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揚州評話
- 外文名:Yangzhou Storytelling
- 流行地區:蘇北地區和鎮江、南京、上海等地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遺產類別:曲藝
- 經典劇目:《東漢》《西漢》《三國》《隋唐》等
- 代表人物:王少堂、鄧光斗、李國輝、藍玉春等
- 始興年代:明末清初
- 遺產編號:Ⅴ-2
- 開山鼻祖:柳敬亭
《揚州評話發展史》是2019年5月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董國炎,本書在勾勒揚州評話史的材料線索的基礎上,以史論結合的方式分析了揚州評話的藝術經驗和發展規律、審美經驗。內容簡介 《揚州評話發展史》在勾勒揚州評話史的材料線索的基礎上,以史論結合的方式分析了揚州評話的藝術經驗和發展規律、審美經驗...
揚州話是江淮官話的代表方言,以揚州方言為載體的曲藝有揚州清曲、高郵民歌、揚州評話、揚劇、揚州彈詞等。這些曲藝已經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一般意義上的“揚州話”指揚州城區(主要以老城區為主)方言,揚州郊區又稱其為“街上話”。而廣義上的揚州話還包括邗江全境20多個鄉鎮、高郵、江都區、寶應、...
揚州彈詞,原名弦詞,是一種以揚州方言為基礎的彈詞系統曲種。揚州彈詞表演以說表為主,彈唱為輔。代表書目有《雙金錠》、《珍珠塔》、《落金扇》、《刁劉氏》等。揚州彈詞和揚州評話屬於姊妹藝術,形成於明末,興盛於清初,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發源於揚州,流布於鎮江、南京和蘇中的里下河一帶。2008年6月7...
揚州評話經典傳統書目。“諸葛亮三氣周瑜”是經典作品中的經典橋段,酣暢淋漓,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前者的足智多謀和後者的胸懷狹窄。本書是根據揚州評話口述本進行整理,為康派《三國》之一,康派《三國》以說《中三國》著名,康重華的《三國》是他父親康又華傳授的,康又華從父康國華學藝,康國華是清代揚州著名評話藝人...
《揚州評話發展史及海外影響》是2016年11月出版的書籍,作者是肖淑芬、楊肖。內容簡介 本書是關於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揚州評話的最新研究成果,全書對揚州評話的發展歷史,從表演、流派、書目、書場、聽眾等多個維度進行巨觀的梳理和微觀的學術透視,同時關注了揚州評話的海外影響,通過蒐集與整理其海外影響的軌跡與...
《揚州評話:三國三顧茅廬》是2020年廣陵書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揚州評話傳統書目。在揚州評話《三國》的發展史上,同治到清末,出現了人才輩出、流派紛呈的興盛景象,同一部《三國》,以不同的細節,不同的表現手法形成各樹一幟的藝術流派和師承關係,並且在名家輩出的傳承中,形成諸多傳授系統、各具特色的門派,...
《揚州評話研究》將文學研究和評話、彈詞等說唱文藝及民間文藝研究結合起來,有利於文學研究的深化,也為同類研究積累了經驗。《揚州評話研究》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在歷史上,揚州、泰州地區曾是蜚聲遐邇的東南重鎮,具有襟帶淮泗、控引江南的地理優勢,利盡四海、民生所系的經濟地位,磅礴鬱積、精光勃發的文化...
《揚州評話:佛跳牆》是2019年廣陵書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兆根。內容簡介 揚州評話書目及資料。共分四章:第一章楊少儒逸話掇英。收集整理了楊少儒先生生前未發表的評話故事經典段子。第二章楊鐵城評話新編段子。第三章楊鐵城評話《八竅神珠新說》,是楊少儒先生生前口述整理的《八竅珠》書中散失的精彩段子。第四...
揚州評話選 《揚州評話選》是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揚州評話研究小組
《笑談古今事:揚州評話藝術》是2009年廣陵書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笑談古今事:揚州評話藝術》內容簡介:揚州,歷史上曾經是我國東南部的交通樞紐和商業重鎮,因為兼容並蓄了來自吳越、楚漢、中原乃至燕趙的文化精髓,形成了中華文明中充滿個性與生機的揚州文化,由此也使她成為一座歷史文化名城。這裡風光明媚,景色...
