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概述
東漢墓
湖南
長沙東漢墓已出現早期白瓷。河南
安陽北齊武平六年(公元575年)范
北方地區
唐開元時,
邢窯和
越窯一青一白並駕齊驅,獲得“南青北白”的美譽。唐代
陸羽《
茶經》中有這樣一段描述:“
邢瓷類銀,
越瓷類玉,邢瓷類雪,越瓷類冰,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綠。”
唐代中期史學家李肇在他所撰的《國史補.貨賄通用物》一書中說:“凡貨賄之物,侈於用者不可勝紀。絲布為衣,麻布為囊,
氈帽為蓋,
革皮為帶,
內丘白瓷甌,端溪紫石硯,天下無貴賤通用之。”
自唐以後北方大部分燒造白瓷窯場的崛起,諸如河北的
定窯,
磁州窯,
井陘窯,山西的平定窯以及內蒙的
赤峰窯的崛起,都是受邢窯的影響發展起來的。尤其是
北宋時期定窯的迅速崛起,完全是由於有邢窯數百年生產細白瓷的工藝基礎。晚唐到五代,邢窯逐漸衰落,專家分析,邢窯的衰落有三個原因:一是
資源枯竭,二是戰亂影響,三是水災摧毀。不管哪種原因,都有可能使邢窯的工匠們離開邢窯,而轉向
曲陽定窯或其他
窯口。因為邢窯的衰落期,正是定窯的興盛期,時間銜接上吻合;定窯的器物造型、
工藝特點與邢窯基本相同,素有“邢定不分”之說。所以,邢窯衰落後,使得窯工們大量流向定窯,是目前專家學者所普遍認同的。由於定窯在繼承邢窯白瓷先進的
傳統工藝基礎上,開拓創新,發展了
刻花、劃花、印花、鑲金邊、上
金彩等藝術,創出了多種陶瓷新品種,經過五代,直到北宋的發展,在藝術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因而成為宋代一代名窯。
南方地區
南方地區未發觀
唐代白瓷窯址。唐代廣州亦曾產白瓷。唐代對白瓷的白度要求很高,因此在部分較租的瓷眙上,先施
化妝土,以增加
燒成後的白度。到中、晚唐,已多數採用高質量的坯料,因而減少或不用化妝土加工瓷胎,其精品已達體
薄釉潤,光潔純淨地步。五代時期,白瓷生產仍以北方為主,唐代窯場大多繼續燒造,其中規模最大的是
曲陽窯、
鶴壁窯、
耀州窯的黃堡鎮和玉華宮窯等。晚唐、五代墓中多次發現帶有“官”字款的白瓷,其中多數應屬河北曲陽窯及遼白瓷。
五代窯址
景德鎮五代窯址是南方地區已發現的最早白瓷產地。宋代白瓷以河北
曲陽的定窯為代表。山西
介休、
盂縣、平定和
陽城窯也都生產白瓷,四川
彭縣窯的仿定窯瓷,曾有人誤認為唐
大邑窯。此外,河南地區某些瓷窯也在燒制白地黑花器的同時,生產白瓷。
泗州窯和
宿州窯在
南宋初已有仿
定器的製作。福建
德化宋代亦曾燒造白瓷。元代純白瓷的製作已趨於低潮,景德鎮
樞府器卵白釉的燒製成功,對明代白瓷的成就有很大作用。明
永樂時期的
甜白釉是白瓷史上的最高成就。但由於
青花瓷器和
鬥彩、彩的盛行,純素白瓷的製作已漸趨低落。除景德鎮外,福建德化的白瓷在世界享有極高聲譽,其特徵,色澤光潤明亮,乳白如凝脂,在光照之下,釉中隱現粉紅或乳白,因此有“
豬油色”、“象牙白”之稱。
白瓷介紹
