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鐵路第一中學

呼和浩特市鐵路第一中學

呼和浩特市鐵路第一中學(Hohhot Railway No.1 High School)由呼鐵局創建於1958年,2004年1月1日劃歸回民區政府管理。是內蒙古自治區首批重點中學之一、呼鐵局重點中學、內蒙古自治區示範性高中。

“厚德博學、勵志健體”的校訓,“敬業求實,開拓求新;明理求真,篤行求是”的校風,“愛教、教會、會教、教好”的教風,“愛學、學會、會學、學好”的學風,形成了呼鐵一中頗具人文內涵的校園精神。

如今的鐵一中,既充滿現代學校的勃勃生機,又飽含歷史文化底蘊。教學樓、實驗藝術樓、圖書科技樓、綜合樓、體育館、學生公寓、食堂和標準化塑膠田徑場、籃球場、排球場一應俱全,舞蹈排練廳、樂器排練室、美術活動室、社團活動室、網路中心、微機教室和多媒體教室功能齊全,為素質教育和現代化教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呼和浩特市鐵路第一中學
  • 外文名:Hohhot Railway No.1 High School
  • 簡稱:呼鐵一中
  • 校訓:厚德博學 勵志健體
  • 創辦時間:1958年
  • 類別:公立高中
  • 現任校長:楊文革
  • 所屬地區: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
  • 主要獎項:內蒙古自治區文明單位標兵
    內蒙古自治區語言文字示範校
    內蒙古自治區示範性普通高中
  • 主管部門:呼和浩特市回民區教育局
  • 學校地址:呼和浩特市回民區新華西街27號
概況,歷史沿革及學校概況,校園及校園文化建設,特色斑斕藝體品牌,德育工作及效果,為人師表、教研活動、學生風采,教學成績,2018屆高考光榮榜,雙語教學,社團風采,校長寄語,社會實踐,軍訓,了解烏蘭夫,假期安排活動,告別網癮,儀表標準,內蒙古自治區重點示範性高中列表,

