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館,何以至此?

大英博物館,何以至此?

你一定聽過

“中國最好的文物不在中國,

而在大英博物館”

(晚清百態特展,展品均為他館借展,攝影師@閆廷鈺&吳越)

大英博物館,何以至此?

大英博物館,何以至此?

大英博物館,何以至此?

大英博物館,何以至此?

不止中國

埃及最好的文物,大多也不在埃及

而在大英博物館

(拉美西斯二世雕像,製圖@牛燉/星球研究所)

大英博物館,何以至此?

事實上

希臘最好的文物也不在希臘

而在大英博物館

(帕特農神殿雕塑,製圖@牛燉/星球研究所)

大英博物館,何以至此?

這裡是

收藏了全世界所有國家

歷史上所有文明

以800多萬件館藏數量

排名世界第一的

大英博物館

(請橫屏觀看大英博物館藏品來源分布示意,對比故宮博物院,館藏186萬件,製圖@松楠/星球研究所)

大英博物館,何以至此?

人們批判它的藏品都是殖民時期

偷的、搶的、非法掠奪的

那么,大英博物館為什麼要這么做?

難道它沒有良知嗎?

事實上

其暴力行徑的背後

藏著一個丟失了初心的故事

01

探索世界

當英國人第一次開始收藏

他們根本意識不到自己已在無意間觸發了

一連串一發不可收拾的浪潮

而這一切的原點始於牙買加

牙買加位於加勒比海

自15世紀末歐洲國家發現此處

他們競相前來瓜分土地、開發種植園、販賣黑奴

開啟了臭名昭著的

殖民時代

其中,英國一個小小島國

搶占了比自己本土大百倍以上的殖民地

(請橫屏觀看北美洲殖民地示意,製圖@松楠/星球研究所)

大英博物館,何以至此?

英國不斷將本土生產的工業製品

賣到殖民地,以發家致富

殖民地越大,等於市場越大,暴富的機率就越高

於是人們從手縫針線織布

升級為腳踩織布機織布

再升級為用蒸汽機讓織布機自己織布

工業革命就此爆發

而這場革命背後

還有一場思維方式的大轉變

信奉基督教的英國人認為

人類可以通過理性來認識上帝的真理

由此開始觀察大自然的規律

一場理性至上的啟蒙運動席捲而來

(知名英國科學家,製圖@牛燉/星球研究所)

大英博物館,何以至此?

這裡是18世紀的英國

你課本中出現過的各種歷史大變革

集中在此時爆發

變革如大雨沖刷了過去的蒙昧

人們經啟蒙後打開了新視野

發現身邊平凡的事物突然變得新奇、有趣

好奇心逐漸被喚醒

其中

一位名叫漢斯·斯隆(Sir Hans Sloane)的醫生

隨殖民的船隊遠赴牙買加

他在這裡發現了在英國未見過的草木、昆蟲

受好奇心驅使將它們收集起來

製成標本帶回英國

(牙買加藍山,18世紀歐洲受啟蒙影響興起一股博物學熱潮,圖片來源@alamy)

大英博物館,何以至此?

除了蒐集標本

斯隆還有不少來自印度的玩物

殖民運動讓英國人看見新的地理空間

他們不僅到北美

還往更遠的印度、東南亞尋求新機遇

斯隆的患者中有不少往返印度的商人、駐外使臣

帶回了各種新奇小物件

(孟買市政大樓,17世紀英國抵達印度後將其設為貿易據點,成立東印度公司,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大英博物館,何以至此?

長此以往

斯隆在倫敦的別墅堆滿了

蝴蝶、珊瑚、動物頭角及各地的珍稀玩物

變成一座琳琅滿目的珍奇閣

這就是英國人收藏的開始

而浪潮也剛剛興起

若說是好奇心

啟發了斯隆撿起一顆果實、一片樹葉

理性思維則驅使斯隆著手研究

他雇用一群語言學、自然科學的助手

對藏品進行分類、編目

編成一部鮮活的百科全書

(斯隆爵士收藏的自然科學手稿,晚年編寫了《牙買加博物志》,製圖@牛燉/星球研究所)

大英博物館,何以至此?