中國瓷器製作的歷史悠久,品種繁多。除了高貴典雅的青花和色彩艷麗的彩瓷外。素雅的白瓷也是人們喜愛的一個品種,雖然看上去沒有斑斕的花紋和艷麗的色彩,但在樸實無華中,它展示給人們的是那自然天成的美。白瓷一般是指瓷胎為白色,表面為
透明釉的瓷器。在
上海博物館中珍藏了很多唐代白瓷。這些唐代的白瓷製作講究,胎土淘洗潔淨,雜質少,個胎很細,而且白度比較高,上了一層透明釉以後,反映出來的顏色很白,茶聖
陸羽在《
茶經》中,曾推崇唐代
邢窯白瓷為上品,並形容它的
胎釉像雪和銀子一樣潔白。
具有坯質緻密透明,上釉、成陶火度高,無
吸水性,音清而韻長等特點。因色澤潔白,能反映出
茶湯色澤,傳熱、保溫性能適中,加之色彩繽紛,造型各異,堪稱
飲茶器皿中之珍品。早在唐時,河北
邢窯生產的白瓷器器具已“天下無貴賤通用之”。唐朝詩人杜甫還作詩盛讚四川
大邑生產的白瓷
茶碗。元代,江西
景德鎮白瓷
茶具已遠銷國外。如今,白瓷茶具更是面目一新。這種白釉茶具,適合種類茶葉。加之
白瓷茶具造型精巧,裝飾典雅,其外壁多繪有山川河流,四季花草,飛禽走獸,人物故事,或綴以名人書法,又頗具
藝術欣賞價值,所以使用最為普遍。
釉色特點
白釉
白釉是瓷器的本色釉。一般瓷土和
釉料,都或多或少含有一些
氧化鐵,器物燒出後必
然呈現出深淺不同的青色來。如果釉料中的
鐵元素含量小於0.75%,燒出來的就會是白釉。古代白瓷的製作,並不是在釉料中加進白色呈
色劑,而是選擇含鐵量較少的瓷土和釉料加工精製,使含鐵量降低到最少的程度。這樣在潔白的瓷胎上施以純淨的
透明釉,就能燒制白度很高的白瓷。白釉出現於北朝。北齊范粹墓出土的白瓷,是中國至今所見的最早的白瓷。
甜白釉
甜白釉甜白是
永樂窯創燒的一種白釉。由於永樂白白瓷製品中許多都薄到
半脫胎的程度,能夠光照見影。在釉暗花
刻紋的薄胎器面上,施以
溫潤如玉的白釉,便給人以一種“甜”的感受,故名“甜白”。
景德鎮甜白釉的燒製成功,為明代彩瓷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明清時代的鬥彩、五彩、粉彩,只有在白瓷取得高度成就的基礎上,才能顯示出它的鮮艷色彩來。甜白釉在清代還有燒造。
康熙甜白釉有奶粉般的色澤,白而瑩潤,無紋片,也稱奶白。
青白釉
青白釉釉又叫
影青。它是
景德鎮窯在北宋國中期的獨創。青白釉釉質含鐵量低,釉色白中泛青,釉層細薄晶瑩。加上燒質極薄,器上的暗雕花紋,內外都可以映見。在花紋邊上,現出一點淡青色,其餘幾乎都是白色,故稱青白釉。也有人將它叫作
映青、
隱青或罩青的。南宋時,採用
覆燒方法,青
白釉瓷器產量激增,以景德鎮為中心形成了一個南方青白資系。除景德鎮外,安徽、福建、湖北等地都有
燒青白釉瓷器的窯場。入元以後,青白釉略顯青色,也不象宋代那樣清澈透亮。
象牙白
中國白。
德化白瓷
綜述
福建德化是頗負盛名的地方窯。它的釉色白如凝脂,
德化白瓷又稱象牙白。
瓷塑是
德化瓷中最著名的製品,明代時就有著名藝人
何朝宗、
林朝景、
張壽山等人。德化白瓷早於明清時期就以其特有“象牙白”、“中國白”聞名中外。
特點
明代
德化白瓷有其獨特的風格,它不僅與唐、宋時代其他地區的白瓷不同,而且與景德鎮同時期生產的白瓷也異樣。它們之間不同點主要有:
(1)瓷胎緻密,透光極其良好,為唐宋其他地區白瓷所不及。唐宋北方白瓷,是用
氧化鋁含量較高的粘土燒制的,粘土內含助熔物質少,故器胎不夠緻密,
透光度較差。而德化白瓷則用
氧化鉀,含量高達6%,燒成後
玻璃質較多,因而它的瓷胎緻密,透光度特別良好。
(2)從釉面上看,德化白釉為純白釉,而北方唐宋時代的白瓷釉則泛淡黃色。元、明時代景德鎮生產的白瓷卻白里微微泛青,與
德化白瓷有明顯的區別。造成這種差別的原因,不僅與原料的化學組成,特別是
氧化鐵、氧化鈦的含量有關,也與
燒成氣氛的性質有關。北方白瓷的特點是胎、釉中Tio、Aio含量比較高,燒成時採用
氧化氣氛,故瓷器呈現白中
泛黃的色調;景德鎮白瓷的特點是
胎釉中Fe、Tio、Aio含量均較適中,燒成時採用
還原氣氛,故瓷器呈現白里泛青的色調;德化白瓷的特點是胎釉中的Feo含量特別高,燒成時採用
中性氣氛,所以
德化白瓷就比唐宋北方白瓷和景德鎮同期生產的白瓷釉色更純淨。從外觀上看,明代德化白瓷色澤光潤明亮,乳白如凝脂,在光照之下,釉中隱現粉紅或乳白。因此有“
豬油白”、“象牙白”、“少女白”之稱。流傳歐洲後,外國人又稱之為“鵝絨白”。直到現在,法國人還以“中國白”直呼
德化窯白瓷。
鑑定
(1)目視表面觀察:明代早期釉面白中微泛紅,猶如東方少女之臉白中泛紅;明代中期釉面白中微泛牙黃,猶如成年象之牙,泛牙黃色;明代晚期至清代早期釉面白中微泛牙白,猶如
豬油凝固時之白。
(2)迎光透視觀察:明代早期胎色白中泛粉紅或肉紅色。明代中期胎色白中泛肉紅或牙黃色,明代晚期至清代早期胎色白中泛牙黃或牙白色。當然,迎光透視觀察各個時期所顯顏色,也會因作品的厚薄、配料的微少差異,以及燒制時
溫度控制的微小差別而出現變化。值得注意的是,凡古代
德化白瓷或
青花瓷,不管其厚薄,迎光或燈光透視全部
均應透光,如不透光就是贗品。這是判定真偽
德化瓷器的一項重要依據。
(3)釉面
光亮度觀察:仿品釉面一般光澤度過亮,給人以刺眼感覺。真品釉面溫潤弱光。
(4)從製作工藝上觀察:仿品一般為模型注漿後分段安裝而成,判定時應注意:由於採用
注漿成形工藝,故器內會出現瓷漿流動紋路,一般成垂直狀,且胎體薄而輕,釉呈奶白色,用
放大鏡觀察一般有氣泡,無真品腴潤悅目之特徵。在同一紋式同一對稱物體上,造型往往千篇一律,猶如印刷製品,給人之感覺是過於規正、死板、毫無生機。真品則為手工
捏塑堆貼。在捏界面處一般都留有手工捏制的痕跡。對同一紋式同一對稱物體造型仔細觀察時,一般都有細微變化,正是這種微小的差異,它既能反映出作品的真實性,同時也更顯示其自然和靈氣。
(5)從易損的部位上觀察:真品在長期收藏過程中,如手指、衣紋、珠粒、牙
齒等,尤以精細易損部份常出現的折斷、損傷甚至脫落現象,這些傷痕均應為舊痕。新仿品則沒有這些特徵。真品判定一般應掌握以下三個要領:一是看,方法是用
放大鏡仔細觀察易損部位有無斷裂痕,界面是否為舊痕。二是聞,方法是把瓷器放在一個無任何異味器皿中一段時間,然後在房間或辦公室內確定無風靜止的狀態下,將器物迅速從器皿中取出的一瞬間,立即用鼻子聞斷裂口及其它部位之味道。這種方法至少可以印證以下幾個問題:Ⅰ、可以判斷出斷裂縫是用什麼