概況

呼和浩特鐵路第一中學伴隨著呼和浩特鐵路局建局誕生於1958年,全稱為呼和浩特鐵路職工子弟中學,1965年更名為呼和浩特鐵路職工子弟第一中學。建校後,學校始終秉承火車頭精神,一直引領著呼鐵局普教事業的快速發展。1978年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確立呼鐵一中為全區19所重點學校之一,1979年被鐵道部確立為全路首批重點中學。
呼和浩特市鐵路第一中學
2004年1月,隨著鐵路企業改制,劃歸回民區政府管理,學校又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期。2009年成為自治區語言文字示範校,2010年被自治區教育廳命名為自治區級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2011年9月獲自治區文明單位標兵稱號。
自1958年建校以來,從呼鐵一中走出了1962屆(首屆)文科總分第一名、考取北京大學的優秀畢業生許錫慶,2000屆呼和浩特市高考理科狀元、被清華大學錄取的優秀畢業生張揚。至今,我們為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中國科技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央美術學院等著名高校輸送了眾多優秀畢業生,被內蒙古大學等區內院校錄取的學生更不計其數。半個多世紀以來,學校為鐵路運輸、地方建設培養了大量人才。在鐵路及地方基礎教育的兩個不同發展階段,均創造了驕人業績,為基礎教育作出了不凡貢獻。
近年來,學校嚴格教育教學管理,積極穩妥地推進高中課程改革,德育工作卓有成效,辦學效益不斷提高。高考本科錄取率連年保持80%以上,一本錄取人數、錄取率不斷攀升。
學校現有教職工180人,其中高級教師77人,一級教師29人。在校學生2100名,共有40個教學班。
呼和浩特市鐵路第一中學
學校占地面積65231平方米。校園環境優美,書香氣息濃郁,是園林化的呼市星級綠色校園。校內有標準足球場與400米的塑膠環形跑道,館藏豐富的圖書館,寬敞舒適的學生公寓,可供400人同時就餐的食堂,設施完善的體育館以及錯落有致的兩座教學樓--知行樓、勵學樓。每間教室均配備了較為先進的多媒體教學設施。每到春夏季節,校園內綠樹婆娑,鮮花爭妍,沉澱古典詩詞氣韻的文化長廊,寓意鐵一“騰飛”的主題雕塑,充滿人文氣息的精品校園景點創設出精緻的育人環境。曲徑、亭廊、文化石、文化磚、小凳、長椅、棋盤、藝體小徑,每一處精巧的設定,都是心靈的美化、智慧的啟迪、精神的愉悅。“大美鐵一”是一本滿浸書香的厚重書卷,次第翻卷,每一頁都會給你以愜意,細細品味,你定會心生感動。
為實踐“文化興校”理念,2016年,我們將“書香校園”建設和“信息化校園”建設作為兩大工程,精心創造精緻、和諧、富有現代化氣息的育人環境。
2018年,以建校60周年為契機,學校秉承“優質發展、特色鮮明、面向全體、激發潛能”的宗旨,走校本課程體系化之路,致力於特色校本課程的編寫和設定,取得了可喜成績。一本本適合學生學習與訓練的具有學校特色的校本教材破繭成蝶,儘管還不夠精細和全面,但已經使校本教學一步步走上了科學化、系統化、規範化的發展軌道。
學校以“讓學生全面發展”為宗旨,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藝體活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定期舉辦的藝術節、讀書節、體育節活動,文學社、話劇社、吉他社、校園電視台等社團活動的蓬勃開展,以及藝體校本課程的開設為學生藝體發展搭建了廣闊的舞台。校男排隊是自治區中學生排壇的一支勁旅,在自治區各類中學生排球賽上屢獲冠軍,被媒體廣為報導,聲名遠揚。校田徑隊、足球隊、毽球隊、合唱隊、舞蹈隊、器樂隊、美術組在自治區、呼市、回民區各級各類比賽中,屢獲佳績。“體藝雙輝”成為呼鐵一中藝體教育成果的真實寫照。
2018年,我校各藝體隊及學科競賽成績驕人。校男排隊2018年3月獲內蒙古自治區中學生運動會第二名,4月獲內蒙古自治區青少年排球錦標賽亞軍,6月獲全國中等城市排球賽第六名,8月獲自治區第十四屆運動會男子組冠軍,9月獲第八屆中俄青少年運動會排球賽亞軍;2018年9月我校啦啦操隊獲第七屆全國全民健身操舞大賽內蒙古區一等獎;10月我校器樂隊表演的器樂合奏“八月桂花遍地開”獲回民區第十六屆希望之星藝術節一等獎,隨後在呼市中國小藝術節上又以總分第一名的成績獲一等獎。
2018年,我校學生參加全國中學生生物學聯賽,有4人躋身複賽,劉志宇同學獲全國二等獎;在35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中,我校劉珂同學獲全國二等獎,王繁等4人獲全國三等獎。
走班教學,實踐成詩。根據普通高中 綜合改革及課程建設要求 ,我們於2018年3月選擇高一、高二年級進行了校本課“選課走班”和體育課“選項走班”教學實踐。以選課、選項走班為實驗,我們積極摸索走班教學方法,歷經一年多的時間,取得了一些成績。選課、選項走班改變了傳統教學以行政班實施“千篇一律”教學內容的模式,使課程有了親和力。2018年12月21日,內蒙古師範大學體育學院領導、部分教師、全體實習生及呼市教研室、回民區教科研室領導、教研員來我校觀摩了體育選項走班教學,給予了高度評價。
回眸過去,展望未來,呼鐵一中優質教育的新華章正在展開! 