不少好奇的人群聽聞斯隆的收藏

紛紛前來參觀

於是斯隆在晚年訂立遺囑

將7萬多件藏品全數獻予國家

要求國家將藏品通盤保留

不得破壞、丟棄,不能做一分一毫之縮減

並且必須對公眾開放

《1751年斯隆遺囑附屬檔案》

努力滿足好奇求知之欲

增進所有人的學識與新知

(當時社會已有收藏、參觀之風氣,英國第一座公共博物館阿什莫林博物館應運而生,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大英博物館,何以至此?

1753年,斯隆逝世

議會通過《1753年大不列顛博物館法》

遵照斯隆條款,收納他所有藏品

與另外兩家貴族的藏書室合併

成立大英博物館

其命名承載了當時生機勃勃的政治願景——

英格蘭與蘇格蘭兩國合一

成為大不列顛王國

命名“大不列顛博物館”

(British Museum)

坐落在首都倫敦

昭示著這座新興王國的澎湃氣象

(請橫屏觀看倫敦市中心,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大英博物館,何以至此?

斯隆的標本

與上萬冊的圖書擺在一起

這就是大英博物館最初的樣貌

那時殘暴的文物劫掠狂潮還未發生

它以展示圖書、標本、錢幣徽章為主

如同一座閱覽室

鼓勵人們一邊閱讀、一邊觀察物件

激發自己的好奇心

去發現“文”與“物”之間的聯結

好奇心正是大英博物館最質樸的初心

英國理性、實證的精神因其出現而有了承載實體

(大英博物館最初的館址為下圖的蒙塔古居(Montagu House),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大英博物館,何以至此?

18世紀末

工業帶來的富強讓遠洋探索成為了可能

英國航海家在王國擴張藍圖下

相繼抵達北極、澳大利亞

“海洋”推開了繽紛異樣的新世界

於是

《魯濱遜漂流記》的主角一生志在遨遊四海

《格列佛遊記》船長不時打開航海地圖

莎士比亞《暴風雨》中的荒島,背景不再是虛幻

雪萊的《西風頌》歌頌著推動帆船前行的西風

海洋成了一個時代的精神符號

那個時代,海洋就是未來

(英國為開拓西北航道,抵達北極,圖為北極圈內島嶼,攝影師@蘇鐵)

大英博物館,何以至此?

1771年

一支探索南太平洋的船隊歸來

帶回的珍稀奇物歸入大英博物館

其藏品從人們已知的地理範圍

跳向更廣闊的未知世界

若知識是一片海洋

大英博物館就是一艘小船

載著人們駛向未知的未來

那時人們心中的期許簡單而質樸:

世界還很大

我們要去看看

02

收藏世界

19世紀

如果你的國家沒有博物館

那你的國家可能會被砸碎搬進別國的博物館

這是一條來自埃及的血淚教訓

數個世紀以前

歐洲人打破宗教的束縛

往更古老的希臘、羅馬時代追溯文明的根源

是為歷史上著名的

文藝復興

歐洲社會興起一股收藏的風氣

一眾以私藏為主的博物館相繼出現

但這對埃及卻是種危機

(埃及盧克索神廟,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大英博物館,何以至此?

此時埃及隸屬於奧斯曼土耳其帝國

這是一個帝國並立的時代

奧斯曼盤踞地中海東岸

黑海以北是沙俄的天下

法國憑拿破崙一己之力稱霸西歐

英國相對狹小

卻以數百艘戰艦在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編織出一張隱形的交通網

拿破崙不斷對外擴張

歐亞局勢一觸即發

(拿破崙帝國時期歐亞勢力分布,製圖@松楠/星球研究所)

大英博物館,何以至此?

埃及東部的紅海

是溝通地中海與印度洋的“捷徑”

拿破崙為阻斷英國的交通網出征埃及

英法隨即在埃及開戰

大英博物館最初以接受藏品捐贈為主

1799年,英國海軍在埃及沿海擊潰法國

後者駐軍期間搜刮的古埃及文物

全數作為戰利品歸屬英國

大英博物館就此打開一個新的藏品渠道:

即作為戰勝國,收歸戰敗者的財產

(羅塞塔石碑,後來成為破譯象形文字的關鍵文物,製圖@牛燉/星球研究所)

大英博物館,何以至此?

