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相魚肉

自相魚肉

自相魚肉出處比喻內部自相殘殺。《資治通鑑》 言於睿曰:“晉室之亂,非上無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爭權,自相魚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自相魚肉
  • 出處:《資治通鑑
  • 發音:zì xiāng yú ròu
  • 解釋:當作魚肉一般任意宰割
【成語】自相魚肉
【發音】zì xiāng yú ròu
【解釋】魚肉:當作魚肉一般任意宰割。比喻內部自相殘殺
【出處】《資治通鑑》 言於睿曰:“晉室之亂,非上無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爭權,自相魚肉,遂使狄戎乘隙,毒流中土,今遺民既遭殘賊,人思自奮,大王誠能命將出師,使如狄者統之已復中原,郡國豪傑,必有望風回響者矣。”
【示例】
《東周列國志》第七十八回:“況叔孫氏君臣自相魚肉,魯之不幸,實齊之幸也。寡人有計在此,當兩許其使以誤之。”
【用法】主謂式;作謂語;含貶義
解詞】魚肉:比喻殘殺,殘害。
【近義詞】自相殘殺、同室操戈、煮豆燃萁
【成語故事】晉朝時期,匈奴人劉淵見晉惠帝司馬衷的八個親王發生互相殘殺,就在左賢王劉宣和將領的慫恿下,自己稱帝。晉惠帝被祁弘趕到洛陽,劉宣阻止劉淵援救,認為司馬父子兄弟自相魚肉,可以乘機消滅他們,於是遷都平陽,準備進軍洛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