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二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二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二》是2011年上海書店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上海書店出版社。

唐代是佛教發展的高峰期和輝煌期,留下了數量眾多的佛教造像和抄本經卷。流傳至今的唐人寫經,大多是那些無名的經生所寫。他們常年為人抄寫經卷,父子相傳,世代相襲。由於長期從事[重複性]的抄寫,書寫技藝極為純熟,用筆習慣趨於定型,所以,一個群體抄寫的經捲風格筆法比較統一,具有相當的穩定性。他們的書法不像名家那樣富於創造性,但各個時代的寫本,風格也各有不同;不同地區的寫本,能體現出不同的地方特色。

基本介紹

  • 書名:《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二
  • 作者:上海書店出版社 編
  • ISBN:9787545802962
  • 頁數:58
  • 定價:28.00元
  • 出版社:上海書店
  • 出版時間:2011-2
  • 裝幀:平裝
書籍來源,編輯推薦,內容簡介,目錄,

書籍來源

《大般若經》,全稱《大般若波羅蜜多經》(梵文:महामहाभारतसूत्रMahāprajñāpāramitā Sūtra),簡稱《般若經》,佛教經典,為宣說“諸法皆空”之義的大乘佛教般若類經典的彙編。該經為唐朝玄奘法師譯,共600卷。“般若波羅蜜多”,意譯“智慧到彼岸”。此經主旨在闡明萬事萬物都出於“因緣和合”,故其“自性本空”,因而後世也稱“空經”。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二

編輯推薦

今天我們能接觸到的六朝以前的書法真跡極少,唐代也大多存在於碑版之中,墨跡也很難見到,而唐人寫經基本上都是毛筆寫成,其筆路的方向輕重,行筆的快慢,收筆的頓挫轉折和上下筆的起承關係都清晰可見,比起碑刻來,具有不可代替的價值,是學習書法,特別是小楷書法藝術再好不過的範本。唐人書《大般若波羅蜜多》是一部大乘佛教經,共六百卷,此套字帖為其中的一部分,是根據唐人寫經的真跡拍照影印。

內容簡介

《唐人小楷·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2)》主要內容簡介:唐代是佛教發展的高峰期和輝煌期,留下了數量眾多的佛教造像和抄本經卷。流傳至今的唐人寫經,大多是那些無名的經生所寫。他們常年為人抄寫經卷,父子相傳,世代相襲。由於長期從事[重複性]的抄寫,書寫技藝極為純熟,用筆習慣趨於定型,所以,一個群體抄寫的經捲風格筆法比較統一,具有相當的穩定性。他們的書法不像名家那樣富於創造性,但各個時代的寫本,風格也各有不同;不同地區的寫本,能體現出不同的地方特色。

目錄

初分緣起品第一之二
選文
爾時,北方盡殑伽沙等世界,最後世界名曰最勝,佛號勝帝如來、應、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丈夫、調御士、天人師薄伽梵,時現在彼安隱住持,為諸菩薩摩訶薩眾說大般若波羅蜜多。
彼有菩薩名曰勝授,見此大光、大地變動及佛身相,心懷猶豫,前詣佛所,頂禮雙足,白言:“世尊,何因何緣而有此瑞?”
時,勝帝佛告勝授菩薩摩訶薩言:“善男子,從此南方盡殑伽沙等世界,最後世界名曰堪忍,佛號釋迦牟尼如來、應、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丈夫、調御士、天人師、佛、薄伽梵,今現在彼安隱住持,將為菩薩摩訶薩眾說大般若波羅蜜多。彼佛神力,故現斯瑞。”
勝授聞已,歡喜踴躍重白佛言:“世尊,我今請往堪忍世界,觀禮供養釋迦牟尼如來,及諸菩薩摩訶薩眾,得無礙解陀羅尼門、三摩地鬥神通自在,住最後身紹尊位者。唯願慈悲,哀愍垂許!”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