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的責任”與國際人權規範建構》是2020年5月時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邱昌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保護的責任”與國際人權規範建構
- 作者:邱昌情
- 出版時間:2020年5月
- 出版社:時事出版社
- ISBN:9787519502843
- 定價:118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以國際規範變遷與國際人權規範建構為分析框架,論證了主權國家和國際社會在人權保護中承擔的責任及其行為互動邏輯,在對人道主義干預進行梳理和批判的基礎上,對“保護的責任”規範的產生、演化進程以及對國際人權規範的影響進行了深入分析,並著重探討聯合國體系下構建具有共識的國際人權規範的路徑、機制與前景。本書認為,國際人權保護的責任化與規範化已經成為一種必然趨勢,針對成果與挑戰並存的國際人權保護現狀,國際社會正在重新審視新型全球治理體系下主權和人權的關係,重視開發中國家在國際人權規範建構中的作用,逐步完善以聯合國為主導的國際人權規範體系,使國際人權標準從規範走向現實與實踐。
圖書目錄
第一節核心問題與研究意義(1)
一、問題的提出(6)
二、研究的意義(13)
第二節研究現狀與研究評析(17)
一、人權規範化研究(18)
二、人道主義干預研究(21)
三、主權責任論研究(27)
四、“保護的責任”研究(29)
五、小結(35)
第三節研究方法與創新點(37)
一、研究方法(37)
二、創新與難點(38)
第四節研究架構與結構安排(40)
第一章從理念到規範:國際人權保護責任的理論分析(42)
第一節國際人權保護責任的基本概念與規範基礎(45)
一、基本概念:人權保護責任、國際干預與國際規範(45)
二、《聯合國憲章》與國際人權保護(51)
第二節國際人權保護責任的主體與對象(55)
一、國際人權保護的主體(56)
二、國際人權保護的對象(62)
三、人權保護中的責任及互動(63)
第三節國際人權規範演進的理論分析(65)
一、從人道主義干預到“保護的責任”(66)
二、國際人權規範演進的理論分析(69)
第四節小結(74)
第二章人道主義干預與國際人權保護的異化(76)
第一節人道主義干預的理論演變與實踐爭議(78)
一、人道主義干預的理論演變(79)
二、人道主義干預的實踐爭議(82)
第二節人道主義干預中的人權保護責任分析(86)
一、強調“干預者的權利”(87)
二、人道主義干預的法律基礎分析(92)
第三節人道主義干預對國際人權規範的影響(93)
一、人道主義干預的現實困境(94)
二、人道主義干預對國際人權規範的影響(95)
第四節小結(97)
第三章“保護的責任”與國際人權保護的規範化(99)
第一節“保護的責任”概念提出的背景(102)
一、人權保護的國際化與規範化(103)
二、人道主義干預面臨的困境(106)
三、全球治理呼喚新的國際人權規範(108)
第二節“保護的責任”規範的演進(110)
一、提出:干預與國家主權國際委員會報告(110)
二、回應:聯合國高級別小組報告(113)
三、接納:聯合國秘書長《大自由》報告(116)
四、內涵框定:《世界首腦峰會成果檔案》(117)
五、從規範走向實踐:2005年後“保護的責任”的新發展(123)
第三節“保護的責任”對國際人權規範的影響(129)
一、“保護的責任”的內涵與特點(130)
二、“保護的責任”與“人道主義干預”的區別(136)
三、“保護的責任”規範傳播的動力(140)
四、“保護的責任”對國際人權規範的影響(142)
第四節從理念到規範:“保護的責任”的共識與困境(145)
一、“保護的責任”的現有共識(146)
二、“保護的責任”面臨的困境(148)
第五節小結(152)
第四章“保護的責任”相關國家實踐:案例分析(155)
第一節2005—2018年國際社會對“保護的責任”的援引(157)
一、框定“保護的責任”:喬治亞危機和緬甸颶風(158)
二、爭論中的“保護的責任”:蘇丹達爾富爾危機(162)
第二節“保護的責任”在利比亞危機中的實踐分析(166)
一、聯合國對利比亞危機的反應與授權(167)
二、安理會對第1973號決議投票的態度(170)
三、國際社會對第1973號決議執行的反應(171)
四、安理會援引“保護的責任”的特殊意義(173)
五、“保護的責任”在利比亞危機中的實踐評估(174)
六、北約軍事干預對“保護的責任”發展的影響(178)
第三節“保護的責任”在敘利亞危機中的套用及爭論(182)
一、聯合國對敘利亞危機的反應(184)
二、國際社會在敘利亞問題上的分歧(186)
三、敘利亞危機對“保護的責任”發展的影響(189)
第四節小結(191)
第五章聯合國體系下的國際人權規範建構(194)
第一節聯合國在國際人權保護中的作用與局限(196)
一、聯合國在國際人權保護中的作用(197)
二、聯合國在國際人權保護中的局限(201)
第二節國際人權規範建構的路徑(205)
一、理念框定(206)
二、機制培育(210)
三、能力建設(218)
第三節國際人權規範發展的動力與趨勢(222)
一、規範競爭與國際人權規範的發展(223)
二、“保護中的責任”和“負責任的保護”(224)
第四節小結(228)
結束語(230)
附錄(236)
參考文獻(265)
後記(287)
作者簡介
邱昌情,男,1984年出生,重慶酉陽人,2014年畢業於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獲國際關係專業博士學位。現為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外交學系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聯合國與國際人權、中美印三邊關係、南亞政治與安全、“印太戰略”等。目前主持2016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項目“中國建設性參與地區熱點問題解決中的調停外交研究”(16YJCGJW004)和2018年國家社科青年基金項目“印太戰略框架下美印關係發展的新趨勢、影響及我國對策研究”(項目號:18CGJ019)。曾赴台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從事學術訪問研究(2018年1-7月)。目前在《國際問題研究》《南亞研究》《南亞研究季刊》《復旦國際關係評論》《社會主義研究》《國際法研究》《人權》等學術期刊發表論文多篇,參編教育部馬工程重點教材《國際組織》以及復旦大學聯合國與國際組織中心《聯合國發展報告》《全球治理中的中國與聯合國》等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