奧斯曼眼看英法在自己的領地大打出手

它既沒有收藏的風氣

對古老文明也沒有興趣

索性開放埃及以息事寧人

任由歐洲學者、大使、小偷、投機商人

將古埃及的木乃伊、建築、雕像拿走

《劫掠尼羅河》

歐洲的博物館已經做好了搬運整個墳墓的準備

收藏之風轉變為劫掠文物的狂潮

席捲到地中海

英國人埃爾金在奧斯曼的默許下來到希臘

將古希臘建築的代表作帕特農神殿

敲開、炸開、割開,裝入200個箱子運回英國

(帕特農神殿雕塑,這位埃爾金爵士正是下令火燒圓明園的埃爾金爵士的父親,製圖@牛燉/星球研究所)

大英博物館,何以至此?

大英博物館,何以至此?

聽聞帕特農浮雕抵達英國

其他國家的皇室、博物館主管明白其藝術價值

紛紛前來出價購買

英國之前從未為藏品掏過一分錢

在熱火朝天的競價下

英國先發制人,以3.5萬英鎊的最高價買下

大英博物館再新增一個藏品渠道:

向富裕的大收藏家收購

或請貴族捐贈再回以謝禮

(受文藝復興風潮影響,此時購買的多是古希臘羅馬文物,製圖@牛燉/星球研究所)

大英博物館,何以至此?

大英博物館,何以至此?

奧斯曼開放埃及,如同引狼入室

英國趁勢滲入其軍事勢力

資助由外交官、地理學家組成的科考隊

進入奧斯曼封閉已久的中東腹地

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兩河文明

首次以科學的視野被發現

考古學的意識在這種暗流涌動的局勢下萌芽

大英博物館又增加一個藏品渠道:

發掘

即收納由科考隊擅自在他國發掘的文物

(大英博物館亞述展廳,此時大量亞述文物入館,攝影師@陳陽)

大英博物館,何以至此?

英國一邊蠶食奧斯曼

一邊自黑海向北制約沙俄擴張

沙俄將戰力集中在歐洲

英國卻早早將目光望向廣袤的歐亞大陸

它以印度為據點

英國軍隊一邊擴張

英國學者一邊探索

他們翻越帕米爾高原,抵達喀什

穿越塔克拉瑪乾沙漠,遇見敦煌

此時各國對文物的主權意識尚未萌芽

英國早早意識到文物的價值

連哄帶騙地將其從當地人手中買下

(請橫屏觀看晚清百態展廳,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想知道大英博物館還有哪些中國文物?查看方法見文末!"

大英博物館,何以至此?

19世紀上半葉

英國步步領先

以靈活的海上交通網將各國的勢力封堵在陸上

科考隊穿梭在猛獸出沒的非洲叢林

翻越世界最高的喜馬拉雅山脈

征服極地寒冰

一步步打開人類未知的大陸腹地

無論他們深入何方,只要抵達沿海

就能經由在世界五大洋遊蕩的英國海軍

保駕護航,安全回國

那個時代,掌控了海洋就擁有了世界

(東非高原上的維多利亞瀑布,英國皇家地理學會為尋找尼羅河的源頭發現了此處,以維多利亞女王命名,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大英博物館,何以至此?

大英博物館的藏品在此時暴增

其規模是如此龐雜

若以時間為縱軸

人類文明從起源,至當下

兩河—埃及—希臘—羅馬—中世紀—文藝復興

跨越千年的風起雲湧徐徐鋪開

(千古歲月,千人千面,製圖@牛燉/星球研究所)

大英博物館,何以至此?

若以空間為橫軸

世界再無東、西文明之別

美洲—歐洲—非洲—亞洲—大洋洲

地球上不同人群的多彩創造一覽無遺

(綠松石文物合集,製圖@牛燉/星球研究所)

大英博物館,何以至此?

人們對藏品進行分類、編目  

博物館的管理體系逐漸發展起來

那時文物還未成為文物

每一件藏品像是未雕琢的美玉

等待考古學賦予其更豐富的內涵

它們被歸納在

希臘羅馬古物、錢幣徽章、東方古物三大部門

各個藏品是如此新奇、又朦朧

不斷由點延伸出線

與其他藏品產生意想不到的聯結

編織成一張浩瀚的“網際網路”

(羅馬雕塑凝望亞述石雕,攝影師@孫業林)

大英博物館,何以至此?

