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供應鏈金融

餐飲供應鏈金融即餐飲供應鏈金融服務,針對餐飲供應鏈上下游的各種金融需求,通過對餐飲供應鏈中的商務流、信息流、資金流和物流的重塑,依託網際網路,整合第三方支付、徵信、基金、銀行、個人與機構投資者等金融資源,連線商戶與商戶、商戶與個人,構成一個多維的金融-環式網鏈結構,最終使餐飲供應鏈相關主體獲得信用化的金融服務.2015年,在網際網路+升級為國家戰略的基礎上,由中國美食金融平台“筷來財”首次提出餐飲供應鏈金融服務平台的概念,同時提出C2S(個人對供應鏈)模式。

前提,相關業務,背景,現狀與趨勢,

前提

供應鏈:圍繞核心企業,通過對信息流、物流、資金流、商務流的控制,從採購原材料開始,到製成中間產品及最終產品,最後由銷售網路把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中,將供應商、製造商、分銷商、零售商以及最終用戶連成一個整體的功能網鏈結構。
餐飲供應鏈:以餐廳企業為核心,通過賒銷賬期控制,從食材種植、養殖開始,加工生產後通過生產商、批發市場、食材分銷商送到餐廳做成美味菜餚,從而形成的供應鏈網路。
餐飲供應鏈服務:在傳統餐飲供應鏈的基礎上,通過整合運用信息技術、網際網路架構、金融產品等多種方式,重塑餐飲供應鏈中的商務流、信息流、資金流和物流,提供產融結合的創新服務,最佳化餐飲供應鏈管理,從而幫助餐飲供應鏈上下游及周邊企業提高運營效率、降低運營成本,擴大產業規模,創造全新價值。

相關業務

餐飲供應鏈應收賬款
是指餐飲食材供應商在收到餐飲企業採購訂單時,在完成供應業務的基礎上,應向餐飲企業收取的款項,包括應由餐飲企業負擔的稅金、墊付的各種運雜費、結算賬期的資金成本等。相對於餐飲食材供應商是一項債權;相對於餐飲企業是應付賬款,是一項債務。
餐飲供應鏈應收賬款融資
以餐飲食材供應商與餐飲企業確認的訂單產生的應收賬款為基礎,為餐飲食材供應商提供的,並以訂單項下的應收賬款作為還款來源的融資服務。

背景

餐飲服務市場規模
·3萬億營收
·250萬家餐飲企業
·420萬家餐飲門店
·3000萬從業人員
·1萬億食材採購
·1100萬家食品分銷商
·占居民消費額10~15%
·年均複合增長率11.8%
時代背景
  • 網際網路+升級為國家戰略。
  •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政府將制定“網際網路+”行動。“網際網路+”第一次納入國家經濟的頂層設計,對於整個網際網路行業,乃至中國經濟社會的創新發展意義重大。
  • 《關於促進網際網路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發布
  • 7月18日,中國人民銀行、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財政部、國家工商總局、國務院法制辦、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日前聯合印發了《關於促進網際網路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網際網路金融迎來監管元年。

現狀與趨勢

餐飲供應鏈金融服務現狀
由於政策影響、租金及人工等成本的快速上漲,餐飲企業和供應商都進入微利時代,淨利潤僅有5-10%;餐飲企業為實現規模發展和經營周轉,需要大量流動資金,食材採購賬期平均1-3個月;供應商通常會加價5-10%,導致餐飲企業採購成本上升;供應商主要為中小商戶,採購賬期雖增加一定收益,但嚴重影響資金周轉率,阻礙業務規模的擴大。
餐飲供應鏈金融市場具有以下特點:供方和需方規模相對小、市場分散;融資期限短;無抵押,資產不標準;信息化程度低,貸後管理難度大。因此銀行傳統信貸無法深入滿足中小企業需求。
未來趨勢
這種現狀需要創新的供應鏈金融模式,才能幫助上游供應商在不影響正常利潤的情況下及時回籠資金、擴大供應規模;幫助下游餐飲企業降低採購成本3-4%,市場需求巨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