粘合劑膠接;Ⅱ、根據氣味的強弱,可以判定斷裂口膠接的大體時間;Ⅲ也可以斷定除使用各種粘合劑外,還可能使用了哪些化學藥劑。三是舔,方法是先刷牙漱口,清除口腔中異味後,在物品的無上釉部分輕輕舔一下,
接觸面盡能大些,看是否有異味,一般情況是,凡舌頭感覺有輕微“麻”之現象,這件物品通常是使用過酸性
化學藥劑浸泡過。
相關故事
相傳唐朝
開元年間,
楊貴妃因其天生麗質、柔媚婉順而得
唐玄宗極盡寵愛。為討貴妃歡心,唐玄宗可謂費勁心機,“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便是最著名的典故。
楊貴妃精通音律,不僅擅長歌舞,還是個擊磬高手。一日楊貴妃與
玄宗飲酒賞樂之時,貴妃失手將白瓷酒杯打碎,墜地之聲“泠然如玉碎”,於是甚為喜歡。玄宗為討得美人歡心,特意命人以白瓷造為
編磬,供貴妃賞玩娛樂。然而官窯所煉造的白瓷雖然瑩白細膩,敲擊之音卻渾濁暗啞,貴妃甚為不悅。
玄宗為換愛妃一笑,遂下令徵集天下能工巧匠,有造出白瓷編磬能發出清脆婉轉之聲者,賞金千兩並封為御用瓷窯。詔書下發三月,所貢白瓷編磬數不勝數,雖然皆潔白勝霜雪,卻盡不能得。
此時,一座瓷窯派人不遠萬里從福建德化而來將所制白瓷編磬獻上,貴妃敲擊這“類銀類雪,輕且堅”的白瓷編磬,“猶如金振玉聲”,甚為歡喜。玄宗見愛妃開懷遂大悅,賞金千兩並賜御用官窯
金印一塊,當時稱為
金印良瓷、
金印瓷。
裝飾藝術
(1)刻劃
系用竹籤或篦筆等在器物濕坯上直接刻劃出各種紋飾。紋樣主要有松鶴、雲龍、
花鳥、
蘭花、竹石、牡丹等圖案。上釉燒成後,形成釉下暗花,常見於盤、碟的內底或杯、爐、
尊等的外壁。其花紋纖細,構圖疏朗,手法輕快簡練,自由豪放。
除一般花卉圖案外,德化窯還常用鐵刀或竹籤在蘸好釉的器物上,刻上草書、行書或篆書的美好詩句來作裝飾,詩賦文句的內容人多與器物用途相結合,如
燈盞銘刻“舒眉六冬春”,香爐刻銘“一柱清香”、“風香流萬里”、“煙飛
古篆浮,香靄淨玉堂”,杯刻“兩人對酌山花開”、“寒夜客來茶
當酒”、“醉倒南山人”,
執壺刻銘“清泉吸滿澗”、“江上引清風,山間吸明月”,瓶上刻“寒梅雪中盡,春風柳上歸”等等。充分利用德化瓷胎釉本身潔白如玉的質地美,將
書法藝術與
陶瓷藝術相結合,融實用性與藝術性於一體,素淨高雅,頗具特色。
(2)印花
即刻有花樣圖案的模具與
坯體一次性
印壓而成,脫模後,稍加修整粘合即成器物。花樣、規格一致,簡便快捷,能夠
大批量生產。印花紋飾有陽印和陰印兩類,以陽印紋飾為主,紋樣
豐富多彩。宋代的印花
裝飾紋樣有充滿生機的各種花卉以及活靈活現的
飛禽、游魚等類。元代的印花裝飾紋樣,除繼承前朝的各種紋飾之外,以
蓮花紋飾居多,並新增了“福”、“壽”、“
福山壽海”、“金玉”等吉祥文字。明代印花在繼承
宋元時期印花技藝的基礎上又有進一步的發展,這一時期的紋飾大多
仿古銅器的饕餮、
夔龍、風鳥、蟠虺、八卦等等。
此種技法,多流行於仿青銅器造型的爐、簋、觚等器物卜。
堆貼,是
德化白瓷普遍的一種傳統裝飾手法,也是
德化瓷器的藝術特色。堆花是用毛筆蘸泥漿,在器坯
外表面按照一定的輪廓或脈絡堆畫成圖案;而貼花足先用模具或