趁世界各國對考古學、文物主權

還處在朦朧、無意識的狀態

大英博物館就此依託英國的軍事實力

一步步“收藏”了世界

當英國的船堅炮利勾勒出日不落帝國的輪廓

大英博物館隨之進入巔峰

03

玩轉世界

19世紀中葉

無論你身在何方

只要看見海,就能感受英帝國的存在

它的軍事自海洋滲透世界各地

英國海軍靈活地穿梭在世界各個海峽、海港

一旦發現各國燃起戰火

立馬化身“海上警察”強行撲滅

(受英軍掌控的歐亞大陸的咽喉——博斯普魯斯海峽,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大英博物館,何以至此?

它的貿易自海洋遍及世界各地

英帝國打著“自由貿易”的旗號

以炮艦擊破歐洲的關稅堡壘、

炸開清王朝治下的中國

傾銷“英國製造”的商品

將世界強行打造成英帝國的貿易市場

(晚清百態特展的《南京條約》正本,英國通過向中國走私鴉片牟取暴利,1840年清政府禁毒銷煙,英國以維護貿易自由為藉口向中國開戰,攝影師@閆廷鈺)

大英博物館,何以至此?

它的文明自海洋影響世界各地

英帝國自詡為拯救者

以“散播文明的種子”為使命

派出傳教士、醫生、教師前往偏遠之地

建設教堂、學校、醫院

詹姆士斯圖亞特:

將懶惰、低級的人改造成社會的道德積極分子

以大不列顛文明為準繩強行“改造”世界

(巴布亞紐幾內亞民俗,此國相繼被英國、荷蘭、德國瓜分,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大英博物館,何以至此?

這就是大名鼎鼎的

日不落帝國

它以無形的觸手滲透世界各地

每一天太陽升起

時間的齒輪從英國開始轉動

陽光照耀本初子午線以東

走遍世界的英國商人、傳教士開啟了一天的生活

夕陽西下

英國海軍駐守在暗夜之中

英帝國就此以壓倒性的軍事權威

傲慢地將世界玩轉於股掌之中

(請橫屏觀看日不落帝國版圖變化示意,製圖@松楠/星球研究所)

大英博物館,何以至此?

大英博物館亦藉由帝國的觸手擴充館藏

曾經歐洲局勢劍拔弩張

如今各國受英帝國軍事勢力所壓制

英帝國將目光轉向西歐

派出學者探索英國文明的根源

大量的西歐藏品在此時納入館藏

(西歐文物合集,製圖@牛燉/星球研究所)

大英博物館,何以至此?

世界各國的市場被強行打開

大量本土的文物開始流向海外

在市場中

“文物”與“商品”沒有意義之別

只有價格之別

於是無論是火燒圓明園的戰利品、

他國考古隊擅自發掘的文物、

或清朝遺臣倒賣給拍賣行的皇家珍藏

以貿易之名從各地流入歐美市場

人人唾手可得

大英博物館在此時收購了大量東方文物

(東方文物,歐洲社會掀起一股“東方熱”,熱衷收購來自東方的茶葉、版畫、瓷器,製圖@牛燉/星球研究所)

大英博物館,何以至此?

大英博物館,何以至此?

大英博物館,何以至此?

英帝國的勢力越來越穩固

大英博物館的收藏之路也變得越來越輕鬆

19世紀中旬

世界如同英國人的遊樂場

大量國民不再拘守本土

而是移居海外

他們投資航運業、保險業,建設煉油廠、鐵路等

在當地發展經濟,發家致富

人們開始收藏當地的小物件

各類新奇的藏品納入館藏

(爪哇哇揚戲玩偶,爪哇為英國東印度公司的貿易據點之一,1816年英帝國以武力征服爪哇,取代荷蘭殖民印度尼西亞,製圖@牛燉/星球研究所)

大英博物館,何以至此?

世界各地的藏品匯聚到大英博物館

人們開始發現

印度佛像與希臘雕像是如此相似

中國的造紙術居然與撒馬爾罕相同

數千年來世界各地文明的傳播、融合與交錯

如一幅恢弘的圖景轟然登場

大英博物館由此打開了更宏大的視角:

原來

文明本是無國界

超越時間、空間的

那么博物館也應打破國界

以完整地“保護”世界文明

(大英博物館啟蒙廳,圖片來源@Unsplash)

大英博物館,何以至此?