在崗 《在崗》,揚州評 話。2021年3月20日,江蘇揚州舉行曲藝現代作品展演,獻禮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由揚州市曲藝研究所優秀青年演員劉芓君、譚敏、趙松艷等領銜,演繹揚州清曲《揚州是個好地方》、揚州評話《在崗》、揚州彈詞《第一書記》、開篇《紅船頌》等10部新創紅色現實題材曲 藝作品。
《揚州評話藝術面面觀:楊明坤〈皮五辣子〉研究》是2023年上海三聯書店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作者於2011年獲得上海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字學博士學位,師從張誼生教授。此後,於2019年獲得澳大利亞悉尼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博士論文題目是“The Yangzhou Storytelling of Rogue Pi Wu : A Case Study of Yang Mingun and His ...
《一個不能少》是一部由張紅蕾主演的揚州評話,源於真實發生在槐泗鎮上的故事。2021年獲得第五屆江蘇省“文華獎”優秀節目獎。藝術簡介 2021年颱風“煙花”過境揚州,村裡的格線員勸說一位孤寡老人離開危房轉移到鎮上敬老院,老人不肯離開。格線員通過自己多年基層工作經驗,了解到老人喜歡揚劇,就用揚劇演唱的方式與...
朱德春(1884—1935),泰縣(今姜堰市)人,近代揚州評話名藝人。幼時上過私塾,少年時加入京劇草台班,演短打武生;後拜吳蔭春為師,改說評話。他聰明好學,不久即能登台表演,21歲進揚州教場說書,從此走紅。後定居鎮江,在鎮江城內外各書場掛牌上演。朱德春善於廣取博收。他把京劇武打身段動作、各地碼頭方言、...
《石秀》又稱《石十回》,是20世紀90年代王麗堂編著的長篇揚州評話,“王派水滸”中的四個十回之一。本書記載詳實,內容豐富,講述了石秀的主要事跡。內容梗概 戴宗在薊州巧遇石秀,邀約梁山聚義;石秀拜兄楊雄之妻潘巧雲與淫僧私通,為石秀髮覺,潘巧雲反咬一口致使兄弟反目,石秀智殺淫僧,向楊雄澄清誤會,在...
吳國良(1872—1944),揚州評話藝人。江蘇揚州人。李門《三國》“八駿”之一。1944年底,吳國良應約到海安做年檔,因勞累過度,除夕死於寓中。人物生平 吳國良(1872—1944),揚州評話藝人。江蘇揚州人。李門《三國》“八駿”之一。父親開茶館,兼營書場,他幼年即有機會昕書,書聽多了,對說書發生濃厚興趣。十六...
余又春(1919年4月—1995年2月),江蘇省海安縣海安鎮人,著名揚州評話家,曾任揚州市曲藝家協會主席,中國曲藝家協會江蘇分會理事,中國曲藝家協會會員,中國民主促進委員會會員。人物生平 余又春(1919年4月—1995年2月),江蘇省海安縣海安鎮人,著名揚州評話家。余氏祖居海安鎮城隍廟南巷,世代城市貧民。余又春...
沈蔭彭 沈蔭彭,女,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揚州評話”代表性傳承人。人物經歷 2010年9月授予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揚州評話”代表性傳承人。
柳敬亭(1587一1670),原名曹永昌,後易名敬亭,號逢春,因“面多麻”,外號“柳麻子”,南直隸揚州府通州余西場人,揚州評話的開山鼻祖。祖、父皆在余西鎮上經商。其叔父在泰州-余西間往來經商。永昌之父奉永昌之祖命,或之泰州,助永昌之叔一臂。永昌少年好動,或隨父至泰州叔父歇腳處一游。因十五歲時在泰州...
康重華,江蘇揚州人,揚州評話演員。主要作品有《火燒赤壁》、《火燒新野》等。人物經歷 十五風從父藝十七風登台演出《三國》。曾在蘇北一帶演出。1959年參加江蘇省曲藝團。繼承評話名家其祖父康國華“康三國”的傳統,主要說《火燒新野》、《火燒博望坡》、《火燒赤壁》等。有長篇評話整理本《火燒赤壁》、《火燒新野...
