ʒ,擴展拉丁字母之一。經常出現在一些非洲語言的拼字法當中。在某些斯科特-薩米語 (Skolt Sami) 的拼字法中,也作為一個字母。在國際音標中,代表濁齒齦後擦音。
基本介紹
- 字母:Ʒ, ʒ
- 性質:擴展拉丁字母
- 英文名稱:Ezh, tailed z
- 起源:哥特體z
- 使用範圍:某些斯科特-薩米語和非洲語言
介紹,區別,字元編碼,
介紹
Ʒ, ʒ (Ezh, tailed z) 是國際音標的一個字母,代表濁齒齦後擦音。例如英語的 vision /'vɪʒən/。
作為一個音標符號,ʒ 源自1847年 Isaac Pitman's alphabet,在 z 下面加一個鉤。中世紀的曲線形式拉丁字母 z,演變至哥特體 z 字,形狀與 Ʒ 相似。但在電腦文字處理上,後者只視為 z 字形上的不同,而非當作 ezh。但是,中古高地德語有 ȥ (z with a hook),是 z 加上一個比 ezh 小的鉤,那與 z 和 Ʒ 都不同。
ʒ 在某些斯科特-薩米語 (Skolt Sami) 的拼字法中作為一個字母,另外還有加上 caron 的(Ǯ ǯ)。它們代表舌尖音(ʒ)和後舌尖音(Ǯ)。它也在一些非洲語言的拼字法中出現,例如貝寧的 Aja 語、加納的 Daghbani 語,但這些語言的大寫字母像倒轉的 Σ,暫未在電腦編碼中出現。
ʒ 也是非洲參考字母之一。
ʒ(Ezh)和Ȝ(Yogh)的
區別
在 Unicode 1.0 版本,Ʒ ʒ (Ezh)與一個完全沒有關係的 Ȝ ȝ (Yogh) 統一,直至 Unicode 3.0 版本才獲更正。在字母發展上,ʒ 來自拉丁字母 z ,而 Ȝ 來自拉丁字母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