19世紀下半葉

英帝國視“保護世界文明”為己任

一邊通過軍事侵略,劫掠藏品

一邊通過自由貿易,收購藏品

藏品越來越多

大英博物館也修建新館擴大收藏空間

1857年,新館正式落成

其正面模仿希臘建築由44根廊柱組成

即我們現在所見的入口處

東西設有兩館專門擺放大型藏品

中心為寬敞的圓頂閱覽廳

進入廳內

抬頭如同仰望穹蒼

(圓形閱覽廳,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大英博物館,何以至此?

這裡是

帝國的心臟

英帝國自上而下出資添購藏品、維護管理

對公眾免費開放

國民亦熱烈回響,不單入館參觀

還積極捐獻自己的收藏

雙向的投入令大英博物館的藏品迅速擴張

數量之多,不得不分設新館

哺育了

國家美術館

國家圖書館

地質學博物館等

一眾直系後代

(英國國家美術館,各館設立時間不一,國家美術館為最早的一座,攝影師@姚璐)

大英博物館,何以至此?

建館之初,斯隆的自然標本也被挪走

另設為自然博物館

然而

斯隆的藏品離了館

就像初心被挪走了一樣

從啟蒙時代,到帝國霸權

英國從一頭懵懂的幼獅長成傲視天下的雄獅

卻忘了

這世界不止有它一個捕食者

(請橫屏觀看倫敦自然博物館,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大英博物館,何以至此?

19世紀末

世界第一台發電機在德國出現

第一桶炸藥在瑞典試爆

第一架飛機在美國起飛

一眾工業後起之秀紛紛追上

這些工業國家為了保護本土初生的產業

重新關上被英帝國敲開的關稅堡壘

(慕尼黑新市政廳,德國引領了第二次工業革命,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大英博物館,何以至此?

新興的工業列強為搶奪市場及原料

競相瓜分非洲、亞洲

英帝國為保有勢力捲入廝殺

矛盾進入白熱化

升級為第一次世界大戰

英帝國以霸權維持的和平假象就此破滅

暴力的真面目亦被揭穿

(西非貝寧文物牆,貝寧文明在英國的侵略下毀滅,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大英博物館,何以至此?

大英博物館作為帝國的心臟

在戰時收納了大量血腥的戰利品

並在戰後修復文物、重新開館

維持著帝國的威儀

然而英帝國的勢力在戰火的消耗下逐漸式微

實力再也無法回到從前

(戰時考古活動全面暫停,戰後英國馬上恢復,此為戰後入館的薩頓胡頭盔複製品,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大英博物館,何以至此?

1939年,二戰開打

大英博物館的圓頂閱覽廳遭轟炸而坍塌

大雅高堂,化作荒原

歷經戰火肆虐

有人開始反思帝國的殖民之惡

有人還對重建帝國懷抱期望

大英博物館所象徵的威儀

逐漸與帝國的現實困境出現落差

隨著戰後日不落帝國解體

大英博物館,將去往何方?

04

漂泊世界

21世紀

全世界約有超過9萬座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成立之早、名聲之響、館藏之多

坐穩了始祖級元老的寶座

然而二戰後

元老的體面卻越來越難以維持

經營一座元老級博物館

需要資金

英國在二戰後負債數十億美金

難以恢復戰前大英博物館的開銷水平

(大英博物館入口處,攝影師@顏描錦)

大英博物館,何以至此?

經營一座元老級博物館

還需要空間

大英博物館地處倫敦的黃金地段

為議會廳、大本鐘、倫敦塔橋等

一眾政治、經濟、文化地標所包圍

想在此擴建新館已不再現實

(倫敦市中心,圖中為碎片大廈和倫敦塔橋,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大英博物館,何以至此?

如今英國共有1800座大大小小的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與其中數十座共同依賴政府的撥款

經費僧多粥少

他們需要另外尋求企業贊助

舉辦展覽提升競爭力

並大量宣傳,吸引遊客

大英博物館作為元老

依舊需要與眾多後起之秀競爭

(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為英國第二大國立博物館,大英博物館至今依舊堅持免費開放,圖片來源@alamy)

大英博物館,何以至此?

