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師範學院

牡丹江師範學院

牡丹江師範學院(Mud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簡稱牡師院(MNU),坐落在國家級優秀旅遊城市——牡丹江市。是黑龍江省東南部地區教師教育研究中心、基礎教育研究中心和繼續教育培訓中心。是中國政府獎學金生委託培養院校,是教育部中俄大學生交流基地,是全國首批學士學位授予單位,學校具有碩士、學士兩級學位授權體系。

學校建校於1958年;2001年10月,學校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2006年1月,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2009年1月,被教育部評為“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單位”。

截至2018年5月,學校占地面積83.12萬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42.10萬平方米,設有18個二級學院,擁有56個本科專業,涉及10個學科門類。現有碩士研究生、全日制本科生、留學生等各類在校學生16300餘人。學校有教職工1238人,其中專任教師771人,專任教師中教授、副教授401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668人。學校固定資產總值9.18億元;教學科研設備總值1.41億元;學校圖書館建築面積2.03萬平方米,藏書220餘萬冊,中外文期刊3000餘種。

基本介紹

  • 碩士點: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8個 
    學術學位授權二級學科29個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3個 
    專業學位授權領域18個 
  • 主管部門黑龍江省人民政府
  • 學校官網http://www.mdjnu.cn
  • 中文名:牡丹江師範學院
  • 外文名:Mud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 簡稱:牡師院(MNU)
  • 創辦時間:1958年
  • 類別:公立大學
  • 類型:師範(綜合型)
  • 屬性:省屬本科院校
  • 現任領導:校長梁中賢,黨委書記王育偉
  • 本科專業:56個 
  • 院系設定:文學院,數學科學學院,西方語言學院,教育科學學院,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等 
  • 校訓:崇德尚學,厚積薄發
  • 校歌:神聖的使命
  • 校慶日:9月1日
  • 地址: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愛民區文化街191號
  • 院校代碼:10233
  • 主要獎項:全國大中專學生志願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
    黑龍江省文明校園標兵
    黑龍江省高校師德先進集體
    全國五四紅旗團委
    黑龍江省花園式單位
  • 知名校友韓乃寅、黃萬華、李洪智
基本信息,知名校友,校史沿革,辦學條件,院系設定,專業設定,師資力量,學科建設,硬體設施,教學建設,學術研究,科研平台,建設成果,學術資源,文化傳統,現任領導,知名校友,

校史沿革

1958年9月學校創建,前身是東北農學院嫩江分院,1964年停辦。
1965年1月國務院下文批准停辦的嫩江分院的基礎上成立了北安師範專科學校。
牡丹江師範學院南門牡丹江師範學院南門
1964年北安師範專科學校遷至原寧安縣良種繁育場,更名為黑龍江省寧安師範專科學校。
1970年12月經黑龍江省革命委員會批准,擴建為牡丹江師範學院,當時只有農教、數學和中文3個專業。
1995年7月,牡丹江師範學院結束了30年的農村辦學,遷入牡丹江市
2001年10月,學校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
牡丹江師範學院北門牡丹江師範學院北門
2006年1月,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
2009年1月,學校被教育部評為“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單位”。
2018年2月,學校入選黑龍江省高水平大學和優勢特色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
2018年9月,學校迎來建校60周年華誕。

辦學條件

院系設定

截至2016年8月,該校設有文學院、法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數學科學學院、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教育科學學院、歷史與文化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化學化工學院、西方語言學院、東方語言學院、套用英語學院、體育科學學院、計算機與信息技術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音樂與舞蹈學院和研究生學院18個二級學院,以及國際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

專業設定

學院名稱專業(開設年份)
漢語言文學(師範)(1971年)【省級重點專業】
漢語言(2009年)
廣播電視學(2012年)
漢語國際教育(2008年)
秘書學(2014年)
歷史學(師範)(1997年)
地理科學(師範)(2013年)
文化產業管理(2011年)
英語(師範)(1995年)【省級重點專業】
國際事務(英語非師範)(2003年)
法語(2018年)
教育學(師範)(2006年)
心理學(師範)(2004年)
國小教育(師範)(2004年)
教育技術(師範)(2003年)
科學教育(師範)(2007年)
學前教育(師範)(2016年)
美術學(師範)(2003年)
繪畫(2009年)
動畫(2010年)
環境設計(2012年更名)
視覺傳達設計(2012年更名)
公共藝術(2016年)
數學與套用數學專業(師範)(1979年)【校級重點專業】
金融數學(2013年)
信息與計算科學(2005年)
物理學(師範)(1996年)【省級重點專業】
電子信息科學與工程(2003年)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2010年)
材料物理學(2018年)
化學(師範)(1979年)【省級重點專業】
套用化學(2003年)
化學工程與工藝(2011年)
生物科學(師範)(1979年)【校級重點專業】
生物技術(中外合作辦學)(2003年)
製藥工程(2010年)
園林(2005年)
工商管理(2009年)
旅遊管理(中外合作辦學)(2005年)【校級重點專業】
市場行銷(2005年)
經濟學(2011年)
國際經濟與貿易(2014年)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1998年)【校級重點專業】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2018年)
軟體工程(2012年)
體育教育(師範)(1976年)【校級重點專業】
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2004年)
法學(2004年)
商務英語(2011年)
翻譯(2013年)
音樂學(師範)(1998年)【省級重點專業】
音樂表演(2013)
舞蹈表演(2012年)
俄語(1997年)【校級重點專業】
日語(2006年)
朝鮮語(2008年)
思想政治教育(師範)(1973年)【省級重點專業】【國家級特色專業】
學術學位一級學科:(二級學科方向29個)
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語言文學、物理學、生物學、體育學、外國語言文學、數學、化學
專業學位授予類型:(涉及領域18個)
教育碩士、翻譯碩士、旅遊管理碩士
參考資料:
註:以學校官網信息為準

