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二釵又副冊——晴雯

金陵十二釵又副冊——晴雯,曹雪芹著,出自《紅樓夢》第五回。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金陵十二釵又副冊——晴雯
  • 創作年代:清
  • 作品體裁:詩
  • 作者:曹雪芹
詩詞原文,詩詞注釋,詩詞出處,

詩詞原文

霽月難逢,彩雲易散。心比天高,身為下賤。風流靈巧招人怨。壽夭多因誹謗生,多情公子空牽念!

詩詞注釋

【注釋】:詞首兩句“霽月難逢,彩雲易散”點出晴雯的名字,暗示他的人品和將遭到的不幸,霽月,指雨後月出,天晴月朗。這就點出了一個“晴”字。而舊時以“光風霽月”喻人的品格光明磊落。這也就是作者對晴雯人品的讚賞。彩雲是有紋彩的雲霞,兩雲呈彩叫雯,點出一個“雯”字,而且寓有純淨美好的意思。這兩句中的“難逢”、“易散”,暗寓晴雯品格高尚,像易於消散的雲彩那樣難存於世,她將遭到不幸。[評介]冊子上暗指晴雯的這幅畫,“既非人物,亦非山水,不過是水墨ч染的滿紙烏雲濁霧而已”。這比喻晴雯的處境十分惡劣與危險。晴雯是《紅樓夢》眾多女婢中,性格極其鮮明的一個,她具有烈火一樣的反抗精神。就其所處的社會地位來說,她是個“身為下*”的奴隸,她處於封建社會奴役壓迫下的最底層,連籍貫姓名都不知道。但是,她並不自輕自*,保持了做人的尊嚴。她身為女奴,卻“心比天高”,絲毫不屈服於封建統治者的淫威,也不受封建勢力的收買,始終表現了大膽潑辣、寧死不屈、反抗到底的鬥爭精神。她沒有絲毫的奴顏媚骨,這是在封建宗法制度奴役下勞人民最富貴的性格。晴雯蔑視禮法,偃蹇反俗,鋒芒畢露,不向濁惡勢力屈服,自然就成了封建衛道者們的眼中釘、肉中刺,主子容不得她,奴才們也容不得她,結果就會“招人怨”,“誹謗生”,最後被迫害致死,這是晴雯悲劇命運的客觀必然性。她是《紅樓夢》人物中,塑造得十分出色、非常感人的形象之一。她的這種可貴精神,為後來的評家、讀者所讚頌。作者把晴雯安排在十二釵圖冊的首位,愛憎是很分明的。

詩詞出處

《紅樓夢》第五回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