對外需要競爭

對內,大英博物館還有龐雜的管理問題

貴為昔日帝國的心臟

許多國民將它視為一個永恆的“藏品之家”

他們不斷捐贈自己的藏品

有的捐贈圖書、油畫

有的捐贈香菸卡、打火石、紀念信物

這些貴重的、平凡的、不起眼的藏品

共同組成800萬件藏品的一部分

但並非所有藏品都適合展示

(沉船十字架,製圖@牛燉/星球研究所)

大英博物館,何以至此?

大英博物館無法拒絕他人的捐贈

囿於建館以來不斷修訂的

《1963年大不列顛博物館法》

其中斯隆的條規:通盤保留,不得分割

亦不能隨意丟棄

就此陷入無節制擴張的兩難

海量的藏品填滿了大英博物館這艘大船

它沉甸甸地漂泊在海面上

進退兩難

始料不及的是,風向開始改變

(由貴族捐贈的沃德斯登遺贈,入館時要求單設一個展廳展示,製圖@牛燉/星球研究所)

大英博物館,何以至此?

1954年,世界在歷經納粹的洗劫後

逐漸萌發文物保護意識

多國共同簽署《海牙公約》

視戰爭期間

強行將文物帶離所在地為

非法掠奪

(晚清百態特展的圓明園雕塑,攝影師@動脈影)

大英博物館,何以至此?

進入21世紀

世界各地相繼脫離殖民統治

建立民族國家

隨著國家主權意識的覺醒

各國紛紛開始追溯自身文明的根源

反思、批判過往殖民的暴行

強調文物應歸屬所在國

要求昔日的殖民者

歸還文物

(雅典衛城博物館,希臘最早向大英追討文物,1989年特意建設新館等待文物歸家,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大風吹,浪花起

反殖民浪潮轟轟烈烈在全世界興起

曾經“平等”的假象被揭穿

殖民的罪行也被擺在判桌前

大英博物館在其中難以調頭

若它順應浪潮,歸還文物

相當於否定自身過去的建樹

於是它一邊以斯隆的條規:

通盤保留,不得分割

作為擋箭牌

一邊將斯隆的雕像挪到殖民歷史的展廳

以示反思

(斯隆雕像,攝影師@孫業林)

大英博物館,何以至此?

那么,除了反思

大英博物館是否付出了行動?

2004年大英博物館發布《遺骸法案》

將為考古所用的人類遺骸歸還其親屬

這是大英博物館首次歸還文物

接著2009年

英國議會通過《大屠殺文物歸還法》

歸還部分納粹大屠殺時期獲得的文物

(埃及廳,木乃伊為古埃及的棺木,大多內有遺骸,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大英博物館,何以至此?

然而

大英博物館並沒有歸還帝國時期獲得的文物

即便對於世界各國而言

那是以貿易為名的非法收購

在它看來,那是商品

而非他國的文物

(請橫屏觀看大維德瓷器廳,由大維德基金會長期租借給大英博物館,攝影師@孫業林)

大英博物館,何以至此?

大英博物館也沒有歸還

鴉片戰爭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以及侵略

印度、緬甸、馬來亞

南非、紐西蘭、加拿大

獲得的文物

即便對於世界各國而言,那是非法劫掠

在它看來,那是戰利品

而非他國的文物

(仰光大金塔,1885年緬甸貢榜王朝經三次英緬戰爭後覆滅,圖片來源@alamy)

大英博物館,何以至此?

大英博物館當然沒有歸還

19世紀科考隊獲得的文物

即便對於世界各國而言

那是趁現代考古學意識、文物主權意識

尚未發展起來以前

毫不尊重國家主權的非法盜掘

在它看來,那是英國優越的考察成果

而非他國的文物

(斯坦因從敦煌帶走的藏品,製圖@牛燉/星球研究所)

大英博物館,何以至此?

大英博物館,何以至此?

大英博物館,何以至此?