師資力量

截學院至2018年5月,學校教職工1238人,其中專任教師771人,專任教師中教授、副教授401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668人。學校教師中現有6人享受國務院及省政府特殊津貼,教育部教職委員2人,擁有國家和省部級優秀教師11人,其中,國家級優秀教師2名,國家級優秀教育工作者1人,省級教學名師4人,省級教學新秀2人。
校園景色校園景色

學科建設

截至2018年3月,該校有56個本科專業,涉及工學、理學、農學、法學、文學、教育學、歷史學、經濟學、管理學和藝術學10個學科門類。
牡丹江師範學院夜景牡丹江師範學院夜景
研究生教育有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語言文學、物理學、生物學、體育學、外國語言文學、數學、化學8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涵蓋29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方向),教育碩士、翻譯碩士、旅遊管理碩士3種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涵蓋18個領域。
學校建有中國語言文學等2個省級重點學科。

硬體設施

截至2018年8月,該校固定資產總值逾9.18億元;教學科研設備總值1.41億元;學校圖書館建築面積2.03萬平方米,建有先進的數字圖書館和國際在線上文獻查新檢索系統,藏書220餘萬冊,中外文期刊3000餘種。
牡丹江師範學院圖書館牡丹江師範學院圖書館
學校建有黑龍江省級科普基地、黑龍江省語言文字館、黑龍江省有聲語言資源研究中心、牡丹江流域歷史博物館、動植物標本館、基礎教育教材陳列館等多個教育教學場館,其中基礎教育教材陳列館是全國首家教材研究場館。學校是國家級語言文字規範化示範校。
學校建有歷史博物館和牡丹江流域少數民族民風民俗館,總計10000餘件牡丹江區域新石器至渤海國時期的石器、陶器等珍貴文物被該校陳列收藏。

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截至2014年10月,該校共有1個國家級特色專業,6個省級重點專業,3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個研究生培養創新基地。
牡丹江師範學院理工樓牡丹江師範學院理工樓
國家級特色專業:思想政治教育
省級重點專業:漢語言文學、思想政治教育、英語、物理學、音樂學、化學
省級教學團隊: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團隊、中國現當代文學教學團隊等
省級精品課:中國現當代文選、數學實驗、中華文學經典導讀、大學英語讀寫譯、高師教育學、數學分析、中國現當代文學、結構化學、基礎俄語、現代漢語、基礎英語II等
牡丹江師範學院校訓石牡丹江師範學院校訓石
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生物科學實驗教學中心、物理學實驗教學中心、教育學實驗教學中心
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黑龍江省外語類複合套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 合作交流
該校通過學術交流、學者互訪、合作辦學、培養與互派留學生等多種方式與俄羅斯、韓國、日本、澳大利亞、美國、英國等國家的50餘所高校建立了校際合作關係,有多名海外知名學者受聘擔任該校兼職教授或特聘教授。
牡丹江師範學院鐘樓牡丹江師範學院鐘樓
學校是中國政府獎學金院校,擁有教育部備案的澳大利亞研究中心、中俄大學生交流基地、俄語中心、HSK考試中心等國家級國際交流平台。國際友好合作院校達到75所,與韓國清州大學、俄羅斯烏蘇里斯克國立師範學院聯合舉辦本科教育項目,學校與俄羅斯多所高校實現了學分互認,是省級對俄經貿人才培養基地,每年有數百名留學生到該校進行學習、培訓和深造。
2018年6月19日,教育部辦公廳批准終止牡丹江師範學院與英國布魯奈爾大學合作舉辦生物科學專業本科教育項目、牡丹江師範學院與英國布魯奈爾大學合作舉辦英語專業本科教育項目、牡丹江師範學院與英國西敏斯特大學合作舉辦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本科教育項目。
牡丹江師範學院國際教育學院牡丹江師範學院國際教育學院