歷史沿革及學校概況

1958年秋,呼和浩特鐵路局籌備處、鐵道部第三工程局成立呼和鐵中籌備組,籌備組設於扶輪國小,即今交通大廈一帶。1959年1月,校舍劃歸呼和鐵中。呼和鐵中的誕生標誌著呼市鐵路地區有了自己的第一所完全中學。建校初期,太原鐵路局、鐵道部第三工程局、呼和浩特鐵路局為學校選調管理人員和教師20餘人,當時有初高中共4個班,在校生100人。1960年遷入現址,1962年首屆高中生畢業。1965年,學校更名為呼和浩特鐵路第一中學,並沿用至今。1976年,學校先後被鐵道部、內蒙古自治區確定為首批重點中學,寫下了建校史上的燦爛篇章。1980年7月,學校又被確定為內蒙古自治區首批辦好的重點高中。2004年1月1日,劃歸回民區政府管理。2010年被命名為內蒙古自治區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2010年9月獲內蒙古自治區文明單位標兵稱號。
“厚德博學、勵志健體”的校訓,“敬業求實,開拓求新;明理求真,篤行求是”的校風,“愛教、教會、會教、教好”的教風,“愛學、學會、會學、學好”的學風,形成了呼鐵一中頗具人文內涵的校園精神。
捧讀60年的歷史發展長卷,承載著厚重文化的呼鐵一中,在薪火傳承中用不絕的弦歌唱響著教育的輝煌。走進這座學府,校園美麗而充滿活力,一代又一代鐵一人用勤勉奮進的如椽巨筆抒寫著跨越的華章。

校園及校園文化建設

學校占地面積65231平方米。有教學樓2座,實驗樓、圖書館、體育館、學生公寓、餐廳各一座。整個校園樓群交相輝映,環境優美,重新改造的16113平方米塑膠操場更為校園平添秀色,400米的紅色環形跑道,綠色的人造草坪,點染了菁菁校園。
近兩年來,學校領導本著整體規劃、分步實施、逐步完善的方針,努力籌措資金,積極改善辦學條件。綠色校園、書香校園、信息化校園建設步伐不斷加快。
學校整體布局,講究綠色環境的布置,注重藝術環境的創設,把綠色、人文放在首位。
漫步校園,鮮花朵朵,綠草茵茵,每一朵鮮花都綻開了希望,每一片綠葉都搖曳出生機。
校園裡具有較高藝術品位的人文景觀,充分反映了學校的辦學思想、精神理念與治學文化。
高7.8米的主題雕塑由三個“1”變形而來,既寓指“呼鐵一中”,又蘊含著鐵一中人不斷超越、鑄就輝煌的雄心壯志。
雕塑四周環繞的音樂噴泉會和著美妙的旋律變幻出一幅幅美麗的畫面;謝幕時,水如同瀑布一般飛瀉而下,站在飛瀑前,會有“疑是銀河落九天”的感慨。
漢白玉浮雕牆從“孟母三遷”到“程門立雪”跨越千載,傳承著古代文明。踏著綠陰篩選的陽光走進詩詞竹簡長廊,我們可以盡情領略詩簡賞如花漸放,詞章讀似客初歸的意趣。
由蒸汽機車浮雕和車廂圍牆構成的校史牆記述著學校60年來的漫漫征程,濃縮著建校以來的重大歷史事件,展示了鐵一人砥礪前行的奮鬥歷程。
學校櫥窗、走廊、牆壁,一條條名言警句、育人箴言,一幅幅名人畫像、學生畫作,昭示著學校的辦學思想。
今天,走進呼鐵一中,一股濃郁的文化氣息便撲面而來。豐厚的文化底蘊,優雅的校園環境,令人心曠神怡,如穿行在書林畫卷之中。
現在,先進的現代化信息網路覆蓋整個校園,功能強大的多媒體教室、錄播教室、雲機房為教育教學發展提供了數位化支持。

