩個口號之間論爭的簡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兩個口號”的論爭
- 定義:抗日戰爭前夕,中國革命作家內部就如何建立文藝界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展開的一場論爭
- 性質:文學史名詞
“兩個口號”的論爭,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所發生的“國防文學”和“民族革命戰爭的大眾文學”兩個口號之間論爭的簡稱。
“兩個口號”的論爭,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所發生的“國防文學”和“民族革命戰爭的大眾文學”兩個口號之間論爭的簡稱。定義抗日戰爭前夕,中國革命作家內部就如何建立文藝界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展開的一場論爭。經過1935年冬天起,面對日...
兩個口號論爭:指1936年上海左翼文學界關於國防文學和民族革命戰爭的大眾文學這兩個口號的論爭。“兩個口號”的論爭指的是文藝界圍繞“國防文學”和“民族革命戰爭的大眾文學”展開的爭論。這兩個口號都是因日寇擴大對華侵略和國內階級關係的新變化,為適應黨中央關於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策略要求而提出的。國防文學...
同徐懋庸談“兩個口號”的爭論問題是1936年發生的問題。徐懋庸在左翼作家聯盟時,於1936年8月就“國防文學”與“民族革命戰爭的大眾文學”兩個口號的爭論等問題,寫信給魯迅。魯迅接信後發表了《答徐懋庸並關於抗日統一戰線問題》一文,駁斥了徐懋庸。為要弄清是非,徐懋庸於1938年3月到達延安。5月中旬之末,徐懋庸...
《中國文學史資料全編(現代卷):"兩個口號"論爭資料選編》選錄了1935年前後,圍繞“國防文學”與“民族革命戰爭的大眾文學”兩個口號的論爭文章及有關團體的“宣言”凡220餘篇,包括文學、戲劇、電影、音樂、美術等幾個方面。凡是參加討論和論爭的具有代表性及較知名的作家,凡是較有內容的文章都選入了,並且照顧...
《“兩個口號”論爭資料選編》是現代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現代文學研究室編著的工具書。內容簡介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後期,革命文藝界曾就如何建立文藝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問題,圍繞“國防文學”和“民族革命戰爭的大眾文學”兩個口號展開論爭。該書選錄了這次論爭的文章及有關團體的“宣言”220餘篇,內容涉及到...
五 北伐開始後“反帝”口號之變異………134 第三章 1920年代關於“反帝”口號的論爭………148 一 口號與行動………148 二 國民革命與世界革命………157 三 整體與個別………174 四 “反帝”視野下的蘇俄因素………184 第四章 1920年代“打倒軍閥”口號的歷史遭際………200 一 “...
五 北伐開始後“反帝”口號之變異………134 第三章 1920年代關於“反帝”口號的論爭………148 一 口號與行動………148 二 國民革命與世界革命………157 三 整體與個別………174 四 “反帝”視野下的蘇俄因素………184 第四章 1920年代“打倒軍閥”口號的歷史遭際………200 一 “...
黨中央所主張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是提倡在文學藝術工作和科學研究工作中有獨立思考的自由,有辯論的自由,有創作和批評的自由,有發表自己的意見、堅持自己的意見和保留自己的意見的自由;是提倡建立在科學基礎上的尖銳的學術論爭。“雙百”方針的提出符合社會主義科學文化發展的客觀規律。它同黨關於文藝、學術...
1936年“左聯”解散之後,發生了“國防文學”和“民族革命戰爭的大眾文學”兩個口號的論爭。在這場論爭中,徐同魯迅的意見相左,在8月1日給迅的一信中,憑著同魯迅的友誼,憑著魯迅先生對他的愛護和信任,急不擇言地直抒了自己的一些意見,冒犯了魯迅先生,魯迅發表了《答徐懋庸並關於抗日統一戰線問題》的長文。...
論爭是由人挑起的:說到“革命文學論爭”,就離不開魯迅與郭沫若、成仿吾這些人物的糾葛;說到“兩個口號的論爭”,也離不開魯迅與“四條漢子”等的恩怨。本書正是從“人”的角度,看魯迅與這些左翼文人的論爭甚至對罵的;以客觀公正的態度,用歷史的眼光,審視那個時代的筆墨官司。“橫站”一詞是魯迅的發明,...
周揚與馮雪峰都是現代文壇才華橫溢的作家,又都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領導革命文學的領軍人物,周揚和馮雪峰兩個人的名字,一直被文學研究史家反覆書寫。同時,探究他們長達半個世紀的文壇恩怨,也成為了解現代文藝運動發展軌跡的契口。他們如何度過兩個人關係的蜜月期而彼此交惡;他們的命運又如何因“兩個口號”的論爭而...
“左聯”的解散和兩個口號的論爭 抗戰前夕的文學活動 烽火連天的日子 在香港編《文藝陣地》從東南海濱到西北高原 新疆風雨(上)新疆風雨(下)延安行 在抗戰逆流中 戰鬥的一九四一年 桂林春秋 霧重慶的生活 走在民主運動的行列中 抗戰勝利後的奔波 訪問蘇聯·迎接新中國 附錄 父親茅盾的晚年生活(並後記)
1936年,參加東征,任地方工作組組長。1936年4月,中共中央派馮雪峰到上海,以中共中央特派員身份兼管上海文藝工作,參加了“國防文學”與“民族革命戰爭的大眾文學”兩個口號的論爭,為此,與周揚結怨。1936年底,馮雪峰指示王堯山整理上海地下黨組織的有關材料,準備重建上海地下黨。為此,領導組織了中共(上海)臨時...