康又華 康又華(1898—1951) 揚州人。原名文荃,藝名亦作“幼華”。揚州評話名演員。“康派《三國》”創始人康國華之子。少年時在錢莊學徒,後從父學藝,19時父卒,書藝未成。錢莊管事江子瑜熟知其父書藝,為他排演中《三國》。後又向師兄陳九華和吳少良學藝,得以全盤繼承其父所創的康派書藝,並在發音...
1940年5月生,江蘇揚州人,出生於揚州評話藝人世家。七歲正式從祖父王少堂、父親王筱堂學藝,是揚州評話王派《水滸》的第四代傳人。十歲開始登台演出,被譽為"十歲紅"。1959年參加江蘇省曲藝團。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揚州評話”代表性傳承人。個人作品 1995年,參加第一屆全國曲藝節,獲"牡丹杯"。整理的揚州...
郎照星(1896—1956) 揚州人。揚州評話名演員。人物生平 郎照星(1896—1956) 揚州人。揚州評話名演員。評話《綠牡丹》名家郎照明胞弟,幼喪父母,由乃兄撫養成人。兄欲命他經商,他不願,偷學評話,並私自外出登台說書。郎照明知道後,不再勸弟從商,令其回家專心學藝,經兄認真教傳,不久藝成,成為繼其兄...
夏玉台 ,夏玉台(1886—1930) 揚州人。近代揚州評話名藝人。藍派《三國》傳人。出身於揚州評話世家。祖父夏國祥(金國燦徒弟)、父親夏子興都是說《岳傳》、《平妖傳》的名家。夏玉台師從藍派《三國》起始人藍玉春。他嗓音寬厚,吐詞咬字清楚。除因生理缺陷大舌頭只能說“方口”書外,全部繼承了藍玉春的書藝。
宋承章(生卒年不詳) 揚州人。清同治、光緒年間揚州評話名藝人。年輕時投師許殿章習《水滸》。他熟讀《水滸傳》,結合師父傳授能說前、中、後全本《水滸》,同時,能根據社會生活和個人閱歷,不斷豐富書目內容。《水滸》中“武十回”,乃師許殿章說20天,宋承章可說30天。他的書藝,以說口鋒利見長,成為當時...
《王少堂》是2019年江蘇廣陵書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真 徐德明 著,王兆根 馬偉,該書講述了王少堂從一位籍籍無名的說書藝人,成長為一代評話宗師,成為近代揚州評話的領軍人物,其藝術成就也是揚州評話的一座高峰。內容簡介 新編揚州評話書目。 “看戲要看梅蘭芳,聽書要聽王少堂”,新中國成立後,王少堂從一位籍籍...
鄧光斗(生卒年不詳) 揚州人。清代揚州評話名藝人。道光、鹹豐年間在世。鄧光斗(生卒年不詳) 揚州人。清代揚州評話名藝人。道光、鹹豐年間在世。揚州評話鄧門《水滸》始祖。能說從林(沖)、魯(智深)“十回”到《征四寇》、百二十回本《水滸》的全書。他為演好“短打書”,曾向拳師學藝,熟悉拳法,然後用於...
譚鳳庭 譚鳳庭(1908—1977) 海安人。學名譚臻,字德潤。揚州評話名藝人。自幼喪父,由伯父領養成人。伯父系清末秀才,中過武舉,鳳庭自幼受其薰陶,頗通武藝。16歲時伯父病故,至南通投奔曾從其伯父習武的師兄金長海。在金長海的“灘簧”戲班裡演醜腳,改藝名為金美芳。同時結識唱青衣的女演員金鳳霞。後...
王筱堂(1918—2000)揚州人。原名汝傑。現代著名揚州評話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個人經歷 王筱堂,原名汝傑。出身於揚州評話世家,9歲即隨其父王少堂學藝,15歲正式登台演出,是揚州評話王派水滸的第三代傳人。從20世紀30年代到90年代初,王筱堂作為職業演員,一直活躍於南京、上海及大江南北各地,擅說《武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