特色斑斕藝體品牌

特色就是個性,特色就是品牌。近幾年,學校在狠抓教學質量的同時,更加注重學生個性發展,把特色辦學作為提升辦學品位的有效途徑。
體藝活動是一幅色彩斑斕的畫卷,是一派豐富多彩的校園風景。為使體育藝術特色辦學更顯活力,我們在大力推動普及的同時,不忘強基固本。校排球隊、足球隊、毽球隊、田徑隊、舞蹈隊、合唱隊、器樂隊、美術組擎起藝體教育的天空。
校男排隊在自治區中學生排球賽中屢獲冠軍,多次代表自治區參加全國中學生運動會和全國中學生排球錦標賽。
校舞蹈隊、合唱隊的節目在自治區、呼市大型文藝演出中多次被評為一等獎。
這些驕人的成績積澱、升華,成為一股強大的內在精神,激勵鐵一中的學子自信自強,張揚自我,形成了大氣的個性與堅毅的品格。
文藝匯演、書畫展、課本劇表演、徵文比賽、朗誦比賽、經典誦讀、讀書分享等活動的開展,使校園生機勃勃、書香四溢。
如今,一種“特色是風格,特色是魅力,特色是生命”的辦學文化已深深根植於呼鐵一中這片教育的沃土。
近兩年,學校秉承“優質發展、特色鮮明、面向全體、激發潛能”的宗旨,高舉“適合教育”的旗幟,在全面發展的基礎上,拓展特色辦學之路,開設了播音主持、雙語、日語、法語、足球、柔道、攝影、學科文化等許多適合學生髮展成長的課程,取得了可喜成績。
豐富多彩的校本課程成為學生提高自我素質的搖籃,有力地促進了學校特色教育的發展。懷揣著美好的教育理想,鐵一中人正厲兵秣馬,奮然前行在寬廣的校本課程建設的康莊大道上。

德育工作及效果

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學校通過廣播站、校園網、宣傳櫥窗等多種載體,加大精神文明建設和校園文化建設的宣傳力度。
廣泛開展“文明禮儀從我做起”、“青年志願者行動”、“十八歲成人宣誓儀式”、傳承中華美德”等系列活動,營造出文明和諧的學習環境與文化氛圍;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為學生身心和諧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以班會、團會為載體,使行為養成教育更加精細;最美辦公室、最美教室創建活動蓬勃開展。
學校青年志願者服務隊常年義務貢獻於社會,服務於社會,成為校園內外最亮麗的風景,譜寫出一曲曲精神文明建設的頌歌。

為人師表、教研活動、學生風采

60年芳華永繼,60載弦歌不絕。學校在發展中熔鑄了一支傾心教育、德教雙馨的教職工隊伍。現在,學校有教職工182名,其中自治區、呼市、回民區級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40名。這支熱愛教育事業、勤於鑽研業務、勇於開拓進取的教職工隊伍,為學校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證,也鑄就了呼鐵一中不朽的師魂!
桃展紅蕊春爛漫,李呈白璧品芬芳。在這方校園裡,一代代鐵一人始終恪守教書育人初心,砥節礪行,生生不息。櫛風沐雨60年,承前啟後幾代人。從呼鐵一中的校園裡共走出了272個國中班,313個高中班。共有30人考入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第一屆畢業生許錫慶以當年文科第一名的成績被北京大學錄取。2000年,張揚同學摘取呼市理科狀元,被清華大學錄取。60年來,數以萬計的鐵一學子造福於國家、服務於社會,實現著“兼濟天下”的人生理想。遍及四海的英才成為政界棟樑、軍隊精英、企業高管、行業專家、學界翹楚。他們如群星閃耀,繪就華章慰師長,揮灑才智報桑梓。

教學成績

課堂內外洋溢著青年才俊的意趣才情,蕩漾著莘莘學子的青春笑容。取得了卓爾不凡的教學成績。高考本科升學率多年來一直穩定在92%以上。一本率逐年上升,2018年達到57.4%。得到了家長和社會各界的高度認可與廣泛讚譽。
青春的朝霞為校園抹上了最絢麗的色彩。成績只是起點,榮譽就是責任!團結奮鬥,自強不息,科研興校,質量立校,特色強校,鑄就了呼鐵一中的輝煌。
60年深厚的歷史文化,60年奮鬥不止的精神成就了呼鐵一中的氣度與輝煌。
放眼未來,呼鐵一中人將乘浩浩長風,破滔滔巨浪,揚起學校大發展的雲帆,直濟更加美好的明天!