捏塑,製成所需的花卉、
鋪首等部件,經修整以後,用泥漿貼上丁已修好的器物胎體上。由於貼花紋飾較為清晰,堆花紋飾較模糊.因而在裝飾時往往堆貼並用,先堆後貼或以貼補堆,裝飾效果如同浮雕,
立體感強。其流行紋飾有:梅花、玉蘭、
荷花、竹松、
水仙、牡丹、鋪首、八仙、龍鶴、小鹿等等。
德化白瓷紋飾裝飾,大多採用堆貼技法,尤以爐、杯、洗、人物、罐、瓶等居多,堆
貼花裝飾與器物造型的巧妙配合,顯示出
德化窯裝飾技藝的高超。如堆貼獅首、象頭等雙耳
香爐、花瓶以及梅花罐,梅花橢形杯等。尤其是堆貼梅花橢形杯,其口沿外侈,外壁的一邊貼有數朵盛開的梅花,枝葉挺拔,富有生機;一邊貼梅枝及
花萼,襯托著幾片
葉子;杯底有一梅花枝桿成架形附著,既起裝飾作用,義當杯的足架;足架與杯底雖略有空隙,但卻融為一體,顯得樸實莊重。貼螭壺,壺體直筒狀,小平口,子母蓋,蓋面貼拱身昂首螭為鈕,
壺腹中部飾結帶兩道,一隻四爪螭貼壺壁,轉首向外仰望,張口吐舌作流;另一
螭頭下俯,
翹尾作鋬,姿態牛動,造型奇妙。
雙螭耳三獸足爐,爐肩部貼飾12個變形
夔紋,近底周壁模印瓣形
回紋,爐底承三獸面蹄足,通體施白釉,極為瑩潤,做工精細,造型既新穎又古樸典雅。
螭龍燭台,燭台上端盤狀,猶如一片盛開的
荷葉,盤下圓柱連著分立的三獸面足,繞柱間堆貼
蟠龍,通體施乳白釉,瑩潤細膩,造型奇特,為同時代窯口中所僅見。這一時期的堆貼裝飾紋樣與晶瑩潤澤的釉色,十分協調和諧,各種花卉塑造得生機勃勃,秀麗多姿。
(4)透雕
又稱鏤空,足將某一器物繪好圖案後,再用利刀雕透成花紋的裝飾手法之一。德化早在明代的博山
熏爐、仿
銅香爐、筆筒、花瓶等產品上就已採用。
香爐主要用於蓋上的花紋圖案部分,所飾花草儀留線條,中間刻成空洞。博山香爐亦刻玲瓏剔透的奇石,爐內燒香時,縷縷煙氣從孔中冒出,繚繞升騰,香氣四溢。筆筒整體以交叉花卉組成,除花、枝、葉外,全部鏤空,成為明代象牙白瓷中的一種特色產品。清代以來,博山香爐、八卦香爐、獅子香爐等的裝飾仍用透雕於法製作。
定窯白瓷
藝術特徵
唐代的定窯白瓷具有與
邢窯白瓷相似的特徵,器形有碗、盤、托盤、注壺、盆、
三足爐和玩具等。造型與五代時期的作品相比,器沿均具有
厚唇,豐肩,平底,底加圓餅狀實足,有的為
玉璧底。唐代
定窯白瓷大多與當時
邢窯白瓷相似,胎骨斷面較細,胎色潔白,另有一類胎骨比較厚實,斷面比較粗,但燒結較好。
施釉一般用蘸釉法,器外壁的腹下至底部都不施釉。釉的質地隨器物的不同而異。施在胎體較厚重器物上的釉比較粗,釉面凝厚,釉色一般是白里泛青,
釉水凝聚處多呈青綠色,釉面有
開片。胎質細膩者,胎色潔白,則施白釉,
釉質很細,表面釉光瑩潤。
晚唐五代直到宋初,定窯還有一種帶有"官"或"新官"款字的精白瓷,其基本特徵是:胎薄輕巧,質地細潔,呈純白色;釉面滋潤,釉為乳白色或白中泛青色,除底足外,均施滿釉。一般講,"官"、"新官"款宇刻在胎薄細膩、製作精巧,釉色純白或白中閃青器物上的,屬於唐、五代時期;刻在釉色白或白中泛黃或部分微微閃青,有時帶有
刻劃花裝飾器物上的,屬於北宋早期;刻在用
覆燒法燒成,口沿無釉並帶有刻劃花裝飾的器物上的,則屬於北宋後期。
時至北宋,