它的榮耀是他人的災難

它的建樹對於他人是破壞

對立的矛盾令大英博物館失去了方向

時代在向前走

大英博物館在往回望

當反殖民呼聲如朝陽將往昔的黑暗照亮

面向太陽

它身後拉長的陰影

是那段已經落幕的帝國時代

已經落幕的戰爭時代

已經落幕的擴張時代

(請橫屏觀看大英博物館正門山牆,浮雕從動物形象過渡到神明形象,象徵著人類從無知到文明,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大英博物館,何以至此?

陰影的盡頭

是落幕已久的啟蒙時代

兩百多年前

在帝國侵略戰爭爆發以前

在文物劫掠狂潮掀起以前

斯隆在牙買加第一次受好奇心驅使

撿起了第一顆果實

摘下了第一片樹葉

製作了第一個自然標本

這些最質樸的初心

早都不在了

本文創作團隊

  • 撰文:雅典娜
  • 圖片:劉禹德
  • 設計:牛燉 
  • 地圖:松楠
  • 審校:叮叮&越凡&昕恬
  • 封面來源:姚璐&顏描錦&視覺中國

審核專家

  • 聊城大學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教授 李增洪四川大學副研究員 姜虹

註:

  • [1] 本文製圖的文物信息均來自大英博物館官網。
  • [2] 文中的《海牙公約》為簡稱,指的是1954年多國在海牙籤署的《關於發生武裝衝突時保護文化財產的公約》,及《議定書》和《實施條例》共三份檔案。

【參考文獻】

  • [1](英)詹姆斯·漢密爾頓著;王兢譯. 大英博物館:第一座公眾博物館的誕生[M]. 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20.5.
  • [2](英)詹姆斯·勞倫斯著;張子悅,解永春譯. 大英帝國的崛起與衰弱[M]. 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2018.11.
  • [3] 看懂大英博物館[J]. 三聯生活周刊,2018年第2期(970期).
  • [4] Delbourgo, J. (2017). Collecting the World: The Life and Curiosity of Hans Sloane. United Kingdom: Penguin Books Limited.
  • [5] 吳昊. 榮耀之海:19世紀英國海軍戰略與帝國霸權[M]. 北京:海洋出版社,2017.
  • [6] (美)布萊恩·費根著;王佃玉譯. 劫掠尼羅河:埃及的盜墓賊和考古學家[M]. 格致出版社,2020.5.
  • [7](美)弗朗西斯亨利泰勒;王瓊,洪捷,趙松宇譯. 天使的品味:藝術收藏的歷史[M]. 華夏出版社,2014.
  • [8] 謝小琴. 大英博物館:一個帝國文化空間的建構(1800-1857) [D] 南京大學研究生畢業論文,2011.
  • [9] 陳文平,安夙. 離家的國寶:中國海外文物尋蹤與鑑賞[M]. 中信出版社,2023.
  • [10] The Oxford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Volume I: The Origins of Empire. (2001). United Kingdom: OUP Oxford.
  • [11] 劉明倩.從絲綢到瓷器:英國收藏家和博物館的故事[M]. 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 11.
  • [12] Hoock, H. (2010). Empires of the Imagination: Politics, War, and the Arts in the British World, 1750-1850. United Kingdom: Profile Books.
  • [13] 鄭鑫堯.世界拍賣史[M]. 上海: 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10.
  • [14] (英)大衛·埃利斯頓·艾倫. 不列顛博物學家:一部社會史[M].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2017.
  • [15] (美)詹姆斯·庫諾編. 誰的文化?博物館的承諾以及關於文物的論爭[M]. 中國青年出版社, 2014.
  • [16] (英)布賴恩·萊弗里. 海洋帝國:英國海軍如何改變現代世界[M]. 中信出版社, 2016.
  • [17] 吳國盛.西方近代博物學的興衰[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6, 022(001):18-29.
  • [18] 俞可平.通向帝國巔峰之路——大英帝國的政治邏輯[J].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23(6):1-16.
  • [19] 曾一珏.從大英博物館看17-19世紀英國古典雕塑收藏與陳列[D].中國美術學院[2024-03-11].
  • [20] (美)Hugh H.Genoways , Mary Anne Andrei;路旦俊譯. 博物館起源:早期博物館史和博物館理念讀本[M]. 譯林出版社, 2014.

星球研究所

以地理的視角,專注於探索極致世界

···THE END···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