2018屆高考光榮榜

普通理科(不含藝體)一本上線186人,普通文科(不含藝體)一本上線55人。普文、普理一本合計上線241人,一本上線率為57.4%。藝體一本上線54人。本科上線率為96%。
張昊同學以646分列自治區第927名,任磊同學以589分列自治區第615名。
報考
姓名
班級
班主任
成績
任課教師
類別
普通理科
董笑
302
呂傳智
634
王曉巍 呂傳智 桑進平 馬欽如 薛麗萍 陳琛
王好
302
632
成佳鑫
302
626
劉海
302
613
任帥
302
609
李慧博
302
603
閆曉飛
302
603
王熙來
302
601
孫超穎
302
601
尤際州
302
600
張昊
304
史利軍
646
鄧奇佳 史利軍 劉丹君 王東峰 高麗坤 賈彥
李雅楠
304
612
張寧
304
608
戈修齊
304
606
劉正陽
304
603
李天澤
308
高麗坤
613
張梅 史利軍 桑進平 王東峰 高麗坤 陳琛
普通文科
任磊
306
劉丹君
589
黑亞男 袁媛 劉丹君 劉燕 楊一舒 孫遠宙
胡宇翔
306
581
張嘉榮
306
573
李子彥
312
任俊秀
578
宋麗任俊秀李欣劉瑞剛李夏冰張雲靜

雙語教學

“雙語教學”也是該校“內蒙古自治區示範性高中”的示範項目。經過幾年來堅持不懈的建設,現已涵蓋物理、化學、生物、地理、歷史、政治、音樂、美術等眾多學科。 在雙語教學方面,我們力求高起點,有成效,創特色,實現雙語教學新突破。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學校多次組織教師外出考察學習,參加全國雙語教學研討會;安排多名英語教師對雙語教師進行語言和學科用語培訓。校園雙語廣播、雙語社團似鮮花與碩果,為雙語教學鋪設了又一條坦途。 “雙語教學”的蓬勃發展源自於一支高素質的師資隊伍,他們具有優良的外語水平、紮實的專業知識。教學中,他們充分利用雙語教研組這一平台,在教學理念、課程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不斷進行著有益的探索。

社團風采

開展社團活動是繁榮校園文化、構建人文環境的有效途徑。2011年,該校把社團建設作為學校發展的重要一翼。社團建設的規模及組織得到了加強,社團建設達到了一個較高的層次。2019年,社團工作進入新的階段,首次融入到校本課程的研發中,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會成為學校特色辦學的新的載體。走進呼鐵一中,你會處處感受到充滿生機活力和富有時代氣息的校園文化:文藝匯演、科技周、書畫展、課本劇表演、徵文比賽、朗誦比賽,一年一度的鐵一中藝術節、校運會。在繁榮的校園文化背後,活躍著的正是一支數量龐大的學生社團隊伍。

校長寄語

戊戌金秋,桃李芬芳。透過悠長歲月,回顧辦學歷程,光榮與自豪油然而生。
憶創業艱辛,鐵一師生代有豪情;歷風雨滄桑,鐵一精神傳承不息。
櫛書香馨風,沐教育春雨。承重點中學、示範高中之氣魄,今日之呼鐵一中,樓宇並立,飄琅琅之書聲;園苑亭廊,吟深厚之底蘊;賽場橫闊,礪強健之體魄;信息網聯,煥科技之靈光。特色教育,繁花似錦;校本課程,碩果飄香;第二課堂,奇葩綻放。一屆屆鐵一學子,從這裡走入大學,走向社會,走進時代。
全國優秀少年軍校、內蒙古自治區文明單位標兵,殊榮與我們的不懈追求一路同行。
恰六十華誕,願全體教職工砥節礪行,勇擔教書育才宏基興邦之責任;願各位學子崇德尚學,常懷勤勉讀書報效國家之使命。
薪火相傳今猶在,砥礪奮進永不息。今日鐵一,傳承甲子榮光,必將不忘初心,厚德育人,鍥而不捨,追求卓越,再續輝煌!
楊文革
2018年金秋

