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怎么不見的:杏壇真言之二

“人”是怎么不見的:杏壇真言之二

《"人"是怎么不見的:杏壇真言之二》包括了還我琅琅書聲、語文教學的誤區在哪裡?、語文教學必須走出死谷、中學語文教學中的“背誦”、“記憶”問題再認識、“詞不離句,句不離篇”小議、有感於語文學科性質之爭、語文教學的“序”在哪裡?、何妨來一點囫圇吞棗、別忘了“習慣”的作用、揚長補短輕裝前進、聽聽莘莘學子的心聲、在紀念“五四”座談會上的發言等等。

基本介紹

  • 書名:"人"是怎么不見的:杏壇真言之二
  •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 頁數:293頁
  • 開本:32
  • 品牌:復旦大學出版社
  • 作者:黃玉峰
  • 出版日期:2010年9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309074369, 730907436X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人"是怎么不見的:杏壇真言之二》由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黃玉峰,上海復旦大學附中語文特級教師,復旦大學高等社會科學研究院特聘教授,華東師大中文系碩士生導師,上海市寫作協會副會長,上海市詩詞協會理事,上海市作家協會會員,上海市語文協會理事,復旦大學書畫篆刻研究會理事。自1967年至今,從教四十三年,始終耕耘在教育第一線,積極從事教育改革,有豐富的教育教學經驗和較深厚的理論素養,對中國小教育尤其是對語文教育有較深刻、較獨特的見解。

圖書目錄

胸中海岳夢中飛(代序)
第一輯此道今人棄如土——多難的母語教學
還我琅琅書聲
語文教學的誤區在哪裡?
語文教學必須走出死谷
中學語文教學中的“背誦”、“記憶”問題再認識
“詞不離句,句不離篇”小議
有感於語文學科性質之爭
語文教學的“序”在哪裡?
何妨來一點囫圇吞棗
別忘了“習慣”的作用
揚長補短輕裝前進
聽聽莘莘學子的心聲
在紀念“五四”座談會上的發言
研究“研究性學習”
學好語文的“訣竅”
興趣與減負
關於語文教育的“胡思亂想”
高考語文須改弦更張
文理分科早該取消
“人”是怎么不見的?

第二輯腹有詩書氣自華——讀寫教學
讀什麼與讀到點什麼
中國文人的成才之術
文言文教學亟須加強
積累是學文言文的不二法門
讀要艱苦,寫要輕鬆
讓我們成為愛書者
閱讀,打造共同的文化底線
語言的移用要慎之又慎
“連這個都想到了”
不選《背影》也無可厚非
夏丏尊論“小品文”的寫作
高考作文題應拒絕寬泛化、低齡化
致高萬祥先生的信
小小學生不宜作文
三多三少度暑假
石蘊玉而山暉
開窗放入大江來
捧著一束帶露的鮮花

第三輯不信春風喚不回——高考批判
語文究竟應該考什麼?
單考作文行不行?
指揮棒應該做到三有利
何日脫鐐銬,跳個歡樂舞
鐐銬、舞台及其他
1997年上海語文高考卷存在的嚴重錯誤以及由此
引起的思考
一道體現開放精神和素質教育的作文題
寫出放學後的心情
每一個字都飽含情感
讀書、做人、大災後的思考及其他
“趙大媽”的叮嚀
做大寫的上海人
期盼高考閱卷的公正公平
紛紛梅雨知多少,不與浦江洗惡題
突出個性死去活來

第四輯春風吹柳萬黃金——人的培育
每個人都是成功的
輕舟欲過萬重山
為有源頭活水來
一片冰心在玉壺
與北大教授錢理群的通信
願我們詩意地教語文
思考家教:為了學生的精神成人
好一個“人類靈魂工程師”
呼喚陽光教育
加固成長中最底層的基石
做一個和諧的人
重視體育刻不容緩
對分數不要貪得無厭
聯合上海中學生做素質教育的先鋒
把“人”的教育寫在我們的旗幟上

第五輯自愛鏗然曳杖聲——教師的職責
呼喚教師的獨立精神
以“獨立的精神”讀書教書
重讀《例話》感慨多
淺說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調控作用
我給學生寫評語
莫做“套中人”
以“獨立的精神”使用新教材
語文教師應有的素質
“答疑”種種見師品
尋找課文的最佳突破口
文理分合之辯:把考生變回學生(對話)
後記