1936年,我國面臨日本軍國主義侵略的嚴峻形勢,革命文藝家之間又發生了一場大規模的論爭,這就是“國防文學”與“民族革命戰爭的大眾文學”兩個口號的論爭。雖然是“左聯”內部的同志,但兩派爭得很激烈。兩派各自發宣言,抵制對方成立的組織。兩派搞得很僵。鄭伯奇是支持“國防文學”口號的。在論爭初期,他覺得論爭...
1936年在兩個口號的論爭中,擁護魯迅提出的“民族革命戰爭的大眾文學”的口號。抗戰爆發後,在廣州、長沙、沅陵、重慶等地開展抗日救亡文化運動。1940年在重慶加入中國共產黨。這一時間問世的作品,注重反映工農民眾的生活和鬥爭,最有代表性的是描寫工人鬥爭的長篇《竹尺和鐵錘》。其他有描寫水災為害的中篇《崩決》,...
主要發表論文:《論陌生化的文體特質》、《莊子哲學與魯迅虛無主義思想》、《關於左聯“兩個口號”論爭的重新檢討》、《魯迅與延安文藝思潮》、《毛澤東與魯迅:“文藝與政治的歧途”》等論文30餘篇。專著:《魯迅與中國士人傳統》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版;《解讀魯迅》,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魯迅與延安...
》,提出了“民族革命戰爭的大眾文學”的口號,革命文藝隊伍內部由此開始了一場關於“兩個口號”的論爭。這一時期發表大量文藝理論批評文章,結集出版了《文藝筆談》和《密雲期風習小記》,還出版了詩集《野花與箭》與一些譯作。抗日戰爭爆發後,胡風主編《七月》雜誌,編輯出版了《七月詩叢》和《七月文叢》,並...
其中,《論胡適的文學思想》、《(文學改良芻議)與胡適》等文章在國內有一定的影響《魯迅與兩個口號的論爭--兼談當前魯迅研究中的一種傾向》、《簡論〈吶喊〉與〈彷徨〉--中國現代小說的開端和走向成熟的標誌》等有關魯迅研究的文章受到國內同行的重視。他在《張家口師專學報》上發表的論文多數被《人大複印資料》...
《燃燒的是靈魂:陳荒煤傳》是200年2月由中國電影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嚴平。目錄 出版前言 第一章 一顆革命種子的發芽 上海,一個窮孩子的成長 長江邊大革命的洗禮 新文學的召喚 第二章 在左翼文學運動中 難忘的上海劇聯 參加“左聯”與“兩個口號論爭”小說創作的高潮和散文創作 “亭子間文人”第三章 ...
第二章 定親 第三章 學校生活 第四章 結婚 第五章 初到上海 第六章 路易的出生 第七章 牢里牢外 第八章 牢前,牢後 第九章 上海的輝煌 第十章 沒有父親的童年 第十一章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 第十二章 文學的全能冠軍 第十三章 “兩個口號”的論爭 第十四章 “兩個口號”的論爭之二 第...
《二心集》《南腔北調集》《花邊文學》且介亭雜文 《八月的鄉村》“兩個口號論爭”(1935—1936)“左聯”的活動 “左聯”的解散 魯迅很不高興 穿著洋服的“四條漢子”魯迅的最後時日 這也是生活 民族魂 尾聲 徵引與參考文獻 譯後記 作者簡介 作者:(英國)秦乃瑞(John Derry Chinnery) 譯者:王家平 ...
同年,左聯內部爆發“兩個口號”(即以周揚為代表的“國防文學”和以魯迅為代表的“民族革命戰爭的大眾文學”)論爭,劉雪葦發表了擁護魯迅的論戰文章近10篇,正式開始文藝理論的研究與寫作。延安時期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當年9月,在組織安排下,去延安向中央匯報貴州省地下黨的工作情況,隨即留下。先入中共中央...
第二章 定親 第三章 學校生活 第四章 結婚 第五章 初到上海 第六章 路易的出生 第七章 牢里牢外 第八章 牢前,牢後 第九章 上海的輝煌 第十章 沒有父親的童年 第十一章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 第十二章 文學的全能冠軍 第十三章 “兩個口號”的論爭 第十四章 “兩個口號”的論爭之二 第...
第二節革命現實主義理論的創建 第七章階級性文學理論的調適:“兩個口號”論爭 第一節“兩個口號”之提出與論爭 第二節民族性與階級論文學觀的融合 下卷 抗戰及解放戰爭時期(1937——1949)第八章抗戰時期文學觀念的變化 第一節抗戰爆發與民族文學觀的確立 第二節社會功能和創作方向的變移和強化 第九章 階級性...
第二章 典型問題論爭 第一節 胡風與周揚典型觀的同中之異 一、論爭過程與雙方主要觀點 二、雙方觀點的異同與分歧實質 三、典型範疇的歷史內涵 四、文藝理論家與政治倫理家的分流 第二節 典型範疇的現代轉換 一、典型與類型關係的再審視 二、再現與表現的動態關係 第三章 兩個口號之爭 第一節 焦點文獻分析...
67、“兩個口號”論爭與俄蘇文學文論傳播中的期刊(孫霞)《重慶師範大學學報》2007年第4期。68、國學熱與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光明日報》2007年8月24日 用300字的篇幅重點介紹了本文的主要觀點 69、沈從文小說《靜》的空間形式(吳翔宇) 《名作欣賞》2007年第11期。70、“革命文學”論爭與俄蘇文學文論傳播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