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蘇木鎮

六蘇木鎮

六蘇木鎮地處岱海西南岸,北距縣城10公里,大準鐵路、岱虎公路和涼左公路橫貫全境。是涼城縣面積最大的鄉鎮,岱海電廠所在地,灘區和山區差別明顯,岱海周邊的灘區經濟明顯好於山區,灘區以奶牛玉米產業為主,山區以養羊、馬鈴薯、雜糧雜豆、油料產業為主,鐵路和公路交通條件在全縣鄉鎮中屬於前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六蘇木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涼城縣
  • 下轄地區:23個行政村
  • 電話區號:0474
  • 人口:4萬
  • 車牌代碼:蒙J
基本介紹,資源開發,歷史文化,

基本介紹

六蘇木鎮轄23個村委會,178個小組,1.3萬戶,4萬人。水澆地4萬母。境內受益水庫6座,有機電井170眼。累計退耕6.4萬畝,還林9.8萬畝。2005年年末牲畜存欄4.05萬頭(只),其中奶牛5600頭。2005年全鎮地區生產總值完成2.2億元,財政收入完成75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038元。該鎮境內礦產資源豐富,已開始開發利用。

資源開發

六蘇木鎮北亘蠻漢山,南銜馬頭山,北臨岱海,山環水繞,風光秀美。全年無霜期125天,平均降水量400毫米,有效積溫2400-2600度。六蘇木鎮資源極為豐富,主要資源有:土地、畜產、糧油薯豆、礦產、旅遊等。(1)土地資源。土地資源豐富,面積遼闊,地廣人稀,土壤肥沃,水利條件較好,易於集中連片開發。(2)畜產品資源。畜牧業是六蘇木鎮一大產業,主要畜種有牛、馬
、騾、羊、豬等,皮毛肉產量較大。(3)水產資源。岱海水域面積160平方公里,內養27種魚類,其中岱海大銀魚馳名中外。(4)礦產資源豐富。已查明的礦產有30種,具有品種多、品位高、儲量大、易開採的特點。已開採和尚待開採的優勢礦產有脈金、墨玉、各色花崗岩、石榴石及溫泉水、礦泉水。具有開採價值和發展工業的巨大潛力。(5)六蘇木鎮旅遊資源豐富。金碧輝煌,光彩四溢的寺畝;氣勢雄偉,景色優雅的蠻漢山;廣闊無際,煙波浩渺的內蒙古四大淡湖之一岱海;還有蒼翠吐玉的馬刨神泉以及歷史文化遺產和革命舊址構成的區域文化,為發展旅遊業展示了廣闊的前景。(6)六蘇木鎮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動植物種類有1400多種,其中有大天鵝、山雞、穿山甲、狍子、狐狸、金錢豹、梅花鹿、攀羊等飛禽走獸1000多種。野生植物也不乏名貴產品,主要有甘草、芍藥、黃芩、黃花、香菇、蕨菜400多種,為開發利用提供了巨大潛力。
六蘇木鎮漁業六蘇木鎮漁業

歷史文化

六蘇木鎮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早在6000多年前,古人類便在此繁衍生息,留下了華夏祖先傍海而居的足跡,老虎山、王墓山、園子溝等環岱海遺址群被列為第五批國家文物保護單位,著名考古學家蘇秉琦先生曾將這裡讚譽為“太陽升起的地方”。有文字記載以來,這裡就成為草原文明和中原文明水乳交融的沃土。數千年來,在這方鐘靈毓秀的土地上,英賢輩出,俊采星馳。趙武靈王,胡服騎射;良將李牧,保國戍邊;飛將李廣,拒敵陰山;鮮卑拓跋,開北魏基業;木蘭從軍,展巾幗英姿;康熙巡邊,始有馬刨神泉;達賴受封,積澱宗教文化;賀龍、李井泉、宋時輪、鄭天翔等老一輩革命家蠻漢抗戰,留下了艱苦卓絕的戰鬥足跡。新中國成立後,眾多國家領導人和社會名流都曾踏上這方熱土。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孕育了勤勞、勇敢、純樸、善良的六蘇木鎮人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