定窯瓷器脫穎而出,雖仍以燒造白瓷為主,但另兼燒
黑釉、
綠釉、
醬釉及白釉剔花器。
刻花裝飾方法被大量採用,按工藝細分,可列為刻花、劃花和印花三種。北宋
定窯的刻、劃花技法與當時的其它
窯口瓷器頗為不同,給人一種很“硬”的感覺,這種感覺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但可以打一個比方來形容,如用鋼刀在鬆軟的木料上刻花,受刀處周圍的木料表面會隨著刀具的刻壓而下陷,此謂之“軟”,而在堅硬的
紅木上刻花,受刀處周圍的木料表面則不會下陷,使刻紋輪廓更為鮮明,此謂之“硬”。
裝飾手法
刻劃花的裝飾手法流行於北宋,至金代則出現了印花的技法,定窯印花裝飾看不出由簡到繁,由低級向高級的發展過程,有可能受
定州緙絲的影響,制瓷匠師採用緙絲紋樣
粉本刻模,因此一開始就顯得比較成熟。從釉色來看,金代定窯的釉色與北宋時有所不同,不如北宋時滋潤,而帶有粉質感,亦顯得較為稀薄,突出於器表的紋飾微露白色。
淚痕
淚痕是指器表的流釉現象,
定瓷流釉往往呈條狀,宛如垂淚,故稱淚痕。淚痕現象僅見於北宋定窯器,唐至五代定瓷並無此特徵。唐代定
瓷釉薄而潔白,胎釉結合十分緊密,無流釉現象;北宋則凝厚而泛黃,釉內氣泡大而多,釉層在燒結過程中隨器垂掛流淌,形成淚痕。北宋早期,定窯採用
正燒,流釉方向自口至底,北宋中期以後,定窯創造了
覆燒的技法,流釉方向自底向口,但也有一些特殊情況,筆者曾見過一些
定窯白瓷,淚痕方向為橫向,十分奇怪,形成原因尚待研究。
竹絲刷痕
在定窯碗、盤類器物的外壁,經常可看見細密如
竹絲的劃痕,這些劃痕是器物初步成型後旋坯加工時留下的,當然在其它窯口的器物外壁也可見到旋坯痕,但不如定窯的纖細密集,此為鑑定定窯器物的一個特徵。
底足
定窯器物的底足類型不多,主要分為平底與圈足兩大類,而其圈足具有與其它
窯口器物圈足明顯不同的特點,這些特點體現在北宋中期以後覆燒成型的定窯器上,由於
覆燒的發明,器物圈足得以裹釉,而將
露胎處移至器上,然而裹上釉層的器足在外觀上的表現並不那么完美,足面(圈足與地面接觸部分)總是顯得不夠平整,有些地方釉厚,有些地方釉薄,以手撫之,明顯地感到凹凸不平,筆者所目見的北宋定窯圈足器無一例外。這種現象十分奇怪,但在鑑定中卻非常有效,凡北宋定窯圈足器(採用覆燒法,圈足上釉者)均有此特徵,此為鑑定之關鍵。
另外,定窯圈足器之圈足有大小兩種類型,大圈足器之足底往往可見竹絲
刷痕,刷痕呈
同心圓,而小圈足器則無這種現象,但無論大小圈足,足均極淺,足牆均窄,小圈足器
挖足不過肩,幾乎無鉤手。
變形
定窯器物,尤其是碗類器物,大都有些變形,若是完整器,將器物倒扣於桌面,便很容易發現這一特點。在市場上所見到的仿定白瓷而言,淚痕現象已可做到,竹絲刷痕亦不難實現,至於器物的變形非人力而可強為,而取決於燒造時的火候、窯位、氣氛等等因素,若以人力做作,不免留下故意造作的,不自然的痕跡。現在只有一點還
難以企及,就是足面的不平現象,這種現象的形成完全出於自然,且在目前尚未引起仿造者足夠的重視,仍可作為鑑定的一個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