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果禪師語錄

來果禪師語錄

佛學的出世超越與入世濟渡的兩方面都對當時知識分子的人生價值取向產生了巨大影響。佛學不僅作為個人出世超越的方法,也成為大眾救世普渡的途徑。佛學博大精深的哲學理論給他們提供了精神支柱與思想源泉.他們無不希望從佛學裡尋找思想的出路與救世的良策,這種思潮已經成為這個時代相當有代表性的趨勢與現象。

基本介紹

  • 書名:來果禪師語錄
  • 作者:釋來果,季羨林
  • ISBN:9787807073123
  • 類別:圖書> 宗教> 佛教
  • 頁數:525
  • 定價:49元
  • 出版社:黃山書社
  • 出版時間:2006-03-01
  • 裝幀:平裝
  • 開本:大16開
  • 叢 書 名:中國近現代佛學大師著述系列
  • 版  次:1
  • 條 形 碼:978-7-80707-312-3
內容簡介,本書目錄,前言,

內容簡介

進入二十世紀以來,晚清王朝在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轟擊與太平天國的起義衝擊下,各種內憂外患的矛盾加劇。處於如此的“衰世”與“亂世”之中,富國強兵、救亡圖存,成為這一時代的主旋律,有識之士紛紛銳意改革,出現了“中體西用’’的洋務派、君主立憲的維新派、以暴制暴的革命派、保皇復辟的復古派。這時期.無論政治家、思想家、革命家,無不竟相研究佛理,出現了一大批著名的佛教專家、學者、法師、居士。佛學的出世超越與入世濟渡的兩方面都對當時知識分子的人生價值取向產生了巨大影響。佛學不僅作為個人出世超越的方法,也成為大眾救世普渡的途徑。佛學博大精深的哲學理論給他們提供了精神支柱與思想源泉.他們無不希望從佛學裡尋找思想的出路與救世的良策,這種思潮已經成為這個時代相當有代表性的趨勢與現象。

本書目錄

卷一解謗扶宗淺說
宗門謗教
宗謗教一
宗謗教二
宗謗教三
宗謗教四
教謗宗
教謗宗一
教謗宗二
教謗宗三
教謗宗四
宗謗淨
宗謗淨一
宗謗淨二
宗謗淨三
宗謗淨四
淨謗宗
淨謗宗一
淨謗宗二
淨謗宗三
淨謗宗四
宗謗律
律謗宗
扶宗說
第一 發心學道
第二 願住叢林
第三 立決定行
第四 棒喝難挨
第五 規矩難學
第六 身心不安
第七 委屈難受
第八 習氣難除
第九 跏趺難坐
第十 六根難收
第十一請示用工
第十二厭住叢林
第十三樂處深山
第十四不喜培福
第十五不真修慧
第十六不願常住
第十七易犯規矩
第十八喜舍一切
第十九奮勇發心
第二十身心純熟
第二十一不信參禪
第二十二疑法
卷二參禪普說
卷三十界因果淺錄
卷四法語
卷五千字偈
附自行錄
校勘說明

前言

竊聞妙高山頂從來不許商量,第二峰頭諸祖略容會話。綜大藏七千餘卷所談何止萬法,而言般若者,即有七百餘卷之多,良以真源素范,諸佛從生,所謂惟此一事實,餘二即非真,十方薄伽梵.一路涅粲門,大事因緣出現在此。此一路事,離四句,絕百非.非禪莫由入手,非禪莫由實證,此之謂禪,非色無色界禪定之禪,非二乘沉空之禪,非大乘止觀之禪,乃所謂大乘根本最上大法也。
聖教浩瀚如淵海,如來禪遍於契經,證入之法亦夥,要在各適其機.仍非禪宗之所謂禪,故古德有言:如來禪容你會,祖師禪尚未夢見在。所謂祖師禪者何?雖日教外別傳,特為黃面老子之所流布。拈花公案,語在《般若大梵王問決經》,自是祖師應世.,西天四七.東土二三,蟬帶聯輝,龍象輩出,乃有宗門之稱。
宗者何?總持之謂也。到此語言道斷,心行處滅,為一總持。涅檠不二.不知其名,強名曰宗。有唐以來,多上根利器,夙因早植,故一言半句,即所作成辦。但中下根人,能發起信念,即培無量善根.功德亦復相等。箇中要妙,擎拳合掌,不待言詮。古德所謂“但貴子眼正.不貴子行履”是也。自後醇風日往,根性日下,多生積垢.應假修持以滌濯,不可籠統真如,顢頇佛性,庶免業識茫茫,無本可據。
曹溪以後,宗門大德教示學人,漸重行履,非行無以踐言,非行無以驗其眼之正與否。北宋後,乃拈上大人公案一言半句以為話頭,令人苦參。話頭之風,自是以興。此時關鍵,乃在參禪。參究之要.重在疑情成團,又非狐疑之疑,乃大信後自有之境界。話頭雖多。本無優劣,應機對症,不無簡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