文摘

幾乎所有的人都在不負責任地批評“死記硬背”,其實人們所批評的“死記硬背”就是“吟誦法”,就是“熟讀成誦”。如果一理解便能記住、背出,那當然最好不過,可惜天下沒有這么便宜的事。“理解”並不等於記憶,理解的東西仍要經過“死記硬背”才能真正記牢。何況理解是一個模糊概念。要怎樣才算“理解”?自以為理解的,往往未必真的理解。胡適說“人心曲曲彎彎水,世事重重疊疊山”,他在少年時代就以為理解了,背下了,終身不忘,可是到了老年才發覺,當時壓根兒就沒有理解。按某些人的邏輯,當時壓根兒就不應“死記硬背”,要到發禿齒落“真正理解”後才能“活記軟背”。不幸的是,事物無止境,理解亦無止境,永遠也不會有真正的、完全的理解,於是只好永遠“不記不背”了。說到底,這些人是把理解與記憶對立起來了。他們忽視了這樣一個事實,理解固然可以幫助記憶,記憶也同樣可以促進理解,只有真正記住的東西,才能不斷地加深理解。
人們只知理解記憶勝於機械記憶,而不知獨立記憶勝於條件記憶。條件記憶是要依靠條件方能“再認”、“重現”的記憶,是容易忘卻的記憶;而獨立記憶卻是脫口而出、呼之即來甚至不呼即來的記憶,是不需要藉助其他條件,便能迅速檢索提取的記憶,是很難忘懷甚至於可以終身不忘的記憶,其記憶品質遠遠超過條件記憶。而“熟讀成誦”恰恰正是這種獨立記憶!

後記

編這兩本小書時,我正在寫另外兩本書。一本是呂型偉老先生催促我寫的《我的大語文教學》,一本是我自己迫切想寫的《說魯迅》。
呂老看了我的《“人”是怎么不見的?》一文後,一連五次打電話給我,要我把自己對教育的看法和做法寫出來。呂老已是九十四歲的高齡,還如此關心教育,關心後輩,令我深深地感動,我不能不抓緊時間寫。呂老把我叫去時,說了兩句話。第一句是對我寫書的質量而言“人云亦云不雲,老生常談不談”。第二句話是對我寫書的速度而言,他說:“你必須讓我看到這本書。”這兩句話給了我無形的壓力,是巨大的。我不能不義無反顧、夜以繼日地把它寫出來。我還在第一線上課,還在復旦大學客串開課,還有許許多多的雜事。
《說魯迅》是我自己急切地想寫的,我對魯迅的認識有一個長期的轉變過程,我曾是那樣地敬重他、崇拜他,把他作為自己的精神父親。然而,今天我的想法已經完全不同了,我想把自己的認識寫出來,與大家分享,我認為這是我的責任,我有一種使命感,非把它說出來不可。這樣繁重的工作,壓在我——一個年逾花甲的“五四青年”的身上,似乎有點力不從心。但無論如何我也要把它寫出來。
因此,我的這本書的編撰就不能不略顯粗糙了。這是我心懷不安的。

序言

1967年冬天的某一日,我背著簡單的行李,來到上海西南角的天馬公社,那天天氣陰沉沉的,仿佛要下雪。汽車停在天馬山腳下,我問過路的一個老農,到公社教委怎么走?他說:沿著這條河走十來分鐘就到了。於是我便沿著河走。我走得很慢,走了很久,才看見“天馬公社革命委員會”幾個大字。我走進了紅漆大門,找到了報到處——我的教育生涯就從此開始了。
我是從上海教育學院被分配到郊區的,當時這所學校的大部分學生都留在市區。我是畢業分配小組的成員,卻把自己分到了市郊。照我的家庭情況看,我是不該去郊區的。我的一個姐姐在奉賢農場,一個妹妹在家鄉紹興落戶了,我完全有資格留在上海。但我卻分到了農村。這倒並非因為我“思想好”,恰恰是因為我“思想不好”。當時我很喜歡一個同班的女生。她的條件只能去郊區。畢分組要把她分下去,我為之力爭。組裡掌權的同學何某、方某似乎知道我與她的關係,便開玩笑地說:“你要她留市區很容易,只要你自己到郊區去,騰出一個名額就行了。”我說:“那我就下去吧。”於是,我真的下去了,分到了天馬。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