社會實踐

該校的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大體分為以下幾項,並按模式每年進行:

軍訓

新生入學前為期七天的軍訓中,同學們在教官、老師的帶領下,經受住了炎炎烈日和大運動量的考驗。他們在驕陽下拔軍姿、踢正步、走方隊,一絲不苟;他們在夜幕中唱軍歌、受教育,青春洋溢……目睹和感受著軍人嚴明的紀律,堅強的意志品質,同學們用軍人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以頑強拼博的作風和敢於吃苦的精神來面對體魄和意志的嚴格考驗,以過硬的作風順利完成了規定的軍訓科目,並接受了學校領導和部隊首長的檢閱。作為新生入學教育的重要環節,軍訓旨在鍛鍊學生的意志,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以及適應環境的能力,並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團隊合作精神、紀律觀念以及競爭意識,為將來的學習打下良好基礎。為此,該校專門成立了軍訓領導小組,班主任全程跟班,從旁給予同學們默默的支持和鼓勵,悉心的關懷和照顧。這次軍訓大大增進了學校領導、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了解和情感的溝通,較快地形成了一種積極向上的班風和較強的班級凝聚力。軍訓圓滿結束,考驗才剛剛開始。同學們將繼續發揚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在學習中積極進取,在生活上勇往直前,以昂揚的姿態超越自我,去開創屬於自己的美好明天。

了解烏蘭夫

新生入學時,我們都會和烏蘭夫公園聯繫,帶領他們進行參觀,了解偉人的一生;同時將公園內的垃圾進行一次清理。從學生們的社會實踐總結中看出,他們對於這項活動很感興趣,不光看到了革命前輩優秀的作風、堅韌的品質、光榮的歷史,還能從做中發現問題,真正做到了“實踐”。養成良好的習慣。

假期安排活動

既督促學習,又感悟社會,更增添了一份社會責任感。中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在很大程度上為中學生接觸社會、接觸民生、鍛鍊才幹搭建了一個切實有效的平台,成為學生素質拓展的重要抓手。

告別網癮

青少年網癮問題仍是困擾中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一個難題,學校、家庭無時無刻都在提醒孩子。利用寒假,學校要求學生搞一次“告別‘三廳一社’和社會網咖”的簽名活動,“三廳”即遊戲廳、檯球廳、錄像廳,“一社”指網咖,學生們爭先恐後地簽下名字,也努力用實際行動來驗證。總之,幾種活動形式並不能適應學生對社會的更近一步認識,但學習任務又制約著活動的多樣,矛盾以及許多不理解有限制著學校更多的開展多樣的調查和實踐。我們也希望學生更多的接觸社會了解民生,能在實踐中提高自己。

儀表標準

整潔大方,樸素得體,符合中學生身份。
男同學不得留長髮,不得剃光頭,不得染髮、燙髮,不理碎發,做到前不掃眉、旁不遮耳、後不過頸,不留怪髮型。
女同學要求前額流海不過眉,不塗脂抹粉,不畫眉毛,不畫眼圈,不抹口紅,不得塗指甲油,不得披頭散髮、燙髮、染髮,不理碎發,不梳怪髮型。
在校必須穿校服。穿戴整潔、樸素、大方,不盲目追求名貴服飾。
不得佩戴耳環、項鍊、戒指、手鐲、手鍊等飾物。男女生均不得戴護身符。不染、不裝飾指甲,不留長指甲。
不得穿拖鞋進入校園,女生不得穿高跟鞋。

內蒙古自治區重點示範性高中列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