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允成,男,漢族,1969年12月生,安徽省六安市人,山西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現任山西農業大學黨委常委、書記、中共山西省第十二屆委員會委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廖允成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969年12月
- 畢業院校: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學位/學歷:博士
- 職業:教師
- 專業方向:農作制度、農業生態
- 職務:山西農業大學黨委書記
- 任職院校:山西農業大學
人物經歷,任免信息,研究領域,出版圖書,教授課程,學術成果,
人物經歷
1992年本科畢業於安徽農業大學(原安徽農學院),獲學士學位;
1995年碩士研究生畢業於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原西北農業大學),獲農學碩士學位,同年留校任教。
1998年博士研究生畢業於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原西北農業大學),獲農學博士學位。
2004年1月至7月在紐西蘭林肯大學做訪問學者。
1995年參加工作以來,先後任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學院(農業科學院)院長、校長助理,2015年8月任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任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市委常委、副市長(掛職)。兼任中國農學會耕作制度分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中國農學會高新技術農業套用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
2018年4月,任山西農業大學黨委書記。
2019年10月,任山西農業大學和山西省農業科學院合署改革後的山西農業大學黨委書記。
2021年9月,任山西農業大學黨委常委、書記。
2021年10月,山西農業大學黨委常委、書記、中共山西省第十二屆委員會委員。
任免信息
2021年10月,廖允成任中國共產黨山西省第十二屆委員會委員。
研究領域
農作制度、農業生態。
出版圖書
作者類型:高等教育教科書
作者時間:2017年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ISBN:9787040478037本書共11章,分別是:緒論、農業的起源與發展、農業資源與區劃、農業生態系統、農業生產經營、現代農業科技、世界農業、作物學概述、園藝學概述、畜牧學概述、植物保護學概述。
教授課程
長期致力於耕作學、農業生態學的教學與科研工作,先後承擔本科生耕作學、農業概論等課程教學,為博碩士研究生講授高級耕作學、農業生態學、自然資源評價與分析、生態系統分析等課程。
學術成果
1992年至今,一直致力於黃土高原旱作農田降水資源高效利用研究與實踐。先後參加國家“八五”“九五”旱地農業科技攻關課題“寧南半乾旱偏旱區(海原)農業持續發展研究”、農業部跨越計畫“陝西黃土高原旱作農業機械化降水高效利用技術中試與示範”等課題研究工作;主持完成“西北旱區降水資源化及降水生產潛力增進技術(30070439)”“黃土高原旱作農田覆蓋微集水保護性耕作技術研究(30300213)”“黃土高原半濕潤區多熟種植模式耗水規律及水分生產潛力研究(30671227)”“黃土高原蘋果園保護性耕作技術水分養分效應及模式研究(30871492)”等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科技創新工程重大項目培育資金項目“毛烏素沙地農業生態系統的調控機理與最佳化模式”,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保護性耕作的土壤生態環境變化機理及技術體系研究”,“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畫“關中平原農田循環生產綜合技術集成研究與示範”“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保護性耕作技術集成研究與示範”,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經費“西北旱作農區抗旱減災型農作制關鍵技術集成及模式示範”以及中國菸草總公司陝西省公司重大科技專項“陝西省菸草施肥專家系統”等課題研究工作。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黃土高原旱作麥田碳水通量特徵及耦合機制(31171506)”“黃土高原旱作農田耕種過程碳氮排放機理及調控(31071375)”,農業部“引進國際先進農業科學技術”(948)項目及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項目研究工作。
2001年“北方旱農區域治理與綜合發展研究”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二級證書),“寧南旱區穩定型種植制度研究”獲寧夏回族自治區科技進步三等獎(第5完成人);2003年“旱作虛實並存耕作蓄水節水保墒機械化技術”獲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三等獎(第7完成人);2007年“寧南旱作農區集雨節水高效種植技術研究”獲寧夏回族自治區科技進步三等獎(第5完成人);2011年“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保護性耕作技術集成研究與示範”獲甘肅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第4完成人),被國務院授予“全國糧食生產突出貢獻農業科技人員”稱號;2012年“半乾旱區集水農業理論與技術”獲教育部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第7完成人)。
近年來,在《Soil & Tillage Research》《Field Crops Research》《PLoS One》《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作物學報》《中國農業科學》《農業工程學報》《自然資源學報》《生態學報》《套用生態學報》《農業機械學報》等刊物上發表論文70餘篇;主編出版著作(教材)5部,參編著作(教材)10餘部。編著出版的《黃土高原旱作農田降水資源高效利用》獲2004年第12屆西部地區優秀科技圖書獎一等獎。
注重學科建設和教育教學研究,
1999年“強化旱作農業教學的耕作學課程體系的改革與建設”獲陝西省教學成果一等獎(第3完成人);
2002年獲霍英東教育基金會青年教師獎三等獎;
2007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
2007年任副主編的《農作學》獲得陝西省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二等獎;負責的農學專業被教育部和陝西省確定為“第二類特色專業建設點”,負責的“植物生產類拔尖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被教育部和陝西省確定為2007年度“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2010年負責的《農業生態學》被評為國家級精品課程;負責的《農業概論》2010年被評為省級精品課程;
2011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授予“全國糧食生產突出貢獻農業科技人員”稱號,2011年主編出版全國高等農林院校“十二五”規劃教材《農業生態學》;主持完成的“面向現代農業的農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獲2011年度陝西省教學成果二等獎(第1完成人);
2012年榮獲寶鋼優秀教師獎,主持完成的“植物生產類專業多元貫通遞進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獲2012年度陝西省教學成果二等獎(第1完成人);
2014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陝西省教學名師稱號、陝西省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