學術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14年6月,該校建有2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劉少奇研究所、牡丹江紅色文化研究所、資本論方法研究所、新型功能材料研究所、澳大利亞研究中心等研究機構。
省級重點實驗室:凝聚態物理重點實驗室、新型碳基功能超硬材料重點實驗室

建設成果

截至2014年6月,近年該校共承擔或參與國家“863計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部科研課題及各級各類科研項目500餘項,共有50餘項教學成果和600餘項科研成果獲得各級獎勵,有250餘篇論文被三大檢索(SCI、EI、ISTP)收錄。
雪後的時光廣場雪後的時光廣場

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據2018年6月學校圖書館官網顯示,牡丹江師範學院圖書館現有紙質藏書總量為170餘萬冊,紙質中、外文期刊1000餘種。中外文電子圖書51.5萬,中外文資料庫20個。
  • 學術刊物
《牡丹江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是由黑龍江省教育廳主管、牡丹江師範學院主辦、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學術期刊(雙月刊)。國際標準刊號:ISSN 1003—6121,國內統一刊號:CN 23—1082/C。設有政治理論、哲學、經濟學、歷史、語言文學、教育、東北地方史研究、中共黨史研究、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教育理論研究等主要欄目,並適時增加新的欄目。
《牡丹江師範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是由黑龍江省教育廳主管、牡丹江師範學院主辦、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學術期刊(季刊)。國際標準刊號:ISSN 1003—6180,國內統一刊號:CN 23—1289/N。主要欄目有:數學、 物理、 化學、 生命科學、黑龍江省農林研究、 地理科學、 計算機理論及套用、體育理論研究、教育理論研究等欄目。
學報於2006年先後加入“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中國期刊網”全文資料庫、“萬方—數位化刊群”和“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在學術界的影響不斷擴大,並獲首屆全國優秀社科學報整體設計獎。

文化傳統

校徽校徽
校徽以地球圖案為中心,體現了學校面向未來、放眼世界的教育理念。
校訓校訓
崇德出自《論語 顏淵》:“主忠信,徙義,崇德也。”“崇德”即推崇道德;“尚學”即崇尚學問。崇德尚學內涵為立德於學、修德積學。
厚積薄發出自蘇軾《雜說 送張琥》:“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即日積月累、求博達深、蓄勢而發、。
校旗校旗
校旗以校徽為中心,將“師”音的首字母S幻化成飄帶向外延伸。
校歌校歌
《神聖的使命》
作詞:宋青松
 作曲:劉錫津
讓每顆飽滿的果實,都成為一顆良種
讓每支燃燒的燭光,都點亮滿天群星
青春在這集合,文明在這傳承
理想在這揚帆,未來在這裡啟程
啊,牡丹江師範學院
大荒地里鑄就的精神永恆
為祖國擔負起神聖的使命
你給我們驕傲的名字是教師
我們為教育事業獻忠誠
讓每顆播下的種子,都有金色的收穫
讓每顆升起的新星,都帶來一片光明
青春在這集合,文明在這傳承
理想在這揚帆,未來在這裡啟程
啊,牡丹江師範學院
你是一片桃李芬芳的大地
你是一片托起太陽的天空
你給我們驕傲的名字是教師
我們為教育事業獻忠誠
獻忠誠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王育偉
黨委副書記、校長:梁中賢
黨委常委、副校長:楊敬民
黨委常委、副校長:張冬
副校長:李旭中
黨委常委、紀檢委書記:劉峰
黨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張艷霞
黨委常委、宣傳統戰部部長:秦植林

知名校友

關偉軍:男,1966年9月生,博士生導師,教授,1979級體育系學生。國家863重大項目、國家標準項目和國家動物技術規程項目首席科學家,國家標準委員會和國家農業行業標準委員會評審專家。
黃萬華:教授,浙江上虞人,1948年出生於上海,山東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導,山東省“十一五”重點學科帶頭人;1980年在牡丹江師範學院中文系提前畢業後留校任教。
韓乃寅:已出版了1000多萬字的作品,先後榮獲東北地區首屆文學大獎一等獎、丁玲文學獎一等獎、黑龍江省文藝作品精品工程獎、中國圖書獎、中宣部“五個一”優秀作品獎等。
李洪智: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書法系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漢語文字學(含書法)專業博士,藝術學博士後。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文字學會會員。
臧廷強:男,1984年出生於山東陽穀,國內資深SEM運營專家,ZY-MEDIA團隊、眾音網路傳媒創始人。
范永平: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傑出中青年陶藝家。
瀟湘冬兒:原名趙娜,“新穿越”小說代表作家。其作品《暴君,我來自軍情9處》《11處特工皇妃》等在網路文學中掀起了一番特工穿